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肥胖症的发病原因

肥胖症的发病原因

时间:2024-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数据显示,遗传是肥胖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饮食营养的改善导致日本青少年身高、体重、胸围增长非常显著。营养因素与肥胖症有密切关系,这也是为什么肥胖症的发生率上升几乎与经济状况的改善呈现同步的原因。软饮料对儿童肥胖的影响不容忽视,含糖饮料消费与儿童肥胖的正相关已得到证实。一些研究表明,成年人肥胖症中有80%~86%始发于儿童,运动不足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1.遗传因素

肥胖症存在明显的遗传倾向,有人曾长期观察在相同或不同环境生活的孪生兄弟,发现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环境下,但同样会发生肥胖。美国科学家进行了一项动物实验,他们敲除了实验大鼠的肥胖基因,然后给予它们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结果发现这些大鼠并没有发生明显的肥胖,而没有敲除肥胖基因的大鼠则体重增长很快,逐渐变得肥胖起来。另外,国外流行病学相关调查也发现,父母双方均为肥胖者,子女有70%~80%的几率发生肥胖;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子女肥胖的几率为40%~50%;双亲均为非肥胖者,子女中只有10%~14%为肥胖者。Birch等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我国学者娄晓民等研究显示,父母双方或一方肥胖者其儿童肥胖比例为66.18%,父母均不肥胖者其儿童肥胖比例为39.71%,提示肥胖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父母肥胖的儿童很容易发生肥胖。以上数据显示,遗传是肥胖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肥胖症的遗传因素理论也是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摄食很少却很容易长胖,而有些人摄食很多而不容易发胖的依据。另一项有研究表明,肥胖与肌纤维类型有着密切关系,快肌纤维比例高的人容易肥胖,而肌纤维类型95%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2.饮食结构不合理

2.1营养过剩

饮食和营养是维持生命活动必须的物质保障,是保护和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提高活动能力和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人们改善体能和保持良好的体态。营养物质不但提供了运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而且可以对组织进行修复和保养,增强人的体质健康。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学生更应当有充足的营养供应,尤其是足够的热量和优质的蛋白质、足够的铁和钙、各种维生素以及适量的微量元素,这保证了学生同化作用过程超过异化作用过程,为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健康提供了坚实保证。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为了提高全民族的体质,在中学推广免费膳食,组织营养学家和教育学家共同来制定学生食谱。饮食营养的改善导致日本青少年身高、体重、胸围增长非常显著。有学者形象地说,是一杯牛奶使日本民族长高了。但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营养的摄入也要把握适当的“度”,若超过了这个“度”,就可能带来不良的后果。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时间,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问题日益严重。我国自1985年到1995年对青少年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进行了10年动态调查,结果显示:7~18岁青少年中,男生体重超重和肥胖者比例从2.75%上升至8.65%,女生从3.38%上升至7.18%,提高速度令人惊叹。2004年监测结果显示,60%左右的年龄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均有所上升,其中10~12岁城市男生平均上升了1.17个百分点,达15.97%。看着这些统计数据,人们不禁会问,刚刚摆脱了营养缺乏导致的营养不良,步入小康或者即将步入小康的中国怎么就如此快的出现了营养过剩的“现代病”。原因可能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再加上运动不足而导致的,不良饮食行为是引起儿童肥胖的一个主要因素,多数肥胖儿童饮食量较同龄正常体重者大,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能消耗而在体内囤积逐渐转变为脂肪,导致肥胖的发生。肥胖儿童较正常儿童多数存在不良饮食行为,表现为食欲旺盛,食量大,特别是晚餐量偏多,经常非饥饿性进食,喜欢吃甜食,油炸食物等高能量食品,进食速度快,暴饮暴食,并常有吃夜宵、大量零食的习惯,这些不良的饮食行为是导致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此外,在家庭中,好吃的食物常被用于奖赏和引起孩子的注意,这样在无形中也增加了营养的摄入量。营养因素与肥胖症有密切关系,这也是为什么肥胖症的发生率上升几乎与经济状况的改善呈现同步的原因。

