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做大做强做优做久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

做大做强做优做久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

时间:2023-09-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地方国企改革、发展的抓手有哪些?其基本目标是,做大做强做优做久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在江苏经济发展全局中占据更大份额,做出更多贡献。做大做强做优做久地方国企,加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无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既是宏伟目标,也是艰巨任务,既要抢抓机遇,又要脚踏实地。

国企、民企、外企三足鼎立构成了当今我国经济运行发展的亮丽景象,但是,有关国有企业特别是地方国有企业生存发展的现状及其前景存在若干问题,需要作出正面回应。譬如,怎样认识地方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当前地方国企改革、发展的抓手有哪些?地方国企在做大做强做优做久方面需要关注哪些问题等等。本文作者通过最近的考察调研,试图就上述问题作出回答。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尽管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结构多种经济形态、经济成分并存、竞相发展,但是,相对于外企、民企、个私经济以及其他混合经济而言,国有企业对于国民经济产生的支撑力、辐射力和影响力日益明显,在国民经济中的顶梁支撑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基于此,习近平同志指出,国有企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张德江副总理说,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顶梁柱。这些论述已经把国有企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等阐述得十分透彻。

大量事实证明,在全部经济运行中,国有经济产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在党委和政府实施产业政策、推动结构调整、引导转型升级、调控经济秩序、保障经济安全、维护大局稳定等当中,国有经济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以江苏省2010年为例,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3万亿元,全省公有制经济的贡献份额为34.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全省GDP的22.2%;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职职工1153.88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12万亿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职职工69.74万人,完成工业增加值4048.5亿元,占全省总数的19.1%;全省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1万亿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5285.8亿元,占全省总数的22.8%;全省财政总收入1.17万亿元,税收总收入6447亿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上缴税金总额1208.4亿元,分别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10.3%和全省税收总收入的18.7%。上述统计数据,足以看出国有企业在我省经济发展全局中的巨大贡献份额。再从我省地方国企的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能源、地方金融、资源开发等领域,对全省经济建设的拉动力、影响力也非常明显。

应当指出,由于所处层次的不同,经营内容的不一,经济实力的迥异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影响,国有企业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尽管大家都在面向市场,面对竞争,但央企的行业集中度、产业集聚度比较高,总体处于行业、产业的垄断、主导地位,而地方国企几乎是完全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央企与地方国企虽然统称为国企,其实全然不可等量齐观。相比较而言,地方国企的境地显得比较尴尬。问题在于,一方面,国有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职工的福利报酬等,决定了它必须讲求利益、利润,体现纯粹的企业行为。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还需要把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系于一身,需要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需要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担当。此外,国有企业除了承担着与其他企业相同的职责之外,还必须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相呼应,使党的主张在企业内部得到充分体现,在依法经营、依法纳税、依法参保、依法统计等方面率先而为,在“三重一大”等的决策中坚持民主、阳光。与此同时,国企领导人员还必须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廉洁从业的若干规定等等。这一切决定了地方国有企业直面的挑战和约束,具有众多的不可比性。

做大做强做优做久,对各类企业的发展来说,都是宏伟目标和永恒主题。做大,就是企业的规模、总量在行业中、在区域范围内名列前茅,拉动力、影响力大;做强,就是企业的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强,尤其是投、融资能力强;做优,就是企业的产品、品牌、形象优,始终保持持续发展的优势;做久,就是企业具有不停顿创业的意识,矢志将企业的历史推向百年。即将举行的中共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将会对十二五期间我省更高水平的小康建设做出全面部署,对我省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做出详细安排。“两个率先”的历史使命和八项工程的阶段性任务,都为未来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勾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地方国企在我省十二五期间必须有新的更大的作为。其基本目标是,做大做强做优做久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在江苏经济发展全局中占据更大份额,做出更多贡献。特别是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当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外向型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等的实施推进中发挥更大影响。从根本上说,做大做强做优做久,提升竞争力,扩大份额、增加贡献、发挥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的使命所系。对此,地方国企必须有十分清醒的认识。

尽管我省是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十分发达的省份,但是,这丝毫不能影响我们对于公有制经济的重视。对于地方国企的做大做强做优做久,各级党委、政府应该站在更高的层面来考量和认识,应该从巩固政权、增强执政能力、强化经济组织运行的战略高度,理直气壮地加强对地方国有企业的领导,旗帜鲜明地支持地方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激励地方国企加快发展步伐,在全省经济发展全局中作出更多贡献。

