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商业管理创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正在推动着全球经济的变革。我国跨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将知识经济作为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战略重心,实现全面深刻的模式转变。相应地,也必须将知识经济作为商品流通产业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重心,实现商业经营管理的全面创新。本文就此作一浅析。
一、知识经济及其特征
知识经济作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经济,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充分利用高新科学技术成果,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存储和使用基础上的新型经济。知识经济中所讲的知识主要是指高技术知识和科学管理知识。高技术知识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其中最主要的是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即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纤卫星通信技术的知识。因而可以说,没有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为基础,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知识经济。由于知识这种资源具有无限创造性和更新快捷性,使知识再不是经济发展的“外在变量”,而成为经济发展内在的核心因素,推动世界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全面深刻的变革。从而,使人类历史进入第三次文明,即人类社会发展从长达5000年的农业文明和历经约300年工业文明步入知识文明。知识经济将成为新世纪经济社会的主旋律。这就是说人类社会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具有下列重要特征:
(一)产业结构和产品制造模式由过去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为主,是知识经济——知识革命的首要特征
知识的生产、传播、运用和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知识对商品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超过其他传统的生产要素。发达国家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点。例如,近三年美国的经济增长中,有27%来自高新技术产业,而传统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只占14%,汽车业只占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下同)成员国的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据估计,经合组织主要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0%以上现在已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有些技术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例已高达80%~90%以上。高技术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产品价值中知识创造价值的比重最大。由于产品的知识含量增大,使产品的附加值也大大提高。
(二)知识经济条件下投资方向由以前的有形资产为主转向无形资产为主
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着决定性作用。投资正在流向高技术商品和服务,特别是流向信息和通信技术方面。除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是有形资产投资中发展最快的项目之外,在研究与开发、劳动力培训、计算机软件和专门技术等方面的无形资产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投资对象。例如,据估算,经合组织国家投入到研究与发展的费用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教育经费占经合组织成员国政府支出的比重平均达12%,职业培训的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高达2.5%;计算机软件的购置费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每年以12%的速度递增,现已超过硬件的销售额。为改进产品的支出同时也促进了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业,如工程研究与广告业的发展。一些先进企业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比例已变为1∶2甚至1∶3,美国许多高技术企业的无形资产已超过总资产的60%。1996年美国仅在信息产业的投资就达2500亿美元,超过日本和欧洲的总和。
(三)经济竞争,其中包含且主要通过市场竞争,由有形竞争为主转向无形竞争为主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经济竞争的基础和内容,不仅在于有形的物质条件和经济实力,而且更集中于无形的精神产品和技术力量。产品中蕴涵的知识量成为竞争的重要基础和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市场竞争,实际上不仅是产品数量多少、质量好坏、成本费用高低的竞争,而且是产品和项目研究与开发、企业管理、营销管理、智力开发与运用、经营谋略与技巧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知识和技术优劣的竞争。因此,知识科技先导型企业成为市场经济活动中最有活力的经济组织形式,知识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经济。这也正是近几年来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蓬勃发展、高新科技企业欣欣向荣和呈现出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四)知识经济具有可持续性,是又一个重要特征
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的生活体系是一种多利用、少排放的新型生活体系,知识经济是一种资源节约、投入产出比比较高的新型经济。经济与技术知识紧密结合和联动,既能形成资源的节约、再生和可持续性,又能形成自然环境生态的合理平衡和可持续性,并能保证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性发展。这也就是说,知识经济将不断降低对资源的依赖与浪费,改良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知识经济可为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优化地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五)教育和科学技术备受推崇,对科技人才的依赖性增强了
实践证明:技术熟练的劳动力在经合组织成员国最为抢手。无论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知识性工作在迅速增加,从而普遍需要文化知识水平高、技术熟练程度高的工作人员。由于知识投入可以提高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能力,并将这种生产能力转化为新工艺和新产品;科技投入不仅使生产能力得以迅速提高,而且使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大大增加,科学技术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第一生产力。所以,知识大亨成为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教育家、科学家和其他具有专业技术的高级知识分子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与爱戴,培养高科技人才、争夺科技人才成为世界潮流——他们是未来希望之所在。
