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群体性乒乓球竞赛组织与管理的原则
(一)群众性原则
群体性乒乓球竞赛是以增强群众体质、推动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为主要目的的,因此,群体性乒乓球竞赛的组织必须有利于广大群众参加和观看,注重群众性。只有吸引和组织尽可能多的群众参加,才能更好地达到群体性乒乓球竞赛的目的。贯彻群众性原则,要求注意以下几方面:
1.群体性乒乓球竞赛应以小型竞赛为主。群体性乒乓球竞赛虽然也需要一些高层次、大规模的竞赛活动,但是群体性乒乓球竞赛应侧重于普及,主要应以基层开展的小型竞赛活动为主,并注意把竞赛活动与平时锻炼有机结合,以竞赛促锻炼。
2.群体性乒乓球竞赛活动应安排在空闲时间或节假日。这样既方便群众参加,也有利于群众欣赏比赛。例如以学校师生为对象的比赛适宜安排在寒暑假。
3.群体性乒乓球竞赛内容应多种多样。群体性乒乓球竞赛的参加对象十分广泛,因此必须采用多种多样的竞赛内容,以吸引广大群众,满足不同人员参加竞赛的需要。
4.群体性乒乓球竞赛的方式应机动灵活,简便易行。群体性乒乓球竞赛可以借用高水平竞技体育的竞赛方法,但不必拘泥于竞技体育竞赛规则、裁判法等,可以采用机动灵活的竞赛方式以适应群众参加。群众体育竞赛中常采用的做法,一是降低正规竞技比赛的难度。群众体育的比赛可在场地、器材、人员、裁判、服装等方面适当降低要求和难度,以适应群众参加。二是简化比赛程序。为了方便群众参加比赛可在报名、比赛、发奖等环节上简化手续,以节约时间、人力和资金。
(二)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是指在组织群体性乒乓球竞赛的过程当中,运用先进的科技知识和管理模式对比赛进行组织和管理,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创新
目标创新就是在组织群体性乒乓球竞赛的时候要对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年龄群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革新,从而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健身的需求。在过去的群众体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很多内容都不能很好地去实施,从而大大地限制了它的发展;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在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的情况下,组织各种各样的群体性乒乓球竞赛也成为促进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在组织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组织比赛的目标是什么,从而为比赛确立一个方向,这样才能使比赛顺利地进行。
2.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包括比赛场地器材的创新和运动员在自己参加比赛的项目中技术动作的创新,但是在组织群体性乒乓球竞赛中主要是场地器材的创新。现代体育运动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广泛运用先进的理论和科学技术。在群体性乒乓球竞赛组织中也应当尽可能地利用当前先进的体育设施,、体育器材来为他们服务,这样能够提高他们参与运动的兴趣,同时也能够使他们感觉到组织者是重视比赛的,从而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比赛更加富有意义,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3.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就是根据不同形式的比赛要有不同的制度来维持,制度是组织运行方式的原则规定。在组织群体性乒乓球竞赛的时候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根据不同性质的比赛建立不同的组织委员会来共同承担赛事的组织,明确不同单位的任务,同时也是他们这些组织在这一领域的权利和利益的保证,从而保证赛事正常、有序地进行。
4.项目创新
项目创新就是要在组织管理的过程当中,要根据比赛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比赛的项目,使比赛的项目具有一定的特色,这样才能使比赛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从而实现组织比赛的目的。群体性乒乓球竞赛和竞技性的比赛要区分开来,从而使比赛更富有趣味性,更加具有合理性,最终能够使参与者真正从中体会到比赛的乐趣。
(三)区别对待原则
区别对待原则就是在组织比赛的过程当中要根据不同的社会条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参与人群进行有区别的组织安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注意社会条件的区别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尚存在较大的城乡差异和城市与城市、省与省之间差异,这就要求在组织比赛的过程当中要实事求是地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组织比赛,不要一味地追求赛事的质量而忽略了社会条件的不同造成的差异。因此在比赛的组织安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配置进行组织管理,切忌生搬硬套他国或者他地的模式。
2.参与人员的区别
群体性乒乓球竞赛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体育参与者是广大的社会成员,因而在安排竞赛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年龄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包括他们身体条件所能够承受的负荷、项目的安全保护措施能否到位等等。
(四)激励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是指在组织比赛的过程当中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参与者进行组织和管理,从而能够充分调动参与者对比赛的热情,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的环境中来。
1.集体荣誉激励
群体性乒乓球竞赛中集体荣誉激励是激发人们参与体育竞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比如说几个社区共同组织的一项比赛,为了比赛能够取得好的成绩,社区的负责人会组织本社区的人来进行锻炼,在这样的一种有组织的锻炼之后能够激发人们的体育动机,将人们吸引到健身活动中来,要想做到这样必须要转变人们的观念,使人们从以前的让我参与变为我要参与。
2.教育引导激励
教育引导激励就是通过各种健康教育以及对于运动锻炼的意义进行讲解,使人们对于运动健身方面的知识有更多的了解,最终达到使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
(五)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指在组织群体性乒乓球竞赛的过程当中,要根据当地的条件设施,参与者的具体年龄结构组成等方面来进行。群体性乒乓球竞赛活动计划的组织方案、项目内容等必须从实际出发,做到切实可行。
贯彻可行性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1.群体性乒乓球竞赛活动计划、组织方案的确定,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我们开展群体性乒乓球竞赛活动,应本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节省开支,要支持群众因陋就简地开展活动,坚决反对互相攀比、铺张浪费的做法。
2.要考虑竞赛的时间、场地。群体性乒乓球竞赛具有非常规性特点,对时间、场地安排不可能像正规的竞赛那样要求,应根据竞赛的规模、水平、参加对象及现有的场地情况灵活地安排,必要时可根据场地情况设置运动项目和确定竞赛时间。
(六)协作性原则
协作性原则就是在组织群体性乒乓球竞赛的过程当中要协调好不同部门的关系,能够为比赛更好地进行做好一切的准备工作。由于群众体育是由不同的社会系统共同参与管理的,不同的社会部门往往从自己本部门或者本系统的立场出发,代表着不同的利益要求。因此,如何协调各部门的行为,尽量减少和缓和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强化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就需要管理者遵循协调性原则,即由负责体育的部门和其他部门合作、协调,处理好社会工作中的各种关系,充分利用社会有限的体育资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