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发挥内蒙古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的战略枢纽作用。内蒙古向北联通蒙俄两国、对内毗邻8个省区,是环渤海经济圈的腹地,是东北、华北沟通大西北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国东南沿海、京津冀等经济腹地“西出”的重要通道和枢纽。边境线总长4261千米,分别占我国与俄罗斯、蒙古国边境线的28.8%和68.7%。全方位的口岸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从东到西分布着10个公路口岸、2个铁路口岸、4个水运口岸、3个航空口岸,其中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分别是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和我国对蒙古国的最大口岸,开通了乌兰察布、临河、乌海、乌斯太等国际陆港。“十二五”期间,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已获批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国家“十三五”规划在推进边疆地区开发开放中明确提出支持内蒙古建成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内蒙古在“8337”发展思路中提出了建设“一堡一带”的要求,要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因此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过程中,内蒙古有条件为京津冀、长三角等经济腹地通过内蒙古与俄蒙合作提供便利,更好地为全国开放大局服务。
二是发挥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的国际物流基地作用。凭借便利、突出的区位优势,内蒙古以口岸为节点,对内连接各大经济腹地、对外连接俄蒙的运输体系已逐步形成。中俄间陆路运输的65%和中蒙间货物运输的95%都经过内蒙古各口岸。内蒙古铁路、公路口岸整体通关能力货运达1亿吨,客运达520万人次,全国进出境货运量超千万吨的5个陆路口岸有4个在内蒙古。同时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目前已具备集铁路、公路、航空、水运、油气管道、输电线路和通信网络互联互通的综合性输运能力。口岸物流业发展规模日益壮大,多层次的口岸物流网络节点设施体系正逐步形成,建成了一批重点物流园区。充分发挥口岸优势,以跨境战略通道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尽快打通我国与蒙俄的国际大通道和其他重要通道,构建连接腹地、对接蒙俄、沟通欧洲和中西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国际大通道,有助于提高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要素配置效率,加快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三是发挥中蒙俄经济走廊资源、能源合作的战略作用。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是国内蒙俄煤炭、木材等各类自然资源的主要输入地区,已配套建立了一批进口资源的加工基地,已成为中国能源进出口的重要通道,也是中蒙俄经济走廊上的跨境能源中转站。二连浩特、甘其毛都、策克、珠恩嘎达布其等重要口岸,积极支持煤炭、铜精矿、铁矿石等战略性资源进口,主动服务于中蒙重要资源进口。中俄输油管途径内蒙古达到东北、华北等地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途经内蒙古已列入规划建设当中。内蒙古与俄蒙产能合作势头良好,2015年,内蒙古向蒙古国出口电力10.91亿千瓦时,贸易值达到6.47亿元。目前内蒙古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上网电量及输配电技术均处于较高水准,在毗邻蒙古国的沿边旗县也构建起500千伏至220千伏的稳定输变电体系,具备向毗邻国家的用电项目跨国供电的条件。此外,内蒙古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和加工企业加快能源加工技术向俄蒙的输出,同时在俄蒙投资建厂,大大降低了产能合作的成本。因此未来一个时期,充分发挥中蒙俄经济走廊战略资源能源合作的战略枢纽作用,有助于丰富我国能源进口渠道,保障能源安全,也有助于降低我国与俄蒙产能合作成本,进一步加强与俄蒙产能合作,推动区域资源能源合作的利益分享。
四是发挥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制造业基地的作用。俄蒙的机电、小型机械、家用电器等产品短缺,需要大量从内蒙古进口。内蒙古正加快打造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发展制造业能够得到政策、资金支持上的优势,能够为内蒙古发展制造业提供基础保障。我国各大经济腹地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正在上涨,并且由于对外发展的出口较远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内蒙古良好的区位、资源和产业条件使其已经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将内蒙古建成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既有利于加快产业转移,推动内蒙古产业转型、升级,又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做大做强外向型制造业。
五是发挥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的跨境文化旅游基地的战略作用。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地区有着悠久的草原文化和独特的自然风光。目前因为国界的限制,整个区域文化旅游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规划和开发,急需中蒙俄三国形成合力。内蒙古与俄蒙在历史文化、民俗习惯有相同之处,在开展跨境文化交流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同时内蒙古位于环渤海地区的腹地,文化合作的潜力和消费市场巨大。内蒙古已经积极开展了跨境文化旅游相关工作:设立了支持俄罗斯入境旅游的专项资金,8个口岸开通了中蒙边境旅游,联合推广中蒙俄“茶叶之路”旅游线路,举办了百峰骆驼“重走茶叶之路”活动,组织实施了中蒙俄国际汽车自驾集结赛、内蒙古—赤塔—乌兰乌德首届区域旅游环线自驾游等活动,连续举办了十五届中蒙俄国际冰雪节等大赛。2014年内蒙古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167万人次,入境创汇10亿美元。因此依托境内外独特的自然生态和地域、民族文化,加强国内外旅游合作,有助于丰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内容,提升其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