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民间体育的特征诠释

我国民间体育的特征诠释

时间:2023-09-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历经历史的洗礼,流传至今。少数民族民间体育是指除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民间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间传统体育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是非物质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些体现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民间体育文化的地域性差异。

一、民间体育的历史性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史悠久,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中华大地出现了第一个国家——夏朝。经过商朝和西周两个朝代1 300余年的发展,到了公元前8世纪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这期间经过了2 000余年的发展,民族民间体育随着新的需要以及社会领域的拓宽,出现了不同的门类和项目。西周时,“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已成为学校传授的内容,其中,“射、御”就是传统体育形式,当时,被当作一种技艺在学校中进行传授,说明了它们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春秋时代,弄丸、投壶、围棋、象棋等项目相继出现。唐代,击鞠即马球运动是最为流行的一项运动。宋代蹴鞠相当流行,不管是民间还是宫廷,宋人喜爱蹴鞠,宋人高俅因擅蹴鞠而官至衙内。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历经历史的洗礼,流传至今。

二、民间体育的传承性

民间体育是经过人类历史长河发展积累沉淀下来的瑰宝,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作为一种文化,民间体育具有自身鲜明的风格及地方特色,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不可缺少的角色,具有民族传承性。正是继承了这种特性,很多民间体育在历史的影响下,经过各种复杂的演变,优胜劣汰、取长补短,形成内在、外在、地域性等相对独立稳定的传统项目。同时作为继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体育项目,其传播形式一般通过口口相传、言传身教、“子承父业”等方式进行,并形成属于具有民间特色的传统和模式。总体上讲,民间体育的传承可通过群体传承、家庭传承和社会传承的渠道进行。群体传承是通过各种风俗礼俗、庆典活动、交流切磋等文化活动进行群体传承,民间对此的称谓为“风俗记忆”或者“岁月记忆”,并在民间为人津津乐道。其中庆典活动中所记载流传下来的体育项目具有典型文化特色的有几大类,诸如清明时节的春季踏青、二月二龙头节、端午节的龙舟赛、九九重阳节的思乡登山、元宵节的耍龙灯等,在这些重要的民间活动中保存下来的体育活动完美地阐释了群体传承的含义及特性。而家庭传承和社会传承,则主要表现在武术等一些专业性和技艺性较强的项目中,这两种传承方式的共同点是依赖传承人才得以传承和延续。

三、民间体育的民族性

少数民族因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发展历史,民族传统体育充满了神秘和玄妙。少数民族民间体育是指除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民间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少数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在历史漫漫长河中,朝代更替、时代变迁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各民族所特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在语言、衣着、饮食、性格、风俗、习惯、传统道德等方面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化特征。民间传统体育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是非物质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造就了民间体育的丰富多样性,每个民族都各自具有不同的风俗文化和代表各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文化气息和内涵非常丰富。如维吾尔族的达瓦孜、苗族的爬坡杆、水族的水族武术、羌族的摔跤、壮族的抢花炮、侗族的踩石轮、土家族的抵杆、布朗族的斗鸡等都是本民族的特色,每个项目各具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统一关系,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民族民间体育自然注重和谐,追求内外合一、形神合一和身心的全面发展,使其与现代西方体育区别开来。民族民间群众在不断的创造与实践中对人类历史的体育文化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形成了具有各自独立特性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使各族人民产生强烈的自豪感。

四、民间体育的地域性

地理环境历来就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地域辽阔,在不同的地理特征下,各民族地理环境及自然条件不尽相同,由于不同的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民族习俗、民族风格以及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多种多样的具有各自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就是民族民间体育的地域性特征。根据不同的地域地理位置,各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及不同地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基于各自地理的环境形成了不同民族的带有自身特色文化的民族民间体育。所谓“北人善骑,南人善舟”就反映了地理环境对生产方式和民间体育的影响。如北国黑土地的冰嬉、江南水乡的竞渡、蒙古草原赛马、大漠赛骆驼等各具特色的体育项目;又如傣族的赛龙舟,气势磅礴的龙舟赛与一望无际的江上龙舟,在心理上、视觉上给我们迥然各异的感受;苗族的赛马,让人们感受到南方的细腻与力量。这些民族项目反映了各自民族的地域性特征。

