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石油泄漏最环保的处理方式

石油泄漏最环保的处理方式

时间:2023-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工业革命以来,数量惊人的能源消费不仅是次生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而且由于人为因素的干预加剧了气候异常,使原生环境问题所造成的损害更为严重。国际社会历来对石油污染问题反应敏感,公众和环保组织高度关注石油泄漏。迄今为止,全球最严重的石油泄漏事件发生在海湾战争期间。在世界十大石油泄漏事故中,有五起事故是油轮泄漏。漏油事故发生后,这些区域重新成为禁区。

人类在生态环境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既有原生的自然环境的问题,也有人为的次生环境的问题。地震、海啸、飓风、台风、龙卷风、暴雨暴雪、洪水和泥石流属于不可抗的原生环境问题,而各种污染,诸如海洋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音污染和放射性污染,以及臭氧层空洞、土地荒漠化、热带雨林消失、酸雨、物种灭绝、冰川退化、海平面升高等,则属于人为原因的次生环境问题。工业革命以来,数量惊人的能源消费不仅是次生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而且由于人为因素的干预加剧了气候异常,使原生环境问题所造成的损害更为严重。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饱受急剧恶化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之害。

一、石油污染

石油曾被称为“魔鬼的汗珠”、“黑色的血液”,它塑造了资本主义生产和生活方式,工业化社会已经离不开石油的天赋“魔力”。在石油的开采、炼制、储运和使用过程中,从三个方面对地球环境造成威胁:一是油田和油轮发生泄漏事故;二是清理油轮时故意向海洋倾倒残渣;三是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当前,石油对海洋的污染已经成为严重的世界性问题,石油或其制品进入海洋等水域后,可发生复杂的物理或化学变化,如扩展、蒸发、溶解、乳化、光化学氧化、形成沥青块等。

国际社会历来对石油污染问题反应敏感,公众和环保组织高度关注石油泄漏。2011年,世界平均每天消费石油8 800万桶,多数石油产于危险的近海油田,无论远近,所有石油都要经过多次转运,才能从油田运往消费终端。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石油泄漏不可避免,主要原因有:战争、自然灾害、地质结构、技术故障或操作失误、油轮搁浅或巨浪袭击。

迄今为止,全球最严重的石油泄漏事件发生在海湾战争期间。1991年1月,为了抵御多国部队的进攻,萨达姆政府下令烧毁石油管道、油井以及其他石油设施。据估计,仅在1月23日至27日这段时间,至少有2.4亿桶原油泄漏到陆地和海湾,据统计,流入波斯湾的石油总量高达800万桶,污染海域面积4 200平方英里,海洋上漂浮的石油厚达5英寸。

苏伊士危机后,大型油轮和超大型油轮成为石油运输的主要工具,大量石油通过巨型油轮运输,油轮触礁搁浅、船体破裂、撞船事件以及其他人为操作失误往往导致大量原油泄漏,石油淤塞海滩,杀死鸟类、海洋生物和鱼群等,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致命威胁。埃克森石油公司的瓦尔德兹号(Valduz)、阿莫科石油公司的卡德兹号(Cadiz)油轮和大西洋皇后号(Atlantic Empress)等油轮都曾发生重大的泄漏事故。在世界十大石油泄漏事故中,有五起事故是油轮泄漏。

随着陆地石油资源日益耗竭,近海和深海石油钻井平台对全球海洋环境带来了更加严重的挑战。近年来,随着海上钻井技术的发展,深海石油的产量出现了井喷式增长,从2000年的150万桶/日增加到2009年的500万桶/日。至2009年底,全球海上勘探井和生产井总数已经达到约1.4万口。人们已经习惯将深水作业区看作是世界石油工业的新战场。其中最具潜力的深水区域被称为“金三角”,包括巴西、西非和墨西哥湾海域。[3]墨西哥湾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据说共有4 700多个,这使墨西哥湾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产油区。2009年,美国石油产量自1991年以来出现了首次增长,主要归因于墨西哥湾浅海和深水作业区的产量增长,该产油区的石油产量已占美国石油产量的30%。

