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启动与组织
在乒乓球竞赛的筹备阶段中,竞赛组委会根据比赛的需要成立负责管理志愿者事务的部门,并由该部门负责志愿者工作的启动工作。一般来说,志愿者管理部门早期的主要工作是进行规划,要根据乒乓球竞赛的目标,分析和预测竞赛对志愿者的需求。同时,要通过分析竞赛的规模和重要程度,来判断竞赛对志愿者的吸引力程度,从而采用适当的招募策略。
在这一环节中,志愿者管理部门更侧重于需求预测,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竞赛组委会及其各部门根据自身工作需要,对本部门所需志愿者数量、类型做出测算,并上报志愿者管理部门。
第二,志愿者管理部门对前面所需志愿者的部门数据进行汇总,从整体上对各部门、各岗位所需志愿者的数量和类别进行调查和评估。
第三,志愿者管理部门在调查和评估基础上,编制志愿者工作说明书,并据此开展志愿者的招募工作。
这里需要指明的是,全部的需求预测过程必须严格竞赛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工作岗位的设置以及整个竞赛流程的实际需要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使志愿者工作最大限度地促进乒乓球竞赛的开展。
(二)宣传与招募
所谓乒乓球竞赛志愿者的宣传,是指要充分发挥现代媒介的作用,采用各种宣传手段,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所要进行的乒乓球竞赛,扩大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到竞赛中来。在宣传过程中,应当注意既要面向整个社会,又要针对“潜在的志愿者群体”。通过宣传,渲染一个富有激情和魅力的赛事前景,形成人人争先参与的氛围,这是志愿者招募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同宣传工作紧密联系的就是招募工作。在对志愿者对象进行广泛、深入宣传的基础上,根据预先设计好的志愿者工作说明书,发表招募信息,吸引符合要求的人才参与到乒乓球竞赛的志愿者工作中来。招募工作主要包括了招募方式的选择、招募信息的发布、招募对象的考核。
在这一进程需要注意的是,招募具有双向选择的特性,它既是志愿者管理部门物色理想志愿者的过程,同时,也是志愿者对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岗位的选择过程。因此,通过合理的宣传和引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培训与教育
在成功招募到志愿者后,志愿者管理部门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志愿者尽可能多地了解所要举行的乒乓球竞赛,提供各种必要的背景材料、信息、实际运作要求等资料。特别是现代大型赛事在筹办过程中需要志愿者完成的工作日益复杂,这对志愿者的专业素质乃至人文素养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对志愿者进行培训成为不可缺少的环节。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知识培训、专业强化培训和岗位培训。基本知识培训是培训的初级阶段,是所有赛事志愿者都要进行的培训。着重志愿者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尊严意识、规范意识等精神层面的培养,使其掌握基本的礼仪、服务和运动常识的基本技能,熟悉有关服务政策和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在培训之初,志愿者已对自己所在的组织和组织发展目标等基本情况有所了解。这些内容可通过发放培训手册和利用一些可视媒介(如报纸、电视、图书、期刊等)、广播及网络播放的有关资料、体育组织的概括、职员服务及当地的历史文化、交通、旅游等情况,激发志愿者的奉献和团结协作精神,并帮助志愿者尽快且轻松地适应新组织,即是志愿者的定位过程,基本培训课余定位培训相结合并同时展开。
专业强化培训主要是服务于具体事项的志愿者。此阶段,通过讲座、小组讨论和自学等方法在培训基地或者其他地方展开培训,使志愿者对乒乓球竞赛的发展历程、现状及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避免出现该领域的服务人员对服务对象一无所知的情况。
岗位培训较基本知识培训更为具体,它是根据不同岗位的志愿者工作说明书量身定做的,其作用是使志愿者明白自身的工作任务、业务流程和工作场地的相关情况,以及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和志愿者团队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可由专业的培训机构来组织实施。
除了基本知识培训和岗位培训外,实践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一般是根据不同志愿者的具体工作安排,在竞赛开始前进入场地进行实地体验,一般由各个场所的主管负责人员来组织实施。
(四)解聘与遣散
解聘与遣散是志愿者组织管理工作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当乒乓球竞赛结束后,志愿者管理部门根据相应的管理办法,选择一定的方式、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志愿者进行解聘与遣散,而不能随意、无序进行。
由于志愿者在现代体育竞赛中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作法,因此其解散和遣散都形成了依据之前协议内容进行的惯例,即一切按合同办事。对表现优异的要予以表彰,对热情高但能力有限的志愿者也要从情感上进行保护,从而对其他志愿者也起到良好的示范鼓励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一般除了如奥运会这种周期长、使用人员多的超大型赛事外,各种级别的乒乓球竞赛均不会出现志愿者人员赛后安置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