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海南沉香的品种

海南沉香的品种

时间:2023-09-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品分类法将沉香分为沉香、笺香、黄熟香三品。但沉香的品质优劣,最终还是要由沉香的烟、气、味来决定。历经百年积累,至树老熟而死之后,木质纤维渐渐被油脂溶化而分解,自然凝结坚黑沉水的上等沉香。虫漏常见于中、高海拔的白木香树。沉香质较坚实,断面刺状,气味芳香。新山牙香是海南沉香中最下等的。本书分类出的海南沉香十二状,结合了宋代丁谓在《天香传》中对海南沉香十二状的描述。

海南沉香是木材里面含有“树脂香”的土沉香。

海南沉香的分类目前比较杂多,有按沉香的产地分的,也有按沉香的等级分的,还按香品的形状分的,花样繁多。

综合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分类方法,我们在此介绍两种分类:一种是传统的三品分类法,即按沉香、笺香、黄熟香三品进行分类;另一种是按现在市场上较流行的、综合历史记载与现代香农使用习惯的形状分类法进行分类。

(1)三品分类法

三品分类法将沉香分为沉香、笺香、黄熟香三品。其中,沉香沉于水,笺香半沉半浮,黄熟香浮于水。一般来说,沉香优于笺香,笺香优于黄熟香。但沉香的品质优劣,最终还是要由沉香的烟、气、味来决定。

① 沉香

根据沉香在树上结成的不同状况,依次分为四个品类:生结、熟结、虫漏和脱落。

《香乘》记载:“其品凡四,一曰熟结,乃膏凝结自朽出者。二曰生结,乃刀斧伐仆膏结聚者。三曰脱落,乃因木朽而结者。四曰虫漏,乃因蠹隙而结者。生结为上,熟、脱次之。”

综上所述,熟结是树木枯死后由留下的树脂等慢慢凝结而成的香;生结是刀斧砍凿后,伤口渗出树脂等所结的香;脱落是枝干朽落后结出的香;虫漏是由于树虫、细菌等蛀蚀树木而形成的香。

◆ 生结

生结的意思是在白木香树尚有生命时结成的沉香。

由于大风吹折、刀斧砍凿、人畜破坏,白木香树形成了伤口,由于生物体自身求生的本能,树在伤口处分泌树脂,发挥愈合作用而结成沉香。生结一般产自生长中的活树,其品质优劣并无定数,视结香时间长短而定。

在生结中有一种沉香称为“鹧鸪斑”,颜色褐黑,带有许多白斑点,仿佛是鹧鸪胸前的细毛。其香气尤其清婉,宛如莲花的清香。

《雏鹰》——鹧鸪斑

《本草纲目》记载:“南息高窦等州,惟产生结香,盖山民入山,以刀斫曲干斜枝成坎,经年得雨水浸渍,遂结成香。乃锯取之,刮去白木,其香结为斑点,名鹧鸪斑,燔之极清烈。”宋代陶谷《清异录》记载:“沉香带斑点者,名鹧鸪沉。”

《梁上香》——虫漏

但前人对鹧鸪斑也有不同见解,《稗史汇编》记载:“因其半结则实而色重,半不结则不大实而色褐,好事者谓之鹧鸪斑。”

◆ 熟结

熟结意为白木香树老死后的结香,是白木香树枯死后由留下的树脂等慢慢凝结而成的香。

由于白木香树在生长过程中,遭受雷击、病变或大风吹折、虫蛀受伤时,自会分泌树脂,或树心部位导管腺渐被油脂填塞,从而失去输送水分功能。历经百年积累,至树老熟而死之后,木质纤维渐渐被油脂溶化而分解,自然凝结坚黑沉水的上等沉香。

◆ 虫漏

虫漏是由于树虫、细菌等蛀蚀树木而形成的香。因树虫钻孔、栖息、嚼食而破坏白木香树组织细胞时,树木亦会分泌树脂形成沉香。虫漏常见于中、高海拔的白木香树。

◆ 脱落

这是脱落的枝干朽落后结出的香。即停止生命迹象或被伐倒的白木香树,其木质部分腐朽的过程中,所残留的小块或碎片状之树脂凝结分散在各细胞组织,吸取日月精华而发生聚合作用,各分子慢慢凝聚所形成。

