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
学校体育是个体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内容。体育作为培养人和教育人的必要手段,历来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在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促进中始终担负着重要职责,起着引导、加强和巩固作用。但受时代环境和经济发展等条件的局限,建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常常受到社会总体价值取向的影响而偏离了增进学生健康这一核心价值目标。建国之初,我国学校体育价值取向的判断基本上受前苏联教育思想的影响,表现为从阶级性、工具性的角度来看待学校体育价值和界定学校体育的社会职能,强调学校体育的国家性、人民性和统一性,并明确指出学校体育是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过于强调社会和国家的需要,强调体育教学的三中心(教师、课堂、教材)原则,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增强体质的主体需要。在此基础上表现出以竞技运动技能为主要目标取向的价值判断与追求,由此也导致了我国学校体育过分注重竞技运动技能并长期占据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和实践的主流,学生被动地接受着老师的言传身教,然而有很多运动项目和生活实际有很大的偏离,出了学校可能一辈子都不会使用,即使是作为锻炼手段也极少用到,比如链球、铅球、撑杆跳高等项目。而“文革”前后,在多次政治运动的冲击下,原本不应由学校体育承担的功能更是干扰了学校体育对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努力。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学生体质薄弱的现实才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但“学校体育到底是应该以技术学习为主还是应该以发展学生体质为主”的两种观点的争论从未停止,也未达到统一的思想认识。时代认识和思维的局限使人们在两种观点的取舍之间摇摆不定,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对增进学生体质健康在实践层面的统一。而这一时期,盲目照搬国外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也让切实增强学生体质的追求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大多数的学校仍然采用以跑、跳、投等田径类项目和篮、排、足为代表的球类项目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填鸭式、灌输式、放羊式”教学模式普遍应用,同时过于注重体育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运动兴趣的培养,很多学生毕业后基本就不会主动参加锻炼,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显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并且符合中国教育现实和青少年身体状况的学校体育发展模式,切实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才是正确和应该的价值判断和发展思路,也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实现和终极目标。众所周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学校体育价值取向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体育实践。以往学校体育中出现的教学内容单调、方式枯燥,使原本充满生机、活力的体育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学生失去了对体育的兴趣,由此出现了“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尽管我们的学生经过了十多年的体育技术技能的系统学习,但由于没有抓住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导致了学生体育兴趣的缺乏,也错过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绝佳时期。学生在经历了“授之以鱼”后并未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体育锻炼的主动性、自觉性并没有被激活。不难看出,我们以往在学校体育中出现种种失误的根源,就在于对学校体育根本价值追求判断的偏失。在当前的社会和教育发展形势下,学校体育的价值取向应进一步贯彻“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其在实践和效果的层次上真正落到实处。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学校体育教育新格局,发挥社会各阶层的整体力量,培养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和终身体育意识,不仅着眼于学生在学校阶段的学习与成长,还应兼顾学生离开校园以后的健康与发展,用不断增进的体质健康为提高生活质量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奠定身体基础。我国数十年的学校体育发展历程已经从经验和教训两个方面证实了一点:学生的体质健康应该是学校体育的核心价值取向之一。作为教育者来说,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喜爱体育,享受体育,在课外能主动参与锻炼并掌握一定的运动方法,从而达到健康促进的目的。
2.沉重的学业负担
我国正式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5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得超过6小时,中学不超过8小时,大学不超过10小时。学校或者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原国家教委发布的《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中也硬性规定:“小学一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二、三年级每日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初中各年级不超过1.5小时(以上均按中等水平学生完成的时间计算)。”这些法规的出台给不同年龄的学生学业任务做出了明确的量化要求,是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些规定似乎显得有些苍白无力。面对激烈的竞争,家长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学校要提高升学率和影响力,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给孩子层层加码,以提升孩子的综合竞争力。一项针对学生学习负担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每天在校平均总课时为7.5节;其中高中8~9节;初中7.7节;小学6.7节。中小学生在校课时数随年级的增长而增加。有67%的城市小学生和64.6%的农村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超过了国家规定标准,60.5%的城市初中生和61.6%的农村初中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超过了国家规定标准。