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大陆和海外华语地区传播学期刊论文写作规范之实证比较(—)

中国大陆和海外华语地区传播学期刊论文写作规范之实证比较(—)

时间:2023-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结果发现,大陆和海外传播研究论文在研究领域方面十分相似。孙教授还批评中国大陆传播学论著中存在某些学术失范的倾向,如忽视文献回顾、研究方法章节的缺失。以上关于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中规范缺失的批评是海内外学者们基于个人长期观察和思考提出的,并提请学术界高度关注学术规范对于学术成果的质量、交流范围以及学术发展的方向和潜力的影响。
中国大陆和海外华语地区传播学期刊论文写作规范之实证比较(—)_理论与经验——中国传播研究的问题及路径

陈怀林

【内容提要】本研究对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和新加坡出版的六本具代表性的传播学学术期刊于2005年至2010年7月间发表的482篇传播学原创性研究论文进行了分析。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论文写作遵循的学术规范进行分析。分析项目主要包括论文写作的体例(导言、文献回顾、研究方法阐述、结果分析、结论与讨论)和参考文献的引用。此外,对论文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也进行了分类和比较。

研究结果发现,大陆和海外传播研究论文在研究领域方面十分相似。在研究方法上的主要区别是,大陆学刊论文采用思辨方法的比例较高。如果以国际间学术论文所普遍遵循的论文写作体例作比较,大陆的学刊论文写作体例六项指标的达标比率都明显低于海外学刊论文。值得注意的是,将本次研究的结果同笔者对上述期刊1995—2005年发表论文所作的类似研究的结果作对比,近期发表的大陆传播学期刊论文无论是写作体例,还是写作风格的各项指标都更趋近国际学术规范,而同期的海外期刊论文则无显著变化。

【关键词】学术规范;论文体例;写作风格;研究方法;比较研究;内容分析

一、导言

传播学引入中国大陆已逾三分之一世纪,挟着传媒产业扩展和新媒体崛起的大潮,它在神州大地开枝散叶,教师和研究生人数双双过万,期刊和论文数量也十分可观,堪称社会科学众多学科中的一门“显学”。不过,同传播学研究的“量”的扩张形成对比的是,大陆“传播学30年研究成果相对单薄”却是学界近年来的“共识”(杨海军,2009)。即使在大陆社会科学诸学科的“同门师兄弟”的相互比较中,新闻与传播学的影响力也基本处于“忝陪末座”的态势(段京肃,2006;杜峻飞,2007)。许多海内外的有识之士从政治与社会体制、教育科研体系、教师晋升奖惩机制、研究生培养制度、学术刊物的办刊和审稿方针,一直到操作层面的具体措施,提出了一系列鞭辟入里的分析和建议(胡翼青,2004;陈韬文,2008;陆晔,2008;潘忠党,2008)。其中,有关传播学研究中学术规范的缺失,被多位学者反复提及,并认为是影响学术质量提升的痼疾之一。本研究将收集和分析大陆和海外具有代表性的实证数据,对论文写作的学术规范作一个跨时段和跨地域的描述性的比较。

在传播学研究中,代表性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体现了某个国家或地区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研究方向,也是学术规范的具体体现。论文写作是否存在或需要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呢?而以北美和西欧为代表的国际传播学刊论文写作通用的一套学术规范是否一体适用于美欧之外的国家与地区呢?这其实是个见仁见智的命题。确实有少数大陆学者对此作出“爱国主义”的解读,认为“西方学术系统往往无视东方的知识,将其贬为低级和非标准的一类”,并以此“保护和巩固西方学术在社会科学的国际交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并试图将其永久化”(施旭,2010)。但是,倡导学术规范议题的多数学者显然承认国际通用的学术规范的普遍适用性,并对大陆学界学术的失范现象颇有诟病。

