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找“风”还是找“鹰”

找“风”还是找“鹰”

时间:2023-09-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而分析“风”——题材,热点的强度和持续性是一件很主观、很难量化的事。  消息、利好甚至政策,不过是让你飞得更高的“风”,而自身能不能“飞”的关键因素是个股是猪还是雄鹰。  所以,笔者认为,不要过于强调题材分析和股票技术的艺术性,至少,在炒股这件事上,科学的作用远大于艺术的悟性。总理需求就是国家需求,是当前的特殊需求,而非一般性需求。  “两会”主要明确股市在一年的任务是什么,即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

  有关题材的应用量级划分在彭道富先生的《股市极客思考录》中有系统深入的阐述这里不再重复相关观点。笔者认为该书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建议读者直接阅读之。

  这里对技术与题材的关系提出自己的观点。

  有句耳熟能详的话是风来了猪都能上天

  这里的“风”往往是题材和热点的代称但这句话被不少人曲解了将精力基本都放在分析“风”大“风”小上了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是能让猪飞上天的风需要多大啊?!

  这句话本身只是用来强调顺应了时代热点需求的重要性大约源自对小米手机踩准了互联网思路的一种文学化说法并不是严谨的科学论述甚至有为博眼球故做“标题党”的嫌疑。

  引用来写写文章可以但当作指导实盘操作的原则就有点东施效颦了。

  大多数时候股市的“风”不大也不小。导致股价能否上天的因素是多样的甚至与个股本身的技术状态直接关联性更大而分析技术相对可量化且直观。而分析“风”——题材热点的强度和持续性是一件很主观、很难量化的事。比如

  习总书记说要大力发展中俄旅游业但没有一只旅游股被炒起来。

  迪士尼下周一开幕周五板块集体涨停具有板块效应但周一该板块成“一夜情”。

  青嵩素发现是世界第一次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奖多好的概念和题材但只是“一夜情”。

  VR算是革命性技术了但涨停的两个是买不进的一字板能买进时也基本废了没有可操作性。

  要说炒新概念触摸屏算啥新概念星星科技却连续打板

  也就是说政策、热点都是可能炒也可能不炒。而且很多概念的内涵更多是被炒起来后才给人挖掘出来的而不是身在当时就能发现具有“事后诸葛亮”性质不具有可操作性。

  风来了猪都能上天只是强调风的重要性而不是说可以选猪——风停了猪就会掉下来。而且要让猪上天的风也忒太了吧一年能有几次这样的风你这一年的其他时候就不买股票了

  消息、利好甚至政策不过是让你飞得更高的“风”而自身能不能“飞”的关键因素是个股是猪还是雄鹰。如果本身就是雄鹰风不过是让你飞的更高的催化剂即使风停了雄鹰依然翱翔在苍穹。

  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把精力放在鉴别个股是“猪”还是“雄鹰”上。

  在笔者交流的股友中有一些人很迷恋题材分析并且曾让他用此法抓到过类似星星科技这样的股票。当笔者质疑触摸屏新技术时他拿出了“论证”这不是简单的触摸屏而是3D技术在手机触摸屏上的新应用是革命性的概念并展示了3D手机的演示效果。

  其实就笔者所知一项技术移植到新平台上(其实还不算新平台只是小了一号的触摸屏),连申请专利都有困难根本谈不上什么革命性应用。

  而且以这位股友信心十足的展望这应该是一项革命性技术怎么也得多次炒作至少也要来个三波行情。从图2-57中可以看出该股第一波5个涨停后第二波几乎就是用来出货的炒作周期很短。这基本就是一般性的题材炒作谈不上革命性题材。

Image

2-57

  该股就笔者看首先它具有较好的控盘度为利用3D触摸屏概念炒作提供了良好的物理基础有了炒作的基础和内因。而同概念的华微电子控盘度显然不如星星科技在同样的“风力”下没有星星科技涨得好是符合逻辑的。见图2-58。

Image

2-58

  这就是在同样风力的作用下雄鹰与麻雀的差别。

  之后该股友用同样的仅仅分析题材的思路买了另一只股第二天就被套了后续很久没有获利。

  其实通过一个简单推理就可以知道笔者发现几乎绝大部分股民哪怕是刚入市不久的也会头头是道地说出某只股票的丰富题材而少有人去分析该股的控盘等技术状态。那么根据“盈利方式必有其障碍障碍越明显该模式越有效”的原理几乎可以得出结论简单分析题材几乎是一种无效的盈利模式——题材分析高手是有很高壁垒的其难度绝不亚于技术分析。

