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 出货的基本原理和手法
1.K线手法
(1)高位、次高位横盘出货。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派发方法,不需要什么操盘技巧,适用于有业绩支撑、可以在高位站稳的股票。
完成拉抬后,股价站稳在高位,庄家从容出货。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会慢慢承认这个股价,庄家不必刻意制造买盘,反正每天总会有几个人交易,庄家耐心派发,日积月累,慢慢把货出完。
股价在高位站不住时,拉高后下跌一段,在次高位上站稳,由于有过一个高点,次高位比较容易被人们接受,价格容易稳住。然后长期横盘,在这个位置慢慢把货出掉。
高位和次高位横盘出货,都是股价在高位重新定位,带有价值发现的色彩,出货手法上也最简单、最温和。
(2)凌厉出货。
这是出货手法的另一个极端,也是一种技巧性不太强、思路简单明了的方法。与长期横盘出货正好相反,其基本思路就是“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让市场大众反应不过来,在人们还在犹豫措愕时快速完成出货,打市场一个措手不及。
要达到这个目的,庄家仓位要比较轻,而且拉抬要有声势,用持续猛烈的拉抬激起追涨盘,同时把卖盘给吓住,让人一卖就错,谁也不敢再卖;并且需要有消息配合,用消息配合拉抬把追涨盘激出来,把卖盘吓住。
最后经常在消息兑现的那一天,上涨突然停止,义无返顾地全线出货,抛盘汹涌而出,把一日内的追涨盘、抄底盘全部打掉,在日K线上往往形成一根光头光脚的大阴线。由于市场大众还在惯性追涨,买盘很多,庄家一律通给。所以,这一天的成交量往往很大,而且由于散户通过技术分析决定操作,反应终究要慢一步,大部分来不及跟着杀出,所以,这一天庄家的出货效率极高。此种出货手法关键就在这一天。庄家在这一天内可以完成大部分仓位的出货,以后是继续掼压出货还是制造反弹,庄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相机决定。
这种派发手法极为凶悍、野蛮,是一种很原始的方法,它不凭借高级的技巧,只是凭借庄家控盘的优势,以及散户通过看盘分析庄家动态天生会慢一拍的劣势。
碰上这种庄家,即使是精于技术分析的高手也没有办法。跟庄操作是“庄出才出”,而判断“庄出”是需要时间的,这种手法抢的就是这一点时间。谁也不可能抢到第一出货点,被派发的人往往刚一买完就明白错了,但在T+1规则下,却卖不出去了。就差那么几分钟,而庄家赢的就是这几分钟,散户水平再高也没有办法——想起了谁?对,温州帮!
好在实行涨跌停板制度后,每日跌幅受限,庄家掼压出货最多也只有20%的出货空间,从而限制了这种方法的使用——期货就会往死里打。
(3)震荡出货。
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出货手法,庄家持仓较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凌厉出货时常采用这种方法。震荡出货需要有大盘人气配合。庄家拉抬到一定位置,看人气旺盛,就借机开始出货。
庄家出货,盘中卖压增高,必然造成下跌。股价下跌到某一支撑位时,就会出来护盘,因为再往下跌破支撑位,人气就会受到较大影响。为了保住出货价格,也为了保住已经衰退的人气,必须制造快速有力的拉抬,才能恢复散户的信心。同时,快速有力的拉抬可以节省成本。出货和护盘动作交替,就形成了震荡走势。
此时,股价虽然总体上不再上涨,但由于震荡剧烈,所以短线机会相当多。没有经验者看到股价暴跌之后又很快止住,而且出现有力的上涨,迅速回到前期高位乃至突破,感到危险不大,希望还能再创新高。前期被扎空的股民这时还抱有希望,希望能给自己一个机会在这轮行情中赚到钱,看到如此快速的拉抬,认为机会又来了,于是疯狂杀入。因此,庄家得以暂时维持住人气,稳住卖盘,实现出货。
震荡出货的震荡周期达到几天或十几天,就在日K线上形成经典的顶部形态,如头肩顶和M头等;如果震荡周期在3天以内,则形成高位快速震荡的行情。高位快速震荡反映出市场心态躁动,行情在顶部维持的时间更短。如果股价以十几天的周期震荡两次,第二次是一个大的护盘动作把股价打到前期高点,就会形成M头;如果人气较旺,在顶部维持时间长,可以出现3次震荡,分别把股价打到前期高点,就形成头肩顶或三重头。
“熊长牛短”形态是判断庄家是否震荡中出货的一个有用线索。庄家在一定区间内反复出货和护盘,由于出的多、进的少,很容易形成这种走势。下跌时速度较慢、时间较长,这是庄家谨慎出货造成的,目的是利用有限的空间尽量多出一些货;上涨时迅猛、时间短,拉抬可以节约成本。
判断庄家是否震荡中出货的另一个线索是看成交量和K线振幅。大规模出货必然造成大成交量和股价的大幅度下跌,护盘只能控制股价不跌破某个价位,但盘中的大幅震荡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持续出现带量震荡幅度较大的K线,则表明庄家在出货了。
