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 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目标体系
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目标体系是体育健康促进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就是要通过努力而达到的最终目标。主要由培育锻炼支持性环境、加强体育健康教育、形成体育生活方式三个部分构成。这三个部分是相互独立的,但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它们相辅相成,为青少年健康水平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培育锻炼支持性环境
已有研究表明,锻炼环境的优劣是影响青少年运动坚持性的一个重要外在因素。舒适、便利、多样化的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锻炼动机,提高锻炼积极性和主动性,对锻炼行为有明显的激励作用。
1.1充足的体育运动设施保障
(1)开放的体育场馆
我国学者霍兴彦做了一项针对我国青少年体育参与制约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关于体育锻炼所希望达到的13项中,“希望有充足、方便的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方便体育活动”的选择率位于城市学校和乡镇学校的第一位,可见青少年对运动场地、器材的渴望之情,同时也说明了我国现有体育设施的匮乏。比如,有的学生喜欢打篮球,但由于近几天天气一直下雨,学校又没有室内场地,出去玩儿不成也只有呆在宿舍或教室了。当然,这种现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很好的解决,毕竟我国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尚处于发展中阶段,但我们相信,只要国家经济强大了、人们的体育意识提高了,体育设施就会逐步得到完善。除了体育场馆、设施缺乏以外,场馆的开放时间也是困扰学生锻炼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有的场馆限时开放,对于课程安排较多的学生来说可能就错过了锻炼时间,另外有的场地如网球、羽毛球、瑜伽、健美等实行有偿使用,这对那些家庭条件较差但又想进场锻炼的学生来说只能望而却步了。
(2)完善的体育设施
体育锻炼的开展有其特殊性,需要一定的场地器材支持。随着现代体育运动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兴的体育项目,这些流行于欧美国家的时尚运动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进入我国,并逐渐流行开来,如攀岩、轮滑、滑板、极限运动等,这对于喜爱新生事物又富于挑战精神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诱惑力与感召力,但遗憾的是,很多学校由于受到师资、场地、资金等各种因素的限制而无法给学生提供这些运动设施,使他们的锻炼热情受到很大打击。所以,我们应尽可能给青少年提供充足的运动设施,并努力做到设施的多样化、舒适化和便利化,以满足广大青少年锻炼的需要。
1.2有序开展各种体育活动
(1)活动组织常态化
体育竞赛是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加强心灵沟通与交流的有效手段。作为学生的上级管理部门应经常组织各种赛事以满足学生精神生活的多元化需求,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同时也要根据学生和学校的特点,遴选一到两项深受学生喜爱的传统体育赛事,每年定期举办一至两次,使比赛常态化,逐步形成学校的传统特色体育项目,这对提高学生锻炼积极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有利于学校更好的发展。
(2)活动组织网络化
当代青少年正处于信息化社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他们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极大便利,特别是QQ、飞信、微信、博客等为代表网络平台的使用使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人们可以通过它们发布赛事信息,交流心得,同时对于比赛的策划可以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使比赛组织更加完备。
(3)活动组织规范化
活动开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办方的组织和管理水平,活动组织的好能够调动参赛队员的积极性,确保他们竞技水平的正常发挥,有利于运动员成绩的提高。但活动组织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协调、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在经费投入、前期宣传、比赛策划、比赛安排、人员配备等方面都要努力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对活动造成的负面影响,使活动的开展能够得以顺利进行。
(4)活动组织社团化
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学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社团是青年学生自己的精神家园,它为具有共同爱好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在这里,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尽情挥洒。社团成员由于年龄差异较小,沟通起来更为方便。所以,我们在开展体育活动的时候应大力发挥社团的重要作用,培养体育骨干,加强社团成员的凝聚力、向心力,使社团活动开展地越来越好。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社团,学校应委派一至二名具有专业技术优势的老师进驻社团定期加以指导,在活动组织、技术提升、裁判培养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使社团活动能够逐步走向正轨。另外,社团活动的开展还应体现多样化的特点,经常组织一些与社团内容相关的趣味活动,让那些运动技能较差的学生也能参与进来。
1.3大力营造锻炼氛围
(1)体育文化氛围
