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新阶段反恐斗争已经收到一定成效,一举摆脱穆沙拉夫总统执政时代反恐斗争欲振乏力的困境。巴基斯坦新阶段反恐斗争的既有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成功消灭巴基斯坦塔利班大量有生力量。从巴基斯坦政府军发动“拯救之路”军事行动的2009年10月到2011年2月,巴基斯坦政府军击毙和俘虏巴基斯坦塔利班及其盟友9551人,接近巴基斯坦塔利班总成员数3万的32%。[147]基于双方力量的极度悬殊,巴基斯坦塔利班不愿意与巴基斯坦政府军发生正面对抗,倾向于采取游击战的方式与巴基斯坦政府军周旋。但是,当巴基斯坦政府军进攻斯瓦特地区和南瓦济里斯坦部落区一些巴基斯坦塔利班严密布防的战略要地时,还是遭遇巴基斯坦塔利班到激烈的抵抗。在此攻坚过程中,巴基斯坦政府军消灭大量巴基斯坦塔利班的有生力量。巴基斯坦政府还在巴基斯坦全国范围内对塔利班进行搜查和逮捕。巴基斯坦政府已经逮捕大量普通巴基斯坦塔利班成员和多名自杀式袭击者、自杀式袭击策划者以及爆炸技术专家。
(2)初步遏制巴基斯坦国内塔利班化的浪潮,终止巴基斯坦塔利班长期以来咄咄逼人的攻势,有效加强巴基斯坦政府的权威。通过“黑雷”军事行动和“拯救之路”军事行动,巴基斯坦政府军成功打破巴基斯坦塔利班对斯瓦特地区、南瓦济里斯坦部落区马哈苏德部落控制区等地的控制,顺带震慑了巴基斯坦其他地区的巴基斯坦塔利班。这不仅扭转了自“911”事件以来塔利班快速成长的趋势,迫使巴基斯坦塔利班转攻为守,而且还消除了巴基斯坦塔利班武装割据建立“国中之国”的恶劣局面,大幅压缩了巴基斯坦塔利班的活动空间,大举提升了巴基斯坦政府的权威,摆脱了穆沙拉夫总统执政时代反恐斗争左右为难欲振乏力的尴尬窘境,让巴基斯坦全国各地的巴基斯坦塔利班武装分子不再敢于肆意挑战巴基斯坦政府忍耐的底线。
(3)有效削弱巴基斯坦塔利班对巴基斯坦普通民众的感召力。2009年12月4日拉瓦尔品第清真寺发生恐怖袭击以后,巴基斯坦政府吸收伊斯兰宗教精英的建议,将袭击清真寺的巴基斯坦塔利班定位为叛教者,以削弱其影响力。2009年12月6日,内政部长马利克会见几位杰出的伊斯兰教法学家,并争取其支持。陆军参谋长基亚尼对拉瓦尔品第清真寺爆炸案伤者的致辞也刻意添加了带有浓厚伊斯兰色彩的词句。[148]2010年3月2日,巴基斯坦空军战机在北瓦济里斯坦部落区空投下许多宣传手册。手册内容涉及印度和以色列为巴基斯坦塔利班提供大笔经费。[149]这种做法无疑是企图将巴基斯坦塔利班与印度、以色列和袭击清真寺的行为产生联结。众所周知,印度是巴基斯坦建立至今始终的战略对手,而以色列自建立以后长期霸凌中东地区穆斯林,对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态度尤其强势。巴基斯坦政府空投这种宣传手册是希望在巴基斯坦普通民众心中造成巴基斯坦塔利班是印度和以色列这种巴基斯坦人普遍不喜欢的国家的第五纵队乃至于伊斯兰敌人的印象。这种策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巴基斯坦塔利班在巴基斯坦普通民众中的形象渐趋负面,巴基斯坦塔利班对巴基斯坦普通民众的感召力也随之大为削弱。[150]
(4)有利于联邦直辖部落区与巴基斯坦其他地区的整合。巴基斯坦政府军通过“拯救之路”军事行动收复南瓦济里斯坦部落区的马哈苏德部落,其后尾随巴基斯坦武装逃逸的路线一路攻入奥拉克扎伊部落区、库拉姆部落区和巴焦尔部落区等地,趁势确立对这些普什图部落区的军事控制。巴基斯坦政府目前对于联邦直辖部落区的控制力度是巴基斯坦建立以来最高的。巴基斯坦政府在联邦直辖部落区确立军事控制以后,开始在联邦直辖部落区进行社会经济重建,以扭转联邦直辖部落区近年来不断增强的塔利班化趋势。联邦直辖部落区的社会经济重建不但有助于实现联邦直辖部落区的持久稳定与发展,更有利于联邦直辖部落区社会经济转型,改变联邦直辖部落区自长期以来“国中之国”的局面,推动联邦直辖部落区与巴基斯坦其他地区之间进一步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整合。