一般说来,生结为极品,熟结是香中上品,脱落、虫漏等略次一等。

又有以上品沉香的颜色和质地来区分优劣的,分为角沉、黄沉、蜡沉和革沉。角沉质地坚硬并呈黑色,为上品,质地温润;黄沉呈黄色,亦质地温润;蜡沉比较柔韧;革沉特征为纹理纵横。《香乘》中说道:“坚黑为上,黄色次之。”

② 笺香

笺香,又称栈香。

笺香,比沉香差一等,尚可入药,放入水中半沉半浮。又称煎香。国外称婆菜香、弄水香。

蓬莱香

笺香中又有蓬莱香、光香之分。

对于蓬莱香,《桂海虞衡志》是这样描述的:“蓬莱香即沉水香结未成者,多成片,如小笠及大菌之状,有径二尺者,极坚实,色状皆似沉香,惟入水则浮,夸层其背带木处,亦多沉水。”蓬莱香大的有像斗笠般大的,直径二尺。《香乘》中记载:“蓬莱香,气清而且长。”

光香,形似山石枝杈。

栈香

③ 黄熟香

黄熟香,别名有“白眼香”,《香谱》记载:“其色差白,不入药品,和香或用之。”还曰:“黄熟香亦栈香之类也,但轻虚枯朽不堪者,今和香中皆用之。”

黄熟香,质量轻虚,俗称速香,有生速 、熟速之分。生速是由人工砍凿所形成,熟速则是香木腐朽所结成。黄熟香中大块的不能入药,只能用于焚香,但可雕刻工艺品,我们称之为“水盘头”。《本草纲目》说道:“自枯死者,谓之水盘香。”通常多用水盘头来雕刻佛像,雕成的艺术品极为珍贵。原因是雕刻过程中存在很大风险,而沉香经由腐朽而成,若雕刻时某个部位朽烂,则整个作品即失去价值。再者,沉香由于本身特性,即凝结的部位坚硬,腐朽处则脆弱,因此运刀雕刻时稍一失手就无可挽回。

(2)形状分类法

沉香多为不规则块、片状或盔帽状,有的为小碎块。其表面凹凸不平、有刀痕,偶有孔洞,黄白色木部相间着黑褐色树脂斑纹,孔洞及凹窝表面多呈朽木状。沉香质较坚实,断面刺状,气味芳香。

·资料匣·鸡骨香·

鸡骨香,依据其形状而得名。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记曰:“亦栈香中形似鸡骨者。”宋代叶廷珪在《南番香录》中说:“或沉水而有中心空者,则是鸡骨,谓中有朽路,如鸡骨血眼也。”

鸡骨香主要生长于稍粗一些的树枝上,枝节中有节眼的地方常有发现。因树枝往往不够紧实,结出的鸡骨香以中间虚空居多。至于鸡骨香,乃是杂树的坚节生成,形色上看起来是香,其实纯粹是木气而已,一些古籍把鸡骨香当作沉香的中品乃属误判,是看走眼了。

