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运输航线与海上通道特定的地缘位置,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各国内部的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它们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赋予了各个国家在地缘环境中的优势、强势或劣势。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一种最富价值的战略资源,对于严重依赖海洋运输的国家,海运航线及海上通道的天赋性和固有性都会对它的存在方式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而海运航线与海上通道的历史变迁,又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相关国家的地位并改变着国际战略力量的格局。例如,作为战略要地的好望角,由于苏伊士运河的开凿,其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价值骤然下降,给英国、法国等老牌殖民强国注入了新的血液。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和美国实现对其控制,使美国的疆界在事实上被推进了数千公里,并使美洲国家的政治体系更为紧密,美国的战略地位就此大大改善(斯皮克曼,1965)。
不论从哪种角度来看,海洋运输航线畅通与否,都直接关系到国家机器是否正常运转,作用十分重大。从历史上来看,世界海洋强国的国家利益几乎都是世界性的,而他们追求海洋利益的战略线大多是沿着海上航线而展开的,国家战略利益的获取也与其获得海上通道有着直接的关联。19世纪的英国就认为海洋是国家繁荣、与外界通商贸易、扩大势力和发挥影响的一条途径——在航空事业未出现之前,大海是唯一的一条与外界联系的自然通道(J·R·希尔,1987)。对海运航线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海上交通运输线输入生产所必需的原料,并输出成品;二是利用海洋的联结和海上通道的咽喉作用,扩大势力范围,施加政治影响,捍卫殖民利益。美国的国家利益也是世界性的,主要集中在海上战略航线上。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在寻求海外贸易时,海洋成为其奉行扩张的海外政策,拓展海外市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通道。从太平洋到加勒比海,从美洲到亚洲,都有其极为重要的关键利益线,目的是要保障美国能够取得中东和亚洲的资源。由此可以看出,海洋运输航线是实施国家利益的一个重要途径,不掌控海洋运输航线的国家,就无法掌控国家的命运。历史的客观规律一再证明,海洋运输航线对国家特别是海洋大国的命运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要保护国家利益、促进国家发展,就必须有效控制和运用海洋运输航线(梁芳,2011)。
近现代以来,大国对两处地理位置的关注从未有丝毫松懈,这就是战略要地和海运航线。纵观当前世界能源版图,主要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均面临来自海运航线是否安全的难题。由于海洋运输航线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重要战略价值,一些具有重要地缘战略意义的海上运输航线及其关键节点,如印度洋、波斯湾、地中海、南海以及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等,一直是世界海洋强国争夺和控制的重点,围绕其进行的地缘安全博弈更是从地理大发现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在和平时期,对海洋运输航线的关注主要是基于国际贸易航线或海上能源运输安全的考虑;在战时或危机状态下,则是基于保障能源通道安全以及万一海上运输被切断如何保证能源持续、有效供应的考虑。鉴于此,各国能源安全战略考虑无不把运输安全特别是海运航线安全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这对国际能源的供需双方而言都是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