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海交通大学刘俊岭老师

上海交通大学刘俊岭老师

时间:2023-09-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刘俊岭,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化与分子细胞生物学系研究员。“导师”二字的含义,不单单有科学技术之教师的含义,更有人生之精神导师的意味。刘老师一来,就讲述了他对于“班导师”这个工作机制的理解。在参观实验室的途中,刘老师还为几位同学解答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刘老师对于师道的解读,也化作一丝丝的关怀与支持成为同学们前进的动力。

个人简介

刘俊岭,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化与分子细胞生物学系研究员。2001年获北大医学部获理学博士研究生学位,2001—2006年美国孟菲斯大学生物系博士后研究人员,在T.K. Gartner教授指导下,从事血栓止的分子基础研究。对拓展血小板生物学研究领域,阐述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作出重要贡献,在血小板活化分子调控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发现。获选上海市特聘教授。目前承担五年制、七年制和研究生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并任美国血液学学会会员和中华医学会医学细胞生物专业青年委员,国际著名专业期刊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Journal of Cell Science、Biochemical Pharmacology等的审稿人。2009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9年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2009年上海市科委浦江人才,2010年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曙光学者。

工作信条

一起探寻科研的点点滴滴。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故师者重道。道可道,非常道。道可察而不能言,故传道可谓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导师”二字的含义,不单单有科学技术之教师的含义,更有人生之精神导师的意味。科学着眼于公式与实践,教授举目皆是,则科学兴旺指日可待。

而精神原自人性,非一朝一夕之工可有自知之明。刘俊岭老师对于我们而言正是一位不单单可以带我们走进科研、走进知识的殿堂的教师,更是一位带领大家认识自己、感悟精神的导师。

与班导师的第一次见面是在2010年的下半年的某个午后的教室里,那时的我们还仅仅只是初升大二的一群懵懵懂懂的学生,带着上一年在闵行所学到的通识课程以及刚刚搬来当时还叫卢湾校区的医学院学习了正常人体学,想着班导师来了究竟会如何面对我们这帮毛头孩子?而我们也在想,究竟科研是什么,对于医学只略知一二的我们来说,是不是科研就是拿病人来做实验,抑或是天天面对学长们针筒下的小白鼠?秋天的节奏是慢悠悠的,可是阳光却很温暖,这时光最适合用来学习与探索。

刘老师一来,就讲述了他对于“班导师”这个工作机制的理解。“我们之前也没有班导师,也是辅导员,等到了科研上,才会有导师过来。现在既有辅导员又有班导师,我想我的职责就是带领大家认识科研、走进科研、亲近科研。”刘老师补充道,“至于班导师还有什么职责,我也在慢慢学习,但是大家有什么问题,任何问题,都可以来咨询我,我会帮助大家解决问题。哪怕再去请教其他人”。当然这博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可是大家心里却发现,原来在那貌似遥远的科研道路甚至人生道路上,有人等待着你,愿意倾听你的问题并帮助你解答。或许那种感觉深植于全班每位同学的内心,因为从后来创新性课题在班级中的火热程度就可见一斑。

见面会后当然少不了到刘老师的实验室中参观。在参观实验室的途中,刘老师还为几位同学解答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与班导师的第一次见面,而这时,我们还仅仅停留在认识科研的阶段。

随着课程的不断继续,转眼,我们大家已经到了大三。对于暑假中去各种研究所实验室见习的同学们来说,科研已是未来发展选择的选项之一。在此之前,刘老师又让同学们分批次在实验室里做小实验,甚至有些同学连着做了两周的实验。当然这也归功于我们的理论知识的建立,学完基础理论课后,进入大三的我们更多地学习了临床实验课,而做实验也就轻车熟路。对于到来的第五期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同学们感觉并不陌生。尤其有了刘老师的支持与鼓励后,全班有将近40余人成立了各小组,参加立项。最终有6个小组成功拿到了立项,向着他们的科研目标前进。当有一部分同学在立项前惶恐不安时,便找到刘老师咨询,刘老师谈了他当时刚刚接触科研时的感受。“对于走进科研来说,这是一种实践,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积累的问题付诸实践的机会。我当时也很担心科研会不会很难啊,甚至担心自己没有办法完成实验。最后还是狠下心来,既然自己可以把理论知识学好,而理论知识所遇到的问题现在刚好有了实验来探索来研究,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多做些准备,多听听前人的经验,最后就会水到渠成。”

第五期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还没有结束,紧接着同学们已经开始四处投简历,准备到各家医院写自己的毕业论文了。大部分同学的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论文已经投递到各种学报或杂志上等待发表,这时候的我们就不再担心自己是否可以做好科研这个问题了。真的像刘老师说的那样“水到渠成”。至于毕业后从事科研还是进入临床检验科工作同学们目前仍没有明确打算,但是我想大家一定知道自己该如何从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对于班导师来说,好像除了科研就是科研。当然,科研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去探索,科研才会有所回报,但是也少不了班导师与同学们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刘老师时常参加班级的班会与座谈交流,偶尔一同到崇明岛素质拓展,还受邀成为班级暑期社会实践的指导老师,刘老师都是尽量满足大家的心愿,同大家一起投入到交流活动中。甚至有几位同学私下里希望老师可以给他们上上课,刘老师便安排几节课给他们讲。总之,那些不属于科研的探索抑或称之为交流为同学们在科研之外也点亮了一盏明灯。

对于科研的探索,对于精神的追求,逐渐融入了大家的生活,成为大家探寻科研的一点一滴。而刘老师对于师道的解读,也化作一丝丝的关怀与支持成为同学们前进的动力。

(樊宁远)

学生感言

在刘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拓宽了学习外的天地,丰富了我们大学的业余生活,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成长如此迅速,都得益于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安排。我们对于专业知识的拓展,对于社会实践所取得的成功,都离不开老师的耐心和辛苦。

——赵雨璠

在刘老师的支持下,我们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参观上海科技馆、崇明调研活动、班级素质拓展活动,同学们利用班导师活动大好时机,走出教室,走出课堂,走近大自然。寓教于乐,增进同学之间友谊。

——王 雅

刘老师一直与我们班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最初的座谈会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后,刘老师还在我们对未来迷茫的时候为我们班开了一次座谈会,百忙之中,为我们指点迷津,在关于工作、读研等方面给了自己的建议。还提供我们实践的机会,我们班也有部分同学在他实验室学习,收获颇丰。

——韦 栋

刘老师一直帮助我们组织各种活动,非常热心,我在组织上海科技馆参观活动中就得到了刘老师的大力支持,他在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工作上很有办法,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建议,可以说,我们这次活动的顺利举行离不开刘老师的大力支持。同时,我听说刘老师的科研水平很高,在实验室的参观活动中我被那些先进的仪器所吸引,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够有机会进入实验室交流学习,让自己的工作能力更上一层楼。

——孟志民

刘老师不仅关心我们的学习,还关心我们的生活,我们大学里丰富多彩的活动都离不开刘老师的关心,刘老师这样的班导师真的称得上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如果有一天有机会的话,我也希望我能成为刘老师这样的班导师,培养祖国的下一代,让他们茁壮成长。

——徐 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