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国神社是什么?
靖国史观的载体
4月末,又到了日本靖国神社春季大祭祀的时节。在中、韩等国人眼里,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罪恶阴魂不散的象征以及“贼心不死”的遗物。尽管恨之心切,但对大多数人来说,靖国神社都是极其陌生的所在。靖国神社到底是什么,作为宗教法人的靖国神社是怎样的存在?对于日本人来说它意味着什么?只有了解靖国神社本身,及其在日本国内尴尬的境地,才能更好地理解围绕其发生一切争执的背后逻辑。
记者/林子敬
2011年8月15日,日本迎来第65个战败纪念日,安倍晋三(右三)
参拜靖国神社。同一天,由超党派议员组成的“大家一起参拜靖国
神社国会议员之会”成员52人集体到靖国神社参拜。
4月21日,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的靖国神社像往年一样操办例行的春季大祭祀。
春季大祭已有上百年历史。按照惯例,靖国神社拜殿中身着黑衣的遗族(死者家属)以及主持仪式的白衣神官仍会板起严肃的面孔。受到遗族不断去世等因素影响,今年恐将出现更多空座。
春季大祭、秋季大祭之外,每年的8月15日战败日则是靖国神社最热闹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早上9点前神社境内就挤满了人,除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遗族以及普通平民排队去拜殿前捐钱祈祷,各式各样的团体也铺天盖地发表“演说”,其中大部分为右翼分子。
当军号手吹起海军的旧军歌,前两排老兵手握配上刺刀的老式步枪致敬。他们的指挥官高喊:“向海军的战死者之灵致敬!”。每年必会出现的右翼宣传车上,大喇叭持续传出诸如“否定东京审判”、“日本不存在战犯”等口号。
上午靖国神社会举办放鸽仪式。吊诡的是,这些鸽子此时并不强调象征和平,而是正义。2010年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的弟弟鸠山邦夫就身着法衣来此参拜,衣服上面写着“贯彻正义的白鸽”。
神社内还会实况转播不远处在日本武道馆中举行的“战死者追悼仪式”,天皇及日本政要都会出席。当天皇发言完毕后进入默哀祈祷环节,喧闹不堪的神社霎时安静下来,只听见夏蝉持续的鸣叫。祈祷仪式在中午12点前进行,结束后参拜人群便逐渐散去。
不过,右翼团体的“演出”只是一部分。当天无论在街道还是神社境内都有大量防暴警察严守以待,救护车也停在附近。在靖国神社的另一边,同样也有大批人马打着各种抗议标语——只不过他们是左翼反战者,目的是抗议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
警察竭尽全力避免这两个“集团”发生冲突。左翼在“攻城”,右翼死守大本营,这也成为战败日靖国神社恒定不变的景象。
对于中、韩等国民众来说,这样一幕幕怪异的景象令人觉得靖国神社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奇怪存在。
在中国人眼中,靖国神社是日本二战右翼军国主义者的大本营,其供奉的14位甲级战犯令人咬牙切齿。每逢8月15日战败日,中国媒体都会紧盯靖国神社——只要日本首相不去参拜,这一年中日关系基本上不会“失速”。
而在日本国内,靖国神社也是一种尴尬的存在。久闻其名却从未游览过的日本人不在少数。许多日本年轻人对靖国神社与外国人一样感到陌生。
与二战之前相比,其地位可谓一落千丈。二战前,靖国神社是日本人心中“朝圣”的首选地。当年的日本人哪怕没有去过靖国神社,也对其布局了如指掌,因为小学教室都会挂有靖国神社的全景图。
如今,每天清晨6时,靖国神社的神门会伴随着鼓槌敲击太鼓上的21次声响而打开。在日本的外交礼节中,对国外元首的最高待遇为21响礼炮,国内一般唯有升国旗、国家元首(天皇)以及皇族能够享受此待遇。而供奉在靖国神社的“英灵”每天都会享受来自神社最崇高的敬意。
但很多周边居民竟然不知道敲鼓这一回事。因为为了避免打扰周围的居民和一座医院,太鼓的声音并不大。这也象征了靖国神社在日本国内的处境:似乎很神圣,却又难免显得偷偷摸摸,遮遮掩掩。