黄熟香

① 按《崖州志》的记载分为十五种

第一种叫作黄沉,也称铁骨沉、乌角沉。黄沉从土里取出来时身上带泥巴并呈黑色,重心充实而沉水,其价格为最上等。

第二种是生结沉。生香的树木还有青叶,即树还未死的时候,香已结为树脂,好像松脂液,有白木间隔其中。这是生结,也能沉水。

《福禄环》——铁头

第三种是四六沉香。即四分沉水,六分不沉水,沉水的是沉香,不沉水的是木质。

第四种是中等的四六成分的沉香。即五分是沉香,五分是木质,不沉水。

第五种是下等的四六成分的沉香。即四分是沉香,六分是木质。

第六种是油硕,也是土奇楠。奇楠是沉香中的极品,备极珍贵,下面将专门述说。

第七种是磨料沉速香。速香是指短期(几十年内)快速结成的香。它可以磨成粉作药用,也可焚烧用于祭祀等。

第八种是烧料沉速香。它是指用来焚烧熏香用的沉香。

《沉香观音》——黄油格

《南海观音》——白奇楠

《荷叶》——老铁头

《空谷幽径》——一木五香

《九曲探香》——虫漏

第九种是红蒙花铲。所谓红,指颜色像红土;蒙,就是背面是香,腹部下面是泥巴;花铲就是木质和香混杂,故纯度不算高,但铲去木质还能见香。

第十种是黄蒙花铲。所谓黄,指颜色像黄土;蒙,就是背面是香,腹部下面是泥巴;花铲就是木质和香混杂,故纯度不算高,但铲去木质还能见香。

第十一种是血蒙花铲。所谓血,指颜色为暗沉的红;蒙,就是背面是香,腹部下面是泥巴;花铲就是木质和香混杂,故纯度不算高,但铲去木质还能见香。

第十二种是新山花铲。指当年砍伤,来年才结香的花铲香。

《遥香呼应》——吊口

第十三种是铁皮速。其外面是油,色黑,而内里存有白木质。其树很大,香结在外皮而不在肉里,因此叫作铁皮,属于速香的范畴。

《琼脂香聚》——小耳朵

第十四种是新山牙香。其香形多数偏大块。新山是指新结香后就被采下的;牙香指其结香于白木香树被人为砍伤的位置,且剥开后形状犹如马牙,故名牙香。新山牙香是海南沉香中最下等的。

第十五种是老山牙香,与新山牙香的区别在于它是结香后过了一两年之后才被采下的。

其中,第九种至第十二种花铲只是颜色不同而已,香气差别不太大。

② 崖香十二状

本书分类出的海南沉香十二状,结合了宋代丁谓在《天香传》中对海南沉香十二状的描述。这里所指的十二状,是白木香树在自然状态下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结出的沉香,不包括人工因素所结的沉香。

十二状包括:鸡骨香、小斗笠、青桂、顶盖、包头、倒架、吊口、树心格、虫漏、蚁漏、马蹄香、黄熟香。

◆ 鸡骨香

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说道:“亦栈香中形似鸡骨者。”宋代叶廷珪在《南番香录》中说:“或沉水而有中心空者,则是鸡骨,谓中有朽路,如鸡骨血眼也。”西晋嵇含在《南方草木状》中记述:“与水面平者为鸡骨香。”《粤东笔记》中也说:“至若鸡骨香,乃杂树之坚节,形色似香,纯是木气。”

鸡骨香主要生长于稍粗一些的树枝上,枝节中有节眼的地方常有发现。因树枝往往不够紧实,结出的鸡骨香以中间虚空居多。香气清越,隐隐之中感觉有白木香树香花绽放时的果香味。

◆ 小斗笠

香农俗称小笋壳。古人所说的蓬莱香,就有这种香品。《崖州志》中有非常形象传神的描述:“蓬莱香,即沉香结未成者。多成片,如小笠,及大菌之状。有径一二尺者,极坚实,色状皆如沉香,惟入水则浮,刳去其背带木处,亦多沉水。”

小斗笠因形状像黎族人戴的斗笠,或像翠竹丛中脱落的笋壳一样而得名。它俏丽可爱,令人爱不释手。小斗笠大多隐逸在树干枝杈脱落处或大的树枝节眼处。

◆ 青桂

晋代嵇含的《南方草木状》解释道:“细枝紧实未烂者为青桂香。”宋代孔平仲的《谈苑》云:“沉香依木皮而结,谓之青桂。”《南方草木状》还记载了青桂香的另一种用途:“蜜香纸,以蜜香树皮叶作之,微褐色,有纹如鱼子。极香而坚韧,水渍之不溃烂。泰康五年,大秦献三万幅,常以万幅赐镇南大将军当阳候杜预。令所撰春秋释例及经传集解。”日本正仓院藏中国古代沉香贴片画箱,正是由青桂香制作,油脂通透,散漫出一道红黄相错的瑚珀光芒。宋代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中“如茅竹叶者”“至轻薄如纸者,入水亦沉”皆指青桂。

