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乒乓球竞赛安全保卫概述
(一)乒乓球竞赛安全保卫的定义和地位
乒乓球竞赛的安全保卫是指对乒乓球赛事的比赛、重大活动现场、驻地及其他场所提供安检、交通疏导及消防应急等服务,保障赛事相关人员人身和赛事相关设施安全等工作的集合。
安保既是乒乓球赛事成功举办的根本保障,也是赛事成功的主要标志之一。为实现乒乓球赛事安保工作的战略目标,赛事运作管理机构需要完成多项预定的工作任务。乒乓球赛事的安全保卫不仅仅是警方的事情,也是赛事组织者和赛事相关活动组织者的重要事情。安全保卫也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问题,也是一个整体性的问题,每个人都有积极参与并保障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乒乓球赛事的服务对象包括了参加乒乓球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观众、媒体、官员等各个群体,以及相关各类设施、设备。人员数量多,背景复杂,涉及面广,决定了安全保卫工作的风险程度非常高。安全保卫工作中的任何失误或事件都将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如果出现失误,而又控制不力,甚至会导致“功亏一篑”。因此,乒乓球赛事的安全保卫工作直接影响到乒乓球赛事的运作能否成功,直接影响到赛事运作管理机构的形象。
(二)乒乓球竞赛安全保卫特点和趋势
现代社会的流动性、复杂性使社会生活的风险日益增加,加之本身乒乓球赛事的聚众性,使乒乓球竞赛安全保卫成为一个收到广泛关注的热点。现代乒乓球竞赛赛事安全保卫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着重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乒乓球竞赛安全保卫领域逐渐扩大
我们已经讲过当今的乒乓球竞赛已经超载了单纯的体育概念,成为社会事件,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产生影响,而乒乓球竞赛的安全保卫所涵盖的领域也随之扩大,不仅仅包括了体育场馆内部的安全防范,还包括了乒乓球竞赛举办地的社区、城市安全、公共交通管理、信息安全等非常广泛的领域,是人防、技防和物防的紧密结合。
2.乒乓球竞赛安全保卫中高科技含量增多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运用,加之国内外赛事运作管理机构之间技术经验交流,使得乒乓球竞赛安全保卫中高科技含量增多,在大型综合性赛事中更是占据了核心地位。电子安全防范系统、电子门票系统、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联网报警服务系统、可视光摄像机、红外热像仪等等越来越多地用于乒乓球竞赛的安全保卫工作中。比如:除开幕式所有人员常规安检外,所有开幕式表演人员的道具及入场采访记者的设备均需通过专门的“X”光机透视;开幕式会场外设有8个、会场内设有的200个“电子眼”,可精确地看到对面观众的面部表情。
3.乒乓球竞赛安全保卫的投入日益升级
随着乒乓球竞赛安全保卫领域的逐渐扩大,高新科技的快速发展,乒乓球竞赛安全保卫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投入也日益升级。比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希腊政府花费了116亿美元的巨资,而仅安全保卫一项的费用就高达13.9亿美元,几乎相当于2000年举办悉尼奥运会的全部费用。又如,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的安全保卫中的人力投入。当晚,在举行开幕式的广东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由600余名民警负责安检门的观众安检,有180名使用手持式金属检测器的民警负责对可疑的人、物进行更细致的安全检查,加上体育场内场外与看台上的便衣民警及场外负责交通疏导和消防应急的警力,实际参与到开幕式安全保卫的警力总数超过10000人。巨大的安全保卫费用已给众多乒乓球竞赛运作带来沉重压力,安全保卫系统的经济性、实用性开始引起赛事运作管理机构的重视。
4.乒乓球竞赛安全保卫中人文因素的增强
高科技武装起来的严密的赛事安全保卫系统降低了赛事的安全风险,有时却给参加与参与赛事的人员增加了不便。强调乒乓球竞赛安全保卫以人为本,增加安全保卫中的人文因素正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以人为本的安全保卫要求根据不同使用人群的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对于乒乓球竞赛的观众而言,体育场馆往往是个人或者家庭娱乐的场所,除了欣赏比赛外,他们还有饮食、娱乐、购物等其他需求,安全保卫要为他们提供行动上的便利,而不是让他们觉得缺少出入场馆的自由。媒体记者是赛事的重要参与者,为了最及时地报道赛事,他们的活动范围和活动频率往往很大,安全保卫部门要为他们提供最为便利的安全通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