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乒乓球临场裁判的组织与实施艺术

乒乓球临场裁判的组织与实施艺术

时间:2024-09-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裁判长要以规则为根据,对弃权的时间要非常清楚;同时,要对一些特殊情况,如堵车等运动员自身无法克服的意外情况灵活处理。因此,裁判长对此类情况必须慎重、妥善处理。只有在裁判员影响了比赛的公正性,且丧失了控制比赛局面的能力,致使比赛无法进行时,裁判长才能撤换裁判员。处理时应态度鲜明,尊重他人。

三、乒乓球临场裁判的组织与实施艺术

(一)裁判长临场管理的艺术性

1.裁判长工作的特点

裁判长要在特殊的环境中、特定的氛围下,对突如其来的、自己看见或没有看见的全部事实(不可能每张球台都能看见)进行正确、及时的处理。因此,裁判长必须精通规则,积累经验,控制场面,熟练、巧妙地处理问题。

2.裁判长工作的重点、难点

(1)对于临时变更难以处理。这就要求裁判长在短时间里做出快速反应,做出予以接受或不同意变更的决定。

(2)对于弃权要慎重。裁判长要以规则为根据,对弃权的时间要非常清楚;同时,要对一些特殊情况,如堵车等运动员自身无法克服的意外情况灵活处理。

(3)对于撤换裁判员。在比赛中随时可能出现运动员或运动队与裁判员发生冲突,以致比赛无法顺利进行,运动员或运动队强烈要求更换裁判员的情况。因此,裁判长对此类情况必须慎重、妥善处理。只有在裁判员影响了比赛的公正性,且丧失了控制比赛局面的能力,致使比赛无法进行时,裁判长才能撤换裁判员。在通常情况下,不能轻易地撤换裁判员。

3.裁判长工作的处理艺术

(1)坚持原则,公正公平,适度灵活,一视同仁。

(2)了解事实真相,分析矛盾焦点,以规则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积极妥善处理,公开处理结果。

(3)把握好处理问题的时机和节奏,切勿“四太”:太早、太迟、太快、太慢。调不宜高、话不宜多,冷静而稳健,快而不急。

(4)正确把握规则精神,绝不能掩盖矛盾、回避事实、听信谎言、态度暧昧,既不能激化矛盾,也不能扩大矛盾,而应正视事实,认真负责地按照规则要求处理。

(5)把握好监控原则。在运动员作风问题上,应对一般运动员、著名运动员一视同仁,不能患得患失。处理时应态度鲜明,尊重他人。

(6)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与沟通能力。裁判长既要对组委会、仲裁委员会负责,又要安排和使用好副裁判长、裁判员,对上对下都应保持良好的关系,以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裁判员临场执法管理的艺术性

1.裁判员的基本职责是确认事实,对照规则,做出判定

要正确处理好事实与认识的矛盾。裁判员如不能确认事实或确认的不是事实,就不是称职的裁判员。

2.正确理解“最后决定权”

正确处理好执行与报告的矛盾:该报告裁判长而不报告——错误(越权处理);不该报告裁判长而去报告——错误(矛盾上交)。

3.合理分配注意力,正确处理好集中与分散的矛盾

乒乓球体积小,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快,旋转强,变化多。这就要求裁判员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若出现神情恍惚、注意力分散等情况就容易出现差错。如果裁判员出了错误后,仍陷入一种回想、琢磨的状态,那么就会错上加错。然而,是否注意力越集中越好呢?并非如此。在执法过程中,眼睛一直盯着球,除了球以外什么都不看也是不行的,长时间高强度地盯着球看,必然会导致视觉疲劳、反应迟钝,甚至体力不支,从而导致错误出现。

一个优秀的裁判员应正确处理注意力集中与分散的问题,应具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合理分配注意力,坚持注意力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集中为主;根据时机(如运动员局间休息时)适度放松和调剂注意力。

4.正确处理好“快”与“慢”的矛盾

乒乓球比赛速度快、节奏快、变化快,因此裁判员对比赛的处理也相应地要快。也就是说,裁判员反应要快、判断要快,在结果出来之前应有所预料,应做到心中有数。当然,这种快不是越快越好;而是要以快为主、快慢结合,做到快而不急、慢而不怠。那么,什么情况下要快呢?

