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是如此的“既熟悉又陌生”,业务模式跟银行一样复杂,但又不像银行那样提供公开的财务报表让投资者和分析师们一探究竟,那我们为什么要去理解银行理财,深究理财的运营模式、风险管理、投资偏好等那么“烧脑”的东西呢?
原因在于,不论是从业人员还是分析师,还是监管机构,都需要理解银行理财模式的深远影响,才能对银行理财去向何方有更清晰的认识,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投资、研究和监管方法。
1.3.1 特权银行
银行理财作为银行业务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对于银行表内资产总规模的比例由2013年的6.72%迅猛增长到了2015年的11.79%,也改变了银行的业务模式。
从前面章节中我们已经分析过,银行理财的资金操作模式与银行差别不大,都通过期限错配来实现利润,因此我们可以把银行理财想象成一个银行。不过,银行理财作为“影子银行”,它在资金的使用方面比银行更加自由。
《商业银行法》和其他监管机构对银行提出的监管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25%;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0%。更遑论多如牛毛的流动性管理、资产负债管理指标。
同样,《商业银行法》也对商业银行进入投行业务、证券交易所和私募股权、上市公司股票市场进行了非常严格的限制。在中国,银行虽然是获利最丰的行业,但同时也是监管最严的行业。
然而作为银行表外资产,难受监管机构管理的影子银行,银行理财产品则有着较为宽松的监管环境和十分广泛的投资范围。首先,银行理财产品作为表外资产,不需要满足资本充足率;其次,银行理财可以像银行一样,用其35%的资金投资于流动性极差的贷款类资产、非标准化债权等,甚至能够投资银行本体受到《商业银行法》限制而不能染指的私募股权、上市公司股票等领域,也可以通过委外或通道,进入银行本体没有资格投资的衍生品市场。从管理尺度和投资范围上,我们可以将银行理财看作比银行更有特权的银行。
1.3.2 影子银行
近些年,银行理财市场的规模迅速扩张,以年复合增长率60.64%的速度从2007年的0.53万亿元发展到2015年的23.5万亿元的规模。要知道,即使是拥有银行这一“无敌”的分销渠道,银行理财在发展出“影子银行”模式之前,其规模一直很难与传统的基金相提并论,真正让其迅速扩展的,正是影子银行模式。
虽然影子银行模式已推广至众多资产管理机构——信托计划、券商资管计划早就有样学样,用上了影子银行模式,基金公司受限于监管政策,只能利用基金子公司间接使用影子银行这一大杀器。但在这众多的影子银行之中,银行理财无疑是其中最强的,这不仅仅是因为银行理财坐拥银行这一强大的分销渠道,更重要的问题是,银行理财影子银行模式大行其道的背后,是银行强大的信用基础。
如果你要研究影子银行,最好选择影子银行中最强的一个进行研究。银行理财在解决流动性、实现期限错配、投资管理中积累了最多的经验,也最为成熟,自然也是研究影子银行业务的从业人员、分析师和监管机构的首选。
1.3.3 影响重大
2016年11月以来,资金面紧张情绪持续发酵,债市出现大幅度调整,10年期国债期货1703合约价格从100元最多下跌至93.48元,跌幅惊人;同业存单的发行利率大幅上行,加大了银行负债端压力,导致配债资金减少,反过来进一步加剧债市资金面紧张。如果你对金融市场十分敏感,应该会发现银行理财不光推波助澜了这一轮债灾,更提前揭示了债券的即将下跌。10月底以来,同业理财、同业存单和货币基金这三者收益率迅速抬升,显示其已被市场抛弃,也预示债券市场即将被血洗。
究其原因(我们会在之后的章节里详述),监管是核心因素。从央行的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考核,到银监会《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公开征求意见,监管措施进一步升级,同时也更为严厉有效。在“严监管、去杠杆、挤泡沫”的监管思路下,理财和同业资金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但是,与彼时市场声音不同,我们却认为监管机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针对的并不是高增长的理财,而是杠杆。
考虑表外理财产品为维持较高息差,所投资的资产多为加杠杆的债券或高收益的非标资产,其流动性通常较差或杠杆比例太高,这就决定了表外理财的压缩难度较大且运作周期较长。彼长必须此消。在此情况下,银行更倾向于调整广义信贷考核中较易控制的资产,即同业拆借、回购和同业短期投资(主要表现为购买同业理财),以减轻考核压力。同业拆借、回购和同业短期投资的减少直接影响了资金的可得性,也影响了杠杆的稳定性,导致资金面持续紧张。之后量变到质变,债灾终发生。
银行理财从体量和影响力上看,已经不再是2005年那个规模尚不及基金的边缘产品了,它的一举一动会对中国金融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不研究它的来龙去脉,就不知道一个针对它的监管政策会造成金融市场多大的波动,也不会理解它会去向何方,将庞大的资金带去哪一个市场。
1.3.4 监管去向何方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银行理财规模已如此庞大,对其边际上的任何一点监管都可能造成巨大的冲击,这已经成了监管机构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不监管就会产生泡沫,但一旦监管过严就会影响到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
银行理财已经深深改变了整个金融系统的结构,这种改变究竟是让金融系统更加脆弱,还是更加强健?应该从哪个角度去监管银行理财才能既不出现金融市场的大幅调整,又能够把控风险,不让金融系统继续积累泡沫?或者当监管政策出台后,需要给银行理财多少时间来进行调整?
又或者,监管机构需要银行理财报送信息的时候,怎么去筛选需要的数据?哪一些数据银行最有可能合法地钻监管空子?报送哪些数据才能够系统性地抓住银行理财的风险点呢?
正如前一节提到的那样,银行理财已经如此复杂,且信息披露十分有限,如果不能深刻理解银行理财的运营方式,很难对以上问题进行有深度的解答,而这正是监管机构需要去获得答案的。
与纸上谈兵不同,本书接下来将从理财产品的起始运作出发,结合银行理财行业多年实际操作经验,通过对理财产品流动性管理、资产负债匹配和投资偏好的理财产品运作全流程进行讲解,力求透视银行理财产品——这一影子银行之王——的运作“黑箱”,给从业人员开展业务、创新发展,分析师和投资者分析银行理财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以及金融监管机构更好监管银行理财的潜在风险提供实际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