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轮理论起源于印度,古代印度瑜伽理论认为人体主要有七个能量中心,即七个脉轮,由下往上分别是:海底轮、生殖轮、脐轮、心轮、喉轮、眉心轮、顶轮。这七个脉轮互相补充,互相影响,是通往心灵和高层意识的闸口。
脉轮,意指转动的轮子,“轮”含有增长、力量以及运动的意思。人体的七大脉轮自下而上分布在从脊椎底端到头顶的这一条线上,分别对应着内分泌腺体和神经丛,并负责维持某几个特定器官的能量健康。
能量场中的第一层能量体最靠近肉体,对应位于脊椎底端的第一脉轮海底轮,和肉体的安全、功能及感官有关;第二层能量体则与第二脉轮生殖轮相对应,与情绪和感觉有关;第三层能量体与第三脉轮脐轮对应,和理性分析、逻辑观念、思考能力有关;第四层能量体与第四脉轮心轮相对应,能反映此人如何付出或接受爱意;第五层能量体与第五脉轮喉轮相对应,与使用语言、文字同外界沟通有关,也和人是否接受神性意志、放下个人意志有关;第六层能量体与第六脉轮眉心轮相对应,与人类如何看待自己和万物的关系有关;第七层能量体与第七脉轮顶轮相对应,和我们如何与最高源头的灵性能量联系有关。从第一层到第七层,是沿着人类成长的脉络发展的,其意识从求生的本能到发展性能力、拥有个人力量、泛爱世人、能表达、有体会真理的能力,直到与宇宙合而为一。因个体的不同,每个人的脉轮大小和颜色强度不尽相同。
自古以来,许多有超感视力的疗愈者和灵修者,都曾经描述过七个脉轮的颜色。但一直到近代,才有人运用科学仪器记录脉轮的颜色,最有名的是1977年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维乐瑞·亨特(Valerie Hunt)博士所主持的研究。研究结果详细划分了每一个脉轮的颜色和振动频率的关系,七大脉轮呈现出彩虹的七种颜色。
七个脉轮的振动频率都不相同,从最低频率的第一脉轮开始依次加高,也因为这种频率的改变,使得每个主要脉轮有不同的意识主题,有不同的需要、个性、气质和观点。脉轮能量是动态的,时时与周边万物进行着能量交换,人的心情、心态,甚至种种好的、坏的思想,都可以导致脉轮能量不断发生变化。
较下层的脉轮是上层脉轮的基础,如果较下层的脉轮发展不完全、不平衡或者残留着未排除的紧张压力,都可能损害上层脉轮。要想进入某一个脉轮对应的意识或行为特质,必须先处理好前一个脉轮。最下层的脉轮发展出最靠近身体的那层能量体,是最准确的诊断工具。早在病人的症状出现之前,能量场里第一层的气体已出现异常。因此,疗愈师常常并不是直接“对症下药”,而是要先打好基础,即通常从海底轮起,依次处理各个脉轮的能量,最终达到整体的和谐统一。
天然水晶以其天然品质和色彩,可以将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精纯能量带入我们的能量场,补充我们所需要的能量。借助水晶持续地将注意力转向内心,放下烦恼,就可以掌控脉轮的能量,从而帮助我们活出完美人生。正如一位大师所说的:如果你对自己的身体拥有控制能力,你命运的10 ~15 就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你对自己的头脑有足够的控制能力,你命运的40 ~60 就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你对自己的能量有充分的控制能力,你的生活和命运就100 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旦掌握了能量的运作模式,借助水晶的高频振动,我们就可以认识自己,疗愈自己,创造一个全新的、快乐幸福的自己。我们将轻松、快乐地拥有心想事成的幸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