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吉林省同日本基本贸易和投资情况

吉林省同日本基本贸易和投资情况

时间:2024-09-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来看,吉林省的贸易仍然集中在亚洲市场,尤其是东北亚市场。从贸易总量上看,吉林省对日贸易额相当于对韩、对俄贸易量总和的二倍,在东北亚各国中居于首位。目前在吉林省的日资企业已经在进行货币回笼以防不测,为此吉林省的汽车行业也应尽早采取对策应对。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是日本和吉林省合作的重点。

目前来看,吉林省的贸易仍然集中在亚洲市场,尤其是东北亚市场。2011年,吉林省同东北亚其他五个国家累计的贸易额为52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贸易额的1/4[6],因此,东北亚各国对于吉林省的对外开放格局建设意义重大。

日本是吉林省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目前,对日贸易总额排在吉林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第二位,日本已经成为吉林省第二大贸易伙伴和进口来源地,对日出口总额在第二位和第三位徘徊。从贸易总量上看,吉林省对日贸易额相当于对韩、对俄贸易量总和的二倍,在东北亚各国中居于首位。

1.对日贸易在吉林省对东北亚各国贸易中居首位,但贸易逆差严重

表9:近年吉林省对日贸易对比表

数据来源:2009、2010、2011年数据来自长春海关统计数据;2005年数据来自朱永浩:“日本与中国东北三省贸易、投资关系分析”,《第五届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国际论坛文集》,日本侨报出版社2012年6月,第217页。

从表9中吉林省对日贸易额对比可以看出,从2005年到2011年,吉林省对日贸易额在6年内增长127.80%,对日贸易总体向好,但吉林省对日贸易占全国对日贸易比重虽有增长,不过增长缓慢。吉林省对日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额比重从2005年开始一直保持在11%左右,增幅甚微。

从2009年到2011年的进口总额来看,对日进口额每年都在增长,但是占吉林省对外贸易比重却在逐年下降。据中国海关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自日本进口额为1 945.91亿美元,同比增27.39%,而吉林省2011年对日进口额同比增长4.36%,远远低于全国对日贸易增长。

从进口额与出口额的比较看,2005年吉林省对日进口额是出口额的1.89倍多,而2009年这一比例达到约5.5倍,2010和2011年也达到4倍多,吉林省对日贸易逆差严重。主要原因在于对日进口产品以机械类产品为主,其中汽车及其零部件是吉林省自日本进口的重要商品之一,而对日出口主要产品有鸡肉、大豆农产品以及地板、纺织服装等,以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可见,吉林省对日贸易出口乏力,出口结构亟待改善。从吉林省对日进口的主要商品类型来看,汽车、汽车零配件及相关产品的进口量,在吉林省的对日贸易中占据了绝对重要的位置。以后除了要加强与日本在汽车产业的贸易外,还应重点加强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科技文化产业等方面的合作。

中日之间由于钓鱼岛争议持续升温,两国的经贸往来在未来2~3年内会呈现低迷状态,这直接影响吉林省与日本的经贸合作。我们从2012年1~8月吉林省与日本贸易情况中已经可以看出一些端倪:1~8月,吉林省与日本双边贸易18.7亿美元,同比下降16.8%,其中,对日出口4.7亿美元,同比增长23.8%;自日本进口14亿美元,同比下降25.1%。而且随着国人对日系车的抵制,会出现对日系车需求减弱的趋向,这对以汽车为支柱产业的吉林省影响尤甚。目前在吉林省的日资企业已经在进行货币回笼以防不测,为此吉林省的汽车行业也应尽早采取对策应对。

2.吉林省对日进出口主要商品品种

表10:吉林省对日进出口主要商品品种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及吉林省对日进出口主要商品整理所得。

