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阪神都市圈的形成

阪神都市圈的形成

时间:2023-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868年2月,明治维新后,成立了包含旧天领的大阪府。1868年9月1日,明治政府宣布大阪开港。大阪的人口一度跌落到明治十一年的29万。大阪开始由过去的商品集散地转型成为工业生产城市。这时的大阪纺纱株式会社总计有61320个纱锭,是日本最大的纺纱工厂。该厂在日本首次采用电灯照明,并引进了发电机。到1891年,大阪无论是纱锭数量还是棉纱产量、职工数等都占了全日本的50%。

大阪在德川幕府时代是幕府的直辖领地,号称“天领”。

1868年2月,明治维新后,成立了包含旧天领的大阪府。翌年,由于摄津县与河内县独立,大阪只剩下大阪市街地。最终经过一系列的重组合并,到1887年大阪合并了旧摄津国的一部分以及河内、和泉、大和等过去藩国的领地。1887年旧大和国的一部分独立成为奈良县之后,今天所见到的大阪府的疆域基本确立。1889年,在大阪府内中心城区位置成立了大阪市,面积比东京市、京都市都要小。

1900年前后的大阪、鶭、尼崎

1889年市制实施时六大都市市域面积与现在人口以及人口密度[60]

由上表可知,大阪市域在三都中是最小的,但人口密度是六大都市中最高的。

1868年9月1日,明治政府宣布大阪开港。从4月开始,著名财经专家、原萨摩藩的五代友厚出任大阪的外国事务局判事,早在幕府时代他就在长崎从事武器走私贸易,就任新职后主要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关税等事务,在大阪全力以赴地推进近代产业的发展,为近代产业发展创造条件。1869年五代友厚辞官后依旧滞留大阪,作为一名企业家,他为大阪民营企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大阪证券交易所、商工会议所、商业讲习所等的成立都与他的努力有关。

大阪虽然变成了对外开放的港口,但是由于滩多水浅,港口条件不及神户,最终外贸交易的主要场所还是转移到了港口条件更好、开放意识更强的神户。原来在大阪川口居留的外国人也先后转移到了神户。而川口后来则成为基督教人士的活动场所,并因此成立了大批的教会学校。[61]

大阪原来是关西地区的经济中心,全国物资的集散地,同时也是供给江户物资的主要中转站,人口在幕府时代一度曾达到50万人。但是,在明治初年由于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同东京一样,大阪也经历了一个急剧衰落的过程。

由于政府的金融改革,幕府时代大阪各经营汇兑的商铺发行的期票全部作废,大阪经济由此陷入混乱。而且在幕府末期以及明治初期,由于财政困难,无论是幕府还是明治政府都打大阪豪商的主意,多方吸血盘剥。最后,除少数商人之外,大部分商人只能关门歇业。明治四年(1871)废藩置县后,各藩撤去了设在大阪的库房以及留守处,在物资运输与集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株仲间”也被勒令解散,从而打乱了商品物资的循环体系。藩债处理使大阪商人持有的各藩债券大大贬值,这一切都让本已衰退的大阪经济雪上加霜,“天下的厨房”已经变成明日的黄花。大阪的人口一度跌落到明治十一年(1878)的29万。[62]

调整所带来的衰败虽然是必然的,却也是暂时的。明治政府在稳住脚跟之后,开始积极推行近代化政策,大阪不仅很快恢复了元气,而且在更高的基础之上开始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1870年,明治政府在大阪建造了制造陆军武器与弹药的造兵司,也就是后来的大阪炮兵工厂。1871年,明治政府在大阪兴办了规模较大且拥有近代技术的造币局。之后由这两个工厂派生出很多下属企业,对以后大阪产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1979年因为造币的需要,建立了硫酸制造会社。1885年又成立硫曹(硫酸钠)制造会社,从而奠定了日本近代化学工业的基础。造兵司也在1898年向住友炼铜场订购制造炮弹的黄铜。炮兵工厂不仅从事军工产品的生产,也生产民用产品,比如铸造市内上下水管道。加之这些工厂需要大量的煤炭,因而也促进了输送煤炭以及工业原料的海上运输业的发展。[63]

实际上,早在1870年,也就是明治三年,在鶭市就兴建了近代纺纱厂,当时尚未废藩,该厂由鹿儿岛藩兴建。在鶭建厂,主要是想利用河内、和泉地区盛产的棉花以及大阪商业集散地的区位优势。废藩置县后,1872年,鶭纺纱厂变成了政府掌管的官办工厂。

殖产兴业期间,明治政府四处兴办官营模范工厂,但是落户在大阪的工厂较少。明治十二年(1879)在大阪市北区建设了涩谷纺纱厂、在岛下郡石河村(今天的茨木市)建设了桑原纺纱厂,这两家工厂各自拥有2000个纱锭。前者用蒸汽作动力,后者用水力作动力。两个纺纱厂都采用昼夜轮班制度。[64]

