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西线战场在2个月之后就形成了阵地战,在此后3年的时间里双方的战线基本没有变化。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局一扫一战令人沉闷、绝望的状态,因《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而摆脱了两线作战的德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以“闪击战”这一重大的军事创新横扫北欧、西欧,法国投降,英国只因一道英吉利海峡才使势不可挡的德军停下了脚步。
斯大林希望与希特勒的交易能为他争取更多的和平时间,但不到两年,希特勒就撕毁了这个为期10年的条约。1941年6月22日凌晨1点30分,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最后一列货运列车满载原料从苏联驶入德国领土,两个小时之后,德国炮兵从北部海角到黑海2000公里长的边境向苏联开火。
苏德战争的开局对苏联非常不利。由于苏联对希特勒的突然袭击疏于防范,以至于被打了个措施不及。在3个月的时间内,苏联丢失了西部超过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让希特勒足足推进了1000公里,占领了它人口最稠密、工业最发达的欧洲地区,这里战前居住的人口约占全苏人口的40%,工农业产值几乎占全国的2/3。截至1941年12月1日,苏军损失700多万人、24万辆坦克、2.4万架飞机。
而且,一年多的征战下来,德国变得更强大了。它的军队作战经验丰富,对手的不堪一击非但没有让它受损,反而壮大了它的实力。当希特勒调转枪口对准苏联的时候,这已经不是一场德国与苏联的战争,而是苏联与欧洲大陆的战争。也就是说,苏联红军不仅要对付德国军队,而且还要对付芬兰、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大量军队,苏联的兵工厂除了与德国的兵工厂竞争外,还要与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兵工厂竞争。所以,尽管1941年苏联的钢产量与德国的钢产量几乎相等,但要比德国和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钢产量少一半以上。
从战略态势上看,德国也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波兰灭亡后,德苏之间的“缓冲地带”业已消失。被德军占领的那部分波兰领土成了德国进攻苏联的军队集结地区。德国占领丹麦、挪威后,不仅改善了对西欧作战的战略态势,同时也有了东侵苏联的跳板。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投降,英国退守英伦三岛,使希特勒基本上消除了东进的后顾之忧。至1941年6月初法西斯占领了希腊等巴尔干国家后,对苏联西部的新月形包围最终完成。至1943年,在整整三年的时间里,苏联不得不承担几乎全部德国军队的压力,几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苏联的工业化成就发挥了力挽狂澜的作用,这不仅是指其巨大的重工业生产能力,更关键的是苏联在战前就调整了工业布局,将部分重工业向东部地区转移,如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库茨涅茨克、扎巴洛日等地建立钢铁联合体,在斯大林格勒、哈尔科夫、车里亚宾斯克等地建拖拉机厂(这些拖拉机厂在战争期间都改成了坦克制造厂)。
朱可夫(1896~1974)
所以,尽管从表面上看,苏联西部的工业在战前仍然支撑着国家的经济基础,但是东部工业区的存在为苏联提供了宝贵的战时工业储备,为苏联在苏德战争初期遭受重大挫折后继续抵抗德军提供了后续的支撑力。对此,朱可夫元帅在其战争回忆录中有如下记载:
从军事观点来看,党关于加速发展东部地区工业,建立机器制造、石油加工、化学等部门的第二套企业的方针,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在这里建设的高炉占全部新建高炉的3/4,在伏尔加河和乌拉尔之间建立了第二个巨大的石油基地,在外贝加尔、乌拉尔建立了冶金工厂,在中亚细亚建立了大型有色金属厂,在远东建立了重工业,建立了汽车装配厂、制铝联合厂、轧管厂和水电站。战争期间,这些企业加上迁来的企业,把我国东部变成为保证抵抗和粉碎敌人的工业基地。
东部在战前的发展也为苏联在战争期间工业东迁奠定了基础。到1941年下半年,苏联从西部搬迁了2593个工业企业的设备和大量物资。1942年5月,基本完成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企业的转移,第二阶段又疏散了斯大林格勒、北高加索等南部地区企业。不少内迁企业平均不到2个月就在新址开始运转。到1942年夏,苏联完成了国民经济战争转轨,有1200家东迁的工厂和850家新建工厂投产,东部地区工业产值的比重从1940年的28.4%上升到70%。所以,希特勒不会明白,已经失去西部工业基地的苏联,为什么会越战越强?
