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美军对社交媒体又爱又恨

美军对社交媒体又爱又恨

时间:2023-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美军在刚刚接触社交媒体时,采取了排斥和禁止的态度。随后,美军各个军种也都出台了一些管制政策,对官兵个人使用社交媒体进行限制。美军发现,社交媒体在维系美军官兵士气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实际上,从美军对互联网使用的态度就能知晓其对社交媒体态度的转变当属意料之中。因此,美军规定参与社交媒体的官兵必须采取实名制,且在不同社交网站上的用户名和验证符号也必须统一。

社交媒体也被称作社会化媒体,是互联网上人们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著名的国外社交媒体网站有Twitter、Facebook、Youtube和MySpace等。

它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网民的追捧,并影响着几乎所有的社会化活动,即使是军队及其军事活动也难以避免受其影响。而作为当今世界信息化程度最高的美军更是如此,其与社交媒体打交道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耐人寻味。

挡不住的“诱惑”

与传统媒体不同,社交媒体使用户享有更多的选择权利和编辑能力,有着被广泛运用和不受控制的特殊性。因此,社交媒体对于军队来说,好似一把“双刃剑”,稍不留神就会伤及自身。美军在刚刚接触社交媒体时,采取了排斥和禁止的态度。

2007年5月,面对美军官兵个人使用社交媒体越来越普遍的现象,美国国防部出于作战保密的考虑,发出了禁令,明确禁止军方电脑登录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体网站。这对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只能使用军方电脑的美军官兵来说,等于是全面禁用。

随后,美军各个军种也都出台了一些管制政策,对官兵个人使用社交媒体进行限制。如陆军要求士兵在互联网发布资讯以前必须向上级报告,并接受审查,其个人博客网址也要备案。如果有人在网上发布敏感信息,将受军纪严惩。

然而,美军在近三年对社交媒体实施封堵、限制的过程中,发现这种政策并不合适。其主要原因在于两点:士气和宣传。

美军发现,社交媒体在维系美军官兵士气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尤其是在年轻一代美军官兵中,想要彻底禁绝这种通信方式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实上,通过社交媒体与亲戚朋友保持联系,已经成为大部分美国海外驻军官兵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美国国防部网站也声称,“社交媒体成为军人及其家庭士气的推进器。”

图20 庞大的社交媒体群

同时,美军认为,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以“草根”力量为主的社交媒体,可以达到有效提升美军形象的宣传效果。社交媒体具有极强的社会效应,军方通过贴图片、传视频等方式,能够有效向年轻人展示军队形象,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军方长期面临的征兵难等问题。2009年,在官方社交媒体的有力宣传下,美军征兵总数创下了30年来的最高纪录,是美军实行募兵制以来首次完成征兵任务。

“全民参与”的美军社交媒体

随着对社交媒体认识的逐步深入和实际效果的检验,美军的态度逐渐扭转。2010年2月25日,美国国防部发布“负责并有效地运用基于互联网能力”的备忘录,允许军人和文职人员通过军方的非涉密电脑登录社交媒体网站,正式结束了对社交媒体的个人禁令。

在结束对社交媒体封锁限制的同时,美军也开始主动与社交媒体联手。其主要体现在对社交媒体的全方位参与上,其中既有个人参与,也有组织参与。

在个人参与上,美军一方面鼓励士兵“讲述自己的故事”。如美国海军认为,“每一个使用日志、微博和Facebook社交媒体的海军官兵,都是其所在部队和海军的形象大使。”

另一方面,美军大批高级将领也主动投身到社交媒体的运用中。前参联会主席马伦就有自己的Facebook和Twitter,而刚刚因丑闻离职的美国中情局局长彼得雷乌斯更是老资格的Facebook用户。领导者的积极参与进一步推动了社交媒体在军队中的运用和普及。

在组织参与上,美军不但依托互联网集中全力打造军方自己的Youtube频道、空军维基通道、陆军Flickr和驻伊多国部队Facebook等面向社会大众的官方社交媒体平台,还建设了Milblog、Milbook等面向军内用户的军版社交媒体网站。