从表10可以看出,吉林省从日本进口的商品以汽车零部件和金属加工设备等工业产品为主。吉林省与日本主要进出口企业包括一汽集团、一汽丰田(长春)发动机汽车有限公司、一汽大众、长春客车厂、吉林省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吉粮集团、吉林德大、吉林铁合金、吉林不二蛋白有限公司以及吉林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其中,一汽集团和长春客车厂是从日本进口商品的主要企业。

3.吉林省利用日本直接投资情况

从1985年日本在吉林省成立第一家日资企业以来,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日本是吉林省第六大外资来源地,在来吉林省投资的63个国家和地区中,日资企业个数和累计实际利用外资分别排在第三位和第六位。截至2012年5月,日本在吉林省投资企业已有218户,直接投资额7.93亿美元。[7]日资企业到吉林省投资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约占66%)、塑料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等领域,大部分企业设在长春市。丰田汽车等9家世界500强企业,合同外资金额占全部日资企业的54.73%,主要投向交通设备制造和农副食品加工业。

在吉林省进行直接投资的日本企业合同金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有16个,其中超千万美元的有9个。合同外资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户数占日资企业的6.08%,这些企业合同外资规模达到19 963万美元,占日本对吉林省直接投资总规模的62.29%。规模以上投资的地区分布状况是长春市(11家,69%)、松原市(2家)、吉林市(1家)、四平市(1家)、延边州(1家)。

合作方式是合资企业12家,占75%;独资企业4家,占25%;没有合作企业。

总的来说,日本对吉林省的直接投资具有规模小、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春)和行业(制造业比重占7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布不均的特点,而这恰恰说明吉林省与日本企业合作的空间和潜力巨大。

4.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仍是日本投资的重点领域

最初日本在吉林省的投资项目集中在附加值低的简单加工项目,随着日本对吉林省汽车工业发展的关注,日本企业在汽车制造和零部件产业的投资有了较大的增长,日资企业中制造业比重达75%。日本对吉林省投资金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16家日资企业的行业分布状况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66%)、塑料制品业(12.9%)、农副食品加工业(11.6%)、医药制造业(3.7%)、批发和零售业(3.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7%)。

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是日本和吉林省合作的重点。在全省前十家日资企业中,除不二蛋白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外都是汽车零部件企业。丰田汽车、马自达汽车、三菱电机等企业先后落户吉林。2012年4月,在日本举行的日本东京—中国吉林经贸交流会上,日本企业与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分别在汽车制造相关领域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其中比较大的合作项目包括: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制造商日本板硝子汽车玻璃公司和国际知名的三电株式会社将在长春西新开发区投资建厂,为一汽配套生产汽车玻璃和空调系统;吉林市与日本BANDO株式会社在吉林市经济开发区建设碳纤维及橡胶合成轮胎;四平市引进部分日本企业投资生产汽车零部件及专用车。而由丸红株式会社和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共同出资的钢板项目,投产后将大大提高吉林省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率。

5.吉林省服务外包产业备受日资青睐

现代服务业及高端制造和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使服务外包正在成为吸引外资新的增长点。吉林省计划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创建和完善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园区,推进长春市“国家汽车服务外包基地”示范园区建设。截至2011年,长春市服务外包产业实现营业收入近14亿元,同比增长近100%,已有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480户。

随着长春继大连之后成为东北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地”,一些知名的日本服务外包企业开始纷纷落户吉林开展业务。2012年,长春市政府与日本达成合作意向,在长春建设日本软件外包园区;2012年4月,日本东忠集团与吉林高新区、吉林大仝数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吉林东忠服务外包产业基地项目成功签约;日本NTT数据公司2011年年底也已在长春市注册;日本三菱服务外包企业也前来视察,这标志着吉林省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同时,吉林省也积极支持延吉市利用独特区位优势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大力引进服务外包企业,承接对韩服务外包业务。目前吉林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正在推进延吉市中韩软件园等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建设步伐。

随着吉林省主要面向德国大众、日本丰田和本田、美国通用韩国现代等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嵌入式软件等制造业外包业务,未来,日本相关服务外包企业会加大对吉林省的投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