因青桂是在树皮上结香,故香农称之为“皮油”。古人所说的“麻叶”也是青桂。

◆ 顶盖

宋代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说:“蓬莱香即沉水香,结未成者多成片。”“有径一二尺者。”清代张嶲引述《府志》云:“油速者,质不沉,而香特异。藏之箧笥,香满一室。速香者,凝结仅数十年,取之太早,故曰速香。”

琼岛黎山,每有雷雨风暴,香树必有摧折。强风摧断香树枝干部分,历经阳光照拂,雨水浸渍,在断面处汁液上涌,凝结成脂。因曝露在外,黎人极易发现。理去表层朽木,脂液覆盖形成的一层薄片即为顶盖。所以,黎人也称它为薄片。以锯伐去枝干,几年之内也可结成薄片。古人说的蓬莱香中也有此类薄片。

顶盖香气尤清扬,甘甜凉逸。其大多数不沉水,但制粉搓捻线香或理灰做篆则是上乘香料。

◆ 包头

蓬莱,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史记·封禅书》记载:“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中国古人以蓬莱命名海南沉香,直接表明了他们钟爱海南沉香的情怀,隐喻了古人视海南沉香为天香的偏爱心情。因包头形状酷似蓬莱仙山,故宋代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欣然记述其为蓬莱香。后人多以转摘,奉为圭臬。因蓬莱香表述特征囊括了小斗笠、顶盖、包头诸香,而三种香品又各自成立,代表了不同的结香方式,所以只能各述。

《雨蓑〉——包头

包头与顶盖,都是因劲风摧折枝干后,在折断面仰天结香。但其区别在于:顶盖结香时间短即被取出,自然香气不足。包头一般形成于深山老林,那里人迹罕至,结香时间长。其次,枝干形成断折面,经上百年愈合,树皮簇拥,形成包裹。包头结油充足、入水即沉,紫褐相间,头香持续一个小时而不散,香气凉甜,隽永悠长。

包头里还可再分出“板头”。所谓“板头”,即在白木香树被砍断或大风吹断的断口处结成的香。

而包头和板头又分“老头”和“新头”:

老头——指断口经风雨侵蚀的时间较长,木纤维已完全腐朽脱落,断口处呈黑色或褐色且质地坚硬的包头或板头。腐朽面质地越硬、颜色越深者品质越佳(腐朽面质地极其坚硬、颜色深褐或黑色的被称作“铁头”)。

新头——指断口经风雨侵蚀的时间较短,木纤维未完全腐朽脱落,断口处颜色很浅或呈黄白色,质地松软的包头或板头。

◆ 倒架

清代张嶲在《崖州志》中解释:“树仆木腐而香存者谓之熟速,其树木之半存者谓之暂香。”明代王圻在《稗史汇编》中说:“有曰熟结,自然其间凝实者。脱落,因朽木而自解者。”宋代叶廷珪说:“生速气味长,熟速气味易焦,故生者为上,熟者次之。”

香树因年代或自然原因,倒伏后经风吹虫蚀形成的不朽香材就是倒架。熟结、死沉同为一物。脱落、暂香意为结香时间短的香。水沉、土沉是死沉的别名。

◆ 吊口

宋代叶廷珪在《南番香录》里评价曰:“出海南山西,其初连木状如粟棘房,土人谓之刺香。刀刳去木而出其香,则坚致而光泽,士大夫曰蓬莱香。”宋代范成大于《桂海虞衡志》曰:“香如猬皮、栗蓬及渔蓑状,盖修治时雕镂费工,去木留香,棘棘森然。香之精钟于刺端,芳气与他处栈香迥别。”

