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育锻炼的原则
体育锻炼的原则主要是体育锻炼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体育练习者从事体育锻炼实践,达到理想效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只有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体育锻炼的原则,才能使体育锻炼获得最佳效果。
(一)积极性原则
参加体育锻炼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才能调动起积极性和自觉性。要提高促进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首先要提高对体育的认识,树立终身体育思想,把体育看作是每个人高质量生活的一部分,使体育锻炼成为健身、健美和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其次要明确锻炼的目的,一个人的动机决定一个人行动的质量。比如:有人是为了更健全的生长发育;有人是为了某些运动技能与成绩的提高;有人是为了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有人是为了更健美结实;还有人则是为了锻炼意志、防治疾病。
(二)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指锻炼身体应从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外界环境条件的实际出发,确定锻炼的目的,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合理地安排运动时间和运动负荷。这是增强身体素质及提高运动水平必须遵守的原则。
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由于性别、年龄、体质和健康状况的差异,锻炼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目的地选择和确定运动项目、练习方法,合理地安排锻炼的时间和运动负荷。在每次锻炼前要评估自己当时的健康状况,使运动的难度和强度不超过自己身体承受能力。违反人体发展这一基本规律,只能损害身体健康。
从外界环境出发。参加体育锻炼时,要从季节、气候、场地、器材等外界条件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科学锻炼的方法,来选择运动项目、练习时间、运动负荷,才能收到良好的锻炼效果。如在冬季应着重发展耐力和力量素质,在春秋两季重点练习技术性项目,在炎热夏天,游泳是比较理想的运动项目。但在运动时不要在阳光下运动时间过长;在力量训练前要仔细检查器械,避免事故的发生。
(三)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体育锻炼的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等,必须根据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和生理机能的负荷规律,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进行。在体育锻炼中,最忌急于求成。想“一口吃个胖子”,只能事与愿违,甚至还会造成伤害事故或给身体带来某些生理损伤。因此,进行体育锻炼时,学习动作要由易到难,运动量由小到大,运动强度(刺激强度)应由弱到强。同时,还应根据年龄、性别、身体素质水平,因人而异地安排练习的内容,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经常性原则
经常性原则是指身体锻炼必须持之以恒,使之成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运动技术的形成和提高,人体各组织系统机能的改善,是肌肉活动反复多次强化的结果。锻炼不经常,后一次锻炼时,前次锻炼的痕迹已经消失,失去了累积性的影响作用,因此效果也就很小,甚至不起作用。同时,运动技能的形成,人体结构、机能的改善,身体素质的提高,都受着生物界“用进废退”规律的制约。不经常锻炼,已取得的效果也会逐渐消退。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所揭示的就是这个道理。
(五)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身体锻炼应全面发展身体的各个部位、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活动能力,追求身心的和谐发展。体育锻炼,不仅应包括不同身体部位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应该包括多种项目和不同性质的活动,进行全面锻炼。身体各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身体某一方面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发展,而全面发展,就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目前,大学生年龄多处在17~23岁之间,这是身体发育逐渐成熟的阶段,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在体育锻炼中贯彻全面性原则尤为重要。从体育项目对人体锻炼的作用来看,也是有所侧重的,如短跑主要是发展速度,投掷、举重主要是发展力量,长跑则侧重于发展耐力,球类则以发展灵敏性、协调性为主,所以,进行全面锻炼就能使身体素质获得全面发展,使其能更快地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增强体质。
上述锻炼身体应遵循的几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只有科学地、有目的地、全面地贯彻这些原则,才能不断增强体质,取得预期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