根据美国气象学家的预测,该地区飓风活动异常,公众强烈质疑在该地区建设钻井平台的可行性。美国政府文件显示,墨西哥湾水底共有2.7万个被混凝土封口的废弃油气井,另有3 200个废弃油气井甚至没有用混凝土封口。不排除这些油气井存在泄漏的可能性,风光旖旎的墨西哥犹如一个“生态雷区”。

2005年,英国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深海建设雷马(Thunder Horse)钻井平台。计划每天生产石油25万桶。2005年7月该海域遭到邓尼斯飓风袭击,海上钻进平台倾斜了20°—30°,投产时间被迫推迟。[4]2010年,在路易斯安那州附近海域,BP公司租赁的“深水地平线”钻进平台发生爆炸,100天内共有1.72亿加仑原油从破裂油井泄出,这是美国史上最严重的石油泄漏和环境灾难。泄漏原油扩散至墨西哥湾沿岸的5个美国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阿拉巴马州和佛罗里达州的海岸污染最严重,得克萨斯海岸受污染较轻。在泄漏事件发生后88天,一种新设计的盖帽法实施到位,终于堵住了漏油。

海洋底土错综复杂的地质结构有时可能导致石油泄漏。每年,墨西哥湾底部缝隙处自然泄漏的原油估计高达100万桶。1969年,在美国圣巴巴海峡钻探近海油井时不曾想到了地质反常现象,估计有6 000桶石油从海图上并未标出的海底裂缝中渗漏出来,石油泡沫溢出水面,黏稠的原油膜层一直漂到浅海区,污染了30英里海湾滩。全国公众和各派政治势力群起而攻之,尼克松政府强令暂停开发加州近海油田,实际上是禁止开发。[5]由于环境敏感性及其政治维度的影响,迄今为止,85%的美国外大陆架没有对石油钻井业务开放。而就在英国石油公司发生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前,美国总统奥巴马计划开放弗吉尼亚附近海域以及墨西哥湾东部区域用于未来石油勘探。漏油事故发生后,这些区域重新成为禁区。

石油污染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石油在水面上形成的油膜可阻碍水体的复氧作用。原油黏在鱼鳃上,可使鱼窒息;黏附在藻类、浮游生物上,可导致其死亡。原油可抑制水鸟产卵和孵化,破坏羽毛的不侵水性,石油污染破坏海滨风景区和海滨浴场的旅游价值。海洋一旦受到石油污染,海区生物须经数年之久才能重新繁殖起来。

清除泄漏的石油不仅耗资巨大,而且费时费力。1967年3月,托利峡谷号油轮在英国南部海岸搁浅,12万吨原油泄漏,英国政府拨款800万英镑用于清除污染。1990年美国制定石油污染法,主要目标是减少每年泄漏事故次数和泄漏量。2001年,石油产业宣布,它们已经为这项法案支出了170亿美元。[6]自2010年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以来,BP公司已经花费了35亿美元,包括泄漏后的响应措施、控制漏油、钻探缓压井、对墨西哥湾沿岸国家的赔偿等等,最终可能面临高达400亿美元的索赔。

表8.1 全球十大漏油事件

实际上,在154年的世界石油工业史上,大规模漏油事故并不多见,但是小规模泄漏事件经常发生,全球每年发生数百起小型泄漏事故。根据美国国内矿产管理服务部(MMS)的数据,20世纪90年代,墨西哥湾平均每年泄漏原油243 650加仑,导致海水受到污染。[7]

二、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的污染物质达到对人体、动物、植物和物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大气状况。大气污染的来源有两种,一是自然源,如森林火灾带来的烟尘、火山喷发带来的火山灰、二氧化硫等,以及特定原因形成的沙尘;二是人为污染源,人为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是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或核试验等过程中进入大气中的废气、泄漏物等,如发电站的有毒有害气体排放、汽车尾气、工业炉灶和家庭炉灶排放等。从污染源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称为一次污染物,如黑烟、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空气中飘浮的动力学直径小于10μm的液体或固体颗粒,可吸入人体)、PM2.5(悬浮在空气中的直径等于或小于2.5μm的颗粒物,可进入肺部深处,危害健康)。通过化学作用产生的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例如汽车排放的尾气在日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可形成浅蓝色、有刺激性的光化学烟雾等。根据燃料性质,污染类型可分为煤炭型、石油型、混合型和特殊型四种类型。大气污染危害巨大,损害人类健康(如急性、慢性中毒和致癌作用等);造成植物生理障碍,抑制植物生长,作物产量下降;影响全球气候(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对建筑、设施及物品的腐蚀作用等。

