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乒乓球比赛裁判队伍的管理

乒乓球比赛裁判队伍的管理

时间:2024-09-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裁判队伍的管理,是组织竞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裁判队伍的管理,主要由竞赛编排组通过裁判长进行。为便于管理,可将裁判队伍根据比赛任务划分为若干裁判小组。我国乒乓球竞赛裁判员队伍至今仍是由社会各阶层组成,要管理好裁判,必须要依据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学习制度。各级裁判管理部门应建立裁判员档案,可将裁判员的基本情况建立数据库。

三、乒乓球比赛裁判队伍的管理

裁判员是比赛第一线的具体组织者,是乒乓球比赛规则的执法者,裁判员的思想和业务水平高低,关系到比赛能否顺利进行。有了合格的裁判员,才能保证比赛有良好的秩序,使运动员充分发挥水平,达到竞赛的目的。一般情况下,赛场上发生纠纷、争执时,往往与裁判员在技术上的失误或思想上的偏差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由此可见,裁判队伍的管理,是组织竞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裁判员队伍管理的宗旨与内容

裁判队伍的管理,主要由竞赛编排组通过裁判长进行。管理的核心是要抓好裁判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把“严肃、认真、公正、准确”的八字方针贯彻到组织工作的始终。要抓住比赛各个阶段的主要环节,如赛前管理中的制订计划、组织集训、检查和熟悉场地器材、准备裁判用品和服装,认真学习竞赛规程、规则和裁判法,统一认识,统一尺度,周密研究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办法;重要岗位的裁判员要反复训练,并组织必要的考核,比赛期间的裁判准备会要合理分工,重要场次比赛前要提前认真研究,慎重安排水平较高的裁判员担任临场工作,尽量安排与参赛队无关的裁判员。此外,还要做好临场裁判安排、小结和讲评、检查场地器材、报送比赛情况;比赛结束后的器材收缴、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裁判工作总结等。

(二)临场裁判员管理

为便于管理,可将裁判队伍根据比赛任务划分为若干裁判小组。划分小组时,一个单位的裁判员要尽可能分布在各个组内,并合理搭配,使各组的裁判水平大致相当。裁判小组的组长,应选思想作风正派,业务水平较高,能够团结同志,有一定组织能力的裁判员担任。

裁判员临场工作要慎重安排。分配临场裁判员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1.打好开局。比赛开始的前一、二轮,应尽量安排水平较高的裁判员出场,开好头,提高其他裁判员的自信心。

2.避开关系。应安排非比赛单位的裁判员担任临场裁判。如有可能,与比赛队名次相关单位的裁判员也应该尽量避开。

3.相对平衡。对重要场次和主要场地,按比赛的实际情况与裁判员的级别、水平,做平衡调整,以完成任务为原则。

4.交错安排。两名裁判员不要连续担任某队的裁判任务,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5.新老搭配。在考虑主、副裁判员或第一、二裁判员等搭配时,应新老结合,以老带新。

6.重点培养。在比赛中要选好苗子,多让他们挑重担,在实践中培养,使其更快地成长,以适应竞赛工作的需要。

临场裁判员的安排不必向各部门通报,任务下达不宜过早,但应给裁判员留出充分的准备时间。裁判员执行临场任务前,应与有关人员确定协同方法,并认真检查场地器材。比赛中,要掌握判断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掌握裁判尺度要前后一致、双方一致。

(三)裁判员队伍统筹管理的方法

裁判员是保证运动竞赛顺利实施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裁判员队伍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组织和培养一批德才兼备、技术全面、高质量、高水平的裁判队伍,不断适合国内外体育比赛的裁判工作,确保竞赛的顺利进行,促进体育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1.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1)学习制度

我国乒乓球竞赛裁判员队伍至今仍是由社会各阶层组成,要管理好裁判,必须要依据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学习制度。如,竞技体育水平发展异常迅速,竞赛规则也经常修改,其变化层出不穷。如何掌握与运用,这都需要裁判员加强平常的自觉学习与钻研。同时管理部门也要及时组织裁判交流经验与学习,不断提高裁判业务水平。在举行某一次比赛时,裁判管理部门和大赛组委会要抓住赛前的时机,一是组织裁判员有目的地学习规则、规程;二是熟悉场地,统一认识,统一判决尺度,进行分工,组织临场实践,研究比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考核制度

裁判是竞技场上的法官,如何裁决将影响到运动技术的发展和运动员水平的提高。因此各级裁判组织必须严把考核关,建立考核制度。裁判不仅精通业务,熟悉规则,而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裁判秉公执法,为运动员服务的思想。为达到这一目的,重大竞赛组委会可要求裁判管理部门在赛前举办有关裁判员培训班,并组织一定形式的理论和实践考核,在此基础上,造选出一批业务能力强、执法水平高的人员参与竞赛裁判工作,以确保裁判的执法水平。

(3)奖惩制度

在管理裁判时,应建立奖励制度。如在裁判工作中,表现较好、思想端正、业务水平强的裁判要及时表彰。一般一次大赛结束后,在对裁判工作进行总结的同时,予以表彰。对在裁判工作中出现的不正之风和有意错判、漏判等现象,应建立惩罚制度。一旦发现,就照章办事,严厉批评;情节严重的,要降级或撤销裁判技术等级;严重者将受到刑事处理。

2.建立裁判员档案

各级裁判管理部门应建立裁判员档案,可将裁判员的基本情况建立数据库。逐步实行现代化管,对管辖范围内的各项目裁判做到心中有数。对参与比赛的执法情况及其表现都一一记载,作为其晋升等级、使用、评优的基本依据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