实际上,从美军对互联网使用的态度就能知晓其对社交媒体态度的转变当属意料之中。长期以来,美军对从军用网络发端的互联网一直保持包容和积极利用的态度,因此,上至国防部、参联会、各军种总部,下至各个军事基地,都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有这样的应用基础,社交媒体作为互联网的一种运用,更不会遭禁止,只是需要时间摸索如何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

面临泄密和不良信息扩散两大难题

尽管美军对社交媒体由被动应对转为主动参与,但社交媒体对军队仍有两大不利影响。

首先就是泄密问题。美国情报部门做过统计,在各国情报机构获得的情报中,有80%左右来自公开信息,其中有近一半来自互联网。而近年来,社交媒体在其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

美国国防先进计划研究局曾在2009年进行过一次试验性比赛,旨在测试是否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完成传统情报技术难以实现的任务。结果表明,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情报收集工作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可行性。情报专家指出,仅凭微博中一张普通士兵的工作照,就能看出一些秘密设备和军事设施的内部情况。

2011年5月,当美军在对本·拉登藏身之地进行突袭时,就有Twitter的用户发布了美军抵达该地的信息,对这一绝密行动构成了潜在的严重威胁。

在社交媒体上发生的这些泄密事件,因其扩散面广、后果难以估计,是令军方最为紧张的难题。

第二大问题就是不良信息的扩散。部分军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一些不当言论、照片和视频,对军队形象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2012年1月中旬,一段驻阿美海军陆战队员向塔利班武装人员尸体小便的视频在网上疯传,引起轩然大波。连美国国防部部长帕内塔也不得不表态,认为此举“极其令人发指”,下令美军展开彻查。最终,涉案的5名当事人中,2人被送上了军事法庭,3人受军纪严惩。

其实,这一事件仅仅是冰山一角。近年来,在Youtube等社交媒体视频网站上共享的由驻伊、驻阿美军官兵个人上传的大量照片、视频中,很多涉及战场血腥的战斗场面、对当地造成严重破坏的场景和军营内部的不良现象,美军公共事务和军法部门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精力“灭火”,竭力维护严重受损的海外驻军形象。

管控虚拟世界

针对这两大问题,美军制定了一系列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引导官兵正确使用社交媒体。

其中,美国国防部颁布了《社交媒体官方使用标准化操作程序》,陆军颁布了《陆军社交媒体手册》,海军颁布了《海军、海军陆战队非官方信息发布手册》,空军颁布了《空军新媒体手册》。这一系列的法规政策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全面、细致地对官兵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社交媒体进行了规范和指导,这在社交媒体使用的理念上和过程中都有体现。

在对社交媒体使用的理念上,美军突出了“虚拟世界不虚拟”的管理思想。美军认为,官兵参与社交媒体与现实世界中穿军装走在大街上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都是代表美军形象,所有官兵都要对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行负责。因此,美军规定参与社交媒体的官兵必须采取实名制,且在不同社交网站上的用户名和验证符号也必须统一。这既是为了利于管控,也是为了官兵形成思想上的自觉。

在对社交媒体使用的过程中,美军重点关注的是对与作战相关敏感信息的保护。美军在这些手册中明确规定了不能泄露的敏感信息内容,包括技术资料、行动计划、部队调动时间表、部队和舰艇当前及未来位置等内容。

至于保守秘密的方式,美军的规定既细致易于操作,也极具人性化。如在《陆军社交媒体手册》中,就明确列出:只向亲朋好友传递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泄露自己的行程和地点等敏感信息;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向错误的对象发送有损自己、家庭和部队的信息;在上传照片和视频前要反复检查等。

从美军与社交媒体关系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到,社交媒体因其运用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对军队可能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美国国防部副信息官大卫·温纳格伦在社交媒体解禁之初,接受《空军时报》采访时说的一段话令人深思:“如果你只考虑安全而将通道封闭,就会使自己与世隔绝。如果你只考虑分享而不考虑信息和作战的安全,就会引狼入室。”因此,对于社交媒体这一类新事物,思想上的客观公正和不走极端是正确运用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建立合理可行的管控措施则是根本。

原文发表于2012年12月14日《中国青年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