工业革命以后,城市人口高度密集,由于燃烧煤炭而出现有毒烟尘和金属微粒污染,对城市居民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历史上曾多次发生重大的大气污染事件,最著名的例子有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和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1930年12月,比利时列日市人口稠密的马斯河谷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在事件发生的3天内,大雾笼罩整个比利时国土,工业排放的有毒有害气体与浓雾混合,在近地层积累。马斯河谷地区受污染最为严重,数千居民出现各种不适症状,60多人死亡。伦敦在20世纪上半叶因污染严重而被称为雾都,1952年12月,伦敦上空连续4天烟雾弥漫,大气回流使煤烟尘经久不散,浓烟造成伦敦3 000人死亡。[8]这就是历史上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10年后,伦敦又发生了一起类似事件,造成1 200人非正常死亡。此后伦敦大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雾都”的形象有所改观。1948年10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多诺拉小镇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环境事件,当时气候反常,在“死风”状态下空气难以流动,而工厂的烟囱却不停地排放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和金属微粒,导致大量烟尘封闭在山谷中经久不散,6 000多人出现不适症状,20多人死亡。

在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加快,能源消费增加,空气污染程度十分严重。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经常出现雾霾。早在1995年就已有25个亚洲城市的空气粉尘含量超过了国际卫生组织年度标准的3倍。2012年以来,中国华北地区频繁出现严重雾霾天气,PM2.5大大超标,其中以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最为严重,空气质量为“极重污染”或“危险”级别,有毒空气遮蔽了阳光,将能见度降至200米。2013年1月12日,北京各监测点的数据显示,PM2.5实时浓度突破900微克/立方米,最高达993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是首要污染物。雾霾对地区气候还有一定影响,例如雾霾可以改变地区的季风形态,导致印度的西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国西部的降雨至少减少了40%,而其他地区如孟加拉国,却遭遇了更多的降雨和洪水。[9]

电力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之一。所有以化石能源为燃料的发电站都排放有毒气体,发电量越大污染越严重。在某种意义来说,污染是发电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结果,不可能完全消除。例如,以煤炭为燃料的电站(煤电)排放的有毒气体最多,堪称环境和健康的第一杀手。以石油为燃料的电站(油电)没煤电站造成的污染严重,但是它们产生同等数量的二氧化碳。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电站(气电)排放较少。虽然核电基本上为零排放,但国际社会对核泄漏事故造成的放射性污染更加恐惧。水电站不排放有毒气体,但淹没大量土地,破坏自然风景,严重影响和改变生态环境。况且,水电站看似安全实则有一定危险性,大坝可能因地震、渗流而造成破裂,如果出现诸如此类的问题,那么不仅要付出生命财产的巨大代价,而且生态环境也会遭受损失。

由于地球上煤炭储量极其丰富,很多国家利用煤炭发电,煤炭燃烧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煤炭燃烧时向大气排放数量惊人的灰尘、硫化物、氮氧化物、有毒金属、自然放射物、致癌物和致基因突变物等,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健康危害。燃煤产生的灰尘中包含有毒物质,如砷、汞、铅和放射性核素。以英国为例,排放数据显示,英国66%的硫化物和46%的氮化物来源于化石能源为燃料的电站。一个标准煤电站每年排放110万吨CO2,1.6万吨SO2,2.9万吨N2 O,还有100万吨灰尘,50万吨石膏及2.1万吨泥土。一个年发电量10亿千瓦的煤电站,需要燃煤350万吨,其中含有大约5.25吨铀,大部分铀可被过滤器捕获,少量铀排放到大气中,相当于火电站排放了放射性物质。[10]如果按核电站排放标准控制煤电站的放射性排放,那么所有煤电站都拿不到经营许可证。[11]

