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激励的性质
一、激励与行为
什么是激励?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Berelson)和斯坦尼尔(Steiner)给激励下了如下的定义:“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1]。心理学家一般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某种动机引起的。动机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对人的行动起激发、推动、加强的作用,因此称之为激励。人类的有目的的行为都是出于对某种需要的追求。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是产生激励的起点,进而导致某种行为。行为的结果,可能使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再发生对新需要的追求;行为的结果也可能是遭受挫折,追求的需求未得到满足,由此而产生消极的或积极的行为。这种激励过程可用(图14.1)来描述。
图14.1 激励过程
从图14.1中可以看出,未满足的需要对人的激励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某一行动的效价和期望值。所谓效价是指个人对达到某种预期成果的偏爱程度,或某种预期成果可能给行为者个人带来的满足程度;期望值则是某一具体行动可带来某种预期成果的概率,即行为者采取某种行动,获得某种成果,从而带来某种心理上或生理上的满足的可能性。显然,能够满足某一需要的行动对特定个人的激励力是效价与实现可能性的综合作用结果。激励力、效价以及期望值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激励力=某一行动结果的效价×期望值
二、内因与外因
激励理论是建立在对人的运动规律的认识基础之上的。人的运动形式主要分两大类:生命运动和思维运动。生命运动,包括人体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变化规律;思维运动,包括思维、实践、知识、技能等活动形式。人的生命运动是思维运动的物质基础。当人的生命运动结束时,思维运动也必然随之而终止。同时,思维运动又对生命运动有着能动的反馈作用,人的生命运动与思维运动乃是辩证的统一,人的运动的形式和特点如图14.2。
图14.2 生命运动与思维运动的关系
人生活于特定的环境之中,这个环境包括气候、水土、阳光、空气等自然环境和社会制度、劳动条件、经济地位、文化条件等社会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客观的,人和外界环境的关系也是辩证统一的。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人的运动也是如此。环境是人运动的条件,自身条件是人运动的根据,环境对人的运动有影响作用,但必须通过人的自身条件才能起作用。所以,改善外部环境是必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提高人的自身素质,增强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
根据这个观点,可以把人的行为(B)看成是其自身特点(P)及其所处环境(E)的函数,即
B=f(P,E)
因此,为了引导人的行为,达到激励的目的,领导者既可在了解人的需要的基础上,创造条件促进这些需要的满足,也可通过采取措施,改变个人行为的环境。这个环境就是卢因所提出的人的行为“力场”。
库尔特·卢因(KurtLewin)把人看作是在一个力场上活动的,力场内并存着驱动力和遏制力,人的行为便是场内诸力作用的产物,其模式如图14.3。
图14.3 卢因的力场理论
领导者对在“力场”中活动的职工行为的引导,就是要借助各种激励方式,减少遏制力,增强驱动力,提高职工的工作效果,从而改善企业经营的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