明治七年(1874)大阪—神户、明治九年(1876)大阪—京都、明治十年(1877)神户—京都间的铁路相继修通。1889年,也就是明治二十二年,东京到神户间的铁路—东海道全线贯通。明治十一年(1878),大阪股票交易所正式成立。1884年到1885年,在五代友厚等政府官员的推动下,大阪商人以前积累的资本以及经商才能开始得到发挥,近代工商企业由是而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外国资本也相继进入大阪市场,如英国的大阪铁工所、美国系列的大阪煤气工厂等。大阪开始由过去的商品集散地转型成为工业生产城市。

明治十五年(1882),涩泽荣一动员华族投资兴办大阪纺纱株式会社,这是日本第一个株式会社。建成后的大阪纺纱株式会社是一个拥有15000纱锭的大厂。除了华族的投资外,其他投资者中有两个参与投资的商人都是在西南战争中发财的,一个是军靴商藤田传三郎,一个是军衣料商松元重太郎。考虑到水运的便利,会社地址最终设在大阪的三轩家村,有砖瓦平房共119坪,缫丝机器16台。1886年开始兴办第二车间,1889年兴办第三车间——这是四层的砖瓦建筑,有4万纱锭。这时的大阪纺纱株式会社总计有61320个纱锭,是日本最大的纺纱工厂。该厂在日本首次采用电灯照明,并引进了发电机。《明治大正大阪市史》第二卷讲到在工人募集方面,男职工都是通过正规渠道招募而来,但是女工很多都是用甜言蜜语诱骗而来。工人工作条件很差,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昼夜轮作,一周或者10天轮回一次,有时是15天轮回一次。白天工作是12小时,也有连续工作36小时者。机器24小时运转,从不停工。所以大阪纺纱业的崛起其实是一部女工哀史,也就是女工的血泪史。该厂的设立是大阪工业化的先声,当然也掀开了整个日本工业革命的序幕。[65]

大阪纺纱株式会社的设立引发了连锁效应,一系列纺纱工厂相继设立,如天满纺纱、浪华纺纱、平野纺纱、金巾纺纱、摄津纺纱、泉州纺纱、大阪织布、传法纺织、岸和田纺织、鶭纺织、明治纺织、野田纺织、日本细丝纺织、泉南木棉、大阪木棉、河内木棉等。到1891年,大阪无论是纱锭数量还是棉纱产量、职工数等都占了全日本的50%。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日本的纺织业已经达到和英国并驾齐驱的地步,而大阪也变成了“东方的曼彻斯特”。纺纱业对之后大阪的城市经济影响很大,与纺纱关联的零备件制造业、批发业、零售业以及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都蓬勃发展。

大阪在成为著名的纺织工业中心后,由于大量进口印度以及中国的棉花,导致其附近泉州、河内等地传统的棉花场地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到明治末年(1900)以后,这些地方几乎不再种植棉花。[66]

与纺织业同时发展的是大阪的造船业。明治十四年(1881)英国人汉塔在大阪西城郡的六轩家(今大阪市此花区)创办大阪铁工所,从事造船业务。进入明治十年(1877)以后,濑户内海以及远洋运输日益繁荣,对蒸汽船舶的需求量大增,给大阪铁工所提供了广大的市场需求,造船业发展因而非常顺利。除了大阪铁工所之外,在木津川沿岸还有很多中小造船厂也非常活跃。[67]

大阪的工业基础真正得以完备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这时的大阪纺纱产业产值达到100万日元,占全国纱锭的40%。纺纱产业发展尤其迅速,明治三十年(1897),其产值达到1000万日元以上。明治三十七年(1904),大阪的工厂数量达到927个,产业员工达到53507人。1888年,大阪变成了自治城市,开始修建大阪港口并于明治三十四年(1901)完工。[68]

在工商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口也高速向大阪一带集中,明治三十年(1897)大阪的市域开始扩大,达到55平方公里为原来的三倍半。日俄战争之后,大阪的百货店、市内电车、郊外电车开始蓬勃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阪同日本其他各地一样,经济呈现出了空前的景气。大正三年(1914)的输出额是74300万日元,输入额为5000万日元。大正开始后,前者每年增加4亿日元,后者增加1亿日元。大阪一度超过了东京,成为全日本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其生丝工业一直在日本占第一位,纺纱工业、染织工业、金属工业、机械器具工业、电器工业、食品工业、杂货工业等也发展起来。纺织业不仅能够驱逐洋货、满足国内需要,还转向了出口。这时的大阪不仅是日本的工业中心,也是世界上的一个重要生产基地。“以纺纱、织布为中心的纤维工业和以金属材料、机械、船舶、车辆制造为中心的金属工业是大阪工业核心力量。经过日俄战争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景气,这些产业获得了飞跃性的发展。在金属材料领域逐渐达到了可以实现进口替代、驱逐外国产品的水平,纤维工业不仅可以满足本国需要,而且还大量输出,不仅向中国、印度、南洋等东洋市场,还输出到欧洲、美洲等地同欧美同类产品竞争。”[69]

