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时间:2023-09-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经济学探寻人类幸福和谐的全部经济学理论,就是由此正式开始的。因此,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构成了全部经济理论的基础或前提。同时,经济学一直被认为是仅依赖真实经济数据的非实验性科学,这也构成了经济学进一步科学化的关键障碍。卡尼曼用认知心理学方法研究人类的判断和选择行为,发现了人们选择行为的不确定性,对经济学中期望效用理论提出了修正。

第二节 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经济学以人类幸福和谐为终极目标。我们自然要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经济学有什么样的逻辑起点、思维方式和技术工具?

一、理性假设

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指的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或者根本假设。所以,经济学探寻人类幸福和谐的全部经济学理论,就是由此正式开始的。

“假设”的英文词为“hypothesis”,原意为“前提”。因此,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构成了全部经济理论的基础或前提。没有前提就没有结论,没有前提的争论毫无意义,没有基础的理论犹如空中楼阁。

1.理性人的由来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是关于人的科学,是关于人为了实现其幸福和谐而从事的选择行为与交换行为的科学。行为有其动机,动机是人性的核心,因此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就是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经济学关于人性的假设,经历了从“自利人”到“经济人”再到“理性人”这样的几次历史变迁。

“自利人”,或者准确地讲应该是“自利动机”,是由斯密提出来的,指的是决定人们行为的利己心或者利己动机,其英语词是“self-love”、“self-interest”或“one’s own interest”。“self-love”在《国富论》里出现了2处,在《道德情操论》里出现了31处;“self-interest”在《国富论》里仅出现了1处,在《道德情操论》里出现了10处;“one’s own interest”在《国富论》里出现了35处,在《道德情操论》里出现了8处。[141][142]

西尼尔定量地确立了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公理,穆勒(John Stuart Mill)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经济人假设,帕累托将“经济人”这个专有名词引入到了经济学之中。“经济人”,又称作“经济人假设”,其希腊语是“homo oeconomicus”,英语是“economic man”,指的是人的思考和行为都是工具理性的,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是物质性补偿的最大化。[143]

历史发展到今天,经济学关于人性的假设又回归到了斯密的“理性人”。斯密在提出“自利动机”的同时,也提出了“理性人”,其英语词是“rational creatures/beings”。这个词,在《国富论》里出现了2处,在《道德情操论》里出现了7处。“理性人”,也称作“理性人假设”、“理性假设”、“理性行为”。

2.理性人的含义

在确定的条件下,“理性人”有两层含义:一是内在一致,二是自我利益。

以内在一致界定理性人的思想源于埃奇沃思。埃奇沃思认为理性人存在一个自己的良序偏好,在给定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偏好,并且最大化自己偏好的选择行为没有不一致的表现。这个含义指的是,理性人的偏好有这样三个性质:良好品(goods)而非厌恶品(bads)的偏好;偏好具有完备性;偏好具有传递性。这些内容将会在第三章“作为消费者的个人选择”里详细介绍。

以自我利益界定理性人的思想源于斯密。人们通常认为斯密将人看成是在不懈地追求他们各自的私利。事实上,经济思想史里的这种观点是值得怀疑的。[144]斯密坚信经济交换等领域中人类行为的动机是利己心。但是,斯密同时也深信,在人类的一般行为中,其他动机也是非常重要的。

理性人的自我利益是其内在一致的一个特例。比如,如果人们追求自我利益,其行为将是内在一致的,这也是给定约束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函数(比如效用函数)极大化所必需的。另一方面,人们行为的内在一致并不必然要求最大化狭义的自我利益,因为人们可能追求某种道德价值、社会责任或政治目标。

事实上,理性人的自我利益是在一定社会的制度或规范下实现的。文化、传统属于制度的范畴,并且是人们自我治理长期实践的结果。反文化、反传统的行为会使行为者遭受损失。市场制度是人们生活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制度。市场交易是互惠互利的,能够和谐地实现作为理性人的交易双方的自我利益。

