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带一路”非洲“追光区”

“一带一路”非洲“追光区”

时间:2024-09-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巴加莫约港在印度洋西岸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地位,尤其在非洲中部跨洋铁路的联通完成之后,巴加莫约港将会成为“一带一路”和“南环经济带”上一颗新的明珠。“一带一路”之于非洲,关系到的不只是非洲的发展,更关系到全球发展的整体利益,是“一带一路”发展舞台的未来“追光区”。

非洲大陆是世界上仅次于亚洲的潜力巨大的发展中大陆。由于历史地理的沿革,一般分为北非和东北非、西非、东非和南部非洲或者撒哈拉以南地区几个次区域,也可以按照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分布,划分为尼罗河流域、马格里布地区、刚果河周边地区和撒哈拉以南地区四大板块。西北非的马格里布地区临近直布罗陀海峡,是与西欧最接近的地区。在中国明代,中国的民间航海家汪大渊前后两次乘搭商船去过马格里布地区的摩洛哥,可见马格里布地区在公元14世纪就与中国频繁通商。马格里布地区和尼罗河及其两条支流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流经区域,在经济流向上与地中海和阿拉伯半岛海湾地区紧密相关,多数为伊斯兰国家。有的是阿拉伯国家联盟成员,其中最具地区影响力的是埃及。西非地区则受到法国、比利时以及葡萄牙等西欧国家的长久文化影响。东非面临印度洋,在中国郑和大航海的时期,是中国商船频繁到达的地区,那里的岛屿与沿海地区如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尚有丰富的中国航海文化遗存。在撒哈拉以南,分布着大小26个国家,属于南部非洲地区。

就非洲大陆整体来讲,中国已经连续六年是非洲国家的第一贸易伙伴。2014年中非双边贸易额2220亿美元,存量直接投资为324亿美元。投资非洲的中国企业超过2500家,15年来对非直接投资平均增速为30%。中国增资中非非洲基金20亿美元,使其规模达到了50亿美元。非洲还是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第二大承包工程市场和联通援建目的地。在道路联通方面,中国公司在东北非、西非目前合作修建的有埃塞俄比亚至吉布提的电气化铁路、乍得铁路、尼日利亚沿海铁路和蒙巴萨至内罗毕的铁路等。2014年,中国企业承建的横贯安哥拉全境的本格拉铁路竣工,翌年通车,这是继20世纪坦赞铁路建成后在非修建的最长铁路线,长达1344公里。未来还要与安赞铁路、坦赞铁路接轨,实现三国联通,形成联通印度洋大西洋的首条非洲大洋陆上通道。这将是“一带一路”发展在非洲的精彩一笔,为南部非洲的经济起飞修筑了宽阔的跑道。

非洲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心和中间区域节点。从突尼斯到塞内加尔、加纳到东非的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和吉布提,都是重要的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的节点。坦桑尼亚的巴加莫约港将来是非洲的最大贸易港口,吞吐量将是达累斯萨拉姆港的20倍。巴加莫约港中有一个类似经济特区的出口开发区,由中国招商局阿曼国家总储备基金出资建设,将在2017年完工。巴加莫约港在印度洋西岸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地位,尤其在非洲中部跨洋铁路的联通完成之后,巴加莫约港将会成为“一带一路”和“南环经济带”上一颗新的明珠。

目前,从太平洋经由印度洋走向大西洋,除了地中海海上通道,就是传统的南非好望角,费时靡长。传统海路还有它的巨大价值,在连接南美洲和南极大陆上无可替代,但非洲跨洋铁路无疑是一项世纪工程,将使“一带一路”发展具有更多的通透性。如果我们站在东经西经180度与赤道的交叉点上看,从东半球走向西半球,将会在原有的两条海上通道之外,增添了新的陆上通道,倘若“北极航道”能够开通,至少会有四通八达的一种新的海陆交通格局展现在眼前。

非洲曾经是一片沉睡的大陆,但它的经济能量犹如火山里滚烫的岩浆,一旦喷发,将会全面影响到全球。这是一块在发展潜力上不亚于亚洲的经济大陆,甚至会超过它。它的开发度与拥有的各类资源相比,以及它在我们星球上的中心区位优势,将会无愧于它的人类古老家园的名分。“一带一路”之于非洲,关系到的不只是非洲的发展,更关系到全球发展的整体利益,是“一带一路”发展舞台的未来“追光区”。

非洲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亮点,世界银行2015年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显示,2014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GDP平均增速为4.7%,坦桑尼亚的经济增长在2013年和2014年超过了7%。世界银行原来预测,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2015年的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5.1%,但2015年出现的全球经济发展疲软势态,同样拖累了南部非洲的发展,加上许多国家产业结构偏于资源型,也就出现了当前较大面积的经济下滑。当前中非贸易额的下滑主因,是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同时也有贸易不平衡和结构单一的问题。进一步帮助非洲国家实现工业化,推动非洲与外部的互联互通,扩大经贸和国际产能合作,许多发展与贸易瓶颈才能消失。