“神境”全景图
靖国神社位于东京千代田区的九段下北部,其前身是1869年6月29日创立的“东京招魂社”,1879年改称“靖国神社”。这四个大字镌刻在门面高10米的石碑上,由日本的大书法家吉田晚稼挥毫而作。
这个名字来源于中国《春秋.左传》第六卷《僖公廿三年》中的“吾以靖国也”,“靖国”二字意为兴国安邦。
石碑后不远处是“第一鸟居”。鸟居是一种类似于中国牌坊的日式建筑,常设于通向神社的大道上或神社周围的木栅栏处,用以区分神域与人类所居住的世俗界,代表神域的入口。25米高钢管锻造最初完成于1921年,当年被喻为“冲向天际的大鸟居”。鸟居于战时被撤掉,官方解释因为受到风雨侵蚀,不过也有人称因为军部缺乏金属物资而“征用”了第一鸟居。
靖国神社占地仅9.3万平方米,与后建的明治神宫达70万平方米的占地相比,实在是局促不堪。两者的差别在于,虽然同属于神道教,但是明治神宫隶属于日本神道厅的管理之下,而靖国神社却没有管辖机构。
作为神社中的一个特殊体系存在,靖国神社旗下还有散布于地方的52个护国神社,其最高负责人为宫司。2013年1月18日,75岁的京极高晴宫司退休,新上任的德川康久是当年德川幕府最后一任将军德川庆喜的曾孙。
有评价称,靖国神社存在的意义相当于烈士纪念碑,除带有宗教气息之外还有强烈的国家主义情怀。战后,从神坛走下来的日本天皇作为神道教的家长不再是国家的所有者,爱国和爱天皇的理论性分裂也是如今靖国神社体系的尴尬所在。
俯瞰靖国神社全景图,犹如一把斧头。斧柄处为靖国神社的外苑,外苑中最有名的要数靖国神社创始人大村益次郎的青铜像。这是日本第一个西式青铜像,建于1893年,穿着传统日本服装的大村右手插腰、微抬头远眺。每到冬季铜像披着雪衣时,更有历史的沧桑感。碑文由明治时期的政治家三条实美献上,穷尽其一生主要功绩。碑文全是汉字,近似古汉语。
青铜像在靖国神社的位置恰如大村本人在日本近现代军事领域的地位:创建日本近代军制的改革家。不过,他也因为触及旧藩的既得利益而遭遇暗杀。如果说靖国神社聚集了守护天皇的“英灵”,那么大村则是这只“英灵队伍”的创建者。
内苑与外苑之间隔着神门,也是通往“神境”的正式入口。神门于1934年由当时保险资金达到5亿日元的第一征兵保险公司出资15万日元建成,由东京帝国大学著名建筑师伊东忠太设计,为昭和时期最大的木造建筑。正中的两扇开合门上附有直径1.5米、代表皇室的16瓣菊花纹章。神门为了方便军队整列进入特地将门高设为6米。每年8月15日,身穿军服的老兵们还会整列从神门穿过,只是不复拥有当年激昂的热血。
神门不远处是木造的中门鸟居,两侧栽种着大量的“靖国樱”,据说靖国神社内共有1000余株樱花树。日本每年都会在多地发布“樱花开花宣言”,而靖国神社内的樱花绽放情况是东京市每年发布宣言的基准之一。
春天樱花绽放时,人们会在树下铺上蓝色的塑料桌布,在这里品酒赏樱。靖国神社的夜樱颇有名气,夜间自下而上照射的灯光似乎能让赏花人自醉。不过,民众酒后狂放不羁的言语外,有多少人能够理解这些靖国樱的真意就不得而知了——樱花瞬间绽放之美象征着那些年纪轻轻就陨落的军人。
神社最深处有一座房屋被称为“行云亭”,如今是日本里千家茶道教室,二战前是专门锻造军刀之处。在赴日中国导演李缨作品《靖国神社》一片中,曾探访过当年在此工作的刀匠刈谷直治。
1933年,日本刀剑界和陆军合作在靖国神社内设立了“日本刀锻造会”,锻造名为“靖国刀”的日本军刀并提供给陆军将校使用。刀将在刀上署名时被允许在名字前刻上“靖”字。直到二战结束,该协会一共锻造了8100把日本刀。所有刀匠名号都以“靖”字开头,如“靖广”、“靖光”、“靖德”等,刈谷直治的名号则恰为“靖国”。
2012年8月15日,日本右翼分子身着二战时期日军的陆军军服参拜靖国神社。
“人灵”转化为“神灵”
中门鸟居内侧是靖国神社的“心脏”地带,三座与祭祀相关的主要建筑——拜殿、本殿以及灵玺薄奉安殿,占神社总面积的1/9。
三殿旁边连接着供团体参拜者集合的参集殿。参集殿平时会通过窗口贩卖护身符等神社的商品,旁边的架子上也挂满了写着愿望的绘马(木质小牌子),愿望的内容纷呈多样,比如“保佑xx今年考上大学”、“祈祷xx找到好工作”,完全看不出与“英灵”的联接。
拜殿是靖国神社除鸟居外最为外界熟悉的建筑之一。它建于1901年,之前是一个赛钱箱(捐款箱)。绘有菊花纹路的布幔从屋檐两边垂下,类似祭坛状的箱形物居于殿堂中央。供奉着“战殁者英魂”的拜殿每年除了新年祭祀、春秋两季的祭祀和8月15日外不对游客开放,一般游客只能止于拜殿前。
