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
一、决策的定义
至于决策的定义,不同的学者看法不同。一种简单的定义是,“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就是决策”[1]。一种较具体的定义是,“所谓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2]。
我们将决策定义为“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3]。对于这一定义,可作如下理解:
(1)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既可以是单个的管理者,也可以是多个管理者组成的集体或小组)。
(2)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具体步骤见第四节)。
(3)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和利用机会,这就是说,决策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有时也为了利用机会。
二、决策的原则
1.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对决策者来说,要想使决策达到最优,必须:
(1)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
(2)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并据此制定所有可能的方案。
(3)准确预测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
2.现实中上述这些条件往往得不到满足。具体来说:
(1)组织内外存在的一切,对组织的现在和未来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但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反映这一切情况的信息。
(2)对于收集到的有限信息,决策者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者只能制定数量有限的方案。
(3)任何方案都要在未来实施,而人们对未来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对未来的影响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时所预测的未来状况可能与实际的未来状况有出入。
三、决策的依据
管理者在决策时离不开信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水平。这要求管理者在决策之前以及决策过程中尽可能地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但这并不是说管理者要不计成本地收集各方面的信息。管理者在决定收集什么样的信息、收集多少信息以及从何处收集信息等问题时,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只有在收集的信息所带来的收益(因决策水平提高而给组织带来的利益)超过因此而付出的成本时,才应该收集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