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群体性乒乓球竞赛组织的管理程序和主要步骤
(一)竞赛前准备工作的管理
竞赛前准备工作是竞赛组织管理中非常复杂而重要的阶段。竞赛能否举办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因此,组织竞赛活动必须重视和做好赛前准备工作的管理。赛前准备工作可分为筹备、全面准备两个阶段。筹备阶段的组织领导机构称之为筹备委员会,全面准备阶段之后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是大会组织委员会。
1.筹备阶段
筹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
(1)确定组织方案
要使运动会筹备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首先必须研究和确定运动会的组织方案。组织方案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①比赛的名称和目的任务。
②比赛的规模。
③比赛的组织机构。
④经费预算。
(2)制定竞赛规程
竞赛规程是对群体性乒乓球竞赛组织者和参加者最具体的指导性文件。
(3)建立组织机构
要依据群体性乒乓球竞赛的规模、层次和要求,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各种竞赛的组织机构一般采用委员会制。
(4)制订各部门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
运动会组织机构建立后,应建立健全各部门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提供行为准则,并根据各部门的主要职责,拟定具体工作计划。
2.全面准备阶段
各职能部门工作计划经组织委员会批准后,到各代表队报到即为竞赛的全面准备阶段。在此阶段各职能部门根据各部门主要工作计划开始全面的准备工作。设立的部门以及各部门的主要任务有:
(1)组委会办公室
①根据组委会的决议,筹备召开几个会议的具体组织工作。常常包括组委会会议、组委会各部门工作联席会议,竞赛筹备工作会议等。
②提出大会基本工作程序的方案。
③督促、检查赛区组织工作的落实情况。
④检查组委会各项方案的落实。
⑤协助组委会成立运动会所需的各种特殊机构,如开、闭幕式临时指挥部。
(2)竞赛部
①勘察选择比赛的场馆,落实承办单位,报竞赛组委会审议。
②按规格要求检查验收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
③确定各单项竞赛仲裁委员会成员和裁判长、副裁判长人选。
④做好竞赛报名、注册与统计工作。
⑤根据报名注册的情况,按照大会规定时间和参赛规模编排竞赛秩序册,制定活动日程表。
⑥开好赛前的竞赛组委会,做好各方面协调工作。
⑦编印大会总秩序册。
(3)安保部
①负责建立竞赛期间内部的安全保卫组织网络,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②制订安全保卫工作计划和有关具体活动的安全警卫方案。
③负责对有关比赛场地、运动队驻地等活动场所的比赛设施、生活设施、安全设施等进行安全检查,制定和落实安全保卫措施。
(4)后勤部
①编制各项经费预算,确定开支标准及管理办法。
②做好各类物资的管理。
③对各部门所需的各类办公用具、服装、器材等及时按计划购置和准备,以保证的使用。
④做好生活接待的准备。包括住宿的接待准备、饮食的安排等。
⑤做好交通车辆的管理和调配。
群体性乒乓球竞赛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增加或减少部门的种类和数量,以适应群体性竞赛的特征。
(二)竞赛期间各项工作的管理
竞赛阶段是运动会的主要阶段,即从开幕式至闭幕式结束。在此阶段,各职能部门必须紧紧围绕竞赛工作这个中心,协调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高质量保证竞赛顺利进行。各部门的主要任务为:
1.组委会办公室
①负责邀请有关领导和其他人士参加大会各项重大活动;
②做好对各代表团的联络服务工作;
③负责各部门工作情况反馈,按时印发大会情况简报;
④负责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等。
2.竞赛部
①做好成绩公告和统计工作。
②处理和解决比赛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3.安保部
①做好大会驻地的安全保卫工作。
②做好维持赛场秩序工作,要严格控制观众人数。
③制作发放各类人员在大会期间的证件。
4.行政后勤部
①妥善安排好运动员、裁判员的住宿。
②要切实办好各类参赛人员的伙食,严格把好食品卫生关。
③根据各项活动和比赛的需要,认真做好交通车辆的安全和管理。④做好比赛期间的医疗急救工作。
(三)竞赛结束后工作的管理
赛后各部门的主要任务为:
1.后勤行政部门办理各参赛队离开赛区的各种手续,做好欢送工作,进行运动会财务决算。
2.竞赛部门及时编制和印发比赛成绩册。此外,竞赛各部门应及时整理归档和上报的各种资料,清理归还借用的服装、器材、用具;进行评比表彰,做好工作总结。上述善后工作处理完毕,各部门工作人员便可离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