全球每年有大量人口死亡空气污染。据估计,2010年全球死于空气污染者达到创纪录的320万人,是十年前的4倍,其中120万人来自东亚。根据《新世纪》周刊报道,早在2007年,世界银行和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共同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以PM10为指标衡量的空气污染,每年在中国导致35万至40万人“早死”。美国每年有6万人死于空气污染,主要是由燃煤和公路运输造成的。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物可以通过呼吸道钻进并沉淀于肺部,这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虽然可以安装除硫装置以减少硫物化排放,但是成本高昂。以英国为例,英国煤炭的含硫量为1.6%,每年火力发电站安装除硫装置,需要耗资1亿英镑,运营成本增加3 000万英镑。英国已经为这种设备投入了50亿英镑,而成本可能上升到80亿英镑。据相关机构分析,英国每年减少80%的排放,需要付出10亿英镑的成本。[12]现在,欧盟和美国正在加快建设更便宜的天然气发电,以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

现在,发展中国家还有大量人口无法利用电力,主要利用薪柴和木炭取暖或做饭,造成室内空气污染,这种状况在发达国家已属罕见,但发展中国家还有16亿人没有用上电力,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地区,另有25亿人口,相当于全球人口的40%,在做饭时仍然使用传统的生物质能源,如农业废弃物和木柴。世界卫生组织在2006年估计,发展中国家平均每年有150万人死于室内空气污染,多数是年轻的母亲和孩子。只有营养不良、艾滋病、清洁饮用水匮乏和环境卫生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超过室内空气污染。[13]

酸雨也是一个严重的环境威胁。酸雨是指p 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由人为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转化而成,有“空中死神”之称。酸雨严重威胁农作物和森林,酸雨可直接伤害植物的新生芽叶,影响其生长发育,严重时枯死,导致大片森林消失。酸雨增加湖泊的酸度,因为降落地表的酸雨在径流过程中得不到地表物质的中和。在许多国家,包括欧洲、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森林、河流、湖泊和农田受到酸雨的严重侵蚀。以德国为例,大约有8%的森林因受到酸雨的影响而严重退化。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水结合形成硫酸,可导致湖泊中的鱼类灭绝,据统计,酸雨导致瑞典2 000个湖泊的鱼群灭绝,美国纽约州大约有100至200个湖泊的鱼类因酸雨而遭受灭顶之灾。[14]最重要的是,酸雨不是一个局部环境问题,而是一个超越国界、导致国家之间冲突的政治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仅许多国家都遭受酸雨的危害,而且酸雨还随同大气向其他国家或遥远的地区转移,科学家曾在北极圈内的冰雪层中检测出高浓度的酸雨物质。随着酸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核污染

核能因其高效、经济和清洁等特点,被各国视为21世纪的重要能源。但是,在利用核能的同时如何处理核污染,不仅是一个高难度的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

核废料具有放射性,这些放射性物质的危险性取决于其进入人体的难易程度。铯137很容易通过空气扩散,钚和铀不易通过空气扩散,但可对水源造成长期污染。核废料无论是固封或填埋,都会持续地释放热量,而且核废料存放密度越大,升温过热的速度就越快,也就越容易在发生事故、自然灾害或遭到恐怖袭击时造成辐射污染。

现在还没有足够的技术手段处理核电站的放射性核废料,放射性核废料只是运输和堆积到一个受监督的处理场。宇宙存在四种力:强力、电磁力、弱力和重力。放射性是强力的结果,而强力在宇宙4种力中是最具威力的,比电磁力强大100多倍。现在,核电站存储放射性材料等于是用弱容器盛装强物体,无疑有悖于自然,是不可能完全达到安全的。[15]

全球运行中的核反应堆产生的核废料数量惊人,每年高达1万吨。美国核废料总量达7.18万吨,并以每年2 200吨的速度增长;法国每年产生的核废料达1 300吨,其中940吨进行再处理。据估计,一个标准核电站每年要产生10立方米的高放射性废料,铀和钚的含量高达97%,还会产生约70立方米的中放射性废料和200立方米的低放射性废料。以英国瓦格核电站为例,该核电站于1983年拆除时产生了总重量达1 200吨的核废料。