小学一至三年级中67.2%的城市学生和45.6%的农村学生每天写作业时间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小学四至六年级中有36.8%的城市学生和26.3%的农村学生写作业时间超过国家规定标准。调查显示,在休息日学生的课业负担依然沉重。中小学生在闲暇时间用于完成家庭作业和从事学习提高的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84.1%的学生用于“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城市小学生平均做作业107.12分钟,农村小学生平均做作业72.26分钟,初中学生平均做作业在180分钟以上的高达27.6%。总的情况是做作业的时间城市学生多于农村学生,高年级多于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负担主要来自片面追求升学率。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压力下,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时间已经达到了9~10个小时,回到家里还要完成作业和练习题。而大多数家长经常给自己的孩子额外布置学习任务,特别在双休日,学生还要参加学校或社会上办的各种辅导补习班、技能提高班、请家教上课等。片面追求升学率,致使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闲暇时间过少,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更少,这是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
3.家庭体育教育功能的弱化
家庭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和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的体育行为、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学生,社区都是他们参与体育锻炼或是运动竞赛的重要场所,而父母与子女同时锻炼的家庭体育则是社区体育的重要内容。但在中国,更为常见的是父母责骂学生放学后不回家做作业,而去和同学打球玩耍。一方面,由于家长缺乏体育锻炼意识、没有从小培养孩子体育锻炼的习惯,另一方面,家长自身对健康认知也存在误区,认为孩子没病就是健康,他们往往看到的只是孩子眼前的健康,对如何从小培养孩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为孩子未来健康“买单”,没有认真思考和行动。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小孩,自然会耳濡目染受到家庭的熏陶,不会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中考、高考是“指挥棒”,千千万万的学子臣服于考试的魔力,没日没夜的苦读就是为了取得好分数。但千军万马到了高考这一关,只有分数是硬件,成绩决定一切,其他都成了陪衬和参考。家长体育意识淡薄也是造成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4.学校体育工作的缺失
4.1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运动场地、器材设施匮乏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学校体育专项经费的投入更是少得可怜,很多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严重不足。要么是没有,要么是有的因为年久失修而不能正常使用。虽然每年的国家财政预算上明确规定了体育经费的数额,但绝大部分是基于“金牌战略”的考虑,划拨给竞技运动使用的,绝大多数的钱并没花到孩子们身上。连权威的中国统计年鉴资料上也没有学校体育经费方面的数据,只有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模糊指标,学校体育经费要从教育经费中统筹安排解决。可现实的情况却是建国几十年来,国家在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上一直欠债,特别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有些学校甚至连一个简单的运动场都没有,孩子们只能在街道上、马路上上体育课,真是令人难以想象。据有关部门最近的调查显示,西部某省中小学学生人均体育经费仅1-3元;北部某省15个贫困县的401所初中,平均年体育经费为5109元,其中4000余元用于学校运动会,大部分学校不能采用现有的器材上一节完整的体育课。即使在东部某经济发达省份的北部5市的初中,也有98.7%的学校没能按最低要求配备体育器材,南部某省会城市学校体育器材配齐的仅有17.7%,可见缺口是相当大的。
4.2体育课可有可无,被挤占挪用现象严重
为增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体育课课时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小学一二年级每周应开设4节体育课,小学三年级至初三,每周应开设3节体育课。而现实的情况是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压缩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他用,或是用于补语、数、外等主科课程,或是用来开班会、排练节目等。一些农村中小学的体育课基本是处于“一堂课,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放羊状态。而有的学校毕业年级在学习成绩代表一切的标杆引导下,为了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干脆取消了体育课。另外,为了避免体育教学中因运动伤害给学校带来的麻烦,许多学校缩减甚至取消了鱼跃前滚翻、跨栏、鞍马、体操、中长跑等风险较大的项目,学生就像是温室的花朵被精心呵护着而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这也导致了学生体质不断下滑。同时,由于一些体育教师缺乏敬业奉献精神,对待学校的工作往往是课时无保证、课程无进度、教学无计划、教学形式单一、方法枯燥,致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即使参加活动也是“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的被动状态,“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时有发生,被动的学习和低落的情绪直接影响学生的锻炼积极性,体育课完全失去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4.3课外体育锻炼形同虚设,难以落到实处
为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教育部在1999年就印发了《关于假期、公休日学校体育场地向学生开放的通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决定从2001年起,在全国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中小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通过科学的身体锻炼增强体质也被社会所普遍认可。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场地、器材、习惯、时间等因素,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的达成率并不高。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显示:在被调查的38万多名学生中,有66%的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其中,24.8%的学生每天基本不锻炼,女生所占比例较高。与5年前相比,学生的肺活量、耐力等素质水平均呈继续下降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