本文所涉及的学术规范广义来说,涵盖了保障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客观性和科学性所需要的,涉及机构和个人的研究操作、论文写作、评审程序、发表出版以及操守品德等的成文和不成文的制度、规定和准则。就本研究而言,关注重点在于学术论文写作规范(包括体例和风格)。

曾经在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任职多年的大陆资深新闻传播学者孙旭培多次大声疾呼传播学学术研究的“原创性”问题(孙旭培,1999,2006)。他指出了保障原创性的两个前提条件:遵循学术规范和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孙教授还批评中国大陆传播学论著中存在某些学术失范的倾向,如忽视文献回顾、研究方法章节的缺失。他还具体地批评了草率成章、写作风格有问题和缺乏关键词的定义等现象。

复旦大学教授黄旦等学者在1990年代中期和2000年代初期关于中国传播学发展的研究总结中,也对学术规范的问题给予持续的关注(黄旦、韩国飙,1997;黄旦、丁未,2005)。

有的学者对传播学的个别领域研究论文的失范问题作过较深入的观察。汕头大学的彭世勇教授曾经对1995年至2004年中国大陆有关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论文作过综合回顾(彭世勇,2005)。他的分析数据显示,由于基本学术规范的缺乏,大多数论文其实更像是“批判性评估”或“批判性文献回顾”,而很难视其为正规的学术研究。他具体指出有的论文直接脱胎于上课笔记,还有的论文只是罗列了数据和结果,而诸如研究目的、研究问题和假设、抽样、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统统付之阙如。

如果以上关于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的方法与学术规范的批评还属于少数有识之士学者有感而发的零星的呼吁,那么,2008年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和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专门在《新闻大学》上发表的以“三十而立:中国传播学未来”为主题的12篇文章中,海内外传播学者们对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中学术规范缺失的集中关切反映了传播学界对此的共同体认。香港中文大学的陈韬文教授痛切地直陈,“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缺乏规范差不多是国内外学者的共识。格式的规范和方法的规范近年虽然已有好转,但是离理想的境地仍有显著的差距”,论文中充斥“拍脑袋”式的文章,如注脚式研究和评论化论文(陈韬文,2008)。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潘忠党教授的直言针砭也同学术规范息息相关:“在不少人那里,似乎学术论述不需要论证、阐释,不需要分析经验的观察,只需要摘引权威,宣布真理……我们探讨问题时,使用的是学术论述的话语,它由我们运用各种理论资源所形成的独立思想所构成。这种独立,体现于对于论述的逻辑、证据的质量、结果的效力。”

以上关于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中规范缺失的批评是海内外学者们基于个人长期观察和思考提出的,并提请学术界高度关注学术规范对于学术成果的质量、交流范围以及学术发展的方向和潜力的影响。不过如何客观地量度学刊论文遵循或执行国际学术标准的程度,如何有效地检视过去若干年来整个传播学研究领域学术规范施行的演变,如何将大陆学刊论文写作规范与具有类似人文环境的海外地区的学刊论文作一个比较全面的对比,都有待于实证研究的检验。

学术规范在美欧各国学界是一个逐渐衍生、约定俗成而共同遵循的传统,其本身并未成为突出的议题。所以,并没有可以从西方学界直接借用的现成的指标量度体系。因此需要根据学术规范的相关原则,兼顾大陆和海外的现状,自行设计和建立一套具有效度和信度的指标,设定可以操作的量度体系。

本研究旨在对中国大陆和其他海外华语地区传播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作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写作规范方面的对比分析,并找出影响差异形成的社会、机构和作者等不同层面的因素。本研究期待的学术贡献在于,建立一套具有信度和效度的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的评估指标体系,探索建立包括从社会到个人层面因子的、影响论文写作规范采纳的模式。在实践意义上,本研究可以描述各类期刊论文写作规范总体以及各个指标演进的历史和现状,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大学管理层、传播学术期刊的主编、编辑和作者提供参考,并促进中国大陆和海外的学术交融。

