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相对滞后,给印度发展移动互联网预留出了大片的市场,而手机是绝大多数印度人接触到的第一个联网终端。到2011年,印度的手机用户已经超过5亿,如果不与中国进行对比,这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基数。毕马威的数据显示,印度的数字广告在过去6年年均增长率达到40.9%,预计至2017年,其市场总额将由不到纸媒的1/10上升到纸媒的1/4。
一、互联网与手机
如前所述,印度传统互联网根基不深。这对于移动互联网产生了两个最为直接的影响。
其一,移动网络不需要层层布线,其覆盖程度可以迅速提升。同时,作为硬件,手机比电脑便宜。于是,移动互联网用户数目在较短时间内快速上升,超过PC用户已是必然。从一定程度上讲,印度的互联网就是移动互联网。这与美国、中国从电话、固定宽带到移动网络“按部就班”的发展轨迹明显不同。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所产生的力量,迅速对前几个步骤形成了替代效用。
其二,本土互联网快速发展,迅速催生出一大批新互联网公司。过去10年,印度本土互联网竞争并不激烈,并没有培育出类似中国的百度、腾讯那样强大的互联网公司。在这样的环境下,互联网公司没有“天敌”。
其三,移动通信运营商竞争充分,通过微利运营来招徕用户。在移动通信行业,印度政府的干涉不多,权力不大。为了招徕用户,整个印度的14家运营商充分竞争,完全商业化,微利运营。比如,有的手机用户是3卡3待机,同时接入3个运营商——其结果是用户得实惠:不仅能确保其使用体验,也更加经济划算。
受益的不仅是用户,更有移动互联网公司:位于上游的运营商分散竞争,使其具备了足够的话语权,较容易获得通信链条中最大的价值,甚至可以直接与运营商进行流量收入的分成——这是对它们帮运营商获得用户、提高流量收入的奖励。
这导致印度手机用户的整体ARPU值(Average Revenue Per-user)即每个用户平均收入不高,每次充费10卢比(相当于人民币1元多)的大有人在。每个印度网民每天泡在脸谱上的时间长达4个多小时,而花在网络购物上的时间仅有15分钟。移动终端状况也很复杂:手机市场上有大量的山寨机,中端的三星和黑莓拓展迅速,高端的则相对较少。同时,服务质量堪忧:从语音到网络状况均乏善可陈,掉线、网络拥塞的情况经常出现。
但是,庞大的用户基数及产业链条状况都给移动互联网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二、手机行业成为富矿
印度市场研究机构网络传媒研究公司(Cyber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在2013年4月到6月的第三财季内,iPhone在印度的销量达20.5万台,比去年同期的7.2万台增长近3倍,比上一财季的14.5万台增长41%。[3]
这显示,印度市场正在成为智能手机新的爆发点。根据研究公司CMR的数据,2013年1月至4月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已超过940万台,同比暴涨167%;智能手机出货量占印度市场手机总出货量的12.8%,智能手机未来的市场空间依旧很大。[4]其中,三星以40.7%的市场份额成为印度市场霸主。
这只是迅速发展的印度手机业的一个缩影。实际上,印度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电信市场。根据印度电信管理局(TRAI)的数据,截至2012年1月底,印度电话用户总数达9.36亿,较2011年12月底的9.27亿增长1.04%。其中,印度移动用户总数累计达9.04亿,较2011年12月底的8.94亿增长1.11%。固话用户仅有3239万,较2011年12月减少0.9%。其中,城市移动用户从2011年12月的5.86亿增至5.91亿,在移动总用户数中的占比从65.59%下降到65.41%。农村移动用户从3.08亿增至3.13亿,占比由34.41%增至34.59%。印度移动普及率已达74.89%。不过移动用户中仅有6.6亿为活跃VLR[5]登记用户,活跃用户比例为73.03%。除了庞大的存量市场,增量市场也非常可观。在2012年,每月都有约600万印度人订购无线服务。BDA咨询机构(BDA Connect)的印度主管库娜尔·巴贾杰说,印度每月新增的用户数比丹麦的人口总数还要多,这就像每月新增一个国家的用户。
