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操运动的发展
体操是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体操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练习者可根据不同的目的、任务以及各自的身体状况选择不同的内容。特别是体操中的一些基本练习内容,由于不受时间、场地、年龄、性别的限制,因此,在大众健身活动中被广泛采用。
世界卫生组织在对健康进行解释时曾指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可见人体的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健身也应包括身体、心理、社会适应、道德等方面。
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健身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劳动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也给人们健康带来了新的危机。即运动不足、体力下降、现代文明病的产生。为了预防这类疾病,促进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进行健身强体已势在必行。为此,我国提出了以增进全民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全民健身计划。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提高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健康水平和整体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体操运动在健身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体操从它产生之日起,就以健身强体作为主要目标。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把身体锻炼的一切活动都称作体操,通过身体锻炼来塑造健美形体。
我国古代,体操也被作为健身强体的有效手段。例如,在古代医学名著“内经”中的“导引养身术”及后来出土的“导引图”都把身体活动和呼吸动作作为健身防病的方法。东汉名医华佗创编的“五禽戏”以及宋代流传于民间的“八段锦”等都将身体锻炼与中医理论相结合,达到锻炼身体、防病治病的目的。
在近代,瑞典体操创始人林氏(P.H.Ling)潜心研究解剖学、生理学和体操理论,认为体操应是符合人体器官运动法则的身体科学,体操的目的是使身体协调、均衡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体操的内容不断增多,同时有关体操健身理论也不断发展。如德国现代体操奠基人保迪氏(Dr.RudolfBode)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以往体操较多注重人为的、形式的特点,强调体操的内在性、自然性、韵律性。认为体操应是人体内、外统一的全身性活动,体操是将人体内在的情感通过身体自然的、韵律性的动作表现出来。其弟子梅达瓦氏夫妻(Hinrichund SentaMedau)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健康的原理”、“姿势的原理”、“优美的原理”将体操的目的归纳为:增进健康,促进良好的体态与姿势的形成;提高人体自然的、生机焕发的身体活动能力,并且强调健康不仅仅指的是身体方面,也应包含心理、精神等人类总体的活动能力,只有健康才是教育的目的,并将增进身体的健康和提高人体的活动能力,视为体操两大支柱。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现代德国体操理论将体操的目的概括为:增进健康,开发活动能力,促进机能提高。
在日本明治初期(1890年),体操作为现代体育内容而出现。当时的体操是以养身健体为主要目的,其主要内容即养生体操。20世纪50年代以后,日本学校的体育学习指导要领尽管每隔10年修改一次,但都将体操作为增进健康、促进发育、开发人体活动能力的内容而列入其中。为了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日本即将出台的新的体育学习指导要领中,将对体操一词做进一步改动,并更加强调体操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
国际上最大型的体操盛会——世界体操节(GYMNASTRADA),其大会的宗旨就是:“增进健康、提高体力、结交朋友、体验快乐”。
由此可见,从古到今体操与健身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尽管由于时代的发展,体操所涵盖的内容不断发展;由于历史背景、国家制度、学术观点的不同,对体操概念的解释及分类方法有所不同,但都把体操作为健身强体的有效手段,并普遍认为增进健康才是体操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强调在体操锻炼时,不仅仅要记忆动作的方法、顺序,更重要的是通过体操增进健康,提高人体的活动能力。所以说健身是体操的主要目的,体操是用于健身强体的主要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