首页 百科知识 “一带一路”联通亚欧非

“一带一路”联通亚欧非

时间:2024-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国际关系专家,高大伟是最早开始关注“一带一路”构想的西方学者之一。目前,他受聘于南开大学,担任客座教授,为年轻的高校学子们讲述他对“一带一路”的研究。高大伟认为,这一战略决不是空洞的口号,它将对中国未来以及亚欧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从那时起,他就开始构想复兴丝路,联通亚欧。2002年,高大伟创立中欧论坛;2015年,提出“新丝绸之路”计划。

国际关系专家

作为国际关系专家,高大伟是最早开始关注“一带一路”构想的西方学者之一。目前,他受聘于南开大学,担任客座教授,为年轻的高校学子们讲述他对“一带一路”的研究。高大伟认为,这一战略决不是空洞的口号,它将对中国未来以及亚欧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新丝绸之路”是中国未来几年的一个大的外交项目,我仿佛看到了这个20世纪伟大的外交家(周恩来)与中国当前主动外交之间存在着的某种联系。我觉得“新丝绸之路”代表着未来。这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一战略首先关注基础设施建设,而中国恰恰擅长做基础设施建设。”

高大伟认为中国人有做大型项目的传统。从过去的长城,到现在的高铁,再到未来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陆地和海洋两条线路,构成家喻户晓的“一带一路”。

未来属于非洲大陆,因此“一带一路”邀请非洲一起,与中国和欧洲开创更加繁荣、和平的未来。

高大伟1996年第一次来到中国大陆,新疆是第一站,那里正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是多民族文化交汇融合之地。从那时起,他就开始构想复兴丝路,联通亚欧。

中国和欧洲的大部分人都对彼此不是太了解,这也造成了双方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如何才能建立信任呢?首先要增进了解,进行更多的交流。

建立互信。2002年,高大伟创立中欧论坛;2015年,提出“新丝绸之路”计划。主要致力于构建专家网络,促进国际论坛和交流。

高大伟与中国的不解之缘源于他早期对乒乓球的喜爱以及他的高中老师。

喜欢阅读法语译本的中国唐诗,我喜欢李白、杜甫,让我终生难忘。唐诗的诗情画意,那种美感是独一无二的。

热爱中国、精通中文,高大伟觉得自己就是中国大家庭中的一员。

中国人把外国人称作“老外”。但是一旦你参与进他们的对话,并且和大家分享你的见解,历史的、地理的等等,你就会融入这个大家庭。在中文词语中,个人的家庭是“家”,“国家”就是一个“大家”,是小“家”的延伸,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包容性的大家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