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行为,与句类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表面上看,直接言语行为与句类之间似乎是一一对应的,陈述句表示陈述,疑问句表示询问,祈使句表示请求等。这只是一个方面。实际上,祈使句除了可以表示请求以外,还可以表示“命令”,如“立即出发!”陈述句除了表示“陈述事实”以外,还可以表示“保证”“责备”,甚至还可以用来表示询问等。例如:
(7)我保证一个星期内把围墙修好。
(8)你不回来吃饭应该打电话告诉我一声。
(9)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
上述例(7—9)都是陈述句,但它们所表示的言语行为并不相同。特别是例(9)这句就是询问“你的名字”,而不是简单地陈述“我不知道你的名字”这件事。如果听话人听到这句后回应说:“不知道没关系。”那就没有领会说话人的意图。
言语行为与句类之间的关系要是仔细推究起来就更加复杂。至少有下面几种情况:
第一,相同的言语行为,可以用不同的句类形式来表达。例如,同样是“请求关窗”,可以用下列多种形式:
(10)请把窗户关上。(祈使句)
(11)能把窗户关上吗?(疑问句)
(12)这屋子里挺冷的。(陈述句)
(13)这屋子里好冷啊!(感叹句)
可见,要表示“请求”这个意图,除了用祈使句以外,还可以用其他的方式。
第二,同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示不同的言语行为。例如:
(14)外面的风好大啊!
(15)你能帮他吗?
例(14)这句话,如果是在炎热的夏天说的,说话人很有可能就是“建议”你出去;如果是在寒冷的冬天说的,并且你的窗户是开着的,那么,他一定在“请求”你把窗户关上;如果这句话同样在寒冷的冬天说的,但是你的窗户和门都是关上的,那么,他很可能只是“陈述”“外面风大”这一事实。例(15),随着语境的不同,它所表示的言语行为可以是“询问”,也可以是一种“请求”,或者在“断定”一种事实——“你不能帮他”。
第三,有时,同样的句子,在同样的语言环境中,表示的言语行为可能不止一种。例如:
(16)那地上的衣服是你的吗?
假如一位妈妈看到地上有件衣服时对孩子说了这样一句话,她有可能在“询问”这衣服的主人;也可能在提出“请求”——请求孩子把衣服捡起来;还可能对孩子提出“责备”——怎么把衣服到处乱扔?
第四,有时,同样一句话对不同的听话人有着不同的言语行为。假如你在接电话时,旁边有许多人在大声说话,你就不容易听清对方讲的是什么,你可能会说下面这样的句子:
(17)对不起,没听清楚,这边很吵。
例(17)这句话,在听电话的人听来,这是一个“道歉”,同时有“请求”——请求对方把声音说大一点;在旁边的人听来,这是一个“请求”——请求你们说话声小一点,不要这样大吵大叫的。
可见,句类和言语行为之间不能划等号。这是因为句类不过是言语行为的表述形式而已。此其一;其二,说话人的意图跟语境有很大的关系,但我们不能因此过分夸大语境的作用而轻视话语本身字面意义的作用,进而贸然下这样的结论:言语行为只与说话的语境有关,因而,要表示同样的意图,可以有无限多的形式。这样势必就夸大了语境的作用。试想一想,如果你说:“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能让别人帮你关窗子吗?所以,归根到底,要判断说话人的真正意图,最根本的还是要取决于句子本身的意义,当然要考虑说话时的语言环境。
掌握一些言语行为知识,特别是间接言语行为知识,对我们的交际大有裨益。我们一般不会因误解了说话人的真正意图而被说成“不上路”,也不会因为自己的一句话太“直截了当”而没办成本可以办成的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