每天早上9点,大约100名神职人员都会在拜殿进行晨拜,此时可以看到穿着不同颜色裤裙的神职人员合掌参拜。日本神道教的神职人员分为六等,最简单的分辨方法就是看和服裤裙的颜色,从上到下分别为白色白八藤纹、紫色白八藤纹、紫色浅紫八藤纹、紫色无纹以及浅绿色,巫女则是红色。
本殿意为正殿,是神社内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建于1872年。随着本殿落成以及祭日、祭祀制度的确立,招魂祭典成为亲近民众的节日,靖国神社的镇魂仪式都在本殿进行。神社每天在本殿为神灵提供两次贡品,每天下午2点还会举行“永代神乐祭”为当天死去的英灵镇魂。仪式上神官和巫女要演奏神乐、跳神舞。
不过最重要的活动仍是春季、秋季的例行大祭祀以及8月15日战败日的祭祀,期间天皇即便不参加也会派遣特使献上天皇捐献的贡品。但日本天皇最后一次出现在靖国神社已经是38年前的事了。此前明治天皇曾经参拜11次、大正天皇5次以及昭和天皇54次,现任天皇明仁继位后还没有参拜过。
灵玺薄奉安殿位于本殿之后,是1972年为了纪念靖国神社成立100周年而建,此处盛放着靖国神社最重要的物品——神镜。神道教的神社都有一个神明的物质载体,最典型的是传统的日本三大神器:玉、镜和剑。这面神镜是在明治十年(1877年)制造,由当时出席西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的唯一内战)战死者合祀仪式的明治天皇出资,镜台用了黑檀材料,雕刻着菊花、凤凰和双龙。有趣的是,镜身为德国进口品,1972年前一直存放在本殿中。
虽然靖国神社中供奉着2466532位“英灵”,但却没有任何牌位。所谓的灵位,实际上是存放于灵玺薄奉安殿的花名册——灵玺薄,据说存放数量超过2000册。
实际上,日本任何神社中都不存在牌位,日本人的葬礼都在佛教寺庙举办,牌位也是存放于寺庙中。神道教将死亡视为一种污秽,因此神社虽有庆生仪式以及结婚仪式,但没有葬礼一说。遗体和牌位更是不允许放进神社。
根据不同地方的规定,人死后灵魂需要放置一段时间才能供奉在神社中,一般是1年。2012年来自香港的两位保钓人士自制并焚烧东条英机灵牌一事虽然让众多中国民众大快人心,但是在日本网络上嘲笑调侃两人的无知远远多于愤怒之声。
灵玺簿奉安殿是合祀英灵的核心场所,合祭仪式并不复杂,一律在夜里进行。由神官在灵玺簿上写上“英灵”的姓名、军队所属、阶级以及功勋等,意味着将“人灵”转移到灵玺簿中。接下来将灵玺簿拿到靖国神社的神体——镜子前,让灵玺簿的人名在镜中成像,标志着此时转移到灵玺簿的“人灵”将会在“神体”中转化成“神灵”。
2006年7月13日,靖国神社举办第60届“光祭”节,近三万盏灯笼照亮神社。
这是靖国神社祭拜战殁者的主要活动之一,每年大约有30万人参加。
靖国神社在此时开展活动的背景在于,8月份即将开始的自民党总裁选举和
9月的议会选举使日本社会进 入“ 政 治 季 节 ”。
“臭名昭著”的游就馆
对于一般游客来说,除了参拜以及在庭院中散步外,游就馆也是必行之地。中门鸟居不远处就是中国人眼中“臭名昭著”的游就馆,馆前还有一座2005年落成的外国人纪念碑。此人便是在东京审判上主张被告全员无罪的法官——拉达宾诺德·巴尔。
神社内部发行的《靖国大百科,我们的靖国神社》中解释道:“在远东军事裁判中,仅印度代表法官巴尔一人提出了被告团全体无罪的意见书。为了将他的勇气和热情传诵后世而建立此碑。”
游就馆之名出自荀子“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最初的设计理念就是一个军事博物馆。馆内放置了戊辰战争(1868年,明治天皇击败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中军人的军械,用西南战争中的皇族为了建造医院时没有用完的资金建成。
游就馆早前由意大利人设计,最初是一座意大利古城样式的建筑物,1882年正式开馆。当时曾有一个直截了当的命名提案——武器陈列场,后来由宫内大臣田中光显伯爵基于学者吉雄菊频的原案定下了“游就馆”一名。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后游就馆扩大了规模,展出大量真实的军人武器,包括战争中缴获的清军以及俄军战利品。