  所以笔者认为不要过于强调题材分析和股票技术的艺术性至少在炒股这件事上科学的作用远大于艺术的悟性。老是强调不可量化和悟性最后会把炒股变成神秘主义主观随意最后只好去做股评家。

  那是不是没法分析题材了显然这不是笔者的态度。

  我们可以换一种思维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推测一下有深度题材、有实力的主力他们的敏感度会比我们差怎么可能不会提前埋伏

  而提前埋伏了大资金不可能踏雪无痕技术上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自贸区、一带一路、核电、京津冀哪一个不是在技术上呈现出天生异相

  当然如果将技术定义为MACD、波浪、黄金分割这些题材当然比技术重要。但如果把技术定义为主力资金动向分析两者就是一回事。

  何况主力资金的动向研究可能比单纯看题材可量化得多。自贸区、一带一路等题材爆发前主力资金埋伏得相当深且可衡量。而核电的中国一重、京津冀的宝硕股份这些都是明显的主力资金高度控盘状态。

  笔者比较讲究量化和可衡量对相对主观的东西重视的权重相对低——不是不重视只是认为属于从属地位。

  “小龙小妖”受题材刺激涨两个板的概率很大主流资金可以不深入埋伏但“大龙大妖”没有长时间预谋几乎不可能具备“成龙化妖”的实力——大题材一定是大主流资金有所预谋的。

  片面强调题材的重要性而没有一套可量化的流程会陷入主观臆想和随意可能会堕落成新的神秘主义。

  这里就引出一个课题如何量化题材

  作为一名理科生我执着地相信即使是解读政策这么主观的事也是可以量化的

  以题材中的重量级课题——政策为例谈一下如何量化题材使用类似思路读者可以用来量化其他题材。

  首先要抓到政策的主线和重点。

  每年的中央经济会议是行情的大主线直接研究总理的思路研判其下一步的步骤。总理需求就是国家需求是当前的特殊需求而非一般性需求。

  不是国家呵护股市而是股市要维护国家使命——国家最重要地维护统治关键是平衡好CPI和GDP之间的关系。

  例如涨过某个历史点位就会解放大量套牢盘这些人被套几年后解套后会彻底离开这个市场市场流动性大增通胀发生违背总理的吸纳流动性思路所以当年2009年时涨不过3 200点那一年股价涨到3 128点下跌。

  在这根主线下可以试着把政策解读量化成以下四个层次

  (1)每年3月中旬的“两会”和每年12月初的“中央经济会议”重点研究与解读以下内容

  “两会”主要明确股市在一年的任务是什么即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例如2010年管理层提出了“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大股权和债券融资规模更好地满足多样化融资需求”所以不管股市如何弱势都未降低IPO速度就是基于这个基本思想。

  一般1~4月是做年报板块的时间做完这波行情可以顺势空仓休息对3月的“两会”政策做一个研究对随后的行情热点进行挖掘和研究。

  到了12月股市年末弱势效应越发明显资金压力增大主力已经无心恋战可以顺势休息研究下中央经济会议中对第二年的货币、财政政策的定位方向直接明确市场资金面动态提前挖掘来年行情特征。

  当基本面没有真正走好实体产业又没有太多实质性因素在业绩上体现时主力资金就只能在一些中小盘题材股和概念股间炒作而不是真正大幅展开行情。

  (2)每月宏观经济数据。

  如CPI、PPI、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是为后面研究经济大周期做准备同时也能直接分析出一些行业动态有助于把握其中相关行业对应板块的趋势。

  (3)对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和货币工具调整周期的理解。

  央行官网每周会公布其固定在周二、周四进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公告主要是三类债券交易央票回购操作(正回购即回笼货币逆回购即向市场注资),现券交易(直接对债券买卖买入即投放货币卖出即回笼货币),将这些操作与当周到期资金对冲就是本周净投放和净回笼数值。

  较大周期如月度、季度的数值能够帮助我们知道当下整个市场大致的流动性趋势而逐周的数值则能够帮助我们提前发现央行对准备金率和利率调整动作的前兆。

  (4)在前三个层次的基础上具备对大经济周期尤其是对全球经济周期和全球股市动态及国内股市周期进行超前分析的能力。

  成功的投资者往往在经济周期的底部区域大量买入优秀公司股权尽量减少债券和现金持有比例。相反当全球经济再度繁荣股价严重泡沫(适度、可控的泡沫不仅不是威胁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就开始加大债券或现金持有比例降低股票等风险资产的比例。

  顶尖高手是经验和量化技术的结合而高手的经验和技术也是实实在在的东西需要长期积累和训练是客观规律只是暂时量化比较困难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