二、文献综述

有关传播学研究规范或是论文写作规范的实证研究数量不多。这里,将主要列举中国大陆和国际学术界有关学术规范的条文和通行准则,并以此作为进一步确定具体测量指标体系的基础。

中国大陆关于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的最权威的文件当属2004年8月中国教育部印发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和部属高校,并要求遵照执行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的通知。其中,除了中国特色的“三个代表”等政治要求之外,主要是有关在研究和论文中杜绝抄袭、作伪等端正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规范的要求。该文件指出的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失范的问题主要包括:“研究工作中少数人违背基本学术道德,侵占他人劳动成果,或抄袭剽窃,或请他人代写文章,或署名不实;粗制滥造论文,个别人甚至篡改、伪造研究数据”,以及弄虚作假、乱发文凭等现象。尽管文中也提到了诸如坚持实事求是、严谨治学、遵守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等原则,不过并没有清晰地指明具体问题所在和列出可行的操作性指引。

在国际或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论著中,大多会开宗明义地强调作为严谨的科学研究所应该具有的公开性、客观性、实证性、系统性、累积性和预测性等特征(Babbie,2004;Berger,2000;Keyton,2001;Merrigan&Huston,2004),并通常会提示学术研究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即从研究问题的提出,到对本课题已知的知识和过往研究的回顾,再到对研究方法的交代,接着是收集数据或其他形式的证据,然后分析和解读结果,最后回应先前提出的研究问题并总结得失。同时,在新的认知的台阶上再次催生新的研究问题(Hocking,2002)。

图1 Hocking的学术研究循环图

为了具体保障研究的科学性标准的实施,力求简单明了地判读不同的研究是否达到基本的学术标准,并且利于本学科或者社会科学领域之内不同学者之间有效的交流,一套称之为ILMRD的论文写作规范或写作体例被大多数西方的学术刊物和研讨会的评审所采纳,也在许多研究方法的教科书中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和示范(Rubin&Rubin,2005;Potter,1996;Singletary&Stone,1988)。这里ILMRD中的第一个字母I意为导言(Introduction);第二个字母L是指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第三个字母M代表研究方法(Methodology);第四个字母R说的是报告结果(Report Result);而最后一个字母D即为讨论(Discussion)。

相当多的西方社会科学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直接将上述五个部分作为论文固定排序的章节,好像中国旧时的八股文一般。而其他并未表面上复制上述程式的国际学刊的论文,无论是量化研究还是质化研究,大都实际上遵循了上述程式所代表的内在的学术规范逻辑。而大中华地区的海外学者也往往直接将学术规范同这五个部分的执行状况挂钩。如有人批评有些学刊为“失范及几近随意的载体”,其证据就是这些刊物忽视论文必要的学术基本要素,对“包括文献综述、引文注释、研究设计和方法说明等都没有要求”(陈韬文,2008)。

第一部分“导言”所具体要求的是,交代本研究课题的缘起和背景,明确本研究所涉及的主要理论范畴或模式,定义本研究所涉及的基本的学术概念,阐明本研究意图对学术和实践可能产生的意义。导言的作用是规限该研究课题的范围,使其得以在本学科其他学者熟悉的或至少可被理解的框架和语境内展开(而不是每次都“开天辟地”,另起炉灶),并且明确学术上所追求的目标。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所具体要求的是,回顾同研究相关的和主要的过往研究,评析过往研究的得失之处,将过往研究同本研究进行关联分析,提出本研究的具体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文献综述的功能是将本研究作为认知不断累积的相关研究课题的一个环节来定位(而不是要么前无古人,要么井底看天),同时并非罗列ABCD交差了事,而是要找寻先前的相关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和借鉴,凸显本研究对这一主题的意义,提炼出需要明确解答或测试的问题。