包头

因强风摧折、飞石撞折、雷电击断、野猪啃咬等自然因素影响,香树枝干折断面冲向地面,汁液流注凝结成脂以后,形成吊刺一样的形状,把白木理清以后,就是香如猬皮的吊口。

吊口香大多数不沉水,属于笺香类。其倒置朝上又像蓬莱仙山,所以,古人也把它归类到蓬莱香序列。吊口香气飞扬,穿透力强,吊丝与油腺互交错,白木与脂液相缠绕。

◆ 树心格

清代张嶲在《崖州志》中对“格”这样解释:“州属材木,有有心者,有无心者。有心者谓之格木,无心者谓之杂木。俗谓木心为格,木肤为漫。漫蛀虫,格不蛀虫。格与漫,隐有界限一线之分。格坚实而漫松浮,格细结润泽而漫粗疏燥涩。色亦分别。”在这里,“格”为树心。

丁谓在《天香传》中说:“曰乌文格,土人以木之格,其沉香如乌文木之色而泽,更取其坚,是格美之至也。”丁谓所言乌文格,指的是沉香树树心所结的香格。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木之心节,置水则沉,故名沉水,亦曰水沉。”宋代陆佃在《稗雅广要》中著述:“木心与节坚黑沉水者为沉香。”明代顾岕在《海槎余录》中记述了黎人采香的过程:“当七八月晴霁,遍山寻视,见大小木千百皆凋悴,其中必有香凝结,乘夜月扬辉探视之,则香透林而起,用草系记,取之。大率林木凋悴,以香气触之故耳。其香美恶种数甚多,一由原木质理精细,非香自为之种别也。”据香农描述,沉香树叶枯萎,而周围植物繁茂,就说明此树必有树心格。依科学道理,实际是指树脂集骤树心成格,把树干导管全部堵死,香树不能正常吸收水分,汁液不能流通所致。

◆ 虫漏

亦称作“虫眼”。清代张嶲在《崖州志》中注解:“虫漏者,虫蛀之孔,结香不多,内尽粉土,是名虫口粉。肚花划者,以色黑为贵,去其白木,且沉水。然十中一二耳。黄色者,质嫩,多白木也。露头香者,或内或外,结香一线,错综如云。素珠,多此物为之。”“虫结者,因虫食而结,其色皆黑,如墨。性硬,而味较茄楠微燥。掷水可沉。藏之,历久而色不变。”蔡绦(蔡京少子)所著的《铁围山丛谈》中,也谈到虫漏:“谓之虫漏,因伤虫而后膏脉齐聚焉。”

《一柱擎天》——树心格

《空灵》——虫漏

虫漏是热带森林中常见的一种粗胖平头的白色肉虫,在靠近根部的树干上咬啃成洞后形成的结香。

虫漏香具有一种特别的香气,厚实而有张力。把内里粉土清理干净,是制作线香的上乘选择。虫漏有沉水和不沉水之分。沉水虫漏黑中泛紫,如漆似墨,香气稳定,历久弥真。淡润的凉意析缕出蕴藉的甘甜,令人回味。

◆ 蚁漏

蚁漏是白蚁和黑蚁蛀蚀后形成的结香。因白蚁和黑蚁喜好阴暗潮湿的环境,故蚁蚀主要在香树根部。

《崖州志》云:“凡香木之枝柯窍露者,木立死而本存,气性皆温,故为大蚁所穴。大蚁所食石蜜,遗渍香中。岁久,渐侵。木受石蜜气多,凝而坚润,则伽楠成。”

这里所说的“大蚁所食石蜜,遗渍香中”描述的是这样一种自然奇观:大蚁筑穴本为谋生,不料蜜蜂也来造访。蜂遗香蜜,树脂交融。天香卓荦,实为自然造化。崖香诸品中,有大蚁穴一说,即是白蚁、蜜蜂的杰作。

◆ 马蹄香

晋代嵇含的《南方草木状》云:“蜜香、沉香、鸡骨香、黄熟香、栈香、青桂香、马蹄香、鸡舌香,案此八物,同出于一树也。”宋代陆佃的《埤雅广要》曰:“其根节轻而大者为马蹄香。”《唐本草》注:“杜衡,叶似葵,形如马蹄,故俗云马蹄香。”

