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微观分析基础
西方经济学是以个体理性人为基础的。个人可表现为不同和身份,即:作为消费者的个人、作为生产者的个人、作为要素提供者的个人和作为政治家的个人。本篇旨在研究,作为微观个体的消费者个人和生产者个人,为了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如何对自己的现有财富进行有效配置。消费者个人和生产者个人的财富是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的(第三篇和第四篇的内容)。“现有财富”指的是本篇中假设消费者个人和生产者个人已经拥有的既定财富;“利益最大化”对于消费者个人而言,指的是效用最大化或幸福最大化,对于生产者个人而言,指的是利润最大化。
本篇由相互联系的第三章和第四章两章构成。消费者个人是通过购买、消费数量qi的相应产品来实现的效用或幸福最大化,该相应产品的数量qi需要由生产者个人投入相应的生产要素来生产。因此,第三章是关于作为消费者的个人选择,即,作为个人的消费者,以追求效用或幸福最大化为目标,根据自己的现有财富,对于各种产品有其自己的需求规律。我们旨在据此推导出消费者个人的产品需求曲线:消费者个人可能消费的相应产品的市场价格pi与相应产品的数量qi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第四章是关于作为生产者的个人选择,即,作为个人的生产者,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根据自己的现有财富,为了生产、供给消费者个人需要的数量qi的相应产品,而对于各种要素有其自己的需求规律。我们旨在据此推导出生产者个人的要素需求曲线:为供给数量qi的相应产品,生产者个人可能投入的相应要素的市场价格wi与相应要素的数量xi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本篇与第二章不同。首先,第二章里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是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是把一个个家庭与一家家厂商概括为“买方”与“卖方”并作为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的主体,本篇中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是关于“作为消费者的个人”与“作为生产者的个人”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而市场需求曲线是由个人需求曲线推导的。其次,由于第二章只是概要介绍市场机制,因此市场需求及其曲线和市场供给及其曲线,是通过定义、个例或运用联系实际的观察法描绘出来的,只是“知其然”;本篇的个人需求曲线,依据的是第一章所讲的理性人假设、效用理论、生产理论、边际分析与均衡分析推导出来的,是一种关于个人需求曲线的理论推导,在于“知其所以然”,以此为整个经济学大厦奠定个人主义基础,体现亚当·斯密体系中“看不见的手”这样的内驱力机制。由此可见,本篇才是经济学的正式起点,介绍的是基于个体理性假设进行理论推导的科学方法。
此外,本篇以消费者个人的偏好为开端,依据希克斯的方法推导无差异曲线并推广到等产量曲线的推导,实现边际分析与无差异分析的有机统一,为无差异分析奠定重要的心理学基础,重新建立了被帕累托割裂了的经济学与心理学之间的逻辑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