地域人文环境的不同,各民族文化、习惯、心理及生活习俗等各有差异,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体育文化。北方人豪爽奔放,崇尚力量型的项目,如拔河、赛马、对弈、摔跤、射箭、举重石、踢石球等;南方人的性格趋于细腻灵活,擅长智力活动类的灵巧型项目,如赛龙舟、跳水、踢毽子、放风筝、秋千、抛绣球、斗鸡等。如赛龙舟,即可明显反映出南北方民间体育风格的差异。北方将力量等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粗犷豪放,气吞山河;南方将灵巧表现得惟妙惟肖,变化多端,灵活多样。这些体现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民间体育文化的地域性差异。

五、民间体育的多样性

体育文化的多元发生、多向发展、多元并存和多样性统一是人类体育文化发展的常态和规律,多样性是民族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民间体育来自不同的民族和信仰、不同的地缘和社会生态、不同的文化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样文化,在每一个具体项目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毋庸置疑,今天的民间体育活动是一种由多元化的文化要素构成的特殊文化应力之下、历经雕琢之后的历史文化结晶,各民族的宗教礼仪、习俗、制度、规范、文化心理等都与其他民族有区别,这种区别也使民族民间体育呈现出多样性特征。

中国幅员辽阔,在不同的文明发展时期、不同的地缘文化区域有着形式各异的民间体育活动。一般可以把传统的文明要素分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三个要素层面,基于这三个维度,有助于增进人们对民俗体育活动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与价值内涵的理解。目前,我国已整理出的民族形式的体育项目有1 000多项,打陀螺、抖空竹、老鹰抓小鸡、舞龙、舞狮、跳格子、“打懒老婆”、赛马、跳竹竿⋯⋯这些耳熟能详的传统体育项目,体现了从南方壮族到北方蒙古族,从人口占90%以上的汉族到只有3万人的京族体育文化的多样性。民族传统体育的多样性,不仅体现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上,还体现在文化内涵的多样性。每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反映的是主体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规范以及民族的价值取向,文化意蕴丰富。

六、民间体育的健身性

中华民族传统就是修身养性、淡泊名利、顺其自然的特性。以养生保健理论为指导思想,注重个人修身养性的务实精神,使民族民间体育更具有东方体育文化特色,同时区别于西方体育文化,形成了一个主要特征——健身性。

民间体育促进身心健康的功能由认识上的模糊到逐渐清晰,呈现出螺旋式的发展轨迹。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做过如下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即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精神(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而民间体育促进身心健康的功能也是围绕这三个方面逐渐展开并为人们所熟知的。民间体育促进身体健康的功能已经无可厚非了,而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劳动力的替代增多,以及现代文明病的逐渐增多,社会压力的增加,都迫使人们寻求新的发泄途径,于是在不规则的时间里寻求不一定规则的场地,开展规则多变的民间体育活动,成为人们缓解压力、释放情绪的良好途径。此时,民间体育锻炼开始介入人们的心理健康,并且该功能逐渐地由意识化走向生活化。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民族的即是全球的”理念盛行,民间体育除去其文化特质以外,最能为其他民族和国家接受的就是其良好的健身功能。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的养生保健理论一直是人们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指导思想,这也是中国民族民间体育区别于现代西方体育形式的一个显著特征。

七、民间体育的娱乐性

我国民间体育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积极健康的文化娱乐方式吸引着更多的人参与或观赏,并成为人们休闲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增加,使得人们开始追求新的宣泄途径,情绪的宣泄与民间体育的娱乐相结合,逐渐形成了民间体育新的娱乐内涵。蒙古族“那达慕”盛会和土家族正月初三至十五举行的摆手舞,苗族的划龙舟和壮、黎、侗、布依等族的打铜鼓,各民族在节日上的民族活动有耍龙灯、踩高跷、扭秧歌等,载歌载舞,热闹非凡,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民族民间风俗特色,使人民群众在参与活动中既提高身体素质,又能心情愉悦,同时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人们形成了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心理状态。这种自娱性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仅有效地缓解人们生活中精神和身体的压力,还能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