核电站向海洋排放核废水、污染海洋生态的情况时有发生。使用核能的国家都有将核废水排入大海的前科。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东京电力公司将11 500吨低辐射废水排放到太平洋,其放射物质浓度超过法定上限的100倍,造成海洋生态污染,最终使放射性物质进入食物链。就在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核事故期间,加拿大多伦多市皮克林核电站水泵密封系统故障,导致7万多公升放射性水排入安大略湖。尽管加拿大核安全委员会宣称,此次放射性外泄事件对环境和健康的风险是可以忽略的,但还是再次敲响了核能安全的警钟。

最不道德的行为是将低放射性核废料倒进大海,造成海洋生态污染。早在1946年美国就向太平洋倾倒核废料,英法日俄等国都有向大海倾倒核废料的不良记录。1946—1970年期间,仅美国和西欧就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督下向太平洋、大西洋沿岸深海区倾倒核废料107万桶。1968—1982年间,苏联向喀拉海、巴伦支海倾倒核废料1.7万桶。1993年10月17日,俄罗斯以缺乏资金处理核废料为由,向位于纳霍德卡东南的日本海倾倒900吨低放射性液体核废料,日本对此表示强烈抗议,俄罗斯不仅未予理睬,两天后再将800吨核废料倒进日本海。俄罗斯之所以对日本的抗议不予理会,一方面是因为俄罗斯国内无法存放数量惊人的核废料,另一方面日本同样向海洋倾倒核废料。但是,鉴于放射性物质污染海洋可能危及人类的生存,从1994年起多数国家已停止向海洋倾倒核废料。

对于生态环境和人类安全来说,核废料在数万年时间内都具有危险性,而科学家一直未能找到彻底安全的核废料处理办法。目前,固态存储柜和永久深埋两种方式都不能真正解决安全问题,其遗害难以控制。有些国家修建永久“核坟穴”进行深埋,1999年美国在新墨西哥州埃迪县修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永久性核废料深埋坟穴。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在内华达州尤卡山深处建设长期地下核废料存储设施的方案,由于遭遇公众的强烈反对而撤消。英国在坎布里亚郡的德里格填埋所谓低放射性“免疫废料”,该填埋场将在2050年前填满。芬兰建设了长期存储设施,据说能安全存放核废料达10万年之久。事实上,任何“核坟穴”都并非绝对安全,美国西谷“核坟场”就因发生“澡盆式泄漏”而被迫关闭。

许多国家根本不具备深埋核废料的地质条件。德国采用固态存储柜存放核废料,存放期只有30—100年,而放射性原料的危害长达数百年至数万年。迄今为止,日本还未找到核废料的永久性深埋坟穴,日本在本州北部青森县建造的核废料坟地只能暂时封存30—50年。实际上,合适的核废料填埋的地点非常之少,因为它必须符合多项标准,譬如具有地理上的稳定性,人迹罕至,不易遭到非法挖掘,最重要的是,任何地方都会遭到当地居民的坚决反对。

有些国家还企图向外国转移核污染。冷战结束后,由于俄罗斯经济形势恶化,财政濒临崩溃,俄罗斯联邦政府决定进口外国核废料进行再处理,以筹集资金。20世纪90年代中期,法国每年有108吨的核废料(贫铀)运往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原子能仓库,并最终“裸放”在一块露天空地上。2009年,据法国左翼主流媒体《解放报》报道,法国电力公司(EDF)未经处理的核废料露天堆放于俄罗斯西伯利亚托木斯克市的停车场上。法国环保组织“摆脱核能”强烈要求立即将这批核废料运回法国。[16]2011年4月,美国媒体爆料,美日看中蒙古国地广人稀,准备在蒙古建立一个国际型核废料处理厂,引起蒙古国舆论哗然,公众认为此举将“毁灭蒙古”。美蒙两国政府矢口否认,日本则承认曾与蒙古就此事进行非正式接触。

