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走向战争的欧洲

走向战争的欧洲

时间:2023-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就在美国已经站在了崛起的临界点之际,一场爆发于欧洲国家间的战争最终将美国送上世界首强位置,美国崛起的历程在匆忙之中完成了。如前所述,1815年的维也纳和会及其建立起来的维也纳体制保证了欧洲大国在随后40年的和平。殖民地是德国向英国发起挑战的另一个领域。该舰成为现代战列舰的始祖,确立了其后达35年世界海军强国战列舰火炮与动力的基本模式。

就在美国已经站在了崛起的临界点之际,一场爆发于欧洲国家间的战争最终将美国送上世界首强位置,美国崛起的历程在匆忙之中完成了。

如前所述,1815年的维也纳和会及其建立起来的维也纳体制保证了欧洲大国在随后40年的和平。之后,欧洲列强之间虽然爆发了多次战争,如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德国统一过程中的三次战争,但总的来说,这些战争持续的时间都不算长,波及的范围也相当有限,并未打破欧洲总体上的和平局面。

但是,19世纪70年代之后,一股巨大的破坏力量开始在欧洲内部发育成熟了,这就是统一之后的德国。1888年即位的德皇威廉二世决意走“世界道路”,争夺“阳光下的地盘”。这是一条注定要与守成大国——英国产生矛盾的发展路径。

英德矛盾首先体现在海军建设上。19世纪末,德国海军实力在世界排名第六位,甚至次于意大利。为迅速增强海军实力、缩小与一流海洋强国的差距,德国国会于1898年4月10日通过一项扩建海军法案,计划6年内把舰队扩建为一支拥有19艘战列舰、8艘装甲巡洋舰、42艘小型巡洋舰的舰队。两年之后,国会对海军法案进行了修改,批准的舰队规模为战列舰38艘、大型巡洋舰20艘、小型巡洋舰38艘,比1898年的计划翻了一倍。到1906年英国“无畏”号战舰出现之前,德国海军已经拥有24艘战列舰(其中2艘“德意志”级在建),完成了从一支以岸防为主要任务的小型海防舰队向远洋海军转变的过程。

英国“无畏”号战舰

当拥有大口径火炮和高航速的“无畏”号出现后,德国加快了对其大型主力舰的更新换代。德国国会于1906年通过第三个海军法案,决定开始建造德国的无畏舰。海军紧急修改图纸,将1906年计划建造的新战列舰由14000吨级、混装305毫米和240毫米主炮的旧式战列舰改为19000吨级、装备12门280毫米主炮(6座双联炮塔)的全新设计。1908年,德国通过第四个海军法案,计划1908~1911年每年建造4艘无畏舰,1912~1917年每年建造2艘。对于视海军为国家安全与繁荣支柱的英国来说,德国咄咄逼人的海军发展势头无疑是一个巨大威胁。

殖民地是德国向英国发起挑战的另一个领域。德国工业的起飞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个后起的现代化工业强国不能容忍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只留给它一点残羹剩饭。因此,德国统治集团叫嚷着“缺乏空间”、“领土太小”,迫切地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市场和殖民地。时任德国外交大臣的比洛就公开宣称:

德国占有陆地,让邻居拥有海洋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必须要求德国大使、德国商人、德国货物、德国的旗帜和德国的商船在中国像在其他国家一样受到尊敬——我们不想让任何人都相形见绌,但我们也需要阳光下的地盘。

无畏舰

通常意义上的“无畏舰”有两种含义。狭义上,指英国于1906年下水的“无畏”号战列舰。广义上,也是较多情况下则指各国以“无畏号”为模板设计建造的“全重型火炮战列舰”,是20世纪初起各海军强国竞相建造的一类新型主力舰的统称。它取消了以往战列舰上用于攻击的第二口径主炮,装备了同一口径统一型号的主炮,保留了用于防御轻型军舰的副炮,以及使用高功率蒸汽轮机做动力。该舰成为现代战列舰的始祖,确立了其后达35年世界海军强国战列舰火炮与动力的基本模式。

德皇威廉二世则表示:

我们不会使自己放弃与其他大国平起平坐的机会——有一段时间德国只是一个地理名词,他不被视作一个大国,今天我们已经成为一个大国了:我们希望在上帝的帮助下,使我们永远是个大国。我们不会取消和限制自己对于建立在理性和思考基础之上的世界政策的要求。

1905年,他在一次酒会的致辞中清楚地表明德国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

火药是干的,剑是磨过的,目标明确。

德国在海上霸权和殖民地方面对英国越来越明显的威胁、德国领导人在外交上所表现出的骄横态度、德国在欧洲大陆越来越明显的优势、德国民众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等等,都加深了英国对德国的担心,改变了英国对威胁的判断。而德国与法国本来就因普法战争而结下仇恨,对德复仇是此后法国国家政治、外交、军事生活的主旋律;德国对小兄弟奥匈帝国无条件的支持又将沙皇俄国推向法国的一边。这一切,最终促使了英、法、俄三国的接近,因为与德国的威胁相比,它们彼此间的争夺与矛盾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1904年4月,《英法协约》签署;1907年8月,《英俄协约》签署。至此,一直困扰英国与法、俄两国在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争端得到解决。协约虽然不是一个正式的同盟,但解决问题本身就迈出了合作的第一步,为它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共同对付德国奠定了基础。