做大做强做优做久地方国企,加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无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既是宏伟目标,也是艰巨任务,既要抢抓机遇,又要脚踏实地。必须解放思想,排除干扰,不去做诸如谁进谁退之类无聊的争论,致力于取得六个方面的新突破:

国有企业战略发展的核心在于有准确的定位。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企业的经营主业长期处于零乱、分散状态,提篮小卖、作坊式的经营,企业不可能做大做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无从谈起。地方国有企业必须深入分析自身的资源、能力、实力、人才和自己的比较优势,走差别化发展、错位化竞争发展之路。要进一步找准选好本企业的主业,明确围绕主业研究发展方向和目标以及能够尽快实现的战略战术。要注重围绕主业加大项目投资和项目开发力度,着力在主导产业、产品的上下游延伸拓展、重组整合、综合配套上做足文章。在十二五期间,地方国企要力争催生一批新的冠军产品、巨人企业、行业领跑集团。考察地方国企的现状,实现做大做强经营主业需要注意四点:一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二要严格控制非主业投资;三要实施战略性管理;四要推进规范的董事会建设。

现阶段经济发展中,资本市场主导的特征愈加明显。截至2011年9月,全省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45户(今年新增3户),占全省上市公司的17.3%。实践充分说明,股份制改造的企业,通过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功能,能够强化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和外在的监管监督力量,使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完善;能够有效规范企业运作、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拓展融资渠道,在资本市场募集到迅速膨胀的发展资金。同时,上市公司产权交易的特点使得企业的并购、重组更为便捷,有利于集聚发展资源、实施战略扩张,加快转型、持续发展。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企业资产的增值效应十分明显,对于企业品牌的放大、综合实力的增强、企业形象的提升等,都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地方国企走资本运作的潜力很大,要注意熟悉和研究资本市场,克服不敢、不愿、不会的倾向,悉心培育上市资源,大力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核心业务上市,到资本市场去搏击冲浪,实现企业的快速成长。

现阶段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资金短缺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闲置的大量资金要找出路、资本要找市场,另一方面许多发展中的企业又缺少项目、缺少资金,常常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作为地方国企做大做强的现实选择,就是要注意引进战略投资者,利用其资本、产业实力、技术、管理以及市场运作经验和战略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促进经营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量事实已经证明,引进战略投资者,可以有效地推进国有资本从部分行业退出,加快向优势行业集聚的步伐,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可以通过增量资本的进入和存量资本的调整,改善股权结构,促进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健全。因此,地方国企要重点推出成长型、回报好、具有爆发力的产业、产品,与战略投资者进行深度合作,尤其要注意与世界五百强企业、有实力的民企合作,特别要注意与中央企业的合作,吸引其加盟,让其参股乃至控股,在推进产权多元化过程中谋求双赢或多赢。

总体来说,地方国企的经营门类、种类大部分还处于传统产业,大部分还停留在三次产业的初中期阶段,正在蓬勃兴起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还涉猎不多。转型升级工程是我省正在强势推进的“八项工程”的首项工程,地方国企加快业态转型升级的任务既有针对性,又有紧迫性。后金融危机时代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调整步伐加快为加快科技进步创新、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了产业的最新发展方向,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国家将重点扶持、加快培育。地方国有企业必须审时度势,切实跟进,要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它作为企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主要切入口,作为企业做大做强的主抓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挥自身优势,寻求重大突破,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全省十二五期间的大发展、快发展作出努力。