在北非,除了埃及和阿尔及利亚等国家,苏丹也是中非“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门户。中苏合资建设的喀土穆炼油企业提供了苏丹国内75%的成品油需求。喀土穆炼油企业结束了苏丹成品油依靠进口的历史,目前加工原油能力500万吨,形成了化工、电厂和石油贸易产业链。中国公司承建的麦洛维大坝被称为尼罗河上游的“三峡大坝”,大坝轴线长度8.8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大坝。大坝集灌溉与发电功能于一体,灌溉面积100万亩,满足了尼罗河上游两岸400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电站装机容量125万千瓦,相当于项目在建时苏丹全国装机容量的两倍。中国公司还承建了苏丹罗赛雷斯大坝加高工程以及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工程,为苏丹农业电力发展做出了努力。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苏丹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投资来源国,苏丹与中国的贸易占苏丹对外贸易的60%。中国在苏丹设立了免税区,目前正在商建自由贸易区。在“一带一路”发展中,中苏经济合作领域不断拓宽,除了石油天然气,在电力、矿业、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具有国际产能合作的较大前景。

在东北非,埃塞俄比亚或将成为非洲的“世界工厂”,其纺织服装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埃塞俄比亚的人工成本远低于中国,甚至比肯尼亚、卢旺达、加纳和莱索托还要低。埃塞俄比亚在2004年到2011年曾经创造过平均10.6%的发展速度。

尼日利亚是西非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在2015年以前,尼日利亚的经济增长率一度达到10%左右。该国GDP达到5099亿美元,超过了南非当年4021亿美元的规模,一时间被人们比作“西非雄鹰飞过了南非大象”。2013年尼日利亚的经济增速为7.41%,中尼双边贸易额也达到了136亿美元。尼日利亚是生产石油的资源大国和欧佩克的成员国,其石油储量居非洲第二位,世界第十位。由于石油价格的暴跌,2015年经济增速降为3%,外汇储备也减至293亿美元,官方利率几近崩溃。但是,尼日利亚经济一方面受限于资源出口型发展战略,另一方面也加快了经济转型,加快了服务业的发展。例如,以前尼日利亚国内仅有一家电信运营商,现在增加到十多家,在网用户达到1.69亿户,普及率为80%以上。尼日利亚还拥有自己的电影产业基地“瑙来坞”,年产电影1000部,成为非洲最大的文化产业出口国家。尼日利亚的农产品不能自给,基础设施存在短板,中国企业承建的沿海铁路将会大大改变其国内的交通格局。作为非洲的第一人口大国和经济大国,尼日利亚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将会成为西非乃至非洲经济发展的一个火车头。2014年,中铁建集团与尼日利亚有关机构签署了沿海铁路建设框架合同,以119.7亿美元的承包金额刷新了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单体合同金额的纪录,2015年又签署了尼日利亚奥贡州城际铁路项目合同,并在津巴布韦承建其历史上最大的房建项目。

卢旺达是非洲经济发展中的新秀,2014年经济增速为7%,2015年为6.9%。分析数据显示,卢旺达的服务业发展一马当先,占比47%,工业、农业分别为14%和33%,工业化水平得到提升,还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刚果也是非洲重要发展中国家,中刚正在开展“石油、电信工程一揽子合作”,并推进铁路港口建设,建立中刚合资银行。

2016年上半年,中国与西非的冈比亚“复交”。这个有些迟来但颇正常的“复交”也引起了一阵波澜。有人着眼于台海关系,主要是冈比亚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都唱过建交断交“二进宫”的一幕。冈比亚再次向中国提出“复交”,是2013年的事,顾及台湾地区当局的“感受”,中国有意推迟“复交”,但这终究是回避不了的事情,因此也炒不出更多的新闻。这件事其实显示的是“一带一路”发展带来的客观影响,如果一定要去判断下一列“多米诺骨牌”还有多少个,人们是心知肚明的,至少还有为数不少的与台湾地区有关系的亚非拉小国家,强烈要求与大陆建交和“复交”。抛开别的不讲,“一带一路”共同发展的感召力和这些国家对自身国家利益的正常思考,也是促使它们选择更好外交路线的主要因素。比如在拉丁美洲,巴拿马、尼加拉瓜等国家都是这样一种心理状态。

相比之下,人们对金砖国家南非有着更多的关注。南非也是非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在21世纪初,南非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期,但在近年来,由于大宗商品资源价格下行,货币大幅贬值,通胀率较高,经济陷入衰退。经过初步的经济调整,经济有所回升。根据南非税务总局2016年3月发布的数据,南非贸易赤字大幅下降,出口环比增加27%,进口增加2.7%,尤其是汽车与交通设备环比增加了109%,贵金属与宝石出口环比增加52%,机电产品环比增加28%,但矿业出口依然下滑8%。这一数据好于预期,有利于南非本币兰特币值的稳定。