①判发球违例要果断、要快(裁判员从开始发球起,就要注意发球方是否合乎规则要求,如不符合,应立即以“发球违例”,判对方得一分)。

②判连击和两跳要快(一旦发现此类情况应立即叫“停”,不让球继续来回运行)。

③发现错发、错接(主要是双打错发、错接)时判停要快,并迅速纠正。

④对明显的犯规,如不执拍手触及台面、移动台面、运动员或其穿戴物触及球网,应果断、及时判定。

⑤对球是否擦边、是擦边还是“侧面”,发球是否擦网(尤其是轻微、不明显的),应迅速、果断、清楚地判定。

⑥对副裁判员在其职责范围内做出的判定应立即认可,并迅速做出相应判定。

什么情况下应慢一些呢?

⑦球擦网,但尚未落在对方台面时,要注意看球擦网后的变化:如出界,判失分;其他情况应判重发球。

⑧发现擦边时,不要马上喊“擦边”,而要看这个球对方能否还击。

⑨外界球进入场地时,不马上叫“停”,如正处在一方得分之际。可慢一点叫“停”。

⑩一方运动员正在还击时,如受到外来客观影响(如对方冲撞、球拍脱手,或挡板被邻台选手撞倒等),则不要马上叫“停”;如其还击合法,则得分仍有效(若因受到影响而无法合法还击,则应判重发球)。

11轮换发球法,记数员数到“13”时,不要马上叫“停”,而应看球是否落入对方台面。

12 对副裁判员一侧的球是否擦边,要根据副裁判员的反应或示意判定。

5.裁判员要保持执行规则的尺度一致性

如果裁判员在对双方执行规则时尺度不一致,那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正确+错误”;另一种是“错误+错误”结果都是错误。具体地说,执行规则的尺度一致性表现在:

①时间一致。要在每一局、每一场、每一次、每一节、每一天,甚至整个比赛中保持尺度一致,要有稳定的统一性能做到前后一致、始终一致。而不能先紧后松或先松后紧、时紧时松。否则,教练员、运动员会提出质疑:为什么我昨天这样打不算犯规,今天就是犯规呢?

②空间一致。在所有的球台上,所有的裁判员都要保持尺度一致。做到左右球台之间、裁判员之间全体一致。不要你判我不判,在1号台打时判,在2号台打时不判。

③理论与实践一致、执法行为与规则条文一致。

6.发球犯规的处理——正确处理好判与不判的尺度

一个裁判员要在比赛中做到公正、准确、不偏不倚,使双方运动员完全在公平合理的状态下展开竞争,首先必须吃透规则,融会贯通。只有这样,在临场中才能果断、准确地处理发生的问题。一个裁判员无论级别多高、规则如何熟练,只要他在临场裁判时,当断不断、该罚不罚,就都不是一个称职的裁判员。在临场中,如果个别运动员发球明显犯规而裁判员不予理睬,或产生恻隐之心,同情弱者,或在关键球时放之任之,估计利害关系,患得患失,那么这种“仁慈”,实质上就是对另一方的“残忍”。但对于发球犯规,如果裁判员自己拿不准,则应以不判为好。

7.临场执法的公开性——正确处理好场上与场下的矛盾。

8.临场局面的控制能力——正确处理突发事件

在乒乓球比赛的临场执法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这就需要裁判员冷静分析,正确处理好问题,否则会使比赛局面混乱,失去控制。裁判员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要避免下列情况的出现:

①执法太较真。

②扩大矛盾。

③不善于抓住处理问题的时机。

④掩盖矛盾。

⑤寻找“无解”。

9.正确理解和掌握规则的精神实质——正确处理规则的学习与适应规则修改变化的矛盾。

10.临场中处理权属、权限问题——正确处理主裁判与副裁判之间在关系、职责、权限方面的矛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