100多年来游就馆可谓“命运多舛”:1923年关东大地震将石砖建造的游就馆尽数破坏,此后到昭和天皇即位前都是以临时展馆的方式展出。昭和天皇即位3年后,地方成立了复旧建筑委员会,将游就馆建成了近代东洋式的展馆并于昭和七年(1932年)再次开馆。二战后期,展馆周边的展示厅受到空袭的毁坏,藏书以及幕末以来贵重的绘画被焚烧殆尽。如今看到的游就馆是1986年重开并于2002年改装后的状态。
对于战败国来说,军事博物馆是个奢侈品,所以整个军事博物馆中的军械展品并不多,实物就更少了:主要有零式战机一架、九七式坦克一台、八九式十五厘米加农炮,九六式十五厘米榴弹炮、四一式山炮一门、樱花式自杀飞机一架、回天式人操自杀鱼雷一枚、长门级战列舰小锚一副、150副炮一门等。相比武器,电文和书信的数量占据绝对优势。
游就馆里真正的镇馆之物当属古代的刀剑和铠甲。展出的这些藏品样样算得上日本的国宝级文物,写着名刀的使用者、刀剑铸造者为何许人,都如艺术品般精美。
馆内一共有19个小展示馆,从展馆1的“武人之心”到最后的“靖国神社诸神”,主要展示从幕末维新到二战结束之间的历史。其中“大东亚战争”(太平洋战争)主题陈列了5个展馆,展出军人生前遗照的“靖国神社诸神”也占了4个展馆。一般国家的军事博物馆是展示“硬文化”的场所,游就馆则是展示“软文化”:用武器来点缀靖国史观,实现一种催泪的效果。
展馆中的诸多物品常会刺激到中国人,譬如被东北军秘密处决成为引发“九一八”事变的导火索和借口之一的中村震太郎军服、被虹桥守军击毙引发上海抗战的大山勇夫;又如上海之战中的日军“肉弹三勇士”以及挑起卢沟桥事变的一木清直。此外还有日军在中国战场胜利后高举双手欢呼的照片。
展馆中还经常贴上当年日本国内的报纸来暗示某些观点,比如对卢沟桥事变的解读就引用了当时《东京日日新闻》头版《冯部队在卢沟桥朝我军突然开火》一文,还有一张1937年12月20日《东京朝日新闻》对日军进入南京的报道,题为《和平复苏的南京——欢天喜地迎皇军》。
在展现日本近代战争方面,往往在“大东亚战争”之前以描写日军在战场上的艰辛、英勇为主,对失败一笔带过。比如日苏诺门坎事件,当时日军损失惨重,但游就馆中只说“日俄两军上演了惨烈的肉搏战”。“大东亚战争”后则论调一转,开始渲染一种悲壮的情绪,展现“虽然一再失败,但是日本军人还是在用生命守卫国家”。这时对失败的描写更加具体,反映出日本军人的“集体悲壮”。
此外,“日中战争”和“大东亚战争”在靖国神社中被切分成两个独立的历史阶段,“大东亚战争”展馆中基本上没有中国的影子,主要是日本和美国的对决。这一点也和日本人对于二战的历史观认识不谋而合——即认为二战是输给了美国,和中国没有多大的关系。
争议靖国史观
游就馆像一本空间化的历史教科书,宣扬着靖国神社的“特产”——靖国史观。馆中每天分时段播放三部电影:《我们没有忘记——感谢、祈祷和自豪》(50分钟)、《支那事变前线总攻击》(38分钟)以及《特攻樱花》(28分钟)。
中国人对影片中所展示的靖国史观并不陌生: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后,在欧美列强的威胁下为了守护日本的独立自主而发动了甲午和日俄战争;日本为亚洲带来了安定,但是却遭受中国大陆持续的反日运动,“九一八”事变也是因为中国方面的单方挑衅;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先开枪,日军在遭受枪林弹雨之下被迫开启日中全面战争;日本一直在避免日中战争规模的扩大,但是英美法苏暗地支持中国导致事态恶化;将日本卷入“大东亚”战争是美国的阴谋,日本在长期忍辱负重之下最后作出了开战这一苦涩的决定;战后在东京审判上战胜国为战败的日本扣上侵略国的帽子,爱国军人为了国家大义含冤而死。
为了能让上述“靖国史观”自圆其说,影片充斥着各种断章取义的场景,比如收录了东京审判结束后裁判长韦伯的一句话——“东京审判错了!”韦伯的确说过这句话,但其真正的意思并非认为审判日本的罪行有错,而是具体审判中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当时对广田弘毅(唯一被判处绞刑的文官)是否应该判死刑?是否应该对日本裕仁天皇进行审判?