第三部分“研究方法”首先是让读者了解本研究究竟采用了何种(或多种)具体的研究方法,然后交代该方法的具体执行过程和细节,还有相关的理论概念如何自上而下地细化,并具体地被数据或其他形式的证据来检验(即概念化和操作化),最后是如何保证整个研究过程中方法执行的一致性,以及观测或检测的指标同理论概念的关联性(即信度和效度)。阐述研究方法的基本意义在于让读者可以验证本研究是如何客观地而非主观地、经验地而非臆测地、系统地而非随意地、严谨地而非粗疏地来展开的。

第四部分“报告结果”所具体要求的首先当然是描述研究所得出的结果,同时这个报告应该是完整和有条理的,还要回应先前提出的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论文让读者了解研究的结果是起码的要求,这种报告还应该是完整的,而不是片段的或是刻意选择的。同时,有条理、符合逻辑的报告方式无论对作者的意图表达,还是对读者的准确领悟都是必不可缺的。以分析结果来回应研究问题和假设成为首尾相顾、顺理成章的必要之举。

第五部分“结论与讨论”包括对研究结果的概括和学术上的提炼,兑现在导言部分关于本研究的学术与实践贡献的承诺,还要陈述因本研究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所造成的不足之处,并对今后相关研究提出建议。简而言之,结论与讨论是研究结果的升华,并为启动新一轮研究循环奠基。

除了ILMRD五个环节之外,参考文献的编列也是海外研究方法著作的作者们和学刊的主编们衡量论文是否符合学术规范的条件之一。具体指标包括参考文献的数量,是否涵盖了本领域最关键的著述,是否引用了最新的学术研究发现或争论。

本研究试图解答如下研究问题:

(1)大陆和海外学刊论文的研究领域的分布和对比。

(2)大陆和海外学刊论文各种研究方法的使用比率和对比。

(3)大陆和海外学刊论文写作规范的特征和对比。

(4)大陆和海外学刊论文写作规范近年与过去状况的比较。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分析六本传播学刊近五年多来的原创性研究论文。本节将阐述抽样的方式和过程,对论文的写作规范所包含的写作体例各个指标的测量,以及对其他指标(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作者背景等)的测量。

1.期刊和论文的选取

本研究从中国大陆的“新闻学与传播学类核心期刊”中选取了《新闻与传播研究》(创刊于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现为季刊)和《新闻大学》(创刊于1981年,复旦大学主办,季刊)。选择的原因是基于三点:第一,上述两本期刊的论文内容大多与传播学相关;第二,两本期刊的出版历史较长,在学术界影响较大;第三,在同类期刊中的CSSCI的排名较高。香港出版的《传播与社会学刊》(创刊于2006年,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主办,现为季刊)和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创刊于2008年,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现为季刊)都是近年创刊,在大中华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传播学术期刊。台湾的《新闻学研究》(创刊于1967年,台湾政治大学主办,现为季刊)是大中华地区出版最早的新闻传播学术期刊,在台湾和其他大中华地区具有重要影响。Asia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创刊于1990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主办,现为双月刊)为亚洲目前唯一新闻传播学界的SSCI期刊,大中华地区的传播现象为其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研究的分析单位为单篇论文。论文的选择标准为属于传播学研究范畴的原创性研究论文。被排除在外的包括一般介绍外国理论或业界运作的文章,还有有关报刊、广电、广告、公关和新媒体等媒体业务的论文。书评、讲话、政策法规等也不列入。时间范围是从2005年1月至2010年7月。

2.变量的测量

本研究包括三类变量。第一类是期刊的基本信息,包括出版的地点和使用的语言。第二类是论文的基本信息,包括论文的主要研究领域、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和论文的长度。第三类为本研究的重点,即论文写作的学术规范,包括论文写作的体例、论文写作的风格以及参考文献的引用。