2.2西式快餐

麦当劳肯德基、德克士等西式快餐因其独特的口味以及人们对它的好奇感而受到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的青睐。20%以上的中国城市儿童青少年每月至少吃过1次以上的快餐。这些食物具有高能量、高脂肪和低膳食纤维的特点,长期、频繁食用可能会导致能量和脂肪摄入量增加,从而造成儿童青少年肥胖率的增加。季成叶最近的一项研究调查表明,经常吃西式快餐(平均3~4次/周)者肥胖发生率是少吃者(1~2次/月)的2.5倍。马冠生等研究结果也发现,我国城市平均每月吃3~4次西式快餐的儿童青少年患肥胖的比例要比平均每月吃1~2次的高1.7个百分点。两项研究虽然在结果上有所差异,但都说明了一点,那就是常吃西式快餐的儿童肥胖率发生概率会更高一些。

2.3含糖饮料

软饮料对儿童肥胖的影响不容忽视,含糖饮料消费与儿童肥胖的正相关已得到证实。大多数的碳酸类饮料含糖量约在10%左右,一听355毫升的碳酸饮料含糖量大约为40克,每日摄入一罐碳酸饮料,就有160千卡能量。连续三个月就多摄入14400千卡能量,相当于增加脂肪2.05公斤。经常喝饮料的人发生肥胖的危险会增加1.6倍。2005年全国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监测结果显示,大城市中约47%的青少年几乎天天喝软饮料,其中有8.9%的男生和4.5%的女生口渴时不喝水而只喝软饮料。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健康的,因为饮料中常常含有大量的矿物质、人工色素、防腐剂等,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容易对肾脏造成损害,也会增加患上肾结石的风险。同时,饮料中含有的各种添加剂、增味剂以及有机酸等,对人的牙齿有很强的腐蚀作用,会损害牙齿表面的保护层即牙釉质。这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是十分不利的。

3.体力活动缺乏

一些研究表明,成年人肥胖症中有80%~86%始发于儿童,运动不足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有人曾追踪研究过160名男女肥胖儿童,其中76%的男孩和68%的女孩平时极少进行体力活动,基本就是宅在家里,属于从不运动型。也有人研究在控制食物摄取量的变量后,实验组做规定的体育运动,对照组则不进行任何活动,六个月后发现实验组的儿童明显比对照组体重要轻,这说明体力活动是影响儿童肥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的体力活动明显下降。无论是职业性的体力活动,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体力活动,均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体力活动量的减少同时增加了空闲时间,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人们健康知识的匮乏,很多人在空闲时间里不是进行体育锻炼,而是坐在家里“休息、娱乐”,如看电视、看电影、玩电脑游戏、上网聊天等。更可怕的是,空闲时间也成了吃东西的时间,如一边看电视节目一边吃零食。使本来应该消耗能量的时间变成了进食堆积能量的时间。研究证实,中国儿童在控制饮食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后,平均每天看电视3h儿童肥胖的危险性是平均每天看电视≤1h儿童的1.398倍。每天看电视时间每增加1h儿童青少年患肥胖症的风险就增加1%~2%。另外,儿童少年由于学习负担重,坐着学习的时间明显延长,休息间隙也可能在坐着玩电脑。与此同时,坐的时间多了,体力活动少了,人体许多器官都得不到运动的刺激,人体各器官的机能活动能力也因此逐渐降低。我们对肥胖儿童青少年进行体质测试时发现,由于日常生活中严重缺乏体力活动,他们的体力活动能力明显低下,在进行4km/h的速度行走时,心率普遍在100次/min以上,6km/h速度行走时,心率竟达到150次/min左右,说明肥胖儿童的心脏承受负荷能力很差。由此可见,由于缺乏运动导致肥胖的发生,继而影响内脏器官的功能,使他们在运动中更加吃力,这种痛苦的运动体验也使他们更不愿意主动参加锻炼,从而产生恶性循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