至此,欧洲国家经过10多年的明争暗斗,终于分化成两大对立的同盟集团:以英国为首的三国协约(英、法、俄)VS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德、奥、意)。这是近代以来欧洲国家首次在和平时期形成军事同盟,原有的那种弹性结盟方式已一去不复返。此后,每当发生重大争端时,两大集团的成员哪怕对争端持怀疑态度,也必须支持自己直接参与争端的盟国。如果不这样,它们担心同盟会瓦解,自己将因孤立而遭受危险。所以,每次争端往往都会扩大为重大危机,而战争的发生不过是迟早的事。1914年8月战争爆发之后,一位德国官员这样评论道:

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它们是现代的祸根。

大战的导火索最终在巴尔干半岛点燃。这一地区本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地,后来由于其国力衰落,逐渐受到奥匈帝国和俄国的蚕食。另外,19世纪巴尔干半岛又出现了很多独立小国。因此,这一地区的形势错综复杂,国家之间、帝国内部矛盾重重,民族问题十分突出,素有“欧洲的火药桶”之称。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一方面奥匈帝国仍然统治着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其中包括相当一部分南部斯拉夫民族;另一方面,塞尔维亚王国的实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南部斯拉夫民族争取民族统一的核心,特别是奥匈帝国内部波、黑两省的斯拉夫人强烈要求与塞尔维亚合并。以塞尔维亚为中心的南斯拉夫民族统一运动对于多民族的奥匈帝国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威胁,所以,两国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张。塞尔维亚背后站着的是以斯拉夫兄弟天然保护者自居的俄国,在俄国背后又是英国和法国。同样,在奥匈背后站着的是坚定支持它的盟友德国,在理论上还有意大利。所以,奥塞矛盾已不再局限在两国之间,而是牵扯到了欧洲其他大国,是同盟国与协约国的对立,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为了恐吓塞尔维亚,奥匈帝国决定在邻近塞尔维亚的波斯尼亚举行军事演习,演习的日子定在了1914年6月28日。1386年的6月28日是塞尔维亚王国在科索沃战役败给土耳其人的日子,选择这一天显然是为了侮辱、刺激塞尔维亚。而且,奥匈的皇储、军国主义分子斐迪南还决定前往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巡视。奥匈的挑衅行为激怒了南斯拉夫爱国者,塞尔维亚一个叫“黑手党”的爱国团体和一些波斯尼亚青年联合起来,决定刺杀皇储。1914年6月28日,检阅完演习的斐迪南被17岁的波斯尼亚青年普林西波的子弹射中。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萨拉热窝事件。

从6月28日行刺事件发生,到7月28日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这段时间被称作“七月危机”。此前欧洲也发生了多次类似的危机,最后都化险为夷,但这一次显然不会再有同样的结果了,因为所有国家都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发动战争。

奥匈帝国本来就一心要吞并塞尔维亚,萨拉热窝事件为它提供了一个发动战争的借口,虽然已经有证据表明,塞政府并没有卷入这场暗杀。当然,奥匈也担心俄国的干预,所以它的行动取决于德国是否会支持它。

而德国恰恰渴望打仗。因为德国战备比较早,军队的训练和装备都要好于协约国,但是它知道,如果战争拖几年爆发,法俄两国就会完成新的扩军计划,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和战略铁路也将建成,那时协约国的力量将大大增强,而德国的盟友奥匈帝国的实力正在日趋衰落,意大利又不可靠,两方的力量对比会大大不利于同盟国。所以,它认为现在进行战争最有利。正如总参谋长小毛奇说的那样:“我们已准备就绪,在我们是越快越好。”奥匈皇储被刺之后,德皇威廉二世很快就表示,全力支持奥匈对塞尔维亚采取军事行动,这相当于给了奥匈一张可以随意填写的空白支票。

俄国和法国也在积极备战。特别是俄国,在前面几次危机当中都作了屈辱的让步,这一次它不会再退缩了。

英国也认为晚打不如早打,拖下去对自己不利。1870年,作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英国几乎生产了世界工业产品总量的32%,而德国只有13%的份额。到1914年,英国所占的份额已经下降至14%,基本上与德国相同。照此势头发展下去,德国在海军方面超过英国是迟早的事情。所以,英国希望在自己还有海上优势的情况下打败对手。

但即便如此,战争也不是非爆发不可,在这儿,英国起到了一个关键作用。英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它的行为对其他国家的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它一开始就表明自己想打仗的立场,德国和奥匈帝国很可能知难而退,但是不表明态度的话,法、俄又不敢轻举妄动。所以,英国就采取了明里一套、暗里一套的做法。一方面,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告诉德国驻英大使,英国与法俄没有任何同盟关系,不受任何义务约束,英国的态度是尽一切可能防止在大国之间发生战争。就在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前两天,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在与威廉二世的弟弟、也是其表弟亨利希的会谈中还说:“我们将竭尽全力保持中立而不卷入战争。”英国这么做是防止德国悬崖勒马,从而失去战争机会。同时,英国暗地里又极力怂恿法俄两国对奥作战,保证给它们支持。

7月28日,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第二天,英国暴露出了它的真实面目。格雷告诉德国大使,如果冲突仅限于俄、奥之间,英国可以保持中立;如果德法两国卷入,英国就不能袖手旁观了。威廉二世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气得破口大骂。他本想来个急刹车,但是他的将领们不同意,而且奥匈已经宣战,没有德国的帮助,它注定会被俄国击败。所以,威廉二世已无路可退。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到8月6日,除了意大利,欧洲五大国都卷入了战争当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了。

在几乎整个欧洲都在欢欣鼓舞地投入战争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却悲观地预测:

整个欧洲的灯火都在熄灭,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将不会看到它们被重新点燃。

最终的结果被格雷不幸言中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