为了同海外传播学刊进行比较,论文领域的划分参照了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的分类,将传播学相关领域分为17类:(1)大众传播;(2)电影和戏剧;(3)新媒体;(4)广告;(5)公共关系;(6)人际传播;(7)健康传播;(8)跨文化与发展传播;(9)传播法规政策;(10)新闻;(11)语言与社会互动;(12)传媒经济; (13)政治传播;(14)团体传播;(15)信息体系;(16)传媒道德;(17)其他。

因应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的具体情况,研究方法的分类除了量化研究类和和质化研究类所包含的国际社会科学界共同认可的常规方法之外,单列了一项思辨方法。量化方法包括受众调查、实验和内容分析。质化研究方法包括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人类学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以及话语分析。目前在大陆的社会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一种被称为“思辨”的特殊方法类型,而又未曾有明确定义,本研究将那些不作严格的概念定义,以逻辑推理为主要手段,主观地收集为我所用的论据,并且不设立证伪条件的研究方法统称为“思辨方法”。思辨方法通常的特征是类似报刊的随笔或议论文,多以套语及感言代替独立观点和资料。

评析论文写作规范与否是本研究的重点,写作规范包括了大部分研究方法教科书所编列的五个体例要件,即导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报告结果以及结论与讨论。每个要件并非点到即可,而是要看是否达到了四个要点,以此衡量学术规范的达标程度。“导言”的四个要点分别是:交代研究的背景,确认所归属的主要理论或模式,提出研究的意义或重要性,定义基本概念。“文献综述”的四个要点分别是:回顾主要的相关研究,评析相关的研究,提供同本研究的关联,以及提出研究问题或研究假设。“研究方法”的四个要点分别是:明确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提供该方法执行的基本过程和重要细节,显示理论概念的操作化,以及提供该方法的效度和信度。“报告结果”的四个要点分别是:展示研究结果,结果的完整性,条理与逻辑,以及回应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结论与讨论”的四个要点分别是:对结果的提炼概括,论述研究实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陈述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对今后研究的建议。评分的标准为1至4分,如上述要点无一达到,则该项的得分为1分;如果达致一个要点,则为2分;取得2个要点,得分为3分;如能实现3至4个要点,则得到最高的4分。同时,这些要点并非一定要在单独分列的相关章节中体现,只要在整篇论文中包含此要点,就可视为得分。

表1 论文写作规范的测量

参考文献使用的测量包括了三个指标,分别为文献列举的数量、文献的来源(中文或海外文献的数量)以及参考文献的“时效”,即文献中引用的最新的篇目与论文本身发表日期的“时差”(两年之内,3至4年,或5年以上)。

3.编码人之间的效度

本研究的编码工作由两位传播系的硕士研究生执行。经过培训和数轮测试与磨合,两位编码人之间对关键的学术规范各指标编码的效度达到0.89。

四、结果分析

本研究的内容分析的结果使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分析,列出了各项指标的频度与百分比。以下各个表格分列总体、大陆和海外学刊的数据,以及两地比较的差异。依先后次序排列为发表论文的数量、论文的研究领域、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的各项写作规范指标,最后是两个时期数据的对比。

表2列出了从2005年1月至2010年7月六家学刊各自刊出的原创性传播学研究论文的总数,及其所占的百分比。其中《新闻大学》和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同期发表的论文数量要明显多于其他四家学刊。

表2 各传播学刊发表的原创性论文的数量(2005—2010)

表3分别列出了全部论文,以及大陆和海外学刊的论文在17主要个传播学研究领域中分布的比率。论文最集中的前三位领域,大陆和海外的排序完全相同。在两地独占鳌头的都是“大众传播”(大陆为50%,海外为40%);第二位的同为“新媒体”(24%和30%),而“新闻”在两地同列第三(21%和20%)。

表3 大陆与海外传播学论文研究领域的比较(2005—2010)

