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推动吉林省与蒙古国双边经贸合作优化发展的建议

推动吉林省与蒙古国双边经贸合作优化发展的建议

时间:2024-09-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吉林省与蒙古国在经贸合作方面具有良好的地缘文化优势,两国自然资源、经济结构、产品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明显的互补关系,为两国之间经贸往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与中国作为蒙古国第一大投资国和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的现状相比,与相邻省份黑龙江的对蒙古国贸易额相比,吉林省对蒙古国的经贸合作相对滞后,但这恰恰表明吉林省对蒙经贸合作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吉林省与蒙古国在经贸合作方面具有良好的地缘文化优势,两国自然资源、经济结构、产品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明显的互补关系,为两国之间经贸往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但是,由于两国政治体制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基础设施薄弱、区域一体化水平低等因素,导致双边经贸交往还停留在低水平阶段,总体规模小,产品层次不高,稳定性较差,波动幅度较大。与中国作为蒙古国第一大投资国和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的现状相比,与相邻省份黑龙江的对蒙古国贸易额相比,吉林省对蒙古国的经贸合作相对滞后,但这恰恰表明吉林省对蒙经贸合作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因此,为稳定发展两国双边经济交往,促进次区域经济合作水平,提高双边经贸往来层次,特提出如下对策:

1.政府应对吉林省与蒙古国经贸合作给予高度重视

政府有关部门首先要转变蒙古国与吉林省不接壤,没有边境口岸,蒙古国人口少、市场小的固有观念,要认清蒙古国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重要地位,蒙古国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过境运输的捷径,越来越引起美、日、韩等国以及国内的内蒙古、黑龙江、辽宁等相邻省区的关注。西方大国纷纷进入蒙古国开发矿业,未来蒙古将会成为东北亚乃至世界新的资源供给地之一。中蒙双方已经达成“把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今后发展的重点领域”的重要共识,吉林省应把对蒙经贸合作当成“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建设”的重要部分,把双方的经贸合作提高到新的发展水平,以达到互利互惠和双赢的目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企业、民间组织或个体开展多形式、多方位的合作与交流。比如,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各种贸易洽谈会和学术交流会,促进两国企业界和学术界的交流。或者成立民间的或半官方的协会商会及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和桥梁作用,加强与民间私人部门的合作,促使国际、民间资本在次区域经济合作中起主导作用,更好地对接市场,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来源等问题。

2.完善服务以提高企业对蒙投资积极性

首先是资金上的支持。对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政府有关部门应指导、帮助有境外投资意向的企业申请利用国家的专项资金支持。对好的投资项目可由政府担保,充分发挥各商业银行融资主渠道的作用,让企业真正享受到国家有关“走出去”的优惠政策;其次,要充分研究蒙古国的政策、法律,政府相关部门要密切蒙古国的政策、法律动态,及时通报给有关企业,并对境外投资项目从启动到经营活动中的一切环节进行充分论证;最后,组织专家、学者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对投资蒙古国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对投资企业进行积极的引导。

3.企业要努力增强自身实力与竞争力

投资企业首先要提高开拓国际市场的意识,把眼光放得更开、放得更远,增强企业自身实力,在市场竞争中争取积极主动。充分发挥吉林省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医药产业等产业优势,尽可能扩大出口。还要加大蒙古国市场调研、宣传工作力度,贯彻“以质取胜”战略,大力提高商品质量,提高售后水平,力争以优质产品在蒙古国市场上长期占有一席之地,稳固扩大商品份额,树立中国商品在蒙古国的良好形象。

4.加强对蒙劳务输出管理,不断提高外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

目前在蒙古国务工的劳务人员中,有一部分人是通过正当合法途径进入蒙古国劳务市场的,还有一部分人是非法入境的。一些黑中介和黑包工头受利益驱使,非法向蒙古国输入劳务人员,扰乱了中蒙两国正常的劳务合作,造成蒙古国劳务市场的混乱局面,而当地对这些非法务工人员又缺乏有效的管理,极大地损害了中国人在当地的形象,同时他们自身权益也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有关部门要加强管理,对赴蒙劳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自身素质,规范其行为,避免中国公民受骗赴蒙古国从事劳务并陷入困境的事件再次发生。劳务人员前往蒙古国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中介机构,通过合法的渠道,这样才能避免自身的利益受到侵害。

同时,各经贸企业应不断提高外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经贸企业都应按照国际市场的需求来组织生产,按照国际通行的准则办事,其从业人员的素质往往直接影响企业的形象和业绩。因此,要求从事对蒙古国经贸的工作人员,不仅要精通经济、贸易的有关知识,还应掌握国家对外贸易的法律、法规,掌握外贸俄语、蒙语等基本工具,以全面适应对蒙古国经贸合作所面临的激烈国际竞争。

5.利用产业间优势互补,发挥各自生产技术优势

从产业结构来看,由于长期受苏联大力发展重工业战略政策的影响,蒙古国地区以原材料和粗加工产品为工业生产主要方向,精加工生产非常薄弱,轻工业发展明显滞后,农业生产远远满足不了当地工业和居民的日常需求,其市场上的农产品、轻纺和家电商品主要依赖进口。苏联解体后,蒙古国虽然试图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但由于资金短缺、工业设备落后,至今收效甚微。吉林省近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已经初见成效,特别是农业、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产业和食品加工工业发展迅速,与蒙古国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在资源和技术方面,蒙古国资源十分丰富,矿产资源有70多种,森林资源、水力资源、煤炭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而吉林省在森林采伐及其加工利用、煤炭开采和农业方面的技术、设备和人才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互补性。在劳动力资源方面,蒙古国地广人稀,劳动力严重匮乏,致使许多企业开工不足,有些急需的资源不能及时得到开发,而吉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也比较好,这又为双方开发劳务合作开辟了广阔前景。