大正八年(1917)工厂总数与职工总数的都市比较[70]

由上表可知,大阪无论是在工厂数量还是职工数量方面均超过其他两个都市圈,居日本第一。

在大阪,以北滨、高丽桥为中心布满了各公司的写字楼。心斋桥、权田、九条、新世界成为商店街,道顿崛、千日前成为娱乐街,此外问屋街也得到了扩大。工业区则分布在西部与北部。

大正十四年(1925),大阪市进行了第二次市域扩展,面积达到了181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2114804人,同1889年实施市制时相比较,人口增加了4.5倍,一度压倒东京,成为全日本人口最多的城市(东京市当时的人口为199万,但是到1932年,也就是昭和七年,东京进行了一次大合并,人口激增到556万,依旧为全日本第一)。此后10年间,大阪人口继续暴涨,达到了299万。其中旧街区的人口增加了20%,而新街区的人口增加了80%。在关一主持大阪事务以及担任市长期间,大阪市政以建设“宜居的城市”为施政方针,进行了全面的市政设施改造。比如进行上下水道的改建、铺设城市路面、兴修纵贯大阪南北的御堂筋大街以及地铁等,从而将大阪的主要商业街连成一片。经过改造,市区电车线路大大延长,电灯、电力事业等都有很大发展,教育、保健等设施也日渐充实,大阪演变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人口也大量向城市周边移动,卫星城市大量涌现,出现了郊区化的现象。[71]

大阪出现郊区化现象同郊外电车的发达有很大关系,郊外电车公司尤其是阪急电车公司在大阪郊区化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后文将详细叙述。

进入大正年间后,卫星城市越来越多地在大阪周边出现。明治四十三年(1910),人口在1万到10万之间的卫星城市不过2个,但是在大正九年(1920)猛增到了39个。布施原来是一个家庭手工业中心,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展成为金属、机械、丝网、塞璐珞、橡胶、家具、文具生产中心,中小企业遍布。原来作为港口驿站的守口,变成了工厂一条街以及住宅地。鶭在丧失港口机能之后,成为汽车零备件、刀具、纺纱、织布等生产中心,拥有很多规模庞大的工厂。淀川对岸的吹田成为大日本啤酒的生产基地。丰中、池田、箕面等发展成为大阪白领人员的住宅区。南海电铁沿线的和泉、大津、贝冢、泉佐野等则变成了纤维、纺纱工业基地。[72]

作为大阪外港的神户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明治初年,港口输入一直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输出产品以农产品尤其是茶叶为主。输入品当中,在明治初年以棉纺织品为主,一般都占输入总额的50%以上,当时是输出大于输入,贸易呈出超的状态。产业方面,从明治初年就开始发展冶铁、造船工业,之后陆续发展了樟脑、火柴、橡胶工业。尤其是火柴工业,建立起了以输出到中国与印度为目标的生产体系,火柴厂一度占神户工厂数的60%,从神户港输出的火柴占全日本火柴输出总额的9成之多,以至于神户一度被称为“火柴城”。继火柴工业之后,日本工业革命期间,又以纤维工业为核心兴起了众多企业群,同时重工业企业也大量出现,这些重工业企业以造船工业为主,如川崎兵库造船所、三菱神户造船所、播磨船渠株式会社等。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进出口贸易的增加,到大正初期,神户的港湾设施日趋完备。明治三十年(1897),对外贸易额为16000万日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景气中间,大正七年(1918)达到122300万日元。在这期间,为了满足世界各国对船舶的需要,日本大力扩充造船业,形成了造船工业极度繁荣的局面,出现了很多大型企业,工厂数量增加了10倍以上。在市街地,大小会社的写字楼鳞次栉比,仓储、运输业也十分繁荣。人口增加迅猛,明治三十一年(1898)是19万人口,到大正九年(1920)达到了60万人口,增加了2.15倍,在全日本1万人口以上规模的城市当中,这一增加幅度是最高的。

尼崎位于大阪与神户两大城市之间,交通便利,有东海道、阪鹤铁道在此相交,后来兴修的阪神、阪急这两条重要的私营电车轨道又从两旁经过,且面朝大阪湾,具有很好的发展条件。此地在江户时代属于尼崎藩的城下町,是海鲜市场以及酿造业的中心。进入明治时代以后,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此地纺纱、金属、玻璃等工业相继兴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又兴起了化学工业。人口迅速增加,大正五年(1916)有32000人,有52家工厂,实施了市制。大正末年,又进行了填海工程,兴建了发电厂、钢铁厂、机械工厂等重工业,从而演变成了阪神工业带的一部分。

西宫也在大阪、神户之间,但是靠近山麓地带,背山面海,风光优美。自从大正九年(1920)阪急线从这经过之后,大阪、神户中心区的高级白领为了逃避大都市的喧嚣与污染,纷纷到此购买高级住宅,连住友家族也从天王寺一带搬迁至此。这样,西宫一带就变成了成片的高档住宅区。[7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