续表

*N=482。由于每篇论文可以涉及1至2个领域,研究领域累计总数会超过论文的篇数。

表4对大陆和海外论文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对比。大陆学刊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首推“思辨法”,占到43%,然后是“内容分析”和“受众调查”。而海外学刊论文占第一位的研究方法是“内容分析”(32%),“受众调查”和“思辨法”分列第二和第三。表4的最后一栏是每种研究方法在大陆和海外论文中使用比率的两两对比,其中最大的差别在于大陆采用思辨法的要比海外多出19%左右。

表4 大陆与海外传播学论文研究方法之比较(2005—2010)

续表

*N=482。由于每篇论文可以计入1至3种研究方法,方法总数会超过论文的篇数。

表5的数据是将不同的研究方法归纳成为四大类,即量化方法、质化方法、量化与质化结合和思辨法,然后加以比较。大陆和海外的区别在于,使用质化方法的论文比例,大陆比海外少14%,而使用思辨方法的则多出12%。

表5 大陆与海外传播学论文研究方法类型的比较(2005—2010)

*N=482。

论文写作体例是学术规范的核心,也是本研究的重点所在。论文写作体例共分为六项,它们分别是:导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报告结果、结论与讨论和参考文献。下面各个表格分别描述了论文写作中每个项目的总体状况,以及大陆与海外的对比。

依照“导言”写作的四项要求,即交代研究的背景、阐述研究的意义、定义基本概念和概述研究的过程,表6显示了论文总体,以及大陆和海外论文分列的达标状况。总体而言,有大约55%的论文符合导言写作要求中3项以上的标准。不过,其中大陆论文的达标率仅仅为29%,而海外论文为73%,差别高达43%。

表6 大陆与海外传播学论文写作规范比较之一:导言(2005—2010)

依照“文献综述”写作的四项要求,即总结过往研究、评析过往研究、交代同本研究的相关性以及提出研究问题或研究假设,表7显示了论文总体,以及大陆和海外论文分列的达标状况。全部论文样本中有大约50%符合文献综述写作要求中3项以上的标准。其中大陆论文的达标率仅为23%,对比海外论文的68%,达标率仅为后者的三分之一。

表7 大陆与海外传播学论文写作规范比较之二:文献综述(2005—2010)

依照“研究方法”写作的四项要求,即明确具体的方法、阐述方法执行基本过程、提供概念化或操作化的步骤以及论述方法的效度和信度,表8显示了论文总体,以及大陆和海外论文分列的达标状况。全部论文样本中有大约42%达到了研究方法写作要求中3项以上的标准。同样的,大陆和海外的差别仍然比较明显。其中大陆论文的达标率为31%,而海外论文的达标率为51%。

表8 大陆与海外传播学论文写作规范比较之三:研究方法(2005—2010)

续表

依照“报告结果”写作的四项要求,即阐明研究结果、结果的完整性、结果的条理性以及回应研究问题或研究假设,表9显示了论文总体,以及大陆和海外论文分列的达标状况。全部论文样本中有大约59%达到了报告结果写作要求中3项以上的标准。其中大陆的达标率为41%,而海外的大约为72%,两者的差别接近32%。

表9 大陆与海外传播学论文写作规范比较之四:报告结果(2005—2010)

依照“结论与讨论”写作的四项要求,即概括研究结果、阐述本研究对理论和实践的贡献、检视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相关研究提出建议,表10显示了论文总体,以及大陆和海外论文分列的达标状况。全部论文样本中仅有大约38%达到了研究方法写作要求中3项或以上的标准。在论文写作体例的各项对比中,大陆和海外论文在本项目的差别最大。大陆论文的达标率不到5%,而海外论文则超过60%。

表10 大陆与海外传播学论文写作规范比较之五:结论与讨论(2005—2010)

表11显示了全部论文,以及大陆和海外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数量。全部论文样本中平均参考文献的篇目约为36篇。而大陆论文平均为15篇,比起海外论文的近50篇大致少了34篇。大陆论文中有86%的引用文献不超过30篇,而海外论文有82%引用了超过31篇的参考文献。