游就馆在门前塑造巴尔的纪念碑也是一种误读,巴尔博士主张全体被告无罪并非代表其肯定日本的侵略战争以及殖民地支配,只是站在法律家的立场坚持程序正义的原则,反对用“事后法”来处分这些被告人员。
《特攻樱花》介绍了当时特攻战斗机“樱花”——一种可操纵的导弹,长6.06米,机舱极小,载有1200千克烈性炸药。只要一架袭击成功就能摧毁整艘敌舰。影片中采访了因为没有出击而活下来的驾驶员铃木。影片中铃木哽咽地说:“我为什么还活下来了呢?我应该跟着他们一起去啊!”随着铃木在屏幕中的哽咽,观众中也有人拿出手帕来抹眼睛。
不过,战后批判这种“牺牲美学”的人也不在少数。二战亲历过战场的日本兵小泽郁郎在《残酷的现实——虚构的特攻队神话》中指出:“竟然让这么小的孩子乘坐如此破烂的飞机出击,当时的学徒兵不过被军部当成是消耗品罢了。”根据日本财团法人白鸥遗族会的统计,在特攻战中死去的769名士兵中有658人(85%)是飞行预备学员。
“靖国神社诸神”展馆展示了战士生前微笑、忧郁等散发温情的照片,更具悲情色彩。比如励志成为奥运会运动员的年轻人不得不穿上军装、在奔赴战场前最后一次参加棒球比赛,还有战士们寄给家人的书信甚至遗书。最后一个展馆密密麻麻贴满了军人的遗照。记者曾看到两位七八十岁的老奶奶站在照片下,一位突然哭着叫起来:“在这里!他在这里!”另一位扶着她感叹道:“啊,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游就馆出口处呈有供游人留言的册子,里面大多为两种文字——日语和中文。有人怀念起他参战祖父的坚强品格,也有不少人“恍然大悟”感叹自己被骗了。不过也有中肯客观的评价,不仅涉及日本的伤痕也谈到给其他国家带来的痛楚。中文的留言保持清一色的批判论调,大多比较宏观,也有为数不少的谩骂话语。
针对展馆中争议的细节,神社曾经作过修改。2006年10月5日,靖国神社的最高决策机构“靖国神社崇敬者总代会”召开会议,决定修改游就馆展示中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关于日美关系的描述,因为部分内容受到美国官方的批判。
一向支持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右翼时评家冈崎久彦在日本《产经新闻》撰文表示,“应该将游就馆中不成熟的反美史观废弃”。为此,神社方面召集军事史专家进行研讨,最后将名为《罗斯福大战略》的标题改为《罗斯福及美国参战》,削弱了“阴谋迫使日本开战”以及“战争使美国经济复兴”的主旨,引入了罗斯福当时认为“日本侵略美国”的演讲内容。
然而,中韩等亚洲国家提出的批判则没有更改的迹象。当时神社召集军事史专家进行讨论后,总代会方面询问:“是否讨论了中日关系的表述?”神社方面答道:“在中日关系的表述上还没有出现具体的指责。”有学者对此指出,中国政府大都用“强烈谴责靖国史观、谴责日本美化战争”等宏大、概括性的语言来批评靖国游就馆,但没有就具体细节提出抗议。
不过,即使游就馆对细节内容作出改动,仍不会影响靖国史观的中心思想。只要靖国神社祭奠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牺牲者这一本质目的不变,那么中日之间围绕靖国神社以及游就馆的争论将永不停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