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举行的第五届国际运动生化会议对运动性疲劳的定义为:机体不能将功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这一定义得到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认可,并被广泛采用。根据运动疲劳产生的部位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中枢系统疲劳和外周疲劳;也有学者将其分为骨骼肌疲劳、心血管系统疲劳和呼吸系统疲劳等。其中,骨骼肌疲劳是指由于运动引起的骨骼肌功能下降,是最常见的运动性疲劳。肌肉疲劳通常是指骨骼肌系统最大做功能力或最大收缩能力的暂时下降。
肌肉活动是在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的一种复杂的运动,中枢神经系统是机体产生兴奋、发放冲动、调节肌肉收缩功能的系统,其功能的下降必然会引起机体整体功能的下降。神经生理学指出沿神经纤维与骨骼肌纤维传导的动作电位,具有幅值与频率的特征。幅值表示电位变化的幅度、梯度;频率与组织兴奋性变化的周期有关。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从初始态到疲劳态,EMG功率谱向低频转移,低频比重增加,高频比重减少,特征量MPF、FC、MF减少。肌电频率降低的机制,目前有各种推测:①因快运动单位很快疲劳,而募集更多的未疲劳的慢运动单位参加工作;②疲劳时为了维持肌肉应达到的张力而加强运动单位兴奋的同步化;③肌肉收缩时血流受阻,使肌肉乳酸积累,导致运动单位传导速度降低;④肌肉疲劳时肌内压升高,使血流受阻,引起肌膜兴奋,传导速度降低;⑤电极与活动肌纤维间平均距离的变化。[1]长期以来对于运动性肌肉疲劳的机制众说纷纭。事实上,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各系统、各器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神经系统的调控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文献指出:在短时间、大强度运动过程中,如举重、投掷及角力等项目中,运动员的骨骼肌疲劳可能与神经-肌肉接点前膜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有关。[2]也有学者提出肌肉疲劳的本质是肌纤维的横桥和基质网的作用减弱,造成肌丝滑动减弱。
运用表面肌电诊断运动性疲劳与以下因素有关: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性质、肌肉选择、肌肉的收缩方式,受试者的年龄、性别、自身状况,所用的计算方法、电极安放的位置及间距等。因此,在众多的肌电图研究中,结论并不完全相同。
总之,肌肉运动包含着神经-肌肉系统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电活动,运动的方式、强度、时间不同,都会影响运动单位的募集和放电的同步化程度,从而出现不同的肌电反应。另外,采集肌电信号的仪器设备、电极安放位置及间距、采集的时间等众多因素都会影响实验结果。受试者个体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