表11 大陆与海外传播学论文写作规范比较之六:参考文献引用(2005—2010)

上述的对比清晰地显示了大陆与海外传播学论文写作规范的差异。在所有的6个比较项目中,海外论文的达标比率都高于大陆的论文,其差别在20%至55%之间。那么,如果从更长的时间范围来观察,大陆与海外传播学论文写作规范各自的演进又是如何呢?笔者曾经以类似的方法对1995—2005年4份大陆和海外的传播学刊论文学术规范进行对比研究,其中的两份大陆学刊就是本研究中选用的《新闻与传播研究》和《新闻大学》,而另外两本境外学刊《新闻学研究》和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也是本研究所涵盖的四份期刊中的两份,相信两个研究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表12显示,2005年后5年同2005年之前10年的研究结果相比,在全部6项论文写作的体例中,大陆论文有5项的达标率有了提高。其中,导言、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的达标率都提高了14%以上,平均6项达标率的变化是增加了10.3%。反观海外论文,这两个时期的各项指标达标率的变化是涨跌互现,平均的变化幅度为3.3%。由此可见,近年来,大陆传播学刊论文写作规范明显向国际标准靠拢,而海外论文在这方面的变化不大。

表12 大陆与海外传播学论文写作体例跨年比较1995—2005同2005—2010相比%

五、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选取具有高度代表性的大中华地区的六本传播学学刊,对其在2005至2010年7月发表的482篇原创性论文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规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研究领域方面,大陆和海外学刊的重点非常接近,都是以大众传播、新媒体和新闻为其主要领域。在研究方法方面,思辨法目前仍然是大陆学刊论文作者最惯常使用的研究方法,占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内容分析和受众调查。这些方法也是海外学刊论文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不过其排位顺序分别是内容分析、受众调查,然后才是思辨法。本研究的重点是论文写作规范的评定和比较,大陆论文在所有六项指标的达标率方面同海外论文存在着显著的差距。不过,大陆论文的相关数据同2005年之前的同类研究的结果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

本研究首次将学术规范的最基本和重要的特征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了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跨年度的实证数据,以严格定义的分析框架,对大中华地区的传播学论文作了系统的分析,并将中国大陆与海外的学刊作了比较。这一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贡献和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对学术与理论的贡献首先表现为创立论文写作体例的分析框架。具体而言,基于国际学术规范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多项原则,本研究创立了一个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兼顾信度和效度的分析论文写作规范多项指标的编码体系。实际操作证明,该体系可以运用于分析大陆和海外、中文和英文的学刊论文。其次,本研究还提供了观察大中华地区传播学界学术规范演变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性实证数据,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建立了基准。

在对实践的贡献方面,本研究首次以实证研究呼应中国传播学界对于学术规范问题的持续关注,分析的结果可供新闻与传播教育和研究部门了解历史与现状参考,并可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对于社会科学学刊的编辑和论文的作者都有参考作用。

作为传播学学术规范的初创性探索,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由于时间和人力方面的局限,入选的传播学刊的数量和涵盖的范围仍嫌不足。传播学研究发展最前沿的北美和欧洲地区的主流学术刊物并未包括在内,另外还可以再考虑增加一些中国大陆的有代表性的学刊。其次,固然论文写作规范可以作为学术规范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他一些对论文有重要影响的指标,如学刊的审稿标准与程序、论文作者的个人背景资料等都应该加以收集和分析。不能不提到的是,本研究目前主要提供了描述性的分析结果,尚待进一步对数据作解释性的分析。可以考虑综合社会、机构和作者个人等不同层面的因素对论文的学术规范的影响,这些都可以在后续的研究中加以修正和扩展(图2)。

图2 多层次因素影响论文学术规范的构想模式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陈力丹:《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国际新闻界》2005年5月。

陈韬文:《中国传播研究的发展困局:为什么和怎么办》,《新闻大学》2008年第1期。

杜骏飞:《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期刊学术水平与排名分析:基于CSSCI的次级研究》,《中国传媒报告》2007年第1期。