因此,理性人与自私人不同。理性人可能是利己的,也可能是利他的。正如贝克尔指出的:家庭成员之间通常具有利他行为,因为利他行为可以提高自我生存的机会。[145]家庭之外也可能出现利他行为,因为人既有物质的需要也有非物质的社会承认和荣誉等精神的需要。家庭之外的利他行为,如慈善性捐款、义务服务等,可以满足人们对于精神方面的需要。

进一步讲,回归到斯密对于人类幸福的定义,如果将狭义上的自我利益扩大到追求不断增长的全部“五个层次”需要的满足,或者将利他视作手段,利己视作目的,则理性人的自我利益就与内在一致完全一致而无特例一说。

3.理性人的实验证明

对“理性人”这个经济学假设的怀疑、否定始终存在,如小农非理性、有限理性等。同时,经济学一直被认为是仅依赖真实经济数据的非实验性科学,这也构成了经济学进一步科学化的关键障碍。[146]当然,经济学家一直进行着对“理性人”的否定之否定,也一直努力着使经济学进一步科学化。

主流经济学没有否定过非理性行为的存在[147],只是认为非理性行为不常规而且依据目前的科学手段难以分析,因而侧重于理性行为假定下的经济学分析。从上一个问题中我们已经知道,经济学如此假设,一具有抓主要矛盾的哲学基础,二满足罗宾逊夫人关于经济学假设合理性的两条标准,三符合经济学假设的方法,而且,幸运的是,基于理性行为假设的经济学理论实际上能够解释绝大多数人类的经济行为。

进一步讲,经济学研究实现人类幸福和谐这个终极目标,必然涉及心理因素。罗宾斯(Lionel C.Robbins)指出,如果想成为经济学家,想充分解释经济学必然包含的内容,就必须把心理因素包括在内。直到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1934— )才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经济学融合到一起,架设起了心理学和经济学研究之间的桥梁,为经济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学基础,他也因此获得了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前面讲的是确定条件下理性人的含义。卡尼曼用认知心理学方法研究人类的判断和选择行为,发现了人们选择行为的不确定性,对经济学中期望效用理论提出了修正。基于实验,卡尼曼发现,人们面临获益时,其行为是风险规避的;面临损失时,其行为则是风险偏好的。这就有效地解释了许多以前无法解释的行为,弥补了主流经济学理性假设仅仅是确定性情况下的不足。

弗农·史密斯(Vernon L.Smith,1927— )开创了实验经济学的新领域,与卡尼曼同时获得了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20世纪50年代中期,史密斯做了这样的实验:将学生分成两部分,一半学生是购买者,另一半学生是销售者,允许每个学生对同一种产品出价,最终确定产品的价格。结果,学生得出与竞争条件下标准模型相似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更重要的是,史密斯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他把实验中的购买者和销售者人数减少到很少时,产品的最终价格与存在大量的买者和卖者时得到的竞争价格几乎相同。这个实验发现,证实了斯蒂格勒(George Joseph Stigler)等其他芝加哥学派成员的早期工作:即使只有少数几个大企业,竞争仍然会很激烈,世界似乎是完全竞争的。[148]同时,由于本企业的工会与跨行业工会的作用[149],尤其仅就目前网络的功能、速度和信息量来看,市场似乎也是完全信息的。

二、经济模型

简·丁伯根(Jan Tinbergen,1903—1994年)被誉为经济计量模型之父,他把统计应用于动态经济理论,最早建立了经济周期模型,被誉为计量经济学奠基人的拉格纳·弗里希(Ragnar Frisch,1895—1973年)则建立了分析经济进步的动态模型,两人因此获得了1969年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劳伦斯·克莱因(Lawrence R.Klein,1920— )致力于数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他根据现实经济中的实有数据进行的经验性估计,建立起了经济体制的数学模型,因此获得了198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凯恩斯说过:“经济学是一门按照模型进行思维的科学。”[150]他回答了这样几个问题: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经济模型;运用经济模型思维是科学的;经济学是一门科学。