马蹄香生于香树根部,状如马蹄,极为稀少。马蹄香中多空虚,结香紧密,香气芳馨,入炉飘逸风雅,香而不艳,浓而不俗。

◆ 黄熟香

《唐本草》曰:“今复有生黄而沉水者,谓之蜡沉。”意指黄熟。《大明一统志》直点其名“琼州崖、万、琼山、定安、临高,皆产沉香。又出黄速等香”。丁谓在《天香传》中还说:“余杭市香之家,有万斤黄熟者,得真栈百斤则为稀矣。百斤真栈,得上等沉香数十斤,亦为难矣。”清代《岭南风物记》云:“何谓黄熟?香树不知其几经数百年,本末皆枯朽,揉之如泥,中存一块,土气养之,黄如金色,其气味静穆异常,亦名熟结。”张嶲的《崖州志》中又说:“黄速香,色疏黄,质轻,气微结。高者类茄楠,而气味各殊。不可不辨。”“曰黄沉,若败沉者,木质既尽,心节独存,精华凝固,久而有力,生则色如墨,熟则重如金,纯为阳刚,故于水则沉,于土则沉。此黄熟之最也。其或削之则卷,嚼之则柔,是谓蜡沉。”日本正仓院所藏黄熟“兰奢待”,正是此类。

《崖州志》颂扬海南沉香“香尤清淑,如莲萼、梅英、鹅梨、蜜脾之类,焚之少许,氛翳弥室。虽煤烬而气不焦,多酝藉而有余芬。”对应奇楠和黄熟香的香气,则非常贴切。

·资料匣·海南黎族香农对各种形状野生沉香的称呼·

板头——是指白木香树整棵被锯、砍掉或大风吹断,树桩经长年累月风雨的侵蚀,在断口处形成的沉香。

锯夹——指白木香树上有锯痕,而树在锯痕周边分泌出油脂而形成的沉香。

水格——是指枯死的白木香树经雨水侵蚀或浸泡,油脂沉淀而形成的沉香。一般呈均匀的淡黄色、土黄色或褐色,油腺不明显或没有油腺,闻之有比其他国产沉香更加浓郁的香味。木质越硬、香味越浓、颜色越鲜者越佳。

地下革——亦即“土沉”,是指枯死的白木香树埋于地下所形成的沉香,多为树头树根,一般颜色较浅。

枯木沉——俗称“死鸡仔”,是指枯死的白木香树含油脂的部分,因长时间沉积发酵,颜色变浅,呈灰色或浅灰色的沉香。

皮油——指白木香树皮下层分泌出油脂而形成的一层沉香,多呈竹壳状。

夹生——是指沉香成品中,夹杂有新生的白色木质部分。

奇楠——指含油脂非常丰富、刮之能刮下粉蜡状物质且能捏成团而不散,尝之麻嘴麻舌、嚼之有点粘牙,而且气味清香凉喉,燃之香味醇厚、黑烟浓密的沉香。颜色呈绿色、深绿、土黄、黄丝金、黑色等。亦有白色、紫色等色的奇楠,但难得一见。

斗笠——形似黎族人上山采香头上遮风挡雨的斗笠,上尖下圆,表面呈黑色或褐色,背面是朽木或土泥。

小耳朵——白木香树被虫或蚂蚁啃蚀后留下的痕迹,形状似耳朵,呈卷曲状。表面呈黑灰色或黑色。明火点燃后香气怡人,先香甜,后麻凉,有明目醒脑提神之功效。

笋壳——木与香相杂不纯,铲去木而留下黄香的香。

菱壳——香结在皮而不在肉,半沉半浮。

鲫鱼片——质嫩,多白木也。露头香者。或内或外,结香一线,错综如云。

飞香——指树已结香,为大风所折,飞山谷中。其质枯而轻,气味亦甜,黑白相串,一树或结十余件,或结几十件。

铁皮香——外油黑而内白木,香结在皮不在肉。

肚花——也叫香角、香凡、香影。锯开如影木然。

云头香——也叫油下香,多为木表面有油线,可做佛珠、雕件等工艺品。

叶子香——又叫龙鳞,多薄如叶片,香味好过笺香。

雨淋头——状如刺猬,去木留香,棘棘森然,香味好过虫漏、板头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