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 20—21世纪初的社会背景
不了解19世纪的一大批艺术先行者,要想了解20世纪环境艺术活动是不可能的。19世纪末,过去和现在突然发生的决裂,高度工业化的扩大和推广,以大规模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化社会的人们的生活方式,造成城市的过度膨胀、混乱,生态岌岌可危,森林减少,水源枯凅,环境污染,人口膨胀,健康恶化,气候反常,这一切都可以在无限制的工业化政策中找到根源。技术是福还是祸?人类的技术成就与自我破坏的尴尬,是艺术家、设计师、社会活动家发起的一场后卫战,他们倒转了时钟,来反对工业生产的丑陋、世俗商业和平民化浪潮,批评折中复兴传统。
世界大战时期是20世纪最黑暗的时期。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卷入这场大战的国家达30个,7 000多万人被驱使走上战场,1 000多万人战死,伤残者达2 000多万,此外还有大量平民死于战祸,欧洲许多地区遭到严重破坏。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推翻沙皇的统治,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1918年德国战败投降,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大战结束,旧的德意志帝国被推翻,奥匈帝国瓦解,中欧和南欧出现了一些新的国家,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地理面貌。战后初期,欧洲主要国家都陷于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之中。
1929—1933年,美国世纪初的经济危机,市场崩塌,“无形之手”失灵!自然、社会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工业生产下降46%,股票价格下跌79%,一万家银行倒闭,十多万个公司企业破产。这次危机很快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空前的世界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世界的严重经济危机,使得世界又酝酿和走向新的世界战争时期。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德国、意大利、日本形成三国同盟。1935年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德两国武装干涉西班牙,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1938年德国侵占奥地利和捷克,1939年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医治战争创伤,重建家园、恢复经济成为各国首要任务;同时,5 000万人的生命、1万亿美元的财富在历时6年的战火中化为灰烬。20世纪,是充满着激烈震荡和急速变化的时期。社会历史背景的这种特点也明显地表现在这一时期各国的环境活动思想之中,也敲响了人类社会警钟。
受到现代艺术和现代建筑的影响,欧洲和美国的一些建筑师和园林设计师都开始探索新的园林形式。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由于世界大战的爆发,欧洲许多的现代主义建筑师和艺术家都避难到美国,美国成为了先进思想的中心,环境设计的重心从欧洲转移至美国,使美国的环境设计思想、理论、实践影响世界。20世纪60年代,人们力图突破工业社会的观念和制度,对战争进行反思,80年代末至90年代的“东欧剧变”,彻底结束了冷战格局。变革迎来“后工业社会”,几乎把一切都归结到“设计”这一个纽带上去了。进入21世纪,每个人都必须面对“设计”成为当代现实!
6.1.2 西方传统园林与景观
19世纪下半叶,西方“Landscape Architecture”一词的出现取代了传统的“Garden”或“Park”。“Landscape Architecture”明显地体现了现代园林的文化、艺术、生态的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增大概念的外延和内在的特质,而后建立在“现代主义运动(Modern Movement)”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的现代绘画、雕塑、现代建筑而产生了现代景观(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1960年5月,在日本东京的“世界设计会议”上,提出“环境设计”(Enviroment Design)的这一划时代意义的概念,人们普遍认同。即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达使人类环境受到了威胁;从高速公路这种超人性装置到个人小庭园,两者作为生活环境必须确立的统一,确立视觉一贯性;大工业生产与传统之间裂缝的考虑;设计领域与已成为其背景的科学和艺术的关系;设计领域的协作与综合。环境设计的内涵更加广泛,“环境设计是比建筑范围更大、比规划意义更综合、比工程技术更敏感的艺术。这是一种实用艺术,胜过一切传统的考虑,这种艺术实践与人的机能紧密结合,使人们周围的事物有了视觉秩序,加强和表现了所拥有的领域”(理查德·道伯尔, Richard P. Dober)。更加强调设计性、前瞻性、人对自然及其责任感;强调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而非是其主人;强调艺术性、文化性;更加关注环境性,成为世界共识。20世纪初的现代绘画、现代雕塑、现代建筑这三者激动人心的史诗般的、才华横溢的变革,表现了景观设计新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语言,表达了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审美标准、审美诉求及社会需求节奏。人类文化的发展变革,一种新的文化形式的产生,总是孕育在过去的母体中,与母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构成其延续。
6.1.3 西方现代园林的历史文化
西方现代园林——现代景观、环境设计的产生和探索体现了传承性。“现代运动”(Modern Movement)发端的现代艺术运动——“印象派”,接踵而至的“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和“现代建筑运动”。至21世纪,绘画思想理论实践仍在发展且异常活跃,影响也越来越大,是西方现代景观、环境设计变革的母体。1925年的巴黎“国际现代工艺美术展”、著名的包豪斯、“哈佛革命”,强有力地推动了园林变革,极大地深化与扩展了现代园林的内涵与外延,使之朝着多元化的时代精神的方向发展。
1)现代艺术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完成园林向现代景观的转化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的现代美术运动是使园林景观产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19世纪的绘画发生深刻的变革,流派繁纷,巴黎美术学院是传统建筑环境、美术领域的旗帜,19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出现的印象派艺术,动摇了其主导地位。以莫奈(Claude Monef,1840—1926年)、塞尚(Paul Cezanne,1839—1906年)、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年)、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年)等为代表的早期印象派和后期印象派用更加鲜艳、纯度极高的强烈的色彩对比,反写实,重“界缘”认知,对理性、情感、色彩心理、生理的表达探索,历尽艰难而矢志不移!他们的活动中心在当时被誉为“世界艺术中心”的巴黎,影响力不言而喻!其色彩理论影响了庭院花卉种植设计(图6.1、图6.2),而后出现的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 年),这位“现代雕塑之父”直接影响了现代景观的发展。艺术创作的主流发生了由具象到抽象至理性的巨大转化,印象派在相当短的历史时期内,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观念。19世纪印象派不懈的探索为20世纪奠定了基础。现代派绘画与雕塑是现代艺术的母体,景观艺术也从中获得了无尽的灵感与源泉。20世纪初的现代艺术革命从根本上突破了古典艺术的传统,从后印象派大师塞尚、梵高、高更开始诞生了一系列崭新的艺术形式,架上艺术因此完成了从古典写实向现代抽象的内涵性转变。19世纪末高更大胆的宽阔色域和梵高的色彩解放,使绘画最终脱离了写实。
图6.1 睡莲(油画) 莫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