6.发挥产业间优势互补,开展境外加工贸易

蒙古国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生产技术基础和管理经验不足,但是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矿产资源条件,使其能够有效地接受和利用中国的境外加工贸易方式,形成新的符合蒙方国内市场需求的生产能力。深入开展境外加工贸易,鼓励吉林省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实力的企业,以现有设备和成熟技术投资为主,在境外开展加工贸易,以带动吉林省生产线、相关零部件、原辅料的出口。吉林省相关部门还要定期组织一些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到相关国家和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项目洽谈,为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有计划、有步骤地进一步寻求吉林省的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的方法和途径。

7.培育有特色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

针对蒙古国市场的特点,以其需求为导向,选准出口创汇产业,大力开发出口创汇产品,加大出口创汇基地建设力度。目前,蒙古国市场蔬菜、牛肉、羊肉、猪肉、瓜果短缺,需从国外大量进口,而这些商品大都是吉林省的主要优势产品。从地域和资源优势来看,吉林省应当抓好农、畜副产品的开发和深加工,以培育名牌出口创汇产品,争取形成一定出口规模。另外,要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与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结合起来,围绕特色产业,抓好绿色食品加工及轻工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建设。可以利用已进入蒙古国市场的吉林省企业,鼓励其加快发展,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起带头作用。

8.与蒙古国在环保方面进行科技合作

过去100年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0.74℃。在1951~2009年的59年中,吉林省平均年降水量减少了78.3毫米,年平均气温升高2.0℃,是全国变暖幅度的近2倍、全球的近3倍。近51年来高温(>35℃)日数显著增多,气候的“暖干化”趋势造成吉林省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盐渍化趋于严重。而蒙古国气候变暖2.1℃,蒙古国土地严重退化,沙化面积已增加了7倍,出现这一现象的区域已占该国土地面积的72%。与1960年相比,887条河流、2 096眼泉水、1 166个湖泊断流或干涸,40%的冰川融化。每年46.5万公顷森林因火灾和病虫害消失,而人工补植面积每年还不到1万公顷。所以,无论是蒙古国政府还是吉林省政府,在努力加速经济发展的同时都面临着环境保护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

吉林省与蒙古国都已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经济增长方式也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通过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型设备仪器、加大科技投入含量的方式来实现经济增长。蒙古国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到蒙古国的经济发展,也会影响我国的生态安全。所以吉林省与蒙古国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应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按照生态环保要求规划经济建设、优化经济发展,尽快转变畜牧业和工业发展方式,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另外,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应加强合作,共同努力解决草原荒漠化、工业污染等环境问题。

【注释】

[1].陈伟根在日本名古屋“吉林省投资环境说明会”上的讲话。

[2].这8家银行是:浦发银行、韩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盛京银行和华夏银行。

[3].《俄罗斯东向能源战略倚重中国》,来源:http://russia.ce.cn/ruse_1/ecoo/201309/18/t20130918_1519633.shtml。

[4].1992年7月1日,在中俄两国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110千伏布黑线(布拉戈维申斯克变—黑河变)正式合闸送电,成为中俄两国共同建设的第一条跨国输电线路,开辟了中俄两国电力能源合作的先河。2013年前三季度,黑龙江省通过3条跨境线路累计对俄购电27.33亿千瓦时。预计,全年有望购进俄电33.5亿千瓦时。

[5].《国家电网公司与俄罗斯统一电力公司等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来源:世纪新能源网,http://www.ne21.com/news/show-39900.html。

[6].俄方代表在“2013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俄农业合作论坛的发言中做出的上述表述,《中俄农业领域合作体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中俄农业发展提供重要平台》,来源:http://www.suifenhe.gov.cn/contents/98/33253.html。

[7].《中俄农业领域合作体现“优势互补 互利共赢”为中俄农业发展提供重要平台》,来源:中俄经贸网,http://www.suifenhe.gov.cn/contents/98/33253.html。

[8].《中俄农业领域合作体现“优势互补 互利共赢”为中俄农业发展提供重要平台》,来源:中俄经贸网,来源:http://www.suifenhe.gov.cn/contents/98/33253.html。

[9].王晓明、许乃丹:《分析报告:新形势下中俄经贸合作互补性增强》,新华社信息长春2012年9月12日电。

[10].《中俄旅游合作前景看好 可借旅游年深化合作》,来源:http://news.xinhua08.com/a/20120323/927708.shtml。

[11].王兴斌:《深化中俄旅游合作内涵》,来源:《中国旅游报》2013年4月1日,http://www.cnta.gov.cn/html/2013-4/2013-4-1-16-29-80116.html。

[12].王兴斌:《深化中俄旅游合作内涵》,来源:《中国旅游报》2013年4月1日,http://www.cnta.gov.cn/html/2013-4/2013-4-1-16-29-80116.html。

[13].《习近平在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全文)》,来源:新华网,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03-23/4669601.shtml。

[14].宋魁:《中俄科技人才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西伯利亚研究》2003第2期。

[15].陈明辉:《“两山”铁路建设务实推进》,《图们江合作》2014年第1期,第57~58页。

[16].矿业部门产值在蒙古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2004~2007年,矿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均接近22%,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则达到70%,同1990年的16%相比,提高了4.5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