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来说,他们常年在学校学习、生活,和社会外界交往不多,他们的思想修养和价值观念会受到学校领导、教师、同学等自然人的影响,同时也会被校风、学风以及校园文化等无形的或有形的物质所感染。这种变化是悄无声息、潜移默化地进行的,所以很多学校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将其视为学校发展的精神引领和重要动力。校园文化通常是指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行为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为主的物质形态内容,二是以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为主的非物质形态内容。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而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特色,有着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外延。首先,它与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其次,它又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等共同组成了体育文化群。从广义上来说,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在学校现存的大环境中,在学校体育教育、运动竞赛和课外体育锻炼等过程中逐渐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所有内容。从狭义上来说,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教学环境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各种体育活动中相互作用下创造出来的学校文化形态,包括体育精神、体育价值观、体育道德和体育素养等。学校体育文化是一个内涵广泛、系统开放的文化形式。这个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是精神层面,居于主导地位,其中体育健康价值观是学校体育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内容,决定了它的目标导向;第二层是制度、方法层面,这个层面既是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也是学校体育意识的体现,包括体育教学、课余体育活动、体育科学研究、体育协会、体育竞赛、体育交流等全方位制度、方法的确立;第三层是物质层面,是学校体育文化的基础,也是客观物质保障,包括校园的体育建筑、体育宣传、场地、器材、用品和师资队伍等。校园体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对普及体育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能起到文化引领作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学生的锻炼行为。简单地说,校园体育文化就是从思想上感染学生,让其对体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今后参加体育锻炼提供思想保障。现在,越来越多的体育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意识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开展校园体育文化不仅能够对素质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能够创造、传播体育文化,宣传、普及体育知识,从而推动校园体育事业的更好发展。
(2)体育锻炼氛围
青少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会逐渐增强,具有了独立的分析问题、判别是非的能力,但他们也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同寝室的小伙伴都喜欢体育锻炼,那么无形中会对自己产生一种触动,因为不与同学建立紧密联系则显得有些“不合群“、有些“OUT”甚至有些另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也会尝试跟随同学们们在运动场上驰骋一番,当他们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时,自然也就加入了锻炼的行列。已有研究显示,良好的锻炼氛围能够起到榜样作用、带动作用、激励作用和教育作用,是影响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重要因素。个体能够坚持锻炼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群体间的交流,后者是人际关系形成的关键。周围体育锻炼氛围越浓,个体对体育锻炼的认知程度就越深,有利于积极情绪的产生,从而使练习者更好地坚持体育锻炼。否则的话将可能发生锻炼行为的中断。
2.加强体育健康教育
体育课程是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同时也是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但遗憾的是很大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受资金、师资、场地、器材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中小学阶段从未或很少接受过正规的体育教育,有的地方体育课时被压缩消减或随意挤占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即使上体育课也是采用放羊式管理。“一个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这是对有些地方上体育课的真实写照。中小学体育课功能的缺失与弱化直接影响了学生们的体育素养。他们的锻炼理念、运动技能、裁判水平等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如有的学生进入大学后,上篮球专项课的时候连基本的运球、传球和投篮都不会,更别说各种战术的掌握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教,由于基础差,当他们大学体育课程结束后也可能只是基本掌握了该项技术,很难达到作为锻炼手段的标准,这也为今后的终身体育锻炼埋下了隐患。
2.1强化锻炼意识
意识是物质的一种高级有序的组织形式,它是指生物由其物理感知系统能够感知的特征总和以及相关的感知处理活动。俗话说“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意识就可能产生什么样的行为结果。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表现(频率、时间等)、环境条件(场地、设备等)和个人因素(认知、态度和自我效能等)三者间的关系互为因果。其中,主观的认知和自我效能感对行为的影响很大。只有个体真正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他才会自觉参与到活动中去。具体来说,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积极的锻炼态度