于是,在印度,有众多的企业已经将蓬勃发展的手机行业视为下一个潜在的金矿和利润增长点,这充分反映在各路金融和企业大鳄对印度无线运营商和记伊沙有限公司(Hutchison Essar Ltd.)的资产竞购大战中,涉及金额可能高达200亿美元。按订户数计,该公司是印度第四大无线运营商。和记电讯国际有限公司持有该公司67%的股份,印度伊沙集团(Essar Group)持有其余股份。和记电讯国际是香港大亨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的子公司。
收购热潮源自2007年。这一年,印度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新规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把海外买家收购印度电信公司的股份比例从49%上调至最多74%。主要的收购活动包括:马来西亚明讯通讯有限公司(Maxis Communications Bhd.)和一家印度合作伙伴以10.8亿多美元收购了孟买的手机运营商Aircel Ltd;英国沃达丰空中通讯公司(Vodafone Group PLC)以15亿美元收购了印度最大的无线服务提供商巴帝电信(Bharti Airtel)10%的股份。
就市场前景而言,这些跨国公司认为:印度较其他快速发展的新兴市场更具优势。比如,中国要求外国公司同国有运营商合资,外资持股比例不能超过49%;同时,中国的市场饱和度要高于印度。
无疑,印度无线行业是个富矿,但并非遍地黄金、俯拾即可,投资者不可能轻松获利。在德里、孟买、加尔各答和钦奈等主要城市,富有的消费者众多且大公司云集,手机的普及率相当高,无线运营商未来的增长空间是在收入较低、基础设施薄弱的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然而,印度糟糕的基础设施条件,包括电力供应的短缺和恶劣的道路交通状况都会增加他们的扩张成本。而且,在印度,只需要花费大约20元人民币就能享受每月2GB高速流量,运营商的用户平均收入非常低:一般每月有6美元左右。而在美国,每个用户平均收入接近40美元。印度无线运营商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大城市频谱的不足,这种状况导致目前通话质量急剧恶化。
不过,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动作缓慢的大象而言,亦是如此。2012年,印度新闻和广播部同意出让其拥有的700MHz频谱,这一频谱通过拍卖出售后可用于4G电话服务。2010年,政府从一个类似的3G移动服务频谱拍卖中获利220亿美元。
三、数字娱乐产业
电脑在印度的普及率并不高,手机娱乐自然成为数字娱乐公司争相抢夺的一块宝地。目前的手机娱乐项目主要包括手机音乐、图片、视频和游戏等。近几年来,以发达的IT技术作为基础,在印度,与宝莱坞息息相关的数字娱乐产业异军突起,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投身于这一行业当中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创办于1999年、位于孟买的魂伽玛(Hungama)公司是目前印度最大的手机内容供应商,由宝莱坞电影衍生而来的网络游戏、手机游戏、手机铃声等数字娱乐产品是魂伽玛公司最主要、利润最高的业务。此公司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团体,位于孟买的总部现拥有员工150多人,平均年龄27岁左右。由于业务发展迅速,他们在6个国家的主要城市如纽约、伦敦等设立了办公室。
同时,越来越多的宝莱坞电影公司也意识到,大规模开发电影衍生产品,尤其是手机游戏等数字娱乐产品,可以一举两得:在宣传电影的同时,可向游戏制作公司收取高额版权费。目前,一部宝莱坞电影的总收入中,票房只占40%,电影的音乐CD、DVD和手机铃声等衍生产品占了60%。另外,由电影改编的手机游戏也正在逐步成为一些宝莱坞电影的重要收入来源。比如,《夺命煞星宝莱坞之国王归来》(Don 2The Game)是一部电影,然而现在这部电影被改编成了游戏,故事情节则仿照了电影里面的情节展开。游戏拥有细腻的插画式美术风格,玩家还可以体验关键场景的射击情节。
图10-1 《夺命煞星宝莱坞之国王归来》的海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