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外利益拓展的特点与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外利益拓展的特点与趋势

时间:2023-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同世界各国开展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军事交往,海外利益在内容、范围、主体等方面不断拓展。比较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外利益增长最显著的无疑是经济利益。中国海外军事利益就是中国在境外的军事存在,其载体主要有中国军队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打击海盗、与外国军队联合演习训练等。[7]中国海外文化利益拓展也很快。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同世界各国开展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军事交往,海外利益在内容、范围、主体等方面不断拓展。

(一)中国海外利益在不同领域均得到快速拓展

中国海外利益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表现为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军事利益、文化利益等。比较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外利益增长最显著的无疑是经济利益。如何界定海外经济利益?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利益可分为进出口贸易、吸引国际资金、海外投资、技术进出口等。[1]还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海外经济利益是指中国的自然人、法人或国家所拥有的,在中国有效的主权管辖区域或行政管辖区域以外存在的,受到国际合约、当地法规或中国国内法规保护的经济利益。海外经济利益又可分为狭义的经济利益和广义的经济利益。狭义的经济利益就是指中国的海外资产和海外收益,即中国政府、企业和公民在海外持有的资产以及在海外的收益。而广义的海外经济利益除了海外资产和收益外,还包括规则制定、通商自由和员工安全等内容。[2]无论从什么角度理解中国海外经济利益的含义,对其进行分类,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各项海外利益中,中国海外经济利益增长最为迅猛,可谓全球瞩目。例如,在对外贸易方面,197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在世界货物贸易中排名第32位,所占比重不足1%。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9740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143倍,年均增长16.8%。其中,出口总额为15778亿美元,年均增长17.2%;进口总额为13962亿美元,年均增长16.4%。中国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占世界货物出口和进口的比重分别提高到10.4%和9.1%,连续两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3]又如,在对外投资方面,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很小,投资主体基本上是国有外经贸企业,投资目的地局限于美、日、英、德和我国香港等少数国家和地区,投资领域主要为贸易、海运代理和餐饮等。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特别是1999年明确提出“走出去”战略后,中国对外投资步伐明显加快。目前,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等各类企业对外投资齐头并进。同时,对外投资方式也从单一走向多元,由早期的建点开办“窗口”,发展到绿地投资、跨国购并、股权置换、境外上市、设立境外研发中心、创办境外工业园区、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和战略合作等多种形式。截至2011年底,中国13500多家境内投资者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境外企业)1.8万家,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以下简称存量)4247.8亿美元。年末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近2万亿美元。[4]此外,2007年设立了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公司。截至2010年12月31日,该公司的全球投资组合资产(含现金及现金产品)已达1351亿美元。[5]2012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166亿美元,同比增长12.7%;新签合同额1565.3亿美元,同比增长10%。截至2012年底,累计签订合同额9981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556亿美元。[6]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对外投资国。

中国海外军事利益增长颇为引入关注。中国海外军事利益就是中国在境外的军事存在,其载体主要有中国军队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打击海盗、与外国军队联合演习训练等。在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方面,199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向联合国中东维和任务区派遣5名军事观察员,首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1992年,向联合国柬埔寨维和任务区派出400人的工程兵大队,首次派遣成建制部队。截至2010年12月,共参加19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17390人次,9名维和官兵在执行任务中牺牲。中国人民解放军有1955名官兵在9个联合国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在武装护航、打击国际海盗方面,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中国政府于2008年12月26日派遣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主要任务是保护中国航经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船舶、人员安全,保护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船舶的安全,并尽可能为航经该海域的外国船舶提供安全掩护。截至2010年12月,海军已派出7批18艘次舰艇、16架直升机、490名特战队员执行护航任务。在与外军联演联训方面,截至2010年12月,人民解放军已与外国军队举行了44次联演联训。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呈现机制化发展。2002年,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举行首次中外实兵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海上联合演练实现常态化。2003年,中国与巴基斯坦举行首次中外海上搜救演练。2007年,中国海军舰艇赴新加坡参加西太平洋海军论坛海上联合军事演习。陆上联合训练广泛开展。2007年,与泰国举行首次中外陆军联合训练。2009年,首次派遣卫勤分队远赴非洲与加蓬举行卫勤联合行动,开展医疗培训和救援演习,为当地民众提供医疗救助。2010年,派遣医疗队赴秘鲁进行人道主义医疗救援联合作业,共同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演练,提高应对紧急危机的能力。在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方面,自2002年向阿富汗提供救援物资以来,人民解放军已28次执行国际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任务,共向22个受灾国提供总价值超过9.5亿元人民币的帐篷、毛毯、药品、医疗器械、食品、发电机等救援物资。[7]

中国海外文化利益拓展也很快。中国海外文化利益就是中国文化产业和事业在境外的存在,其载体主要是中国媒体在海外设立的分支机构、中国海外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等。目前我国已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着良好的文化交流,与145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与上千个文化组织保持着密切的合作。新华社驻外分社超过140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海外记者站30多个,建成60多个境外整频率电台,使用60多种语言对外播出。中央电视台海外记者站达50个,开播英语、西班牙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汉语6种语言7个国际频道,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海外用户超过2亿。《中国日报》形成国内旗舰版、美国版、欧洲版、亚洲版共同发展的局面。中新社海外版覆盖20多个国家。截至2011年底,在全球共建立358所孔子学院和50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分布在五大洲91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达5000万人。[8]已建成的9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既是展示中国文化的窗口,更成为促进中国与各国文化学习交流的平台。

(二)中国海外利益分布范围越来越广

以中国海外经济利益为例,20世纪50年代,中国仅与40多个国家有经济往来,中国的海外经济利益当然也局限于这些国家。改革开放后,中国全方位发展对外贸易,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贸易伙伴已经由1978年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到目前的231个国家和地区。欧盟、美国、东盟、日本、金砖国家等成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新世纪以来,中国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持续较快增长。2005年至2010年,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占中国货物贸易比重由9.2%提高到9.8%,与其他金砖国家货物贸易所占比重由4.9%提高到6.9%,与拉丁美洲和非洲货物贸易所占比重分别由3.5%和2.8%提高到6.2%和4.3%。[9]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也呈现出范围越来越广泛的特点。从国别情况看,对主要经济体投资快速增长,八成的投资流向发展中国家;从地区分布情况看,对欧洲、大洋洲、非洲的投资快速增长,对北美洲投资略有下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遍布全球七成的国家(地区);行业继续保持多元化,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形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行业架构;存量的七成分布在亚洲地区;对发展中国家投资存量占89%,发达国家占11%。[10]

(三)中国海外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

既有中央,又有地方;既有企业、机构,又有个人。在我国对外投资中,地方占到非金融类存量的23.8%,广东、山东、浙江位列前三。就企业而言,中国海外企业所有制呈现多元化趋势。2012年,在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中,国有企业仅占55.1%。[11]随着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公民“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国游客、留学生、商务人员、劳务人员等群体大量走出国门。近年来中国公民出境人次以年均1000万的速度递增,2012年达8000多万人次。其中,2012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1.2万人,较2011年同期增加6万人,其中承包工程项下派出23.3万人,劳务合作项下派出27.8万人。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85万人,较2011年同期增加3.8万人。截至2012年底,累计派出639万人。[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