显然,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以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为表现形式的信息经济,将使国民经济体系在产品、服务、生产、流通、交易等概念和运作上面临深刻变革,从而,引发全社会的“经济革命”。我们应当热忱欢迎这个革命,积极投身于这个革命。
二、知识经济在流通领域发展的现状
知识经济引发的革命对流通领域发生了重要影响,正在改变所有商家的行为。首先,网络贸易在全球加速发展。据国际电信联盟统计显示,全球网络贸易的营业额,1997年达500亿美元,预计到2001年,这个数字将超过3000亿美元。另据国际数据服务公司提供的报告,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电子贸易额将由1997年的100亿美元增至2001年的2200亿美元,届时(2001年)商品往来将占互联网网上活动的79%(即4/5)。电子商务实现了通过电子手段完成整个贸易活动的全过程,既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实现交易的机会,又能降低商品生产的风险和实现交易的费用,做到利用信息来消除时间、空间的差异和资源的浪费,为整个交易过程带来时间和资源的节约,并提高了商业活动的生产效率。其次,知识经济使商业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如在世纪之交,美国、日本正在兴起一次新的管理革命,其核心是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于管理工作,这与世界第一次管理革命(以科学管理取代经验管理)是完全不同的。信息技术介入商品流通的每个环节,由此实现了对传统商业管理的根本性变革。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零售企业的单品管理具有可能,并在实现单人管理。零售商利用数据库、数据采掘等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建立平行的资料库对顾客的购物习惯等消费信息实行单人管理,等等。再次,知识经济使信息管理员以信息主管的身份进入企业的决策层。并且信息网络的发展为小企业提供了与大企业相抗衡的技术。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正在孕育着一场商业大变革。
但是,在我国,目前商品流通领域知识技术含量很低,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商品流通领域的知识含量,而且也大大低于国内许多产业的知识含量。同时,商业管理还很落后。如现有零售企业应用计算机管理还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许多中、小城市还没有使用电子计算机,即使有也很少;并且许多零售企业应用计算机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只停留在简单的电子记账水平,尚未渗透到商业管理中去,也就尚未根本改变传统的商业管理模式,即没有涉及决策层、管理层的流通机制和管理制度,特别是为数众多的小型商业企业,仍处在手工操作的传统管理阶段,对提高经营管理的知识技术含量缺乏热情。
目前,在我国商品流通领域,制约知识经济发展的原因何在呢?据原内贸部科技局研究材料显示,其主要因素如下:一是商业缺乏依靠科技进步求生存的内在动力,科技成果难于进入企业;二是商业现代化的资金投入不足,不能形成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如电子商务等商业自动化工程、商业连锁经营,就因资金投入不足而难以启动,或不能上规模;三是商业人员素质较低,企业领导成员对信息的接收、传输、检索、运用不重视,于是知识经济生存的内部环境难以形成和完善。
就陕西省而言,无论批发业、零售业、仓储业以及旅游服务业,各类流通企业,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其科技状况与其他行业和外省区相比显得十分落后。(1)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偏低,企业为员工教育培训的投入甚少。(2)对人力资源不仅开发不足,而且管理不善,流失、浪费严重。(3)许多企业基本上没有开展科技活动,有科技活动的单位经费投入严重短缺。(4)已经开发利用的科技成果层次偏低,如西安民生百货集团、开元购物商城、秋林公司、海星超市、友谊超市等少数商家,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很小,尚限于简单的电子收银、电子记账或部分的商品配送联络,而没有渗透到商业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中。(5)绝大多数流通企业商业科技的基础研究还没有开展,采购管理、销售管理、仓储管理、财务管理等仍停留于传统模式和低水平的经验管理。(6)所经营和提供的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各种服务),普遍科技含量低,文化附加值少,因而难以适应国人日益提高的消费需要,在国际市场上也往往竞争乏力。
三、积极组织商业管理创新
流通是生产与再生产的前提和先导,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实践充分证明:陕西经济发展必须以商贸(含旅游)为先导,大力建设现代流通产业。
陕西省同全国一样,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必须使商品流通产业向知识经济转移,实行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发展现代流通产业。这是新时代的呼唤,是陕西经济振兴的要求,也是商业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其中关键在积极组织商业管理创新。为此,务必抓紧下列几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
(一)转变管理思想,充分认识知识的力量和信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观念的变革是我国当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既然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使用之基础上的经济,商业活动直接经受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影响与挑战,商品流通领域要提高知识技术含量,向知识经济转移,首先必须转变商业经营管理思想,转变管理目标。为此,要四破四立:一要破除传统计划经济的线性思维方式,树立现代市场经济的非线性思维方式;二要破除依靠经验管理的旧观念,树立依靠科技知识管理的新观念;三要破除轻视知识、轻视技术的旧思想,树立尊重知识、重视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的新思想;四要破除单纯依靠主观意志,轻视市场环境变化的旧思想,树立重视经济信息,关注市场风险的新思想。要充分认识“知识就是力量”、“信息就是财富”,知识和信息都是无限的和可共享的,管理思想的转变并非一次完成,而是不断革新、连续运行的过程。因此,要从动态系列上研究市场信息,调整管理思想,适时地转变经营方针和经营谋略,并积极运用现代知识与信息指导和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
(二)革新管理手段,运用高新科技手段来实施和强化企业管理