如果说在热兵器时代统帅的才能、单兵的素质、国家的财力是赢得战争的重要保障的话,那么,一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样的机械化时代的总体战,因作战物资和装备的惊人消耗,交战国要想赢得胜利,就必须拥有迅速为其军队提供足够武器装备和弹药的能力。正如英国大战略家利德尔·哈特说的那样:
维持战争的权力到了二战时期已经从军事的领域转移到经济的领域,就像机器在战场上已经压倒人力一样;在大战略的领域中,工业和经济也的确已经把军事从前台推到后台了;在外行人眼中看来,赳赳武夫所组成的行列还是威风凛凛的,但在近代战争科学家的眼里,他们不过是一种装在传动皮带上的玩偶而已。
苏联能够打败纳粹德国,靠的就是其巨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这是一场工业之间的较量。依靠战前的工业化成就和战时的经济动员,即使在最艰苦的1942年,苏联的飞机产量仍达到2万架以上,比德军几乎超出一倍。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工人们驾驶着刚刚造好的坦克直接出厂,迎战德军。1944年,苏联飞机年产量达到40300架,坦克28983辆,火炮122500门。
在德国败局已定的情况下,1945年2月,当时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三个国家——美国、苏联、英国的首脑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在雅尔塔会晤,一起商谈确立战后世界秩序。在雅尔塔会议期间的晚宴上,英美首脑对斯大林不吝溢美之词。丘吉尔是这样说的:
当我说我们把斯大林元帅的健康视为我们大家的希望和心中最珍贵之物时,这丝毫没有夸大,也绝非辞藻华丽的恭维。历史上有过许多征服者,但其中极少政治家,大多数都在战后的纷扰中丢掉了胜利果实。发现自己与这样一位不仅在苏联闻名而且誉满全世界的伟人保有友好而亲密的伙伴关系,使我在这个世界上的勇气和希望倍增。
与丘吉尔华丽的祝酒词形成对比的是罗斯福简单而温暖的话:
这个宴会就跟家人聚会一样,希望从此以后我们大家就在这个大家庭里和睦相处。
雅尔塔会议上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从左至右)
至此,苏联这个曾经被西方世界孤立并视为另类的国家现在已堂堂正正地成为“三巨头”之一,直接参与决定战后世界蓝图,这是西方对苏联强大的军事政治力量的承认。从这个意义上说,雅尔塔会议使苏联完成了大国崛起的最后一步——被外部世界,特别是既有强国认可,并成为国际规则的制定者。
雅尔塔会议就以下问题达成了一致:
(一)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决定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德国必须交付战争赔偿以及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一般原则。
(二)波兰问题。三国决定波兰东部边界大体上以寇松线为准,在若干区域作出对波兰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同意波兰在北部和西部应获得新的领土,其最后定界留待和会解决;关于波兰政府的组成经过激烈争论,同意以卢布林的波兰临时政府为基础进行改组,容纳国内外其他民主人士。
(三)远东问题。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维持外蒙古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
(四)联合国问题。同意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决定美、英、法、苏、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规定实质性问题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
雅尔塔会议使苏联收获颇丰:取得了分区占领德国的权力;确定了有利于苏联的苏波边界,保留了苏联支持的波兰卢布林政府;“大国一致”的原则确立了苏联在联合国的牢固地位和作用;在远东获得了极大的权益。当然,没有3年独挡法西斯德国的巨大牺牲,没有红军坦克在东欧平原的驰骋,没有似乎永不枯竭的战争资源,也就没有苏联在雅尔塔会议的地位与影响。在某种程度上,雅尔塔会议向苏联颁发了超级大国资格的承认书和授权书。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8月15日,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如何看待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苏联的影响?如果从纯粹物质角度看,这场战争极大地削弱了苏联。战争中,苏联作为主战场,军民伤亡达6000万人以上,其中死亡2700万人,苏联红军牺牲866.84万人,物质损失按照1941年的价格达6790亿卢布,在参战国蒙受的全部损失中占41%。这与美国在两次大战中的经历完全不同,美国因本土远离战场不仅未遭到任何破坏,反而受益于参战国的巨大需求而成为“世界工厂”。二战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苏联对外表现出了明显的克制与内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集中精力恢复遭到巨大破坏的国民经济。
但是,如果从国际政治和军事的角度看,苏联借助于二战又无可争议地崛起了,成为两极世界的一极。二战对苏联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二战极大地提高了苏联的威望,这威望是建立在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基础上的。战争期间,苏联与法西斯德国单独作战长达3年之久,而其他任何一个欧洲国家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它们要么在希特勒的战争机器面前迅速崩溃,要么仅凭借自然因素而幸免于难(英国)。在东欧、西欧、北欧、南欧一路凯歌的希特勒最终在苏联遭遇了他人生的滑铁卢。如果说一战的胜负决定于美国参战的那一刻,那么,二战的结局在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发动苏德战争时就已经注定了。如前所述,威望是一个大国实力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往往也是一个大国真正崛起的标志之一,苏联恰恰因其在二战中的表现而收获了威望。
其次,二战使苏联成为国际体系规则的重要制定者。事实上,在二战前夕,苏联从硬实力上看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国了,但是,其大国身份在国际层面上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即苏联尚未将硬实力转变为制定国际规则的软实力。苏德战争的爆发在将苏联推向反法西斯战争第一线的同时,更赋予了它决定战后世界的权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二战中的牺牲与贡献,没有苏联红军在1944年之后的横扫东欧,就没有战时的三巨头会议,也就没有战后的两极世界。
最后,二战使苏联社会主义跃出一国范围,东欧和东亚国家纷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它们与苏联一起,构成了战后世界与资本主义对抗的社会主义阵营,世界因而分成东方(社会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正在谋求国家独立的殖民地人民也因此多了一种制度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