1.经济模型是科学方法

科学是系统知识的有组织的积累,其目的是解释或预测。通过解释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它如何发生、为什么发生等等这种对于事件、现象、关系和原因的解释,能够提高我们有条件的预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和自然史曾一度研究因果关系:是什么引起太阳升起?一场战役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亚当·斯密以《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开创的经济学,探究的是国民幸福及其财富手段的因果关系。休谟(David Hume)倡导的因果关系就是事件之间的关系,导致了知识增长的一种全新方式,科学变成了“解释”,解释则变得依赖于模型,假设解释结论,理论或模型则解释现象。[151]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1915—2009年)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的全部领域,他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因此获得了197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自然科学是解释自然现象的,旨在把握自然规律,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就应该依据经济假设,把握经济规律,解释经济现象,保证经济的良好运行,实现人类的幸福和谐。[152]

在科学发展史上,模型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人类对于大自然运动规律的认识很多是通过模型来表达的。著名的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电压定律,乃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都是通过模型表达的。

运用经济理论解释经济现象时,不仅需要进行因果关系分析,还需要进行定量分析。为了进行定量分析,不仅需要依赖模型,还需要构建并运用经济数学模型。以失业问题为例,经济学运用模型解释、解决失业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从问题开始的,比如,“是什么导致失业率上升?”这一问题也可表达为“如何解释失业率的变化?”以及“如何定量地控制失业率水平?”面对这样的因果关系问题,经济学家都会专业地把不同的经济假设结合在一起,建立一个就业(失业)模型。对该模型进行分析时会指出,如果假设是正确的,失业率则依赖于或相关于某些经济变量,比如可表达为“失业率依赖于国内私人总投资支出、实际货币供给”等等。依据就业(失业)模型,就可以分析失业率的影响因素与失业率的变化规律,最终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或政策使失业率达到自然失业率水平。显然,一个人关于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识越丰富,理解得越深刻,他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也就越强。

综上分析,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与经济理论、经济规律、经济模型之间是等价的。经济理论是科学,经济模型是一种科学方法。

如今称作经济模型的是指经济数学模型。综合上述分析可知,经济模型、经济数学模型,实际上,就是经济现象因果关系的数学形式化。

2.经济模型的主要形式

从经济学的发展来看,表述经济理论或者经济现象因果关系的方式不止数学模型一种,实际上总共有以下三种:

(1)叙述法。这是经济学最初普遍采用的基本形式。虽然偶然也用点简单的数字来说明,但主要用的还是文字、概念的分析、推理。随着经济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各种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难以仅靠文字说明或推理来表达清楚。特别是经济学中所要总结的经济理论或经济预测,往往要求得出现实经济运行过程或经济现象中各种变量的因果关系和数量关系,因而这种分析方法便显得不足。

(2)图表法。经济学家在经济学的普及过程中和阐述一些经济学基本原理时,多采用图表工具作为辅助手段,以便使经济学原理形象化、通俗化,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3)模型法。自从19世纪以后,这种分析工具已普遍出现。特别是数学的发展为经济学家提供了方便。大量的数学符号和算式推导,使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的表述更为简洁、清晰。不可否认,数理分析的方法要比纯文字的说明、推理更方便,更精确,有时也更能说服人。正如马歇尔指出的:“……数学训练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使各种关系的表达和经济学的推理变得更加简捷、严谨和清晰。”[153]

依据方程式的类型,经济模型可以区分为如下的三类:

①定义方程式:即在两个具有完全相同含义的不同表达式之间建立恒等式。比如,利润(π)被定义为总收入(TR)与总成本(TC)之差,即π≡TR-TC。

②行为方程式:它表达了某一变量随其他变量而相应变化的情况。其中的行为,可能属于人类行为,比如收入变化时总消费模式的变化;也可能不属于人类行为,如厂商的总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等。

③均衡方程式:模型中包含了均衡概念,比如AS-AD模型。

依据是否向模型中并入数据,经济模型可以区分为以下两类:

①理论模型。在一个具有特定目的的模型中没有并入数据的模型。我们教材中的经济模型基本上都是理论模型。

②经验模型。在一个具有特定目的的模型中并入了数据的模型。经验模型又分为计量经济模型、最优化模型和模拟模型。

计量经济模型是随机分析模型,运用允许有一定误差的概率来估计关系和参数;计量经济模型也是实证分析模型,运用实际现象本身产生的数据,对各种关系和参数进行估计。

最优化模型是规范分析模型,根据一组特定的目标或“希望的”目标函数给出答案,如线性规划模型、边际分析模型。

模拟模型按其模拟现实的目的讲是实证分析模型,但因为它们本质上是人为的构建,不是来自所观察的现象,因而不同于计量经济模型。最优化模型和模拟模型的典型含义是,无需统计假设检验,在无法直接观察所研究的现象时,常常是最有效的。

应该注意,各种模型并不相互排斥。例如,计量经济模型有时提供关系值的估计,估计的关系值又反过来用于数学模拟。[154]

3.经济模型的构建步骤

我们见到的地图就是一种模型。模型是现实的抽象。现实也只有被抽象以后,才能够被人们所认识,所研究,所利用。试想:1∶1的地图有用吗?[155]答案是否定的:没用!

不过,不同的地图用途却也不同。最为明显的是军用地图与民用地图的区别。因为人们关于地图用途的不同,对同一地区所描绘的地图就不同,是以所关心的不同的地理特征对同一地区的现实进行抽象的结果。我们离很远就能辨别出男女,认出某位熟人,根据的也是他们的不同特征。

(1)假设的作用、标准与方法。

科学方法是假设解释结论,模型解释现象。假设不合理,前提不成立,结论就不能成立,模型也无法解释现象。因此,假设的作用、标准与方法应做首先而特别的学习。

①假设的哲学。要认识复杂而多变的现实经济现象,就必须抓住其本质,把握其特征,就必须舍弃掉无关的或次要的因素。假设的力量就在于能够省略与研究无关的细节,使得经济学家能够把重点放在他们要弄清楚的现实经济现象的基本特征上。这种认识,显然是有哲学基础的,即抓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哲学思想。

②假设的作用。首先,现实经济现象错综复杂,只就经济现象的基本因素或者最本质的因素及其相互联系进行研究,经济理论才能说明经济现象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因素之间重要的因果关系。比如,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但通过分析可知,价格是其主要的特征因素,就可以构建出需求关于价格的经济模型或需求函数。其次,由于假设的不同,同一现象可能有不同的结论或形成不同的理论。比如,基于价格自由伸缩的长期分析,形成了新古典宏观经济理论;基于价格粘性的短期分析,形成了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第三,任何时候,人的认识总是有局限性,不可能在进行理论分析时就知道未来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因此必须假设“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

③假设的依据。一来自对构建模型目的的认识,二来自对问题的内在规律的把握,三来自对数据的分析。

④假设的标准。科学方法是假设解释结论。假设不合理,结论就不可能成立,模型也不可能解释现象。因此,进行经济学假设时,应该遵循罗宾逊夫人(Joan Robinson)提出的判断经济学假设合理性的两条标准,一是易处理性,二是现实性。[156]复旦大学苏步青教授也讲过:“数学永远是现实的抽象。”此外,经济学假设还有一种形式上的标准,即“在……条件下,……”

⑤假设的方法。博尔丁把假设的方法描述为“顺序减少信息”的过程。就是说,依据现实经济现象的主要特征或我们关心的变量,通过构建经济模型,把大的、复杂的经济问题分解为小的、逐一加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先从简单情况开始,逐步加入复杂因素,通过考察加入因素产生的影响,逐渐地达到对现实经济现象更根本、更具体的认识。

(2)经济模型的构建过程。

198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特里夫·哈维默(Trygve Haavelmo,1911—1999年),建立了现代经济计量学的基础性指导原则,指出:经济计量学可用来估算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检验经济理论时,要具备经济理论、检验方法以及用于检验理论的实际数据这三项条件。