(5)巴基斯坦政府军获得大量反叛乱战争的经验。长期以来,巴基斯坦政府军的训练都是以印度为假想敌,获得的都是进行正规战的经验,而对于反叛乱作战则缺乏必要的训练,也缺少反叛乱作战的相关经验。近年来,巴基斯坦政府军在与巴基斯坦塔利班的激烈战斗中,尽管由于缺乏反叛乱作战的相关经验而屡吃苦头,但也从与巴基斯坦塔利班的交战中学到许多宝贵的反叛乱作战的相关经验。这些反叛乱作战的经验对于未来巴基斯坦政府军继续展开对巴基斯坦塔利班的清剿行动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6)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阿富汗塔利班对驻阿富汗的北约联军的军事压力。长期以来,美国一直认为联邦直辖部落区是阿富汗塔利班的庇护所,巴基斯坦政府军未能积极有效地防止阿富汗塔利班从巴基斯坦进入阿富汗从事恐怖袭击活动。但现在巴基斯坦政府军一举攻入联邦直辖部落区的多个部落区,打击一些针对驻阿富汗北约联军发动恐怖袭击的恐怖组织,并持续在联邦直辖部落区进行军事清剿,对巴基斯坦塔利班构成了强大的军事压力。自身生存受到威胁的巴基斯坦塔利班难以再像过去那样帮助阿富汗塔利班进行袭击,导致阿富汗塔利班从巴基斯坦的联邦直辖部落区前往阿富汗进行恐怖袭击的能力显著降低,而且这让驻阿富汗北约联军面临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减轻。
但与此同时,巴基斯坦政府的新阶段反恐斗争也存在着以下一些不足,这会给巴基斯坦的反恐斗争取得最终胜利带来较大的阻力:
(1)巴基斯坦多数国民不赞成巴基斯坦政府配合美国从事反恐斗争。在巴基斯坦,反美意识深入人心。美巴关系的历史给巴基斯坦民众现在的对美态度抹上不信任的色彩。[151]2004年以来美国对联邦直辖部落区不断实施的无人机轰炸加剧了巴基斯坦民众的反美情绪。一份民意调查显示:认为美国对巴基斯坦构成威胁的巴基斯坦人竟然多于认为印度对巴基斯坦构成威胁的巴基斯坦人。[152]2009年10月28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前往巴基斯坦进行访问。希拉里国务卿此行的目标之一即为平息巴基斯坦民众高涨的反美情绪。希拉里国务卿在参加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市政府中心举行的座谈会时,一位白沙瓦大学的女生向希拉里国务卿道出巴基斯坦普通民众对美国的强烈不满:“在美国眼中,真正的恐怖主义是什么?是(美国)无人机杀害(巴基斯坦)无辜民众?还是像两天前在白沙瓦发生的炸弹爆炸那样报复性杀害巴基斯坦各地的无辜民众?您觉得哪一种是恐怖主义呢?”[153]总部设在华盛顿的智库国际共和研究所2009年10月1日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80%的巴基斯坦受访者反对巴基斯坦配合美国从事反恐斗争。[154]巴基斯坦政府的新阶段反恐斗争缺乏基层民意支持,其获得成功的难度将大为增加。
(2)巴基斯坦塔利班发动的大量恐怖袭击严重削弱巴基斯坦普通民众对巴基斯坦政府的信心。自2009年10月开始,巴基斯坦国内的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巴基斯坦塔利班在巴基斯坦全国各地发动大规模恐怖袭击以报复巴基斯坦政府军对其进行的军事清剿。巴基斯坦塔利班发动的恐怖袭击由北向南迅速蔓延,袭击目标从军政要员到少数教派信徒无所不包,造成巴基斯坦民众巨大的伤亡。2010年5月28日,旁遮普塔利班在旁遮普省首府拉合尔的两个清真寺用步枪和手榴弹杀死超过80名阿赫默底教派信徒。[155]2010年8月4日,一名自杀式袭击者在西北边省首府白沙瓦发动袭击,将边防警察司令盖育尔和4个保镖炸死。