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重塑城市党报与地方党委政府关系

重塑城市党报与地方党委政府关系

时间:2023-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党报是党委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是沟通党、政府和人民群众关系的桥梁。党报和党委政府的特殊关系,缘于党报自身特殊的角色与功能。党委和党报的关系,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新的形势下,我们重新构建城市党报与地方党委、政府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形势发展的需要,而且准确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要求。
重塑城市党报与地方党委政府关系_转型中的传媒——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的实践与思考( 一)

◎袁素琴[1]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对党报的要求。城市党报和地方政府之间过于简单化的关系已不适应自身的发展需要,需要重塑城市党报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做好政府的策划者和参谋,从而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确立并巩固在地方媒体市场中的主流地位。

党报是党委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是沟通党、政府和人民群众关系的桥梁。随着媒体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报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及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城市党报和地方政府之间过于简单化的关系已不适应自身的发展需要,需要重塑城市党报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谋求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整合掌握的政府资源,积极主动有效地开展与政府的合作,做好政府的策划者和参谋,从而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确立并巩固在地方媒体市场中的主流地位。

一、党报的优势正在蜕变为劣势

在传统媒体主导时期,城市党报是城市中最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媒体,甚至被认为是党委政府角色与职能的某种延伸。

党报的此种功能,体现了党报与地方党委、政府的部分职能具有一致性,党报的作用之一就是帮助地方政府更好地传播信息,实现党委及上级政府赋予它的职能。在城市诸多媒体中,这种与地方政府角色功能高度一致的媒体是独一无二的。而在这种一致性的推动下,党报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非常单一:毫无保留的支持,亲密无间的合作。

城市党报与地方政府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造就了城市党报对政府新闻资源的垄断。城市党报往往能第一时间甚至是独家得到地方政府提供的各类新闻信息和素材。从新闻来源看,地方政府新闻资源几乎是党报地方时政新闻的全部来源以及重大经济新闻的重要来源。在新闻资源的争夺中占据了“领先身位”,以新闻资源垄断为依托,城市党报在很长时期内占据了新闻制高点。

然而,近几年来,随着新兴媒体的涌现,媒体竞争市场化程度不断增强,城市党报失去了种种优势,地位也随之下降。

在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新闻报道上,与都市报相比,党报的报道方式缺乏创新,新闻内容的吸引力也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社会性、大众性、服务性相对不足上;而都市类报纸往往以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新闻为主打,新闻结构更符合普通百姓的口味。此外,娱乐性作为都市报的强项,更成为党报的相对弱项。

而且,党报的本地新闻结构,与其他媒体有着明显的区别。会议新闻几乎是党报独有的新闻类别,占据总数的一成以上。党报的社会新闻数量与其他媒体差距不大,但比重却有明显的差距。党报的民生服务类新闻明显偏少,无论是数量还是比重均远远落后于其他媒体。而读者调查显示,会议新闻、领导活动新闻的阅读率较低,社会、民生服务类新闻的阅读率较高,最受普通读者的关注。

党报在新闻竞争上的弱势,与党报的自身属性有关。一方面,党报承担了党委、政府宣传的重任,必然花费足够的版面、篇幅用于宣传,报道视角、手法等也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党委、政府意图,在版面容量固定的情况下,会议新闻、领导活动新闻的增多自然导致民生、社会类新闻的相对减少。另一方面,党报党委机关报的属性也要求其在报道主题、报道视角、手法、新闻语言等方面适应党委、政府的需求,体现党委、政府的意图。而后者,往往与事实本身的新闻价值并不完全一致,与普通读者希望了解、有兴趣获知的信息存在差异。

二、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对党报的要求

从客观因素上看,城市党报与地方政府一以贯之的、过于简单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党报地位的下降。那么,此种关系是否能够在指导党报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上找到理论上的源头和依据、能否准确地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要求呢?