经济模型的构建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步骤:

①模型准备。建立经济模型之前,应尽可能详细地了解研究对象的实际背景。明确建立经济模型的目的,建立模型的数学方法,尤其要努力弄清楚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搜集必要的信息或数据,查阅有关技术资料或作一些相关的实地考察。

②模型定义。就是要定义所观察到的实际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或者是对于变量的界定。比如,某种特定的经济行为为什么发生,是如何发生的?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决策者的行为如何调整,这些调整会产生什么影响?其中,变量,包括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存量和流量。内生变量是一种理论内所要解释的变量;外生变量是一种理论内影响其他变量,但本身由该理论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变量。存量表示某一时点上的经济变量,如家庭的存款量、企业的资本量等;流量表示某一时期的经济变量,如家庭的收入量、企业的投资量等。可以这样直观地理解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数学模型里或函数曲线图中出现的影响因变量的变量即为内生变量,数学模型里或函数曲线图中没有出现的影响因变量的变量即为外生变量。

③模型假设。由于任何经济现象都是由许多复杂的因素和变量决定的,这些因素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有时还很难弄清楚。如果把这些因素全部都反映到模型之中,模型往往特别复杂,很难建立,即使建立了也难在数学上求解。因此,在建立模型时,应该根据实际问题的主要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的诸多因素作必要的、合理的简化假设。只有舍弃掉大量无关要紧的、非本质的、外在的因素和信息,才能发现经济现象本质的、内在的、主要的东西。

④模型构成。就是利用实际问题的主要特性和相适应的数学工具,用某种数学结构来描述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对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尝试性或试验性解释。比如,厂商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确定其产量;商品的需求量与商品的价格负相关等,都是经济学家提出的重要模型。

⑤模型求解。依据模型对现实作出解释或预测。比如,根据供求定理,人们可以预测,如果未来下大雪,蔬菜价格将会上升;政府在通过立法对农产品实行价格支持的同时,将不得不处理食品剩余问题。就是说,模型解释了为什么这些影响会在过去发生,并且可以预测将来在同样环境下会再次出现。

⑥模型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放弃、修改或接受模型。经济模型的有效性和有用性取决于它是否能够成功地解释和预测它旨在解释和预测的经济现象。根据这一检验标准,可能有部分经济模型被接受,部分被放弃,还有部分经济模型需要经过修改或进一步完善。检验和完善经济模型的过程对于经济学发展成一门科学至关重要。

三、分析工具

明确了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即基本假设之后,在进入经济学理论或经济模型的主要内容之前,还必须首先掌握经济学的分析工具。

1.边际分析与均衡分析

(1)边际与边际分析。

经济学中,“边际”是指一个微小的增量带来的变化。比如“边际效用”指的是,在现有财富的条件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物品和服务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量,或者说,增加最后一个单位物品和服务的消费所带来的效用的增加量。

边际分析就是运用“边际”的概念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它构成了整个经济学大厦的重要基础[157],是经济学教学中要重点介绍并重点运用的方法,此处不再多讲。不过,此处需要说明无差异分析、最优化分析与边际分析之间的关系。

无差异分析与边际分析是殊途同归的。希克斯(John Richard Hicks)指出:马歇尔运用边际分析,描绘出了现有财富条件下消费一种产品的总效用曲线;在马歇尔的基础上,帕累托把一种产品的效用曲线推广到两种产品的效用曲线,并运用经验数据和刻度的方法描绘出了无差异曲线,形成了无差异分析方法;希克斯则从理论上推导出了两产品的效用曲线——无差异曲线。[158]两种产品足以表达全部产品。[159]无差异分析与边际分析的这种殊途同归关系,也说明序数效用下的无差异曲线并没有脱离人类行为的心理学基础。

进一步讲,国内把“无差异曲线”称作“等效用曲线”的情况比较多。其实,无差异曲线是由埃奇沃思发明的。他是通过心理学和物理学的类比,推导出了等效用点的轨迹并最先将其命名为无差异曲线。[160]帕累托借用了埃奇沃思的概念,指出:无差异曲线实际上是等高线,即等效用曲线,表明不同的消费品组合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无差异的或是相等的。[161]