地方国企的管理迫切需要上台阶上水平。当前要以资金管理为龙头,以成本控制为重点,以风险防范为抓手,全面提高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要加快资金周转,优化财务结构,盘活资金存量,创新金融品种,拓宽融资渠道;要进一步强化成本核算意识,在降本增效上实施精细化管理;要全力推动企业建立风险管理控制体系。地方国企面临着投资决策的风险、资金运行的风险、安全生产的风险、涉足新兴业务的风险、对下属子公司管控的风险等等,要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和风险防控,各企业内部要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和组织体系,大力提升集团公司对所辖子公司及再下层次公司的管控能力,与此同时,要借助信息化、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实施大型管理软件,推进业务流程再造和管理变革,实现管理的精细化、现代化,促进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一要强化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是国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国企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特征,国企要注重深入发掘、充分放大这种优势。要抓紧建立健全党建、思想工作队伍,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明显的创先争优活动。二要继续深化内部改革,在体制、机制、管制等方面与时俱进,探索新路。三要致力于营造浓厚的具有本企业经营特色的企业文化,努力塑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四要注意研究新形势下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规律,努力搭建企业员工施展才能的舞台。五要大力提升职工对公司的忠诚度,积极探索员工持股制度,实施股权激励机制,推行绩效股份计划,激励高级管理层和对企业业务发展作出特别贡献的最佳员工。

做大做强做优做久地方国企,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挑战很多、困难很大。当前来说,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抓紧解决。

地方国企的重要地位,决定了班子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一是地方国企领导人团队建设,选拔、培养、交流、使用、管理以及后备干部等,要研究拟定一整套符合实际的政策和工作措施,应该放在与地方党政班子建设同等位置通盘考虑,应该纳入党政干部的大系统中统筹使用,应该作为培养经济干部的蓄水池。二是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抓紧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董事会建设。三是要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既要看到地方国企固然具有与央企不可比拟的劣势,也应当看到自身的许多优势,尤其是多年搏击市场积累形成的经验、资金、人才、品牌等的积淀和综合实力,加上国有企业在政府层面、百姓层面以及市场层面的信誉度等等,这些都是极为宝贵的资源优势,应该充分利用好、放大好。诚然,至关重要的还是企业领导团队尤其是主要负责人要胸怀大志、锐意进取,追求卓越,把做大做强做优做久作为企业不懈的奋斗目标,作为铸就人生辉煌的重要标尺。

地方国企生存发展的环境亟待优化,为地方国企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应该摆上重要位置,需要在体制机制层面,特别是在产业政策、金融、财政、人才、税收、用地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倾斜。鉴于我省实际情况,当前,一要把指导地方国企修订完善十二五发展规划,调整调优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把矢志做大做强做优做久作为重中之重;二要抓紧研究制定鼓励地方国企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性意见,尽快出台一系列扶持措施;三要建立一定体量的地方国企发展基金,用于转型升级、扶持重大项目、战略扩张等等。

实际工作中,要注重提高监督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注重监督、管理关口的前移,注重研究实施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的更加有效管用的监督管理。在宏观走向方面加以引导,在倾向性问题上及时指拨,在典型性个案上分析利弊影响。总之,要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寓管理于支持之中,把监督管理贯穿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做大做强做优做久的全过程,为国有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撑腰壮胆、鸣锣开道、保驾护航。

我省地方国企几乎涵盖全省国民经济的主要方面,仅省属国企几十家,就可细分为若干大类,一类属于金融、投资的;一类属于多少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行为的;一类属于完全面向市场,参与商品竞争的等等。加之历史渊源复杂,情况千差万别,各个企业之间的差异性很大。这些都决定了在对地方国企实施监督、管理、考核、奖惩等工作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既要有共性的普遍的要求,也要有个性的有区别的内容,不能一刀切、简单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应该说,政府授权,赋予一些机构国有资产监管权限本无可厚非,但是实际工作中,由于精力人力所限等因素,只见人不见事的问题十分突出:一是重干部、人事管理,轻资产、经营;二是部分国有资产游离监管之外;三是同属国企但干部职工的收入分配落差较大,严重失衡;四是部分国企资产家底不清、流失严重,面临空洞化空壳化的危险等等。目前事实存在的地方国有资产多头管理却又监管无序的状况亟待改变,作为政府特设机构,国资管理部门有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完整架构和经验,对现行管理体制进行必要的整合归并,实行集中统一的扎口管理,这既符合上级有关要求,也是国有资产监管的实际所需。囿于目前的状况,似可采取保持现行的干部管理权限、渠道不变,将国有资产的监管统一移交给国资监管专门机构的办法。

地方国企的做大做强做优做久,提升核心竞争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内外部的同频共振,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本文只是抛砖引玉,期望更多的有识之士一起来把脉问诊、建言献策,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推动地方国企进入又好又快发展轨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