段京肃:《新闻学与传播学学者、学术机构和地区学术影响研究报告(2000—2004)——基于CSSCI的分析》,《现代传播》2006年第6期。

黄旦、丁未:《传播学科知识地图的绘制和建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传播学译著的回顾》,《现代传播》2005年第2期。

黄旦、韩国飙:《1981—1996年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新闻大学》1997年春季号。

陆晔:《新闻院系体制下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局限和未来之可能》,《新闻大学》2008年第2期。

胡翼青:《传播学:学科危机与范式革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5—304页。

潘忠党:《反思、思维的独立和研究真问题》,《新闻大学》2008年第2期。

彭世勇:《中国跨文化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施旭:《文化话语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7—68页。

孙旭培:《学术规范与新闻学研究的深化》,《新闻大学》1999年春季号。

孙旭培:《我国传播学研究向何处去》,中华传媒网,2006年1月10日。

杨海军:《传播学研究》,载童兵主编:《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2009》,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7—16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2004年8月16日。

英文部分:

Babbie,E.,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10th ed.),Belmont,CA:Wadsworth,2004.

Berger,A.A.,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An Results to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Thousand Oaks,CA:Sage,2000.

Chen,G.,Problems and prospects of Chinese communication study,in Jia W.,Lu X.&Heisey R.D.eds.,Chinese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Reflections,New Frontiers,and New Directions,Westport,London:Ablex Publishing,2002,pp.255-268.

Neuendorf,K.A.,The Content Analysis:Guidebook,Thousand Oaks,CA:Sage,2002.

Cooper Roger,PotterW.James&Dupagne Michel,A status report on methods used in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Journalism Educator,winter,1994,pp.54-61.

Hocking,J.E.,Stacks,D.W.&McDermott,S.T.,Communication Research(3rd ed.),Boston,MA:Allyn And Bacon,2002.

Keyton,J.,Communication Research:Asking Questions,Finding Answers,New York:McGraw-Hill,2001.

Krippendorff,Klaus,Content Analysis:An Results to ItsMethodology(2nd ed.),Thousand Oaks,CA:Sage,2004.

Merrigan,Gerianne&Huston,Carole Logan,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Belmont,CA:Wadsworth/ Thomson,2004.

Potter,W.James,An Analysis of Thinking and Research about Qualitative Methods,Mahwah,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6.

Riffe Daniel&Freitag Alan,A content analysis of content analyses:twenty–five years of journalism quarterly,J&MC Quarterly,74(3),1997,pp.515-524.

Riffe,D.,Lacy,S.&Fico,F.G.,Analyzing Media Messages:Using Quant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in Research,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1998.

Rogers,M.E.,AHistory of Communication Study:A Biographical Approach,NY:The Free Press,1997.

Rubin,R.B.,Rubin,A.M.&Piele,L.J.,Communication Research:Strategies and Sources(6th ed.),Belmont,CA:Wadsworth,2005.

Singletary,Michael&Stone,Gerald,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Applications,Memphis,Tennessee: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8.

Stone,Gerald,Singletary,Michael&Richmond,Virginia P.,Clarifying Communication Theories:A Hands-on Approach,Ames,Iowa: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9.

Sun,Z.,Communication studies in China:state of the art,in Jia W.,Lu X.&Heisey D.R.eds.,Chinese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Reflections,New Frontiers,and New Directions,Westport,London:Ablex Publishing,2002,pp.1-19.

Thomas D.Stewart,Principlesof Research in Communication,Boston,MA:Allyn&Bacon,2002.

Trumbo W.Craig,Researchmethods in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a census of eight journals,J&MCQuarterly,81 (2),2004,pp.417-436.

【注释】

[1]本研究得到澳门大学研究基金的资助。本研究的编码工作由澳门大学传播系硕士研究生叶睆和于跃执行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