边际分析与最优化分析的联系极为密切。[162]最优化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每个经济主体在一定约束下,通过现有财富的最优配置和利用,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目标。边际分析,用数学语言来表述,指的是关于“因变量对其自变量的导数”[163]。可见,边际分析与最优化方法是等价的。经济学中的边际值,等同于因变量关于自变量的变化率。边际值为正,表明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增加而增加;边际值为负,说明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增加而减少;边际值为零,说明因变量达到了极大值或极小值。这种求极值的方法,正是最优化方法。

(2)均衡与均衡分析。

“均衡”是物理学上的概念,1769年由斯图亚特(James Steuart)引入经济学之中。“均衡”可以有如下两个方面的理解:

第一种是最初级的理解,均衡表示事物处于静止状态时存在的力量平衡或者力量相等,比如,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均衡指的是供给与需求两种力量之间的平衡;也可以表示事物没有内生变化倾向的一个点即变动的净趋向为零的状态,比如,供给与需求可能出现的一个个静止或稳定的状态,或者每一个新的位置上的一种新的平衡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均衡的概念,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均衡所决定的经济量为实际量。比如,产品市场的供求均衡决定的是产品的实际价格与实际产量,劳动市场的供求均衡决定的是劳动的实际工资与实际交易量,资本市场的供求均衡决定的是资本的实际利率与实际交易量,等等。

第二种是比较高级的理解,均衡表示特定经济过程趋向的结果,或者,动态地观察,均衡表现为经济现象的均衡路径,是两个均衡状态之间的变化过程,其中包含了预期的概念。比如,供给与需求从一个均衡状态(位置)变化到另一个新的均衡状态(位置)的过程。这种思想的先驱者是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和哈耶克。[164]

均衡分析,就是运用“均衡”这个概念分析经济现象的方法。由于均衡概念有静态的含义和动态的含义两种,因此均衡分析也分为两种:均衡静态分析和均衡动态分析。均衡静态分析一般简称静态分析,均衡动态分析一般简称动态分析。

(均衡)静态分析,一般是在假定外在因素已知或既定条件下,考察内在因素达到均衡状态的条件和在均衡状态下的情况。现实中,外界条件不断变化,均衡可能转瞬即逝,也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也可能永远无法达到。不过,在(均衡)静态分析中,我们只假设并考察达到均衡的情况。静态分析下的经济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各个经济决策者,或者是消费者或者是生产者等等,所作出的决策正好相容,并且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不会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或不再改变各自的经济行为。例如,生产者选择理论中,生产者均衡就是指,生产者有效配置自己现有的财富,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对生产要素产生了需求;在要素市场上,作为要素所有者的家庭,根据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供给生产要素,要素市场达到均衡。就是说,在目前要素价格条件下,买方和卖方的决策是相容的,即买方愿意购买的数量恰好等于卖方愿意销售的数量,买方和卖方都认为如果改变这个数量就会给自己带来损失。因此,在外界条件(比如技术条件等等)改变之前或者既定时,买卖双方达成交易的要素价格和数量就静止下来,达到均衡。此时,生产者获得了利润,要素所有者按照自己的贡献分配获得了相应数量的财富(收入)。

(均衡)动态分析,一般是假设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后,经济活动从原来的均衡状态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所需的时间、经过的路径等等。比如,用箭头表示的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变化的过程等。现实经济中,在受到外界干扰时,有的经济活动偏离原来的均衡状态后,会迅速收敛,重新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有的需要相当漫长的调整;还有的可能再也无法达到新的均衡状态,而或者是呈周期性上下波动,或者是向外发散以至于越来越背离均衡点,比如“蛛网模型”。

2.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边际分析和均衡分析,可以说明个人追求财富最大化以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或幸福最大化。但是,就各阶层通过交换获得的财富分配而言,人们可能会提出如下两类问题:

第一,财富分配差距在各阶层之间的分布情况是什么样的?纵向或横向比较,造成财富分配差距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第二,财富分配差距在各阶层之间的如此分布是否合理?哪些阶层的财富分布过多,哪些过少?哪些阶层之间的差距过大?哪些阶层之间的差距过小?