态度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它具有内隐性特征,是内在的思维活动。由于认识活动的差异,即使是对同一件事情,人们的理解也可能大相径庭。对待体育锻炼也是一样,有的人认为“锻炼很重要”,有的人认为“无所谓,练不练都没关系”,而有的人会认为“现在空气污染严重,还不如呆在家里更健康”。人们对体育的态度决定了他们对体育的亲疏。态度积极的人会主动参加各种活动,甚至在缺少场地、器材等不利条件下也会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开展适宜的体育活动。态度消极的人,常常以“太忙了,没时间;太累了,不想动;要洗澡,真麻烦”等各种理由拒绝体育锻炼,即使被迫参与了体育活动,他们也不会主动融入活动过程中,更不能愉悦身心、获得预期效果。因此,积极的锻炼态度是学生参与锻炼的重要内在驱动力,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积极的体育态度,让他们真正感知体育、享受体育。
(2)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体育价值观是人们对体育价值的一种信念,它是人们对体育在健康促进作用中重要与否的一种基本观念,制约着人们的体育行为。对于很多青少年学生来说,学校体育仍然处于“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这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对体育价值认识的偏差,再加上青少年阶段是身体各器官功能最为良好的时期,很少生病,所以他们体会不到锻炼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因而,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体育教师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身体质健康现状以及体质不良给身体带来的潜在性危害,树立危机与忧患意识,真正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2.2掌握体育运动锻炼方法
(1)身体素质练习方法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我国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变迁,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父母或祖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和教育观念也随之变化,导致他们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等意志品质的弱化和缺失。在体育课上,学生尤其是女生最怕的就是中长跑运动,有些学生800米跑下来就出现了恶心、呕吐、心慌、胸闷等强烈的生理反应,这种难受的运动体验会在练习者的大脑中留下一种印记,下次一想到中长跑就会产生畏惧的感觉。其实并非学生身体不能承受这样的运动负荷,而是由于学生平时过于缺乏身体素质锻炼,使速度素质、弹跳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等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从而导致体质的整体下滑,所以我们平时就要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身体素质练习,教给他们一些具体方法,逐步克服恐惧的心理,慢慢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2)运动项目基本技能
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使学生掌握一到两门喜欢的运动技能。但运动技能的掌握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专门练习。教师在教学时要遵循从易到难,由简入繁,循序渐进的原则,使他们享受运动的乐趣,增强自我效能感,体验到成就感。从“要我练”变为“我要练”。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锻炼,运动技能也会逐渐得到提升。
(3)掌握基本运动处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诉求。以体育运动为例,他们希望掌握个性化的锻炼方法以满足自身的需要。有的人想减肥塑身、有的人想健身健美,这都需要掌握相应的运动处方,根据自身身体实际去选择适宜的锻炼方法。所以,在教学时老师除了教授相应的运动技能外,还应教给他们一些锻炼处方,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尤其是要关注那些体质弱势生,在开始阶段老师要给他们制定较为详细的锻炼方案,引导他们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当他们掌握了基本的方法时再慢慢放手。
2.3提高锻炼效果
(1)运动技术的提高
由于我国升学制度的特殊性,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在中学阶段,体育课开设不全或被挤占的情况较为普遍,导致了他们运动技术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进入大学,很大一部分学生运动技术仍然处于一穷二白的境地,所以需要我们给予耐心指导,尽快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而对于那些本身运动技术较好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严格要求,使他们的运动技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2)心理环境的改善
研究者普遍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个体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并与社会规范保持同步。目前,青少年学生面临一系列困扰,如对环境和生活条件的不适应;学习和考试的压力感;人际关系或异性关系的处理;就业与择业的困惑等。由此诱发的精神紧张、情绪低落不稳定、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孤独感、失落感、忧郁、烦恼等心理障碍问题日渐增多,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大量研究结果显示,体育是促进各类人群心理健康的有效方式。王润平的一项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呈现出运动程度和性别的显著差异。中等偏上运动量对男生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中等偏下运动量对女生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长期坚持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这对利用体育运动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个体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个体正是通过学习、交往、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等形式的活动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并逐渐成为有个性的、成熟的社会成员。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生理、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特殊时期,是从不成熟过渡到成熟的重要转折期,极易发生适应不良行为。已有研究结果显示,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参与者的人际交往能力、道德约束能力以及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比如参与运动竞赛就需要遵守相应的规则,违法了就要受到处罚,这对学生形成规则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应充分利用好体育运动这个平台,努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形成体育生活方式
