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王建华,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科学研究院Principal Investigator、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4年7月本科毕业于安徽省蚌埠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1997年7月硕士毕业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微生物专业,2002年7月博士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2003年9月至2007年12月,于美国安阿伯的密西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此后至2008年11月于密西根大学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研究方向:趋化因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肿瘤微环境中基质细胞对癌转移的调控机制;肿瘤干细胞与转移。
工作信条
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
2010年的秋天,学校里吹来了“科研骨干任班导师”活动的春风,我们作为2009级临床五年制二大班的同学,有幸也拥有了这样一位良师益友——时任交大医学院医学研究院研究员的王建华老师。
起初我们对这样一种学术带头人(PI)作为班级导师的新颖方式感到憧憬和好奇。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查阅了王建华老师的资料。海归、博士、研究员、浦江学者,一个又一个响亮的头衔,遑论各种学术协会的理事、杂志的编委。这样一位学术型的专家,竟然要跟我们面对面的交流,指导我们的学习研究生涯,怎能不说是人生的一件幸事!因为这些,以往我们总是用世外高人甚至是敬畏的眼光看待科学家们,但是王建华老师同我们的见面却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看法。
第一次见到王老师是在班导师见面会上,王老师那一米八的大个子、北方人独特的爽朗笑声和健谈让人印象深刻。会上,他居然还自己带来了专门准备的PPT幻灯片展示,为了使我们这些没有科研基础的“菜鸟们”能听懂,他尽量用简单的语言,图文并茂地从自己研究的领域讲起,先带我们领略了分子生物学科研的独特魅力,并且就科研和临床的联系和异同展开,教育我们临床五年制的同学们要立足临床,涉足科研。接着他又从中外医学培养展开,介绍了自己在国外的经历与经验,勉励我们做一名有识之士,将来走出国门,与世界同行分享我们的“中国发现”。
王老师第一次见面就精心准备了这么多的材料和故事同我们分享。不仅没有泛泛而谈地教育我们,反而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风趣幽默的风格带领我们初步领略了科学世界的风光,解开了我们心中长久的对未来,对专业,对抉择的种种疑惑。这短短的一面,在我们眼中的王老师,虽然从那个高不可攀的科学神坛上下来了,却从此开始走进我们学生的生活里。
接下来是班导师活动的如火如荼地开展,王老师在百忙之中总是抽出时间来和我们商量,怎样更好的活动形式和内容能更好地体现班导师的精髓。他常说:“我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只要同学有兴趣,我的支持就是无限的。”从一开始的班导师见面之后,在王老师的支持下,我们又选择了佘山森林国家公园作为我们的秋游目的地。虽然王老师出差在外不能与我们同行,但是他还是让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与我们一起,领略自然风光,互相增进情感。
一路上,实验室的学长更加细致地为我们介绍了实验室的情况,他说道:“王老师虽然已经事业有成,但是他仍然笔耕不辍,不但自己写文章,最喜欢的还是替学生改文章,指导学生仿佛就是他的专业,而不是科研。”
王老师就是这样一位长者,他以指引学生、教育学生为己任,并且对学生的热情也没有随着时间而逐渐消减。在秋游之后,王老师又指导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他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作为一名医学生,涉猎必须要广,因为医学是人的科学,与人密不可分,必须有一定的人文素质。”于是,我们班级组织了同学们互助读书活动,同学们自主选择图书,由班级购买后建立一个资源库,大家可以互相借阅。于是,一个属于整个班级的“流动图书馆”就此建立。在随后的两年中,在王老师的推荐下,我们又不断丰富了图书的品种和品质,从医学名家传记到金融贸易,从中文精品到英文经典,从古代名著到现代畅销书,图书一天一天增多,同学们的视野也不断在提升。这期间,每每遇到什么问题,只要我们联系王老师,他总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我们提供便利,从整体的经费到细节的购书种类分配,他都给予我们最大的支持。每次,他都会推荐一本他最近看的,或者喜欢的书给我们一起分享,让我们爱上读书,更爱上知识。
作为一名研究型的老师,王老师从接手这个班级开始就着力于带领同学开展科研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科研思维。作为班级里两组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指导老师,王建华老师给予了我们莫大的支持。王老师对于我们业余时间致力于实验研究的热情十分欣赏,他曾经真诚地说到:“现在许多搞科研的,连自己的实验室都没有,条件很艰苦,现在我为你们提供这个条件,就是希望给你们搭建一个平台,一座桥梁,为你们未来铺下一条路。”是的,王老师这么说了,他也这么做到了。这之后的一年时间里,王老师为实验的同学们提供技术和方法的支持,在他的不断关心下,两组同学都成功通过了学院的中期审核,很快就要进入结题阶段,结下丰硕的果实。
王老师不仅注重技术的培养,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模式的养成。记得有一次阶段汇报的时候,王老师整个过程里都静静聆听,一言未发。但是到了最后总结的时候,王老师果断地提出了他的问题,他严肃地指出了,实验的设计存在缺陷,虽然结果很理想,但是没有了前期的完善设计,由于没有了严格实验条件控制下的对照,整个实验可能就被人一举否定。于是,在王老师的监督下,我们又重新改进了实验的设计,从头来过,从而避免了实验的功亏一篑。他告诫我们说:“你们不能只到我的实验室里光学了实验技术,以后做个技术员就完了,关键是要有科研的思维在,实验设计需要全盘的考虑,怎么样保证实验结果的严谨,这才是最大的学问。”
务实,严谨,专业,这是西方科学世界的传统,也是他们的为师之道;传道,授业,解惑,这是中国定义教育的经典,也是我们的育人之法。王老师作为一位东西兼修的学者,成功地结合了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思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们从懵懂的门外汉变成渐入佳境的学子,这些都与王老师的持久的关怀和努力密不可分,下一个两年,我们将要毕业,我们会永远带着班导师的教诲,走向我们的人生之路,从医之旅。
(高云鹤)
学生感言
作为一名科研型的老师,王老师是优秀的;作为一名班级的领路人,王老师是合格的;作为同学们的朋友,他是最出色的。
——孙清磊
虽然王老师平时很忙,带着我们的时间不多,但是在平常生活中,学习中,总能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而这时候王老师的教诲往往是极为有价值和指导意义的,所以王老师改变了我们很多很多。
——杨 刚
虽然我们是临床专业的学生,但是今后同样要面临科研的压力,因此早期接触科研,在研究生生涯前就对实验室的整体模式有了解,有知晓,对我们今后的发展也是受益匪浅的。
——郑天逸
同王老师相处两年,最大的印象莫过于他的热情,对于学生需求的了解和支持,有了这些,班导师的活动才有了开展的源动力和持久发展的基础。
——夏泽阳
没有想到在我的本科学习生活中会有这样一段插曲,班导师更像是前方的一座灯塔,指引我们前进,号召我们向他看齐,做和他一样为后来人引路的有识之士。
——祁 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