党报和党委政府的特殊关系,缘于党报自身特殊的角色与功能。在最早提出党报思想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党报的首要使命就是阐述党的政治纲领,“党刊的任务是什么呢?首先是组织讨论,认证、阐发和捍卫党的要求”。而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党报编辑部要自觉接受和服从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毕竟有某些形式上的权力来监督党的机关报”。列宁更是认为,“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他提出了党委与党报的关系——党报是党这部社会民主主义大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党报编辑部是党的一个工作部门。毛泽东也提出,要“抓紧对通讯社及报纸的领导,务使通讯社及报纸的宣传完全符合于党的政策,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党报的阶级属性,强调党报要接受党的无条件领导。但在这一前提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未强调党报对党原封不动地“有闻必录”。相反,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党报思想同样强调党报应符合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地调整自己的报道方针。

对此,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著作有不少论述。恩格斯认为,阐述纲领要根据情况而定,而不是按照规定办事。要创造性地、独具匠心地阐述党的纲领,要讲究斗争策略和宣传技巧,要“像鸽子一样驯良,像蛇一样灵巧”。列宁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不久,即写了《论我们报纸的性质》一文,及时纠正党报在办报方针上的偏差,要求党报“少谈些政治,多谈些经济”,在经济建设中迅速转型。毛泽东说,“报纸是要有领导的,但是领导要适合客观情况。马克思主义是按照客观情况办事的,客观情况就包括客观效果”。邓小平提出,“报纸要结合实际,结合当时当地的中心任务……报社要时时和领导取得联系,根据本地当前任务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报道方针”。

党委和党报的关系,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除了领导与被领导、党报是党的一部分、党报是党的组织者、宣传者等理论之外,“全党办报”也是被普遍提及的党报思想。其中,正蕴含了各级党组织加强与党报沟通、建立密切关系的基本观点。“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可以说,这为新时期地方党委、政府与城市党报构建新型合作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石。

因此说,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对党报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我们重新构建城市党报与地方党委、政府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形势发展的需要,而且准确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要求。

三、党报成为党和政府的策划者和参谋的成功尝试

当前一些城市党报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景象,它们根据政府部门的中心工作和自身的新闻需求,主动策划重要主题报道;根据新闻报道的特点和政府的工作需要,主动帮助政府策划举行大型活动。党报渐渐成为政府开展工作、解决经济社会各类问题的“智囊团”。

《宁波日报》与宁波市外经贸局联手策划的《宁波外贸企业开拓市场100招》案例集锦报道,是党报为政府工作出谋划策、当好参谋的一次有益尝试。

2009年年初,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宁波的外贸出口同样出现大幅下滑。但是,在当年春季举行的第105届广交会上,宁波外贸企业运用各种招式,迎难而上开拓市场。比如,为了提升新产品的附加值,有的企业做足款式多样化的文章,每款产品小批量生产;有的企业革新原材料,报价提高30%,却深受外商的欢迎。《宁波日报》获知这一系列信息后,通过调查了解,决定联手市外经贸局,共同推出宁波外贸企业开拓市场的案例集锦报道,为奋力抗击金融危机的企业出主意、想办法。

5月12日,《宁波日报》以整版篇幅推出了《宁波外贸企业开拓市场30招》专题,将有关企业开拓市场的成功经验浓缩成30招。第一批30件招数,充分展现了宁波外贸人开拓市场的信心和勇气,又表现了做生意的智慧和技巧,令人豁然开朗。随后,又在6月、7月相继推出《宁波外贸企业开拓市场新30招》和《宁波外贸企业开拓市场再40招》,总招数达到了100招。

这些招数的推出,在万家外贸企业中引起连锁反应,增强了应对危机的信心和决心,发挥了有力的舆论引导作用,也从实务操作上提供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经验,受到广泛好评。这组系列报道的材料,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经济时报》、《国际商报》等媒体广泛应用,向全国推介了宁波外贸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

【注释】

[1]作者简介:袁素琴,《宁波日报》生活周刊部主任,高级编辑。从事新闻采编近30年,作品多次获得省市好新闻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