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内蒙古对蒙古国以援助促合作的意义

内蒙古对蒙古国以援助促合作的意义

时间:2024-09-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内蒙古是蒙古国客观了解中国的窗口,加大内蒙古对蒙古国的援助、合作可以更好地改善中蒙关系。部分蒙古国民众担心蒙古国会被中国收回,排斥与中国拉近距离。尽管蒙古国人民和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人民地域相邻、风俗习惯相似、语言相通,属于生活在两个国家的同一民族,但是蒙古国一向强调自己民族的独立性,否认曾经属于中国的史实。一部分蒙古国民众对本国境内的中国人持反感甚至仇视的态度。

内蒙古是蒙古国客观了解中国的窗口,加大内蒙古对蒙古国的援助、合作可以更好地改善中蒙关系。2014年中蒙关系提升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新高度。目前中蒙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关系,使中蒙关系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但由于中蒙两国的历史渊源等因素,尤其是蒙古国曾经属于中国领土的史实使当前中蒙关系十分复杂化。冷战后,蒙古国外交政策的转变就可见一斑。尤其随着中蒙关系的不断发展,蒙古国在经贸方面对中国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的同时,对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强大的中国的戒备心理也随之加深。部分蒙古国民众担心蒙古国会被中国收回,排斥与中国拉近距离。更有部分蒙古国民众,尤其是一些官员和学者不承认蒙古曾经属于中国的历史史实,对中国心存仇视和排斥中国的历史观。尽管蒙古国人民和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人民地域相邻、风俗习惯相似、语言相通,属于生活在两个国家的同一民族,但是蒙古国一向强调自己民族的独立性,否认曾经属于中国的史实。一部分蒙古国民众对本国境内的中国人持反感甚至仇视的态度。同时蒙古国民众对中国的信赖程度也低于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和德国等国家,中国一般排在第五位或者第六位。这些都会成为影响中蒙关系潜在的内因和外因要素。因此要充分重视对外援助在对外关系中的作用,因为对外援助会催生积极的感受,而且会外溢到双边关系的其他领域中。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要充分利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人民在地缘、语言和风俗习惯上的优势,积极促进内蒙古与蒙古国在高层互访、经贸、文化、科技、蒙医蒙药等诸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使内蒙古成为蒙古国客观了解中国发展的一个示范窗口,真正认识和理解中国,从而消除对中国的戒备心理,加强两国民众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

另外,中国对外援助已逐渐成为推动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经济合作和发展投资的一条重要渠道。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历程和中国对外援助的进展过程相辅相成。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通过对蒙古国援助让内蒙古企业走出国门,拓宽视野,优化资源配置,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勇于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从而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现利益最大化,不断拓宽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