目前,不仅商业管理思想滞后,而且商业管理手段陈旧,管理方式也显得十分落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知识经济热潮兴起的需要很不适应。随着文化、科技的普及和发展,人类文明进步,无论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都在发展变化。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必须革新管理手段,强化商业企业管理,实现从经验型的传统管理方式转向科学的现代管理方式。世界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企业的实践指明,发达的信息网络技术设施将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管理的面貌,在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变被动为主动。我们要立足当前,面向未来,重点解决信息技术与商品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的融合问题。要积极推广和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手段,特别是现代通信技术和信息网络设施,使企业管理人员运筹于信息之间,不断克服困难,走向胜利。
(三)开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潜在能量
只有人才能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和运用知识,因此,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资源。随着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的发展,以及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新情况、新问题、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知识和人力都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更新换代。鉴于历史的原因,流通企业不仅物质设施陈旧落后,而且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这正是阻碍我国流通产业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开发人力资源,是商业管理创新和经济振兴的紧迫任务和重要条件。我们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教育为本,坚持面向经济、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原则,重视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此,一要建立适应创新需要的素质教育新体系,既要进一步发展正规教育,如大中专商业教育、中专职业教育,又要积极组织非正规教育,如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短期集中轮训等。二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认真开展终身教育工作,使员工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调整和提高。三要加大智力投资,充实和加强商业现代教育的硬件和软件。四要建立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激励机制和组织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适应市场机制调节下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狠抓市场研究,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水平
科技知识和信息的不断发展,既会导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发生变化,也会促使消费需要、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发生变化,从而还会影响市场供求格局(即市场态势)、流通组织结构,商业经营方式及营业形态等发生变化。因此,商业企业务必经常地、深入地开展市场研究,掌握市场动态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水平。为此,要建立市场研究机构,强化市场调研力量,改进市场研究方法,提高市场调研和预测水平。因为全面、系统、深入地市场研究是正确、科学地经营决策的前提。企业经营决策要吸收现代科技知识,运用高科技手段,占有大量的经济信息和市场信息,拥有可行的统计数据,并进行科学的分析。要运用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与网络技术建立包括知识库、数据库、文字库和人机界面的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推进经营决策科学化程度的提高。并要依据正确、科学的经营决策和市场预测,选择合理的企业市场定位,调整商品经营结构,不断开发新产品,尤其是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制订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使企业经营管理不断地走上新台阶。
(五)构建市场体系,逐步实现商品交易的连锁化、电子化、网络化
在知识经济影响下,商业管理的全面创新和流通产业的现代化,还有赖于构建和完善以商品市场为基础、金融市场为枢纽、劳动力市场为动力的市场体系,特别是进一步培育和完善商品市场体系。目前,有形商品市场建设,要从国情、陕情实际出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实行大中小相结合、以中小型为主的方针。要推广现代营业形态,实行多种业态并举,尤其是发展超级市场、专业店、仓储式商场以及购物中心和便民店。要运用多种营销方式,不仅发展经销、买断经营,而且发展代理制、配送制、连锁经营、租赁经营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脑应用的普及与提高,市场体系建设要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尤其要发展各种无形市场,革新商业组织形式。要兴办电子商务,组织网上交易,发展无纸贸易,扩大商圈和交易空间。通过交易的连锁化、电子化、网络化,逐步实现流通产业的现代化。
(六)提高企业领导者素质,塑造现代商业管理人才
企业领导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企业能否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领导者应当是专门的管理人才,应当成为企业家,而企业家则需要有识、有胆、有谋略。因此,必须不断提高企业领导者素质,努力塑造现代商业管理人才。不仅要提高企业领导者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而且要着力提高企业领导者的现代文化素质。因为现代文化素质是提高企业领导者素质的关键。提高企业领导者的现代文化素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提高文化知识水平,而是特指企业领导者要以适应发展知识经济为方向,增强现代意识观念、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文化知识等方面的修养,具有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哲学思辨、科学决策、综合协调、文化建设、激发活力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行为能力。这里包括:全新的市场经济观念、战略发展观念;强烈的科技意识、信息意识、人才意识;运用多种思维对市场形势等客观事物作出快速、准确的判断;开拓创新能力,科学决策能力,计划协调能力,以及组织指挥能力。显然,具有上述修养和能力的管理人才及其管理,正是建设现代流通产业、加快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力。
参考文献
[1]吴季松:《论“知识经济”》,《光明日报》1998年2月27日。
[2]经合组织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摘编之二,《光明日报》1998年5月18日。
[3]王劲等:《知识经济对商业企业有何影响》,《中国商报》1998年5月18日。
[4]陈胜昌主编:《知识经济专家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易培强:《知识经济初论》,《新华文摘》1998年第7期。
此文系知识经济与管理学术研讨会(西安)交流论文(1998.10)大会发言,原载《知识经济与管理》(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