以上两类问题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第一类问题代表的是实证分析;第二类问题代表的是规范分析。

(1)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旨在回答经济社会现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旨在探寻经济社会现象的内在规律或机理。

就财富分配差距问题而言,如果就某个国家或地区的财富分配差距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则可能的程序是,在收集相关实际资料的基础上,用洛伦兹曲线描述或者用基尼系数描述出该国家或地区的财富分配差距的实际分布情况;就该国家或地区的财富分配差距进行纵向比较,或者与可比的国家或地区的财富分配差距进行横向比较;分析造成财富分配差距变化的纵向因素或横向因素,指出调整财富分配差距的方向等。

实证分析包含理论实证和经验实证这样两个互相联系的阶段。联系到财富分配差距问题,通常的程序是:首先,对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概括出一些基本假设。比如,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理出可能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学假设的标准,把不易于处理的或者次要的因素假设掉,形成主要的影响财富分配差距的基本因素假设以及影响财富分配差距的因素与财富分配差距之间的技术经济关系假设等。其次,依据相关理论,进行逻辑推导,得出相应结论,形成基本假说。这两个步骤属于理论实证阶段。

经验实证,是运用实际数据,对上述理论实证阶段得到的假说进行检验的过程。如果经验实证对理论假说作出了肯定的回答,比如证实某些假设的因素与财富分配差距的形成关系成立,则可以把理论假说当作正确的结论来加以运用。如果经验实证对理论假说作出了否定的回答,则需要修正或重新进行理论实证。

经验实证对理论假说只能证伪而不能证实的问题是存在的。但是,这并不影响经验实证的应用,因为只要经验实证证伪了,推翻理论假说就是了;若不能证伪,人们就可暂且把理论假说当作正确的结论来尝试着利用。

(2)规范分析。

关于财富分配问题,仅仅弄清楚财富分配差距在各阶层之间的分布情况,仅仅弄清楚造成财富分配差距变化的因素是哪些,显然是不够的。因为人们自然会问:什么样的财富分布是合理的?以什么样的标准能够为进一步的财富分配调整指明方向?哪些阶层的财富分配过多或过少?哪些阶层之间的差距过大或过小,调大或调小多少才是公平合理的?这就要涉及价值判断的规范分析。

规范分析旨在回答经济社会现象“应该是什么”,涉及价值判断的标准。就社会财富的分配差距而言,不仅包括不同人群或阶层之间分配的人际分配,也包括区域之间分配的区际分配,而且包括父父子子、子子孙孙之间分配的代际分配。

就判断社会财富分配差距的标准而言,一般有效率标准和公平标准。我国多强调公平,对应地有人际公平、区际公平和代际公平。可持续发展源于技术进步、制度变迁、人力资本素质的提高等[165],这些变化随时间推移而发生,从而,侧重于时间维度[166]并强调代际公平。[167]西方多强调效率。[168]实际上,效率与公平是有机统一的,实现效率标准与公平标准有机统一的标准是帕累托最优标准。[169]

(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不可偏废。

经济学是用模型思维的一门科学。经济模型就是经济现象因果关系的抽象。因果关系分析是一种科学方法。但是,我们不是为了分析因果关系而分析因果关系,分析因果关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寻求解决经济现象存在问题的对策。其中,分析因果关系,构建模型,制定对策,都是实证分析,但是经济现象是否存在问题就是规范分析的问题了。

因此,就经济学的科学思维方式而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是不可偏废的。比如,对某个国家或地区的财富分配差距进行实证分析,目的是为了提出实现财富分配差距合理化的建议。因此,必然涉及合理的财富分配差距的判断标准,这也就必然涉及规范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