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改编对我军来说,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当时,由于大家对共产党、对红军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对整个革命大局不十分了解,所以,全体指战员对这个突如其来的转弯,一下子适应不了,甚至出现了相当强烈的抵触情绪。
我当时就认为,咱们红军与蒋介石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过去天天喊“打倒蒋介石”“活捉蒋介石”,“西安事变”中捉住又放了他,是为了避免内战,这个能够理解。但现在连部队的服装都变了,还要称呼蒋介石为“委员长”,听从他的指挥,等等,实在想不通。宁愿回家种田,也不愿穿国民党的军装,不戴“青天白日”的帽子。
领导上对这些情况很了解。1937年9月6日,我们129师在陕西省三原县的石桥镇召开全师誓师大会。
这天天气不好,打清晨起,就飘起蒙蒙细雨,队伍从四面八方进入会场。这时,天空突然下起倾盆大雨,每人身上从头到脚全湿透了。386旅旅长陈赓同志任大会总指挥,请示刘伯承师长,雨太大,是否大会顺延一日?刘师长果断地说:“革命军队只能随时随地充分利用天时、地利去夺取胜利,不能让风雨阴晴左右军事行动。何况,我们今天是在民族危机的紧急关头召开抗日誓师大会,时不我待。既然大雨已经把我们全身打湿了,躲它还有啥子意思嘛?一切按原定安排进行!”
这时,全师司号员集中,几十把军号同时吹响起嘹亮的军号。陈赓同志站在庄严简朴的阅兵台上,以洪亮的声音宣布:“八路军129师抗日誓师大会开始。”
全师一万多人在狂风暴雨中排列整齐地挺立在宽阔的阅兵场上,刘伯承师长发表了激动人心的长篇讲话,举行了授旗仪式,政训主任张浩代表中共中央军委颁发了红军十年纪念章。
改编八路军
刘师长在讲话中,针对部队对改编认识不统一的问题作了深刻论述。他首先分析了当前我们所面临的抗日战争形势,然后说:“经过我们共产党的努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起来了,我们要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看成最高的利益。现在,大敌当前,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我们要把斗争矛头指向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为了抗日救国,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我们要把阶级的仇恨埋进心里,和国民党合作抗日。从今天起,我们就是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9师了。同志们,改变番号只是形式,我们人民军队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
说到这里,刘师长拿出军帽,指着上面的青天白日帽徽说:“这顶军帽上的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
说罢,他率先把那顶军帽戴上,随即发出命令“现在换帽子!”一声令下,全体同志一齐从挎包里取出早已发到每人手中的黄军帽。当把佩有红五星的军帽从头上脱下来的时候,我和全体同志一样,情绪非常激动,眼睛里都浸满了泪水。
改编为八路军后的作者1941年2月拍摄于山西省沁源县
刘师长高声问“旧帽子怎么办?”全体红色指战员异口同声响亮地回答“我们把它包在包袱里,永远带在身边!”
大会结束队伍出场后,场地上没有留下一顶旧帽子,每个人都把红五星的军帽视作自己的生命一样宝贵,珍重地收藏起来,留作永久的纪念。
我的那顶红五星军帽一直保存在身边。直到1942年5月,日军对我华北根据地进行极其残酷的轮番大“扫荡”,我从太岳区去太行区八路军总部参加通信工作会议时,在河南黑龙洞沟(总番号叫“干部团”)被敌人四面包围,副参谋长左权以及总部通信科长海风阁等许多同志英勇牺牲。我们从太岳区前去参加会议的一行五人中,只有我和386旅三科长朱刚同志死里逃生,突出了重围,但我们的军马及所有的行李全部丢光,红五星帽也在这次突围中丢失,终身遗憾。
讲话结束后,刘师长、张浩等师首长英武地骑着马检阅了部队,然后率领全体指战员宣誓。刘师长读一句,全体同志跟着重复一句。顿时,广场上响起了震天的吼声。
誓词大意是: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死敌。它要亡我国家,灭我种族,杀我父母兄弟,奸辱我母妻姐妹,烧我房屋……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我们只有抗战到底。为了救国,为了全国人民的解放,我们已艰苦奋斗了十年。现在,民族统一战线已成功,我们改名为“国民革命军”,上前线去杀敌。我们服从统一领导,严守纪律,勇敢作战,不把日本强盗赶出中国,不把汉奸特务肃清,誓不回家。我们是工农出身,决不侵犯群众一针一线,替群众谋福利,对革命要忠实,对友军要热情,如果违反民族利益,愿受革命纪律制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