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群体性乒乓球竞赛的组织与实施的方法
工作方法是开展工作的重要手段。正确的工作方法,是达到管理目的、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实施群体性乒乓球竞赛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工作时,必须认真研究工作方法。
(一)行政方法
行政方法是指按照一定的职权范围,直接指挥管理对象的方法。它的核心是用非经济手段指挥下属的活动。在实行行政方法时,下达指令的方式包括命令、条例、规定、通知和指令性计划等。行政方法实行强制,但不等于个人专制、强迫命令。
政策和策略是组织的生命,是任何一项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有了政策,不仅使群体性乒乓球竞赛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同时使竞赛管理部门在实施管理时,具有鲜明的权威性和针对性。因此,确定政策,成为群体性乒乓球竞赛活动组织与管理的首要方法。
(二)规划方法
规划,是一个较长时期群体性竞赛工作发展的总目标。制定规划时,要对体育方面的方针政策进行认真研究,对所管辖范围内群体性竞赛的情况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估,对未来发展做出恰如其分的分析,要留有充分的余地。
规划大体分为对过去情况的估价;规划的指导思想;总指标,各项具体指标;完成规划指标的措施等部分。
(三)法律方法
法律方法是指利用各种法规、法令有效规范和协调群体性竞赛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方法。由于群体性竞赛是由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系统的人们组成的复杂系统,而体育健身活动中存在着许多矛盾,这就形成了非常复杂的社会关系。因此,有必要建立人们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这就是法律和法规。
用法律的方法进行管理时,常常采用合同的方式。合同是通过协商约定各自权利义务等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在社会体育活动管理中,各体育组织之间,体育管理者和体育活动的参与者之间都可以合同的方式规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以做到有章可循,各司其职。
(四)经济方法
经济方法是指使用经济手段,利用经济利益的后影响或控制被管理者的方法。采用经济的方法进行管理时,可以采用拨款、投资、赞助、奖金、罚款等经济手段和经济责任制、承包制、招标制等经济制度。采用经济方法进行管理时,要特别注意不能脱离主要的管理目标,还应注意不要忽略社会效益。实际上,只有满足了人们的体育需求,群体性竞赛活动才会取得经济利益。
(五)宣传方法
宣传方法是进行群体性竞赛活动组织与管理的一个重要方法。由于群体性竞赛活动大多以人们自愿参加为主,因而通过有效的宣传,可以使人们加强对体育的理解,从而自觉的投身到体育活动中来。宣传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形式。除了大量的口头宣传,还可以通过广播、壁报等进行宣传。有条件时,应该争取向报刊、电台投稿;在举行大型活动时,还应该尽力争取电视台转播。宣传工具运用的越广泛,就能收到越好的宣传效果。
(六)竞赛方法
竞争是体育的固有属性。竞赛,是体育的重要表现形式。群众性的竞赛活动,对大众有着极大的鼓舞、激励、宣传和号召作用,是推动群体性竞赛活动发展的有效措施,可起到掀起群体性竞赛高潮的“杠杆”作用。
运动竞赛对体育活动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只要使用得当,它将是推动群体性竞赛活动开展的一个低成本、见效快的好办法。组织群体性竞赛活动时,要注意竞赛与平时锻炼相结合,以赛促炼,做到群体性竞赛活动经常化。竞赛方式要机动灵活、简便易行,有利于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加强赛风、赛纪教育,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竞赛项目选择和规模的确定要符合当时、当地的条件,符合群众体育水平。
群体性竞赛活动,要认真准备,精心组织。较大型的、正规的竞赛活动,要严格按规程、规则办事;组织好队伍,安排好裁判;场地设备要与竞赛规模相适应;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严禁弄虚作假。群体性竞赛活动组织不好,对群体性竞赛工作产生的消极影响绝对不可低估。
(七)评比方法
这是多年来我国群体性乒乓球竞赛工作中广泛采用的重要措施。评比与竞赛一起被誉为社会体育工作的两大“杠杆”,对于促进竞争机制发挥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评比表彰活动需要注意质量和效果,维护评比表彰的严肃性和先进性。特别要防止弄虚作假,提倡精神鼓励,要及时宣传典型,广泛推广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