此外,核电站的废热也是一个问题。据估计,核电站大约65%的热能属于废热,这就是说,这些热量最终都排放到大气和海水中,对空气和河流造成热污染(thermal pollution)。莱茵河上游地区的核电站增加了冷却塔(cooling tower)装置,以避免对河流造成热污染,但是由于向天空排放蒸汽,现在已经对当地气候造成了影响。[17]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无论核污染发生于何处,都是对人类家园自然状态的破坏,因此必须找到可行的办法控制核污染。对核废料进行再处理,实现循环利用,可以将核污染减少四分之三。目前,世界上已有法国、日本、俄罗斯和英国拥有核废料的再处理技术能力,这些国家实行自私的技术民族主义政策,导致技术难以在全球流动,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服务于部分国家而不能用于增进全体人类的福利。长期以来,法国核工业对外都贴上“循环工业”的标签,宣称96%的辐射物质都能得到回收利用,正因为这样,核电在法国“顺理成章”地成为“清洁能源”,并被视作保持法国能源独立的法宝。法国正在努力设计一种新式核反应堆,使现在不能完全再处理的核废料也能作为燃料重新使用。但是,这种新式核反应堆耗资巨大,很难收回成本,因此短期来看应用前景暗淡,环境安全仍然笼罩在一层神秘莫测的核阴影之中。

四、公地悲剧

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整体性,是一个典型的全球公共问题。与生态环境有关的问题涉及三个层次:即国内问题、国际问题和全球问题。国内问题是指一个国家生态环境的破坏只是给本国人民的生存造成威胁,诸如内湖、内河受到污染,森林被滥砍滥伐,生物物种濒危等。国际问题是指一个国家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所造成的连带影响给别国的生态环境造成损害,诸如流经多国河流的水污染问题和水资源短缺问题,跨国空气污染和酸雨问题等。全球性问题是指世界性的生态变化的影响,诸如气温升高,臭氧层变薄出现空洞等。[18]

但是,地理边界不是划分的标准,因为环境事件具有整体性和跨境联动性,印度尼西亚的森林大火影响了新加坡居民的生活质量;酸雨跨越了国界;污水顺流而下,危及下游水域国家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几乎所有的亚洲大城市中,大气污染仿佛是飘荡在空中的幽灵。而在拉丁美洲,工业垃圾和未经处理的废水污染了纵横交错的水系,并将污染物带到邻国。[19]

环境污染加剧物种灭绝。物种灭绝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使生物物种从地球上逐渐消失的现象。虽然物种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工业革命以来,物种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 000倍,比物种形成速度快100万倍。在1970—2000年期间,陆地和海洋物种数量下降了百分之三十,淡水物种数量下降了百分之五十,据估计,全世界20%的淡水鱼种类已灭绝或濒临灭绝,另有1万种淡水鱼面临灭绝的威胁,约9%的树种濒临灭绝。由于栖息地破坏和过度开发利用等原因,目前中国一些非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特别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生动植物种群濒危或灭绝的速度加快,生态遗传资源流失严重,濒危或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已占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总之,地球生物多样性正在遭受破坏,野生动物和植物正在减少,人类活动是影响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石油污染、大气污染、臭氧层空洞和核污染引起全球公众的高度关注。2001—2002年期间,在全球环境问题中,水污染和空气污染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据盖洛普调查,公众对河流、湖泊、水库以及饮用水污染的关注度高达82%—88%,对空气污染的关注度基本相同(82%),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全球环境污染问题极其严重。[20]

毫无疑问,在整个21世纪,环境问题都是最重要的国际关系问题之一。道理很简单,世界经济仍然严重依赖高污染、高排放的一次能源。即使替代能源在总能源消费中快速增长,也难以在短期内缓解环境压力,况且替代能源对环境来说并非没有任何影响,生物质能、水电和核能都具有负外部性。在技术方面,碳捕捉与储存技术、核聚变技术,不仅需要巨大的金融投资而且存在着科学上的不确定性。然而,未来数十年期间,传统能源的需求仍将持续增长,特别是在新兴工业化国家。如果没有政策调节,那么到203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长50%,其中化石能源超过新增能源需求的80%。[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