3.1和学校体育相结合
(1)每周2-3次的锻炼
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这对于身体各项机能处于鼎盛期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实践证明,科学的规律性体育锻炼能有效改善人体各器官功能、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增加健康存量,为个体身心健康均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而每周2~3次的体育锻炼对学生来说是大有裨益的。锻炼内容可以根据自身喜好、环境条件等进行选择,每次锻炼时间为30分钟至一个小时即可。
(2)积极上好体育课
每周一次的体育课是学生获取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培养锻炼意识的主要渠道。但遗憾的是,现在有很多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有的学生选择逃课、有的即使去上课也是无精打采,毫无兴趣可言。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体育课的主导者教师来说,优美的示范动作、幽默诙谐的语言、独特的人格魅力都是吸引学生认真上课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强化自身的运动技能、增强感召力,使学生真正喜欢上体育课。
(3)积极参加体育竞赛活动
体育竞赛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能促进队员之间的交流,提高运动竞技水平。但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参加规模大、层次高的竞赛活动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为了能让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享受运动的乐趣,学校各职能部门、院系以及社团组织应发挥自身的优势,组织一些对体力、竞技水平要求不高的趣味比赛、社团活动,让那些想参加竞赛的同学都能够展示自我,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
3.2和社区体育相结合
(1)利用健身路径进行锻炼
寒暑假等节假日期间,绝大部分学生都会回到自己的居住地,由于缺乏教师的指导和监督、缺乏锻炼氛围和同伴支持,很多学生在家都是以睡懒觉、看电视、玩游戏的方式打发时间。我国学者王辉的一项研究显示,寒暑假期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在校时相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耐力素质和速度素质下降更为明显。这说明很多学生还未真正形成体育生活方式,还未将体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所以我们应加强学生的行为教育,使学生保持锻炼的连续性,建立“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锻炼方式。在社区可以利用现有的健身路径如各种健身器材、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等进行锻炼。
(2)积极参加社区体育竞赛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体育认知度的逐渐增加,社区体育现在也开展的越来越好。社区内部、社区之间会经常组织一些友谊赛、交流赛,不仅锻炼了人们的身体而且增强了相互沟通。大学生体力充沛、头脑灵活、富有挑战性,应主动参与社区的各种竞赛活动,这样既丰富了业余生活又展示了自我,同时也可以在比赛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以便回学校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完善和提高。
(3)协助社区体育活动开展
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有些地区的社区体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社区并没有配备专职的体育指导员,这严重制约了社区体育的开展。而大学生思维活跃,富有朝气,敢想敢干,有的学生自身运动技术突出,又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这样就可以充当临时社区体育指导员,指导、协助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
3.3和家庭体育相结合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构成整个社会的“细胞”。同时,家庭也是个人在其中生活最长久的单位。因此,家庭的发展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不仅涉及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富强。家庭体育是社会和体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家庭体育已成为社会体育的基本单位,是开展全民健身的新领域,是贯彻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系列工程的新生点。
(1)陪同父母一起锻炼
大学生放假回到家,使家庭结构变得更加完整。除了正常的生活、学习外,在休息时间陪父母一起打打球、跑跑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可以享受难得的天伦之乐,这也是增强家庭情感的有效方式。
(2)指导父母进行锻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长大后,也可以将自身所学、所悟、所感对父母进行“反哺”,如有的父母想参加锻炼但苦于不知道该怎样锻炼,不懂得方法,这时你就应该利用自身的特长给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教给他们一些感兴趣的运动技能和锻炼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