[156]2011年3月2日,巴基斯坦中央政府少数族群事务部长沙赫巴兹·巴蒂在首都伊斯兰堡遭塔利班枪杀。[157]巴基斯坦塔利班发动的恶性恐怖袭击频频发生,巴基斯坦政府却无力阻止,这严重影响了巴基斯坦普通民众对巴基斯坦政府的信心,更无助于争取巴基斯坦普通民众支持和配合巴基斯坦政府对巴基斯坦塔利班的清剿行动。2011年3月9日,一名自杀式袭击者在西北边省首府白沙瓦附近一个村庄举行的葬礼上发动袭击,目标是参加葬礼的反塔利班部落武装成员,最终炸死了参与葬礼的43个部落民。第二天,该部落武装的领导人迪拉瓦尔·汗决定终止与巴基斯坦政府的合作。迪拉瓦尔·汗对此做出如下解释:“我们与巴基斯坦塔利班作战,执行着本该由巴基斯坦政府履行的使命,但换来的却是连一场葬礼的安全都无法保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将停止支持巴基斯坦政府打击巴基斯坦塔利班。”[158]
(3)巴基斯坦政府军不太适应反恐斗争的要求。巴基斯坦政府军的训练与部署都是针对印度的,而非反对恐怖主义。[159]巴基斯坦政府军适合于正规战,而非反叛乱作战。巴基斯坦政府军缺乏针对恐怖分子的军事训练。虽然巴基斯坦政府军在与巴基斯坦塔利班的作战中获得了一些经验,但从整体上来看,巴基斯坦政府军的军事素养距离反恐斗争的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尽管巴基斯坦参与美国领导的阿富汗战争已经8年有余,但是巴基斯坦还是未能齐备有效地进行反恐所需的武器和后勤设施。[160]巴基斯坦政府军缺少对巴基斯坦塔利班武装使用的卫星电话进行追踪和干扰的能力。即使巴基斯坦政府军赢得地面战争并占据巴基斯坦控制的区域,可能也只是短暂的胜利。巴基斯坦政府军并不是被训练或装备来控制区域的。因此,虽然巴基斯坦政府军有能力将巴基斯坦塔利班赶出一个地区,但是却无法守住该地区,也没有能力维护基础设施的安全。而在反恐斗争中,这三者缺一不可。
(4)对反恐斗争产生的战争难民安置不周。在任何反叛乱军事行动中,争取人心都是制胜的决定性因素。简单地讲,对待普什图部落区居民的态度将会决定叛乱地区能够保住还是将被巴基斯坦塔利班夺走。如果没有援助,伊斯兰极端主义团体将会填补这个空缺,以达成让心怀不满者,尤其是年轻人激进化的目的。[161]巴基斯坦政府军对巴基斯坦塔利班展开的军事清剿行动导致几十万普什图部落民沦为战争难民。据联合国难民事务署估计,仅仅在奥拉克扎伊部落区和库拉姆部落区,就有大约21万普什图部落民由于反恐斗争沦为战争难民。[162]由于这些普什图战争难民只得到很少的援助,因此当一些美国联合通讯社的工作人员遇到普什图战争难民时,这些难民用呼喊“巴基斯坦塔利班万岁”的口号来表达他们对巴基斯坦政府未能妥善安置他们的愤怒。[163]巴基斯坦政府未能妥善安置这些普什图战争难民,这无疑是把普什图战争难民推到巴基斯坦塔利班的一边,使联邦直辖部落区形势难以安定。
(5)巴基斯坦政府军的无差别攻击造成大量普什图平民伤亡。这不利于争取联邦直辖部落区的普什图部落民支持巴基斯坦政府军的军事清剿行动,而当地普什图部落民的支持对于清除躲藏在联邦直辖部落区的基地组织和塔利班至关重要。巴基斯坦政府军为降低第一线士兵的伤亡,大量使用火炮和战斗机轰炸巴基斯坦塔利班的武装据点。这一作战模式对于牢固的据点,尤其是修建在山顶的据点特别有效,但远距离无差别攻击也带来大量普什图平民的伤亡。2010年4月10日,巴基斯坦政府军战斗机在开伯尔部落区的蒂拉赫山谷发动空袭,炸死60个巴基斯坦塔利班外围组织伊斯兰军武装分子和普什图部落民。[164]几个月后的8月30日,巴基斯坦政府军战斗机在同一地区发动空袭,炸死45名巴基斯坦塔利班外围组织伊斯兰军武装分子和普什图部落民,其中包括超过20名妇女和儿童。[165]类似这样的误伤平民事件频频发生,导致巴基斯坦政府军难以争取联邦直辖部落区普什图平民的支持,严重削弱了巴基斯坦政府成功清剿巴基斯坦塔利班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