应当看到,资源价格下跌重创了非洲经济,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尼日利亚和南非。在采矿业占国内生产总值10%的南非,出现了矿山出售和裁员浪潮铂金巨头隆明铂族金属公司就裁减了5000多名员工。在过去一年里,铂金价格下跌了30%,铁矿石价格下跌了40%,而非洲的更多资源国尤其是产油国,更是陷入价格低迷的恶性循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为3.5%,为过去十年来最低点。

从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上讲,撒哈拉以南地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大的经济区域。金砖国家之一的南非处在非洲的最南端,是南部非洲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由金砖国家自然形成的“南环经济带”的一个主要经济体。对于南部非洲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给予了极大关注。2015年底,习近平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提出中非十大合作计划,提供6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并设立首批100亿美元的“中非产能合作基金”,对中非经济合作和“南环经济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应当说,东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是非洲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走势里,南部非洲国家的市场合作开始强化,影响巨大的事件就是非洲自贸区建设的提出与推进。2011年,非洲各国领导人一致决定建立自贸区,实现区域内货物自由流通。这个自贸区覆盖东南非共同市场、东非共同体和南非共同体,拥有26个成员国和6亿人口。其中的南非共同体成立于1992年,是历史较长的区域性政府间合作组织。南非共同体8个成员国国土面积占到非洲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人口占非洲总人口的27%,率先进行区域内经济合作。南非共同体曾经制定过2015年至2020年的共同发展规划,以共同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化和社会发展为四大重点,发展跨国铁路、公路、港口以及电力与通信,建设“南北经济发展走廊”。因此,南非共同体总体进入非洲自贸区,将会成为非洲自贸区发展的重要力量。非洲自贸区的谈判在2014年初步完成,按计划将于2016年底完成。非洲自贸区的建成,将会进一步整合南部非洲国家的市场力量,是非洲大陆发展中划时代的一件大事。

非洲自贸区的酝酿和建立进程的推进,不仅与非洲跨洋陆地铁路通道的规划建设相配伍,后者也会促进非洲自贸区在建立以后由区域内经济合作更多更快地向加强外部合作转型与转变。在未来“一带一路”共同发展的利益格局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和整个非洲大陆将会与世界经济更加密切地对接,扩大和推进“一带一路”和“南环经济带”的互联互通,并使非洲尤其是南部非洲成为“一带一路”发展的另一个中心舞台。

“一带一路”是一个不断生长的发展概念,也是一个不断扩大开放的概念。

不同的阶段出现不同的热点项目和热点合作区域,在循着“一带一路”发展重要节点区域之外,同时也会带动边缘地区发展,并在边际效应的扩大中产生新的商机。“一带一路”填补了世界关于稳定发展与和平发展的战略空白,也填补了经济地缘发展的空白。在此前的历史上,每个地区都会有特定的经济状态定位,要么就是天生的只能生产麻烦的“火药桶”,巴尔干地区是这样,中东地区也是这样;要么就是经济死角,发展的女神全然不会光顾某些所谓落后地区,西非是这样,撒哈拉以南地区还是这样。“一带一路”发展带来了均衡发展的希望,这个希望也是非洲和南南合作的希望。

毋庸说,中非之间有过长远的历史友好交往,有多半个世纪的相互支持和中国对非洲国家的经济建设支援。但中国对非洲的经济文化仍然处于全面学习的初始阶段。一方面,这种往来历史为中非乃至世界各国提供了平等交往平等经济合作的现实文化土壤;另一方面,却又缺少合作中不可或缺的进一步的文化交融。赤诚的合作还要有赤诚的文化沟通,非洲地区的多种文化、多种民族与部族带来的多种利益理解,这是中国企业推进与非洲国家“一带一路”合作的经常性的课题。要想更好地解答这些具体课题,不仅要加强不同文化谱系中共同发展理念的对接,也要借助第三方合作的优势,在更大的经济合作半径里和在更为多元的利益格局里,实现发展中的多赢。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欧盟国家在非洲的不同国家发生过这样那样的文化谱系交流,甚至在语言上也有不同程度的交叉使用,形成了许多带有各自文化特征的准文化经济圈,各自形成特殊的对外联系。因此,“一带一路”根植于人类不同历史文明发展的深厚土壤里,这种土壤是五颜六色的,它对多种文明多种文化的交融与价值提升具有潜在的整合力量。文化的多元交融与价值整合是和平的主要来源,也是发展的基本营养,“一带一路”所要传递的,不只是彼此发展的能量,也要传递这些文明与文化不断生长的营养。

在西非地区,中法之间的第三方合作开始出现了,在撒哈拉以南地区也会陆续出现。第三方合作甚至第四方、第五方合作,乃是古丝绸之路的一种经济往来常态,在“一带一路”发展中更应当进一步发扬。古丝绸之路具有历史与文化经济的强大整合力量,“一带一路”就更具有比古丝绸之路还要强大的现实的文化经济整合力量。

中非经济合作是多层次的。除了国家与国家的合作,企业合作开始密切。2016年,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首次牵手非洲中小企业,中国与科特迪瓦联合主办了第十三届“中博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