整理形态出货是高位震荡出货的变形,庄家把高位的震荡出货形态做得像整理形态,让人以为还要继续向上拉抬,从而不急于出货而耐心等待,以为看明白的人继续建仓、等待突破。而实际上,这个形态是庄家凭借盘中的控盘技巧精心做出来的,每一天庄家其实都是出多进少,利用市场人气和自己的控盘技巧,维持住股价不下跌,且控制盘子走出整理形态。这种假整理形态与真整理形态很难区别。
庄家仓位减少到一定程度,有时还会做一次向上突破,再利用追涨盘把最后一批货出掉。这种出货手法技巧性强,是一种较温和的出货手法。由于在顶部停留的时间相对较长,技术分析高手有机会从容判断离场。
长期横盘出货法派给的是市场上最迟钝的一群人,人数有限,故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出货。凌厉出货法是谁也逃不掉的,通通派发,出货速度快,杀伤面最大。顶部形态和整理形态出货是最常见的出货手法,技术分析高手有可能逃掉,杀伤面小一些。
2.分时手法
(1)上涨出货。
在人气最旺时,庄家预先在上档埋好单,借助大势向好、人气旺盛,一路带着散户向上吃。追涨热情不足时,庄家就亲自出马,大笔吃掉几个卖单,向上打通一段,等散户的热情被激发起来了,庄家就停手,让散户去吃。这样始终维持股价上涨,但实际上庄家买的少、卖的多,在悄悄出货。
(2)冲高回落出货。
开市后快速拉起来,这时由于盘中埋单少、阻力小、花的成本低,以后一个上午都维持在高位,中间可以制造几次向上突破的假象,做出蓄势待涨的姿态,这样在拉高和高位盘整阶段,都会有追涨盘。到下午的后半盘,开始打埋下的单子,一路向下吃,把盘中一天埋下的买单都给打掉,来不及撤单的散户都买单了。
(3)下压出货。
人气更弱时,靠上涨激发追涨盘,成本既高,效果又不好,不再做冲高盘整诱人追涨,而是开盘后小幅上拉,乃至不拉,仅通过控制开盘造成一个上涨,留出出货空间,然后就一路出货。盘中下档出现了一些买单,庄家就给货,下方买单打没了就停手,佯装反弹,等下方积累了一些买单后再打下去。如此,一个价位一个价位地下压,充分利用每一段空间出货。
控制下跌速度,稳定散户,不诱发恐慌性杀跌盘,这样,散户的卖单仍以埋单卖出为主,庄家就有条件抢先出货。庄家在盘中基本上不做反弹,让犹豫不决填的较高的卖单都无法成交,而一路下压把所有的买单都打掉。
(4)打压出货。
人气更稀薄时,庄家不再被动地等下方出现买单,而是在盘中制造快速下跌,然后制造反弹,诱使抄底盘介入;然后,股价掉头向下,把抄底盘吃掉。只有打的足够深、足够快,才能引发抄底,但这样一来牺牲的价格比较多,而且会诱发恐慌性抛盘,使人气受到较大损失,以后承接力更弱,很难再出货了。所以,这是一种杀鸡取卵式的办法,非不得已不愿采用。
又想起了谁?对,还是温州帮!
庄家盘中采用什么方法出货,要观察市场人气状况,根据人气强弱不同和自己出货的决心,采取不同的方法。上述第(1)种方法形成阳线;第(2)种方法形成带上影线的阳线或阴线;第(3)、第(4)种方法都形成阴线,但长度不同。
3.6.2 龙头股见顶的特征及个股卖点
1.龙头股见顶的特征
(1)领涨板块下跌,指标股或大盘股启动。领涨股主力为掩护出货,有意拉升指标股,维持市场人气。
(2)主流板块沉寂,非主流板块补涨。这段时间,大市仍然会艰难上升,目的是主力为掩护出货,制造市场短期热点来维持人气,留住在高位的资金。
(3)个股涨跌比例失调,高位跌多涨少。
过度疯狂、放量滞涨或者缩量上涨,都是见顶的特征。
2.龙头股个股卖点
形式上,龙头股个股卖点具体可细化为以下几个卖点:
(1)打点放量。
放量之前,至少要有4个涨停。见图3-60。
图3-60
(2)连红见绿。
绿色(阴线)之前至少要有四连红。龙头股一般是连续上涨,出现阴线往往是大的调整的开始。见图3-61。
图3-61
(3)横而不涨或出现跌停。
横而不涨是指涨停之后连续4天小幅震荡,震荡期间找高点清仓;如果出现跌停,打开就卖。见图3-62。
图3-62
上述3个卖点的利润分析如下:
打点放量的利润<连红见绿的利润<横而不涨的利润,风险则刚好相反。一般要求持股,大盘出问题再走。
若出现高位跌停,必须卖!
另外,在很明显的卖点,比如热点龙头股的4个卖点,“跟风股”涨停持股、不涨停卖。
热点龙头股第三、第四个涨停分时图不好很正常,它们需要“边拉边洗”,拉到涨停没有封死也正常——但一般股票拉到涨停封不住必卖。
在图3-63至图3-66中,连续数日分时震荡,个股也在高位。但因为上海自贸区的概念实在太强,热点持续性很强,调整后,该股继续上涨直到横而不涨,出现卖点。
图3-63
图3-64
图3-65
图3-66
以上从形式上归纳了龙头股的基本卖点,虽然表面化了,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性价比很高,即使不懂内在机理,“依葫芦画瓢”,误差也在可以接受范围之内。当然,如果深刻理解了股票运行的内在机理,这些“招数”都可以不要,甚至能根据市场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和自创“招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