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立[1]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功能之一,要做好舆论监督工作,必须运用辩证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好“量度”、“力度”和“情感度”,才能达到既针砭时弊又促进工作的效果。
2009年10月9日,胡锦涛同志在出席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时强调,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媒体发展,鼓励和支持中国媒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增强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在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和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功能之一,主要是对不良倾向、不道德行为、不合理现象进行曝光。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逐步发展的过程,目前已成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长为强大的社会监督力量。然而,舆论监督只是正面宣传的补充,在运作过程中既受政治、人文环境的制约,又必须遵循法律、道德的约束,操作过程中稍有疏忽,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引发新闻官司。为此,要做好舆论监督工作,必须运用辩证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好三个“度”,才能达到既针砭时弊又促进工作的效果。
一、服务大局,把握好“量度”
鉴于舆论监督的批评属性和揭露功能,一些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害怕得罪人、惹麻烦,开展起来有畏难情绪,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闻不问,即使尝试一点舆论监督,也只是抓一些表面的、无关痛痒的鸡毛蒜皮小事;有些媒体出于增强自身影响力的目的,而让舆论监督唱主角,或者抓住一件小事去大肆炒作,或者为了监督而人为策划新闻,搞起来连篇累牍、不计后果。要知道,舆论监督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或畏难或炒作都是做不好的。
第一,必须强化责任意识,敢于进行舆论监督。我们的新闻媒体是为大众服务的,既要对党和政府负责,更要对广大人民群众负责。现在我国正处在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新的体制和制度需要不断完善,由于工作中的某些环节,如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甚至少数领导干部的腐败,使我们的政策没有很好地落实,群众利益没能很好地体现,群众就会有意见。
第二,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善于进行舆论监督。新闻媒体决不能把舆论监督当作开辟市场、赢得读者的工具,要有全局观念,在针砭时弊的同时,把问题放在时代大背景和政治大环境中考虑,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引导读者从大处着眼,在愤慨之余看到希望,从个别之差看到整体之良。如对司法部门少数人知法犯法的现象进行揭露时,不要把矛头对准整个司法队伍,要肯定大多数人是愿意把工作做好,愿意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不要就事论事,究其一点不及其余,要反映司法部门是如何汲取教训、改进工作的。在整个监督过程中,要运用准确的事实、正确的结论、前瞻的引导等手段,着力营造出顾全大局、珍视团结、维护稳定的良好氛围,架起党和政府同广大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
二、选准切入点,把握好“力度”
有的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认为,舆论监督是针砭时弊的利剑,能铲除一切丑恶现象,于是就产生了“包打天下”的感觉。不管哪种情况,不顾何种背景,对什么事都想管一管、批一批,并且是“穷追猛打”,处理得直接而简单。这样虽能暂时提升媒体的影响力,但由此引发的负面效果,不仅会使媒体官司缠身,更重要的是会使党和政府的工作陷入被动。为此,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必须把握好分寸,选准切入点,讲究新闻监督的艺术。
第一,要有一个清晰的职责定位,决不能越俎代庖。新闻媒体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职责权限,一方面要大胆开展舆论监督,推动有关职能部门为民排忧解难;另一方面切忌越俎代庖,自己直接去做。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要敢于触及,深入细致地调查,冷静客观地分析,准确充分地报道,让受众做出明确评判,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促使有关职能部门改进工作。同时要尽可能地及时报道党和政府对解决问题的立场和处理措施,以取得一种共识和理解,真正做到“帮忙不添乱”。
第二,要有一种建设性的工作态度,不要一棍子打死。单纯为了曝光而曝光,起不到舆论监督应有的作用,必须选准切入点,充分考虑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双方的承受能力,寻求化解社会矛盾的最佳结合点。要抓住政府关心、百姓关心,反应强烈的事情,在两者的结合上做文章。如政府正在大兴市容建设,市民对部分地区垃圾遍地的现象意见较大,这时做一些揭露脏乱差的监督,问题就容易解决,市民欢迎,党和政府也满意。要尽力找到和挖掘负面报道中的正面因素,让负面报道起到正面效果。
三、公心至上,把握好“情感度”
在进行舆论监督的过程中,有的记者往往把个人潜意识中的意见和带情绪化的东西掺杂在报道中,变成了社会显意识的公开意见,把个人的观点扩展为众人的观点,使受众辨不清主导意见,造成表面的社会舆论。有的记者感情过于投入,对本来细小的事情进行过大规模的报道,或者由一些极端事件引起的激愤而导致情绪异常,放大了情绪的负面效应。这种情感的倾斜和失衡,极易造成或加重人们心理上的失衡,引起舆论的过度波动。所以,舆论监督要出于公心,动情而不煽情,有激情更有理性思考。
第一,从事实出发,确立情感的支撑点。记者只有充分掌握了事件的真相,才能通过选择材料和角度来表达情感,防止情感投入的偏差与扭曲。为此,舆论监督必须紧紧围绕新闻事件展开,准确而全面地报道事实情况和深层背景,做到客观公正、情在其中。再者,社会的法律法规和道德标准对舆论监督的情感投入既有限制作用,也有支撑作用。记者要想确立自己的情感支撑点,一定要正确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进行法度思考,实现是非定位,做到情在法中;同时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实现善恶定位,做到情在理中。
第二,从公心出发,确立情感的调控点。记者在采访某些非常事件时,容易过度地投入情感,甚至失控。如面对受害人的哭诉,了解到他(她)所受的伤害,便义愤填膺,同情心占上风,进而偏听偏信;或者遇到被监督对象不配合、有抵触情绪甚至敌意时,就产生不满情绪,对其污点进行夸张,笔下伤人。这就要求记者“快刀慎斩”,不要在一些无原则性的问题上纠缠,保持一颗平常心,让自己的情感不偏不倚,跳出新闻事件看问题,以公正之心去采访事实、表达观点。同时,记者要遵守职业道德,实践行为规范,不要被个人的某种不当利益所驱使,为了实现个人的私利而以曝光相要挟,而要以平等的姿态对待被监督对象,用人格的力量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媒体的威信,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受到党和政府的好评。
【注释】
[1]作者简介:朱立,毕业于宁波大学中文系,1999年7月进入宁波日报社工作,现为《宁波日报》国内国际部编辑。曾在《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华新闻报》、《中国地市报人》、《城市党报研究》等专业报刊发表论文20余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