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构想由来已久,作为中国“一带一路”、蒙古国“草原之路”和俄罗斯“跨欧亚大通道”三大倡议战略对接和落实的载体,其政治意义、战略意义、经贸合作意义非同一般,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中蒙企业间的经贸合作将是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实际工作的落脚点,国有企业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载体,既是受益者也是开拓者。
奇 华 宋嘉宁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构想由来已久,作为中国“一带一路”、蒙古国“草原之路”和俄罗斯“跨欧亚大通道”三大倡议战略对接和落实的载体,其政治意义、战略意义、经贸合作意义非同一般,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中蒙企业间的经贸合作将是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实际工作的落脚点,国有企业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载体,既是受益者也是开拓者。内蒙古国有企业肩负国家边疆和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规划的重担,同时自治区本级国有企业的主营业务恰好与蒙古国目前欠缺基础设施、能源产业建设等方面相衔接,借助2015年的中蒙国际博览会中蒙企业之间签订了大量的战略合作协议,但时至今日项目落地较少,其中蒙古国项目类型单一、关税法律标准沟通不足等因素,是导致中蒙俄经济走廊在大项目、大金额的合作中举步不前的原因之一。目前国家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对此问题极为重视,中方持有的资源和资金优势无法发挥,迫切地希望解决该问题。本文以内蒙古国有企业的中蒙合作项目为案例,分析目前蒙古国存在的产业机遇,探讨如何强化中蒙国有企业间合作,以企业项目为破冰船,以电力产业为突破口由点到面,综合拓展政治、经